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41: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化学处理废水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其中电絮凝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电絮凝较传统化学药剂混凝,在电场作用下原位产生絮凝剂,无需外加絮凝剂,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泥渣密实。
3.传统的电絮凝设备内设置多对极板,废水同时进入所有电极室,废水停留时间短,为了提高去除效果,需要增加电极数量。即使新型的电絮凝设备的极板设置水孔,形成下进上出的进水模式,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但絮体结块易堵塞水孔。此外,目前的电絮凝装置极板间距较小,处理水量较少;内部传质效率低;电耗高;运营维修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装置壳体内竖直设有若干块相互平行的电极极板形成电解池,所述相邻平行的电极极板之间设有多块折流板。
7.优选地,所述装置壳体内壁上设有极板卡槽,所述电极极板通过极板卡槽竖直设置在装置壳体内。
8.优选地,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为倒梯形结构的污泥收集池,所述污泥收集池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在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污泥收集池内通过若干块污泥池隔板间隔,所述每块污泥池隔板的顶部连接每块电极极板的底部形成独立的电极室污泥池,所述每块污泥池隔板之间通过穿孔管串联每组独立的电极室污泥池,且穿孔管的出口端连接排污口。
9.优选地,所述电极极板包括下进水口极板和上进水口极板,所述下进水口极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孔,所述上进水口极板的顶部设有出水孔;所述装置壳体内的若干块电极极板设置成下进水口极板和上进水口极板间隔安装。
10.优选地,所述折流板采用三棱柱型结构。
11.优选地,所述多块折流板均匀设置在相邻平行的电极极板之间,且所述多块折流板采用交错安装。
12.优选地,所述折流板与相邻平行的电极极板之间设有一定间距。
13.优选地,所述装置壳体内的电解池包括电解池一和电解池二,所述电解池一设置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所述电解池二设置在靠近出水口的位置。
14.优选地,所述电解池一采用高电流、电解池二采用低电流。
15.优选地,所述电解池二内靠近出水口位置设有挡水板。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极板设置有进水孔,第一块极板下孔进水、第二块极板上孔出水、第三块极板下孔进水,依次形成下进上出的进水模式,利用水流流动的搅拌,提高传质效率,且延长废水停留时间。
18.(2)极板间设置三棱柱型折流板,其具有导流、沉降的作用。通过折流板使极板间废液湍流,充分传质。
19.(3)折流板有助于絮体沉降,沉下来的絮体可以顺着底下折流板的棱面继续往下沉降,不易堆积在折流板上。
20.(4)该反应装置分为电解池一(靠近进水口)、电解池二(靠近出水口),设置电解池二的电流比电解池一的电流低,有助于降低废水处理的电耗及极板损耗。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中极板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中折流板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中折流板在极板间布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中污泥收集池隔板及穿孔管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
30.1、装置壳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排泥口;5、挡水板;6、污泥池隔板;7、折流板;8、电极极板;9、进水孔;10、出水孔;11、电解池一;12、电解池二;13、污泥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电絮凝反应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2、出水口3和排污口4;如图3所示,装置壳体1内壁上设有若干极板卡槽,若干块相互平行的电极极板8通过极板卡槽竖直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形成电解池;电极极板8通过极板卡槽安装在装置壳体1内,不但结构简单,且方便拆卸更换极板。
33.相邻平行的电极极板8之间均匀安装多块折流板7,且多块折流板7采用交错安装。
34.装置壳体1的底部为倒梯形结构的污泥收集池13,污泥收集池13内通过若干块污泥池隔板6间隔,每块污泥池隔板6的顶部连接每块电极极板8的底部形成独立的电极室污泥池,每块污泥池隔板6之间通过一根穿孔管串联每组独立的电极室污泥池,且穿孔管的出口端连接排污口,由于进水口污泥较多,所以排污口4设置在进水口2的下方;污泥收集池13通过穿孔管连接排泥口4定时排放。
35.进一步,电极极板8包括下进水口极板和上进水口极板,下进水口极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孔9,上进水口极板的顶部设有出水孔10;装置壳体1内的若干块电极极板8采用第一块为下进水口极板,下进水口极板的底部有进水孔9;第二块为上进水口极板,上进水口极板的顶部有出水孔10;第三块为下进水口极板,下进水口极板的底部有进水孔9;第四块为上进水口极板,上进水口极板的顶部有出水孔10,相邻电极极板8的进、出水孔呈对角线布置;这样循环间隔摆放安装排列,形成下进上出的进水模式,这样可以延长废水停留时间,有效提高废水去除效果,且利用水流自身的循环,提高传质效率。
36.进一步,折流板7采用三棱柱型结构,利用折流板形成内部循环导流,折流板7不仅可以提高传质效率,减少极板极化还具有絮体沉降作用。
37.进一步,折流板7与相邻平行的电极极板8之间留有1-3cm间距,有助于絮体顺着折流板的棱面下沉,不易堆积在折流板上,且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容易扩散,不集聚在折流板底下,影响电化学反应效率。
38.进一步,装置壳体1内的电解池包括电解池一和电解池二,电解池一11设置在靠近进水口2的位置,电解池二12设置在靠近出水口3的位置;电解池一11采用高电流、电解池二12采用低电流。电解池一电极对数占总电极对数60%-70%,电解池二电极对数占总电极对数30%-40%。由于进水方式为下进上出模式,越到出水口污染物浓度越低,无需较高的电流产生较多的金属阳离子絮凝剂。因此设置电解池二的电流比电解池一的电流低,电解池一区选高电流、电解池二区选低电流,这样不仅节省能耗且降低电极极板损耗,很大程度降低成本。
39.进一步,电解池二11内靠近出水口3位置设有挡水板5,使电解池维持一定的液位。
40.进一步,电极极板8与装置壳体1通过螺纹固定,且电极极板8可以通过l型支架加固。
41.本实用新型提供是以铁、铝等合金金属作为主电极,在外加脉冲电流及周期换向技术作用下,阳极金属电极产生金属阳离子絮凝剂,通过凝聚、还原、氧化分解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整个装置分为电解池一(靠近进水区,高电流)和电解池二(靠近出水区,低电流),装置内所有电极极板8均可以通过极板卡槽固定,每个电解池区只给两端的电极极板供电,即每个电解区仅有一个电极极板连接电源正极,即每个电解区仅有一个电极极板连接电源负极。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拆卸方便。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3.如图5、6、7所示,废水从进水口2进入电絮凝装置,顺着电极极板8的上下开孔,形成下进上出的进水方式,增加废水的流动性。
44.如图8所示,电絮凝装置污泥收集池13呈倒梯形或者锥形的结构,每个电极室污泥收集区通过污泥隔板6分开,穿孔管串联所有独立的电极室污泥池,污泥通过穿孔管连接的污泥口4排出。
4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极极板设置有上下进水孔,形成下进上出的进水模式,利用水流流动的搅拌,提高传质效率,且延长废水停留时间;在电极极板间设置三棱柱型折流板,其具有导流、沉降的作用。通过折流板使电极极板间废液湍流,充分传质。此外折流板有助于絮体沉降,沉下来的絮体可以顺着底下折流板的棱面继续往下沉降,不易堆积在折流板上。本实用新型分为电解池一和电解池二,设置电解池二的电流比电解池一的电流低,有助于降低废水处理的电耗及电极极板损耗。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