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43: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2.用户在进行长时间蒸煮过程中转而去做其他事情而忘记关火,导致烧干锅引起火灾,因此近些年随着市场的需求防干烧燃气灶越来越普及。目前防干烧燃气灶的过热保护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市面上大多数防干烧燃气灶因其探头高度较为固定仅适用于一种锅底类型的锅具,当使用其他锅底类型的锅具时,由于锅底高度不同,当锅底高度较高时,探头与锅具不能有效接触而无法防干烧,当锅底高度较低时,锅具压在探头限制而无法有效支撑于灶具使其不可使用,导致灶具可适用的锅具类型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针对现有防干烧的燃气灶所适用的锅具类型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具有适应多种类型锅底且防干烧效果可靠的技术效果。
4.一种燃气灶,包括:
5.灶体,具有灶眼;
6.支架,设于所述灶体且环绕所述灶眼布置,用于支撑锅具;
7.检测件,用于获取所述支架上所述锅具的类别特征;
8.探头组件,可升降地设于所述灶眼;及
9.控制器,与所述检测件及所述探头组件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所述类别特征确定所述锅具的锅底类型;
10.其中,所述探头组件响应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升降至与所述锅底类型相匹配的高度,以检测所述锅具的温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支架,所述锅具的类别特征包括所述锅具作用于所述检测件上的压力值。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包括至少两个,每个检测件被构造为在受压时产生检测信号;
13.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所述检测信号的数量确定所述锅底类型。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炉耳和支撑至少两个所述炉耳的底圈,所述底圈设于所述灶体且环绕所述灶眼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炉耳环形间隔布置于所述底圈;
15.所述炉耳具有相连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背离所述底圈且与水平面齐平,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灶眼的一侧且朝所述底圈延伸,每一所述第一表面上均设有所述检测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头组件包括动力源、固定件及感温包,所述动力源设于所述灶体,所述感温包设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固定件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
固定件升降。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灶还包括设于所述灶体的炉头,所述炉头位于所述支架的下方;
18.所述炉头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自身的通腔,所述固定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腔,并沿所述通腔升降。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还具有与所述通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贯穿所述炉头的下表面及侧面;
20.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和水平凸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传动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通腔且支撑所述感温包,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缺口;
21.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缺口并与所述传动部连接,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传动部升降。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被构造为受控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部升降。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为螺纹件,所述传动部具有与所述螺纹件相匹配的内螺纹孔。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上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缺口,且布置于所述传动部的上方;
25.所述传动部具有向下内凹的内凹部,所述定位件为与所述内凹部适配的外凸件,所述内螺纹孔位于所述内凹部。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上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孔,所述传动件的上端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同轴布置于所述内孔内。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内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炉头,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28.所述传动部上具有与所述导向件配合的导向部。
