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钢轧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压力排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2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行业浊环水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轧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压力排泥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炼钢厂钢一区采用2座平流沉淀池处理炼钢转炉浊环水,该浊环水主要含有油污、氧化铁皮等,通过平流沉淀池进行除油沉淀后循环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系统自投用之后,始终排泥不畅,原有排泥泵只出水不出泥,排泥系统瘫痪。下部氧化铁皮污泥无法排出,导致沉淀池有效容积越来越小,水力停留时间越来越短,从而导致平流沉淀池出水水质不达标,影响正常生产。改造前只能采用人工清池方式清理污泥,清池周期约2~3个月每次,每次清池耗时7~10天。人工清池过程中,另一座平流池处理负荷增加一倍,更不能满足沉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同时人工清泥时现场堆放,现场污水横流,环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钢轧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压力排泥结构,解决了原有钢铁企业钢轧系统平流沉淀池处理炼钢、轧钢浊环水时排泥困难的缺陷,在顺畅排泥的前提下,提高了平流沉淀池的处理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轧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压力排泥结构,包括平流沉淀池、泥斗、排泥泵、排泥管路和反冲洗管路,所述泥斗与平流沉淀池连通,泥斗通过排泥管路与排泥泵的入口连通,排泥泵的出口通过排泥管路与外部连通,反冲洗管路与排泥管路连通,排泥管路和反冲洗管路上设有阀门。
5.进一步的,所述排泥管路包括排泥泵入口管路和排泥泵出口管路,泥斗通过排泥泵入口管路与排泥泵的入口连通,排泥泵的出口通过排泥泵出口管路与外部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管路包括反冲洗管路ⅰ和反冲洗管路ⅱ,反冲洗管路ⅰ与排泥泵入口管路连通,反冲洗管路ⅱ与排泥泵出口管路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泥斗包括一号泥斗和二号泥斗,一号泥斗和二号泥斗并联与平流沉淀池连通,平流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刮泥机同步排入一号泥斗和二号泥斗内。
8.进一步的,所述排泥泵入口管路包括泥斗排泥a组管路、泥斗排泥b组管路和排泥总管路,泥斗排泥a组管路的一端与一号泥斗连通,泥斗排泥b组管路的一端与二号泥斗连通,泥斗排泥a组管路和泥斗排泥b组管路的另一端均与排泥总管路连通,排泥总管路与排泥泵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泥斗排泥a组管路上设有手动阀ⅰ和电动阀ⅰ,手动阀ⅰ和电动阀ⅰ串联连接在泥斗排泥a组管路上,泥斗排泥b组管路上设有手动阀ⅱ和电动阀ⅱ,手动阀ⅱ和电动阀ⅱ串联连接在泥斗排泥b组管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泥泵出口管路上设有止回阀、电动阀ⅲ和手动阀ⅲ,止回阀、电
动阀ⅲ和手动阀ⅲ串联连接在排泥泵出口管路上,止回阀靠近排泥泵的出口。
11.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管路还包括反冲洗总管,反冲洗管路ⅰ和反冲洗管路ⅱ的一端并联连接在反冲洗总管上,反冲洗管路ⅰ的另一端与排泥总管路连通,反冲洗管路ⅱ的另一端与排泥泵出口管路上止回阀和电动阀ⅲ之间的管路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总管上设有反冲洗手动阀,反冲洗管路ⅰ上设有排泥泵入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反冲洗管路ⅱ上设有排泥泵出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
1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泥斗改造,原来大泥斗改造成两个小泥斗后,污泥抽吸时,泥斗排泥更顺畅,排泥彻底,避免了原来泥斗过大,抽吸管附近污泥抽走后,泥斗剩余污泥聚集不掉落,从而排泥不彻底;而且在两个泥斗排泥管之间设置了排泥电动阀,通过电动阀门启闭即可同时排泥,也可应对单个泥斗泥量较大时,单个泥斗进行逐一排泥,具备工艺简单、排泥顺畅、维护方便等优点。
15.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有钢铁企业钢轧系统平流沉淀池处理炼钢、轧钢浊环水时排泥困难的缺陷,在顺畅排泥的前提下,提高了平流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使得出水水质达标,从而确保钢轧系统的正常生产运行。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流沉淀池压力排泥结构示意图。
18.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平流沉淀池;2、一号泥斗;3、二号泥斗;4、泥斗排泥a组管路;5、手动阀ⅰ;6、电动阀ⅰ;7、泥斗排泥b组管路;8、手动阀ⅱ;9、电动阀ⅱ;10、排泥总管路;11、排泥管手动连通阀;12、排泥泵;13、止回阀;15、电动阀ⅲ;16、手动阀ⅲ;17、排泥泵出口管路;18、反洗水管路;19、反冲洗手动阀;20、反冲洗管路ⅰ;21、排泥泵出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22、反冲洗管路ⅱ;23、排泥泵入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24、反冲洗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轧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压力排泥结构,包括平流沉淀池1、泥斗、排泥泵12、排泥管路和反冲洗管路18,所述泥斗与平流沉淀池1连通,泥斗通过排泥管路与排泥泵12的入口连通,排泥泵12的出口通过排泥管路与外部连通,反冲洗管路18与排泥管路连通,排泥管路和反冲洗管路18上设有阀门。解决了原有钢铁企业钢轧系统平流沉淀池处理炼钢、轧钢浊环水时排泥困难的缺陷,在顺畅排泥的前提下,提高了平流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使得出水水质达标,从而确保钢轧系统的正常生产运行。
21.排泥管路包括排泥泵入口管路和排泥泵出口管路,泥斗通过排泥泵入口管路与排泥泵12的入口连通,排泥泵12的出口通过排泥泵出口管路与外部连通。反冲洗管路18包括
反冲洗管路ⅰ20和反冲洗管路ⅱ22,反冲洗管路ⅰ20与排泥泵入口管路连通,反冲洗管路ⅱ22与排泥泵出口管路连通。
22.泥斗包括一号泥斗2和二号泥斗3,一号泥斗2和二号泥斗3并联与平流沉淀池1连通,平流沉淀池1内的污泥通过刮泥机同步排入一号泥斗2和二号泥斗3内。本实用新型将原有平流沉淀池单个菱台型大泥斗改造成2个菱台型小泥斗,集泥、排泥更彻底,小泥斗内分别设置排泥管,即可单独泥斗排泥也可同时排泥,排泥结束后,采用生产水分别对污泥泵进泥管路、和出泥管路进行反冲洗,避免管路内污泥硬化形成污堵,影响后续排泥效果。
23.排泥泵入口管路包括泥斗排泥a组管路4、泥斗排泥b组管路7和排泥总管路10,泥斗排泥a组管路4的一端与一号泥斗2连通,泥斗排泥b组管路7的一端与二号泥斗3连通,泥斗排泥a组管路4和泥斗排泥b组管路7的另一端均与排泥总管路10连通,排泥总管路10与排泥泵12连通。排泥总管路10还设有与另一座平流沉淀池吸泥总管相连的支管路,支管路与排泥总管路10之间设有排泥管手动连通阀11.
