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24: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体育场馆专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


背景技术:

2.作为智能化体育场馆专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场影像采集回放能够让比赛和训练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获得即点即播的比赛录像或其他的视频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运动员、教练员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数据资料,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和比赛成绩提供有力的数据参数,同时裁判员也能够从这些资料中及时获取比赛信息,弥补人本身局限性对比赛造成的影响,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提高裁判的执法水平。
3.影像采集回放需要同时对视频进行采集,存储,视频图像的加工、处理和制作功能,是技术仲裁、训练和比赛技术分析等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但是,由于比赛情况较为复杂,且体育场馆面积较大,摄像设备又通常固定在某一位置进行拍摄,难以对比赛过程进行各角度的拍摄,难免会存在视角遮挡导致出现误判的情况,对比赛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比赛过程更为全面清晰的拍摄出来,使裁判对比赛结果的评判更为公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方位拍摄且影像更为清晰的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包括比赛场地主体和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现场影像采集模块、编码模块、光端机模块、视频矩阵模块、视频分配模块、主放映模块和控制键盘模块;
7.现场影像采集模块,用于拍摄比赛全过程;
8.编码模块,用于将拍摄的视频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9.光端机模块,用于维持电脉冲信号的稳定;
10.视频分配模块,用于电脉冲信号的多路输出;
11.主放映模块,用于接收电脉冲信号并在场内外播放;
12.视频矩阵模块,用于维持上述各模块间传输信号的稳定;
13.控制键盘模块,用于控制上述各模块;
14.比赛场地主体外设有用于现场影像采集模块移动的轨道,现场影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设备和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轮,移动轮与轨道滑动限位配合,移动轮中部设有用于摄像设备转动的转动架。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频矩阵模块设有多道用于接收电脉冲信号的传输通道,控制键盘模块用于手动切换主放映模块接收信电脉信号的传输通道。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设有与现场影像采集模块通讯连接的视频储存模块,视频储存模块用于进行拍摄视频的备份储存。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频储存模块包括多组储存硬盘,可以保证储存的容量足以容纳每次比赛的全过程,保证了后续回放的可操作性。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频储存模块还包括录像按钮模块,录像按钮模块用于对主放映模块当前播放的视频进行录制并存储在指定的储存硬盘内。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架顶部设有用于限位支撑摄像设备的承重架,承重架与摄像设备固定连接。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轮设有至少两个,每两个移动轮中间设有用于控制移动轮启停和转速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控制键盘模块控制连接。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架内设有用于控制承重架转动的角度调节电机,电机与控制键盘模块控制连接,将比赛全过程更为全面无死角的展示出来,使裁判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对比赛细节。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轨道位于比赛场地主体上方,轨道距离比赛场地主体的高度至少为3.5m,可以保证摄像设备的高度不会被比赛过程中的球类碰到而被损坏。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放映模块包括第一放映模块和第二放映模块,第一放映模块用于场内外观众观看,第二放映模块用于仲裁房内裁判观看,第一放映模块与第二放映模块分别与视频分配模块通讯连接。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放映模块还包括直接回放模块和慢动作回放模块,直接回放模块用于直接读取视频储存模块内储存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为视频播放格式进行播放,慢动作回放模块用于重新读取视频储存模块内储存的电脉冲信号并在慢放处理后转换为视频播放格式进行播放。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放映模块还包括用于播放比赛过程的led显示屏。