29.上述燃气灶,在锅具放置于支架后,检测件获取到锅具的类别特征。控制器根据检测件获取到的类别特征确定锅具的锅底类型,并控制探头组件升降。探头组件响应控制器的控制升降至与检测到的锅底类型相匹配的高度,位于该高度的探头组件能够与支架上锅具的锅底相接触,并对该锅具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在锅具温度异常时及时关火,防止锅具干烧。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得探头组件与各种类型的锅具均能有效接触,也可使得各种类型的锅具均能有效支撑于支架上,如此使得锅具可适应的锅具类型呈多样化。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所示的燃气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所示的燃气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3所示的燃气灶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探头组件中的动力源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探头组件中的固定件和感温包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37.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38.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的逻辑控制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00、燃气灶;
41.110、灶体;111、底壳;112、面板;
42.120、支架;121、底圈;122、炉耳;1221、第一表面;1222、第二表面;
43.130、检测件;
44.140、探头组件;141、动力源;1411、驱动件;1412、传动件;14121、凸台;142、固定件;1421、支撑部;1422、传动部;14221、内螺纹孔;14222、内凹部;14223、导向部;143、感温包;
45.150、炉头;151、通腔;152、缺口;153、定位件;1531、内孔;154、导
46.向件;
47.200、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
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4.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能够根据支架上锅具的锅底类型来调节探头组件中的升降高度。一般地,锅具有平底锅和尖底锅,对应的锅底类型包括平底和尖底,不同的锅底类型探头组件所对应的升降高度不同。当锅具为平底锅时,探头组件的升降高度高,当锅具为尖底锅时,探头组件的升降高度低。当探测组件达到与锅具的锅底类型相匹配的高度时,与锅具相接触。当然,锅底类型不限于上述两种。可理解地,燃气灶还包括控制器和进气阀,控制器与探头组件通讯连接,进气阀导通或截止气源和燃气灶的灶眼,当进气阀导通时,则可在灶眼处产生加热锅具的火焰,当进气阀截止时则灶眼处的火焰熄灭。探头组件检测与之相接触的锅具温度,当锅具温度超过阈值时,说明锅具处于干烧状态,则控制器控制进气阀截止,以熄灭火焰防止锅具干烧。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燃气灶进行详细说明。当然,燃气灶还可以包括分火器、火盖等,具体本技术中不进行赘述。
55.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气灶100,包括灶体110、支架120、检测件130、探头组件140和控制器。灶体110具有灶眼,支架120设于灶体110且环绕灶眼布置,用于支撑锅具200。检测件130用于获取支架120上锅具200的类别特征,探头组件140可升降地设于灶眼,控制器与检测件30及探头组件140通讯连接,控制器根据获取的类别特征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其中,探头组件140响应控制器的控制升降至与锅底类型相匹配的高度,以检测锅具200锅底的温度。
56.上述燃气灶100,在实际作业时,在锅具200放置于支架120后,检测件130获取到锅具200的类别特征。控制器根据检测件130获取到的类别特征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并控制探头组件140升降。探头组件140响应控制器的控制升降至与检测到的锅底类型相匹配的高度,位于该高度的探头组件140能够与支架120上锅具200的锅底相接触,并对该锅具200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在锅具200温度异常时及时关火,防止锅具200干烧。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得探头组件140与各种类型的锅具200均能有效接触,也可使得各种类型的锅具200均能有效支撑于支架120上,如此使得锅具200可适应的锅具200类型呈多样化。
57.图7和图8分别是用户在燃气灶100上使用平底锅时的状态和使用尖底锅时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探头组件140在升降方向上具有初始高度和至少两个调节高度,初始高度位于调节高度之下,且每一调节高度彼此不等,位于初始高度的探头组件140与支撑于支架120上的锅具200不接触,位于各个调节高度的探头组件140一一对应与支撑于支架120上的一种锅底类型的锅具200相接触。
58.在实际作业时,探头组件140位于初始高度,此时探头组件140与支撑于支架120上的任何锅具200类型均不接触,在控制器确定支架120上锅具200的锅底类型时,则探头组件140上升至与该锅底类型对应的调节高度。如此,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在任一锅底类型的锅具200放置于支架120上时均不会碰撞到探头组件140,有助于保护探头组件140,避免因探头组件140损坏而检测可靠性减低,保证燃气灶100能够有效防干烧。
5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探头组件140在升降方向上具有初始高度和至少一个调节高度,初始高度位于调节高度之上或位于调节高度之下,位于初始高度、各个调节高度的探头组件140一一对应与一种锅具类型的锅具200相接触。