24.泥斗排泥a组管路4上设有手动阀ⅰ5和电动阀ⅰ6,手动阀ⅰ5和电动阀ⅰ6串联连接在泥斗排泥a组管路4上,泥斗排泥b组管路7上设有手动阀ⅱ8和电动阀ⅱ9,手动阀ⅱ8和电动阀ⅱ9串联连接在泥斗排泥b组管路7上。
25.排泥泵出口管路17上设有止回阀13、电动阀ⅲ15和手动阀ⅲ16,止回阀13、电动阀ⅲ15和手动阀ⅲ16串联连接在排泥泵出口管路17上,止回阀13靠近排泥泵的出口。
26.反冲洗管路18还包括反冲洗总管24,反冲洗管路ⅰ20和反冲洗管路ⅱ22的一端并联连接在反冲洗总管24上,反冲洗管路ⅰ20的另一端与排泥总管路10连通,反冲洗管路ⅱ22的另一端与排泥泵出口管路17上止回阀13和电动阀ⅲ15之间的管路连通。反冲洗管路18还包括反冲洗总管24,反冲洗管路ⅰ20和反冲洗管路ⅱ22的一端并联连接在反冲洗总管24上,反冲洗管路ⅰ20的另一端与排泥总管路10连通,反冲洗管路ⅱ22的另一端与排泥泵出口管路17上止回阀13和电动阀ⅲ15之间的管路连通。
27.平流沉淀池1的污泥通过刮泥机同步排入一号泥斗2和二号泥斗3内。排泥设备运行前,所有手动阀处于开启状态,电动阀、排泥泵处于关闭状态。泥量不大时同时打开排泥a组管路上的电动阀ⅰ6和排泥b组管路上的电动阀ⅱ9进行同步排泥;一号泥斗2和二号泥斗3内泥量较大时,可分别打开排泥a组管路上的电动阀ⅰ6和排泥b组管路上的电动阀ⅱ9进行分步排泥。启动排泥泵12,延时5s后开启泵出口的电动阀ⅲ15,进行正常排泥,排泥结束后停排泥泵12并关电动阀ⅲ15。排泥结束后先对排泥泵入口排泥管路进行冲洗,此时打开排泥泵入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23,冲洗时可通过电动阀ⅰ6和电动阀ⅱ9的开启关闭对泥斗排泥a组管路4、泥斗排泥b组管路7和排泥总管路10进行同时进行反冲洗或者单独进行反冲洗。排泥泵入口排泥管路反冲洗结束后,关闭电动阀ⅰ6和电动阀ⅱ9和排泥泵入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23。随后对排泥泵出口排泥管路进行反冲洗,此时依次打开电动阀ⅲ15和排泥泵出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21,即可对排泥泵出口排泥管路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干净后关闭排泥泵出口管路反冲洗电动阀21和电动阀ⅲ15。整个排泥反冲洗过程完成,进入待机状态,准备下一次排泥。为了检修排泥泵以及电动阀,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手动阀,检修时关闭相应的手动阀即可。
28.本实用新型通过泥斗改造,原来大泥斗改造成两个小泥斗后,污泥抽吸时,泥斗排泥更顺畅,排泥彻底,避免了原来泥斗过大,抽吸管附近污泥抽走后,泥斗剩余污泥聚集不
掉落,从而排泥不彻底;而且在两个泥斗排泥管之间设置了排泥电动阀,通过电动阀门启闭即可同时排泥,也可应对单个泥斗泥量较大时,单个泥斗进行逐一排泥,具备工艺简单、排泥顺畅、维护方便等优点。
29.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式排泥后,现场环境美观,回收了部分水资源和含铁污泥,节省了人工清泥的人工费;平流沉淀池每个班组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排泥,提高了平流沉淀池的利用率,出水水质明显提升达标;在排泥泵前、泵后均设置冲洗管路,全部采用集中操控,加强了进泥、出泥管道维护工作,且操作维护简便,工作量小。
3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