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角度调节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通过多组不停移动的现场影像采集模块,将比赛全过程更为全面无死角的展示出来,使裁判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对比赛细节,极大的减小甚至杜绝误判的出现,使比赛结果更为权威;图像质量优质,分辨率高,系统成本低,性能可靠,实时性情,安全稳定,易于安装,使用更简便;可播放已录制的录像,对当前正在播放的录像可进行暂停、直接播放和慢放等操作。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现场影像采集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已录制视频具体操作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录像按钮模块具体操作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的慢动作回放模块具体操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5.如图1至2所示,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包括比赛场地主体1和控制模块5,还包括与控制模块5通讯连接的现场影像采集模块3、编码模块4、光端机模块7、视频矩阵模块8、视频分配模块9、主放映模块10和控制键盘模块11;
36.比赛场地主体1外设有用于现场影像采集模块3移动的轨道2,现场影像采集模块3包括摄像设备和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轮13,移动轮13与轨道2滑动限位配合,移动轮13中部设有用于摄像设备转动的转动架14。
37.如图3所示,现场影像采集回放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38.s1:通过现场影像采集模块3上的摄像设备对比赛场地主体1内的比赛过程进行录制,在录制时,可以通过控制键盘模块11对摄像设备的移动位置以及拍摄方向进行调整,并将拍摄完成的比赛视频传输至编码模块4;
39.s2:通过编码模块4接收拍摄完成的比赛视频,并将比赛视频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将电脉冲信号传输至视频分配模块9;
40.s3:通过视频储存模块6获取比赛视频转换成的电脉冲信号,并将电脉冲信号进行备份储存;
41.s4:通过视频分配模块9接收电脉冲信号,并在接收的过程中通过视频矩阵模块8维持预设的线路信号的稳定,通过光端机模块7维持电脉冲信号的稳定;
42.s5:通过视频分配模块9将接收的电脉冲信号转化为两路输出的电脉冲信号,将两路电脉冲信号分别传输至主放映模块10内的第一放映模块和第二放映模块中;
43.s6:通过主放映模块10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视频播放格式并通过第一放映模块播放给场内外观众,通过第二放映模块播放给仲裁房内裁判。
44.视频矩阵模块8设有多道用于接收电脉冲信号的传输通道,控制键盘模块11用于手动切换主放映模块10接收信电脉信号的传输通道,控制键盘模块11可以控制角度调节电机的方式分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自动模式可以使摄像设备始终聚焦在比赛场地主体1中心区域,手动模式可以使摄像设备聚焦在或需要录制的区域。
45.控制模块5设有与现场影像采集模块3通讯连接的视频储存模块6,视频储存模块6用于进行拍摄视频的备份储存。
46.视频储存模块6包括多组储存硬盘,可以保证储存的容量足以容纳每次比赛的全过程,保证了后续回放的可操作性。
47.如图5所示,视频储存模块6还包括录像按钮模块,录像按钮模块用于对主放映模块10当前播放的视频进行录制并存储在指定的储存硬盘内。
48.转动架14顶部设有用于限位支撑摄像设备的承重架12,承重架12与摄像设备固定连接。
49.移动轮13设有至少两个,每两个移动轮13中间设有用于控制移动轮13启停和转速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控制键盘模块11控制连接,将比赛全过程更为全面无死角的展示出来,使裁判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对比赛细节。
50.转动架14内设有用于控制承重架12转动的角度调节电机,电机与控制键盘模块11控制连接。
51.轨道2位于比赛场地主体1上方,轨道2距离比赛场地主体1的高度至少为3.5m,可以保证摄像设备的高度不会被比赛过程中的球类碰到而被损坏。
52.如图4所示,主放映模块10可以查看所有已录制视频并进行播放。
53.主放映模块10包括第一放映模块和第二放映模块,第一放映模块用于场内外观众观看,第二放映模块用于仲裁房内裁判观看,第一放映模块与第二放映模块分别与视频分配模块9通讯连接。
54.如图6所示,主放映模块10还包括直接回放模块和慢动作回放模块,直接回放模块用于直接读取视频储存模块6内储存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为视频播放格式进行播放,慢动作回放模块用于重新读取视频储存模块6内储存的电脉冲信号并在慢放处理后转换为视频播放格式进行播放。
55.主放映模块10还包括用于播放比赛过程的led显示屏。
56.角度调节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57.通过多组不停移动的现场影像采集模块3,将比赛全过程更为全面无死角的展示出来,使裁判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对比赛细节,极大的减小了误判的出现,使比赛结果更为权威;图像质量优质,分辨率高,系统成本低,性能可靠,实时性情,安全稳定,易于安装,使用更简便;可播放已录制的录像,对当前正在播放的录像可进行暂停、直接播放和慢放等操作。
58.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