60.当初始高度位于调节高度之上时,位于初始高度的探头组件140可以与平底锅保持相接触,也就是说探头组件140默认位于与平底锅相接触的高度,适应于用户以平底锅为主进行烹饪的情况,当用户偶尔使用尖底锅时,探头组件140下降到调节高度,以使得尖底锅能够支撑于支架120且与探头组件140保持相接触。当初始高度位于调节高度之下时,位于初始高度的探头组件140可以与尖底锅保持相接触,也就是说探头组件140默认位于与尖底锅相接触的高度,适应于用户以尖底锅为主进行烹饪的情况,当用户偶尔使用平底锅时,探头组件140上升到调节高度,以与平底锅保持相接触。
61.以上几种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设定。例如,燃气灶100具有控制面板112,用户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12选择是否需要限定默认锅底类型,当需要限制默认锅底类型时,则根据选择的锅底类型来配置程序。例如,当默认锅底类型为平底锅时,则配置后的程序控制探头组件140的初始高度与平底锅的锅底高度对应,调节高度则低于初始高度,并与尖底锅的高度对应。又例如,当默认锅底类型为尖底锅时,则配置后的程序控制探头组件140的初始高度与尖底锅的锅底高度相对应,调节高度则高于初始高度,并与平底锅的高度对应。若不需要限制默认锅底类型时,则配置后的程序控制探头组件140所处的初始高度均不与任何锅具200相接触,然后配置至少两种调节高度,并一一对应一种锅底类型。
62.为了实现对锅具200锅底类型的检测,检测件130的构造和布置方式有多种,对应地检测件130获取到的类别特征有多种。例如,检测件130包括设于灶体110的对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支架120的两侧,且对射传感器的布置高度低于支架120的支撑面。当支架120上为平底锅时,则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进行信号传递,当支架120上为尖底锅时,则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被尖底锅阻挡而不可进行信号传递,此时检测件130获取的类别特征包括接收端接收到的光信号。在控制器获取到接收端接收到光信号所产生的电信号时,则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为平底。又例如,检测件130为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设于灶体110且位于支架120支撑面的下方,此时锅具200的类别特征包括锅底图像,控制器可根据获取的锅底图像分析出锅底类型来控制探头组件140的高度。当然,也可以采取下述实施例中的方式来构造和布置检测件130。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件130设于支架120,锅具的类别特征包括锅具作用于检测件130上的压力值。在实际作业时,不同锅底类型的锅具200对会设于支架120上的检测件130作用一不同大小的压力。例如,当锅具200为平底锅时,能够作用于检测件130一大于零的压力,当锅具200为尖底锅时,能够作用于检测件130一等于零的压力。此时,检测件130获取到的类别特征包括锅具200作用于自身的压力值。当检测件130获取到的压力值大于零时,则控制器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为平底,当检测件130获取到的压力值等于零时,则控制器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为尖底。当然,检测件130的布置方式关系到压力值大于零时所对应的锅底类型。此时,检测件130可以为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以获取自身所受压力的大小。
64.具体到实施例中,检测件130包括至少两个,检测件130并被构造为在受压时产生检测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检测信号的数量确定锅底类型。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件130还可以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在受压时内部电路接通,并传递一检测信号至控制器。
65.在实际作业时,用户在移动锅具200的过程中存在误触碰检测件130的情况,在这
种情况下,有部分检测件130会产生检测信号,而另一部分检测件130不会产生检测信号。当检测信号的数量小于检测件130的数量时,说明锅具200未放稳,结果检测不准确。只有当全部检测件130均产生检测信号时,才能够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例如,设置为锅具200为平底锅时,全部检测件130受压并产生检测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与检测件130的数量相当的检测信号时则判断锅具200为平底锅。当锅具200位尖底锅时,检测件130不能产生或误产生检测信号,且不存在全部检测件130均误产生检测信号的情况,此时控制器所接收的检测信号的数量为零或者小于检测件130的数量时,则判断锅具200为尖底锅。
66.具体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支架120包括至少两个炉耳122和支撑至少两个炉耳122的底圈121,底圈121设于灶体110且环绕灶眼布置,至少两个炉耳122环形间隔布置于底圈121。炉耳122具有相连的第一表面1221和第二表面1222,第一表面1221背离底圈121且与水平面齐平,第二表面1222低于第一表面1221靠近灶眼的一侧且朝底圈121延伸,每一炉耳122的第一表面1221上均设有检测件130。
67.此时,在第一表面1221上设有检测件130,由于第一表面1221与水平面齐平,平底锅支撑于第一表面1221而下压检测件130,尖底锅支撑于第二表面1222与第一表面1221相连的转角处而不能下压检测件130,则当锅具200为平底锅时,检测件130产生检测信号,当锅具200为尖底锅时,不会所有检测件130均产生检测信号。
68.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在第一表面1221设置检测件130,而在第二表面1222与第一表面1221相连的转角处设置检测件130,此时,平底锅支撑于第一表面1221而无法下压检测件130,尖底锅支撑于该转角处而可以下压检测件130,检测件130产生的检测信号指示锅底类型为尖底,第二检测信号指示锅底类型为平底。
69.图9示出了检测件130为重力传感器时燃气灶100的一种逻辑控制图。其中第一高度为与平底锅对应的高度,第二高度为与尖底锅对应的高度。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和图6,探头组件140包括动力源141、固定件142及感温包143,动力源141设于灶体110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感温包143设于固定件142,动力源141与固定件142传动连接并响应控制器的控制驱动固定件142升降。感温包143用于检测锅具200温度。此时,动力源141受控控制固定件142升降时调节感温包143的高度。
71.具体地,动力源141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控制器确定锅底类型后,通过控制动力源141动作来驱动固定件142升降。
72.具体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燃气灶100还包括设于灶体110的炉头150,炉头150位于支架120的下方,炉头150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自身的通腔151,固定件142至少部分位于通腔151,并沿通腔151升降。在实际作业时,固定件142在通腔151内升降时,调节探头组件140的高度。此时,将固定件142设在炉头150内能使燃气灶100结构更加紧凑,且探头组件140升降较为可靠。
73.值得说明地,请参阅图1,灶体110包括底壳111和面板112,底壳111形成有上侧敞口的容置腔,面板112设于底壳111上方并盖合容置腔,灶眼贯通面板112与容置腔连通。炉头150安装于容置腔内,支架120设置于面板112上。另外,炉头150上还具有其他结构,在此不限和赘述。
7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炉头150还具有与通腔151连通的缺口152,缺口152贯穿炉头150的下表面及侧面。固定件142包括支撑部1421和水平凸设于支撑部1421上的传动
部1422,支撑部1421位于通腔151且支撑感温包143,传动部1422位于缺口152。动力源141包括驱动件1411和传动件1412,传动件1412位于缺口152并与传动部1422连接,并在驱动件1411的驱动下带动传动部1422升降。
75.在实际作业时,当传动件1412带动传动部1422在缺口152内升降时,连接部在通腔151内跟随升降,以使感温包143升降。此时,通过在炉头150上设置缺口152,将传动件1412和固定件142的传动部1422设于缺口152内,方便了动力源141的布置及动力源141与固定件142的传动连接,且传动方式结构紧凑可靠。
76.具体到实施例中,传动件1412受控转动时带动传动部1422升降。当驱动件1411驱动传动件1412转动时带动传动部1422升降,此时驱动方式简单,省空间。进一步地,参见图5,传动件1412为螺纹件,传动部1422具有与螺纹件相匹配的内螺纹孔14221。此时,利用螺纹件与内螺纹孔14221的传动方式来实现传动部1422的升降,结构简单且传动可靠。当然,传动件1412与传动部1422可以采用丝杆和螺母的传动方式进行传动。优选地,驱动件1411为电机。
7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件1412和驱动件1411构造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驱动件1411为伸缩缸,传动件1412为连接传动部1422和伸缩缸的自由端的连接板等。
7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6,,炉头150上设有定位件153,定位件153位于缺口152,且布置于传动部1422的上方,传动部1422具有内凹部14222,定位件153为与内凹适配的外凸件。在安装固定件142时,待连接部插入通腔151内之后,内凹部14222与外凸件的配合实现传动部1422的定位,便于后续传动部1422与传动件1412的装配及传动部1422的准确安装。可选地,内螺纹孔14221位于内凹部14222。
7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6,定位件153上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孔1531,传动件1412的上端具有一凸台14121,凸台14121同轴布置于内孔1531内。在安装传动件1412时,在传动部1422利用定位件153定位后,将传动件1412安装到内螺纹孔14221内,且传动件1412上的凸台1412114插入内孔1531内。如此,内孔1531可以对传动件1412进行限位和支撑,传动件141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偏心,可以使得传动部1422传动更加顺畅。
80.具体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6,缺口152内设有导向件154,导向件154的一端连接于炉头150,导向件154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传动部1422上具有与导向件154配合的导向部14223。此时利用导向件154对传动部1422的升降进行导向,能够提高其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具体地,导向件154为凸设于定位件153下端面上的导向杆,导向部14223为贯通内凹部14222的导向孔。当然,导向件154也可以为缺口152壁面上的导向槽,导向部14223为适配的滑块等。
8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100,在锅具200放置于支架120后,检测件130获取到锅具200的类别特征。控制器根据检测件130获取到的类别特征确定锅具200的锅底类型,并控制探头组件140升降。探头组件140响应控制器的控制升降至与检测到的锅底类型相匹配的高度,位于该高度的探头组件140能够与支架120上锅具200的锅底相接触,并对该锅具200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在锅具200温度异常时及时关火,防止锅具200干烧。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得探头组件140与各种类型的锅具200均能有效接触,也可使得各种类型的锅具200均能有效支撑于支架120上,如此使得锅具200可适应的锅具200类型呈多样化。
8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