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9:08: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粘胶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它是以天然纤维(木纤维,棉短绒)为原料,经碱化、老化、磺化、过滤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纤维素黄原酸酯,再溶于稀碱液制成粘胶,经湿法纺丝而制成。采用不同的原料和纺丝工艺,可以分别得到普通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和高强力粘胶纤维等。滤芯作为过滤粘胶杂质的零部件,直接影响丝饼的质量。
3.目前,在对滤芯进行裹布捆扎时,存在需要将裹在滤芯的滤布进行捆扎固定的工序,现目前一般仍是人工手段进行捆扎固定,但是采用人工切割的话,最后捆绑在滤芯上的绕线分布不均,对最后的成品的质量也有着影响,除此以外,这种人工作业对操作人员手的伤害也较为严重,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新的绕线装置,能够对滤芯上裹好的滤布进行自动化的捆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绕线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绕线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滤芯夹紧机构和放线机构,所述滤芯夹紧机构包括滤芯放置台和分别用于夹持滤芯两端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持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与所述滤芯端部相互夹紧配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驱动至少一者所述夹持部旋转的旋转输出机构;
7.所述放线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放线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有能够沿所述夹持部连线方向移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放线组件并能够带动所述放线组件的放线端进行移动。
8.在进行绕线时,将滤芯放置于滤芯放置台上,由放线机构将绕线线头放入滤芯一侧端面,所述滤芯两侧的夹持部对滤芯进行夹持,同时也将线头进行临时固定,然后由旋转输出机构带动所述夹持部旋转进而带动滤芯旋转,将绕线缠绕在滤芯圆周面上,同时,所述放线机构一边通过放线组件放线一边通过移动组件使所述防线组件所述夹持部连线方向移动,通过滤芯自身的旋转速率和移动组件的移动速度的配合确保绕线质量,以此完成滤芯上滤布捆绑工作,实现了滤布包裹的自动化,提高了绕线捆绑的品质,也提高了该工序的效率,减少了人力输出。
9.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均远离所述滤芯一侧均设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夹持部可转动连接。
10.通过夹持气缸控制夹持部在所述夹持部的连线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滤芯进行夹持。
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走线丝杆、走线电机和定位滑竿,所述定位滑竿和走线丝杆的轴向沿所述夹持部连线方向布置,所述走线丝杆的一端与所述走线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走线丝杆上套设有作为所述移动部的丝杆座,所述放线组件与所述丝杆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定位滑竿滑动连接。
12.所述丝杆和丝杆座相互配合具有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功能,为常用的配合部件,将所述放线组件与所述丝杆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定位滑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滑竿与所述放线组件连接能够使所述放线组件只能做直线位移,避免所述放线组件和丝杆座沿所述丝杆轴向旋转。在整个绕线过程在,通过走线电机带动所述走线丝杆旋转,以此控制所述丝杆座和所述放线组件的的移动,使所述放线组件能够带动绕线均匀地缠绕在滤芯上,完成绕线作业。除此以外,通过改变走线电机的输出转向,能够改变所述放线组件的移动方向,以此实现往复多层包裹滤布,提高捆绑质量。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放线组件包括放线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放线轮,所述放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丝杆座上并与所述定位滑竿滑动连接,所述放线安装板上设置有送线电机以及受送线电机驱动至少一者旋转的送线轮组,所述送线轮组之间的夹缝可穿设由所述放线轮引出的绕线并牵引所述绕线输出。
14.在进行绕线时,所述绕线从放线轮上引出穿过送线轮组之间的夹缝,此时送线电机开启带动送线轮组旋转使绕线输出,通过走线电机和送线电机的配合,进而实现对滤芯的绕线作业,同时通过调控走线电机和送线电机的转速,也能够控制绕线时的相关参数比如速度,绕线密度。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放线安装板上还设有走线块,所述走线块位于所述放线轮与所述送线轮组之间的绕线路径上,所述走线块上设有用于穿设绕线的通孔。
16.所述走线块能够通过通孔引导绕线走向,使得绕线过程更加顺畅,同时对绕线的移动进行了一定限制,减少所述绕线在送线轮组输送过程掉出夹缝的可能性,提高绕线的稳定性。
17.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切割绕线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切割驱动机构,所述切割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刀片。
18.在绕线包裹完成后,通过所述切割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切割刀片移动将还未缠绕上所述滤芯的绕线进行切割,以此将包裹完成后的滤芯与所述放线轮分割开,使包裹后滤芯形成一个单独的产品,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19.优选的,还包括螺母输入机构,所述螺母输入机构包括振动盘和螺母输送槽,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与螺母输送槽入口端相连,所述螺母输送槽出口端下方设有螺母接料台,所述螺母接料台位于所述滤芯与任一夹持部之间,所述螺母接料台上开有可供所述夹持部穿过的凹槽。
20.所述螺母输入装置能够通过振动盘通将螺母自动有序定向排列整齐、准确地输送到螺母输送槽内,由螺母输送槽将所需螺母输送至滤芯的端部。在绕线完成时,所述夹持部远离滤芯的端部,所述螺母输入机构在所述螺母接料台上投放螺母,然后通过所述夹持部将所述螺母压入滤芯端面,使绕线线头被所述螺母压紧,避免所述绕线从线头处脱离滤芯,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提高包裹后的滤芯的品质。
21.优选的,所述滤芯放置台包括放置于滤芯下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机架转
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放置板转动的下料驱动机构,所述放置板在受所述下料驱动机构驱动后转动形成用于投放滤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收料箱。
22.在完成将绕线包裹滤芯后的工序后,所述滤芯需脱离所述滤芯放置台以腾出位置供下一个滤芯进行绕线作业,因此设置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在滤芯进行绕线的过程中用于放置滤芯,在滤芯完成绕线作业后,通过转动,使所述滤芯受重力影响从所述放置板表面滑落至开口投放到收料箱里,进一步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滤芯就位的凹陷。
24.在滤芯进行绕线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滤芯在放置板上滚动移动导致夹持部夹持位置不对,对后续绕线作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所述放置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滤芯就位的凹陷,在滤芯放置于放置板上时,所述滤芯受重力影响下停留在凹陷最低点,以此明确滤芯的位置,提高装置的运行稳定性,确保了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2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滤芯夹紧机构和放线机构的配合,将包好滤布的滤芯进行绕线缠绕,实现了相应工序的自动化,提高了绕线捆绑的品质,也提高了该工序的效率,减少了人力输出;
27.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控走线电机和送线电机的转速,能够控制绕线时的相关参数比如速度,绕线密度,提高所述绕线捆绑滤芯的品质,同时可以根据对绕线的需求对走线电机和送线电机设定不同的转速,并增加了装置的可操作性。
28.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线安装板上设置走线块、在放置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滤芯就位的凹陷,提高装置的自动化运行稳定性,保证在作业途中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影响装置的运行。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正视图。
3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3.1-机架、21-夹持部、22-夹持气缸、23-旋转输出机构、24-放置板、311-走线丝杆、312
‑ꢀ
走线电机、313-定位滑竿、32-放线组件、321-放线轮、322-放线安装板、323-送线轮组、324
‑ꢀ
走线块、325-送线电机、41-切割驱动机构、42-切割刀片、51-振动盘、52-螺母输送槽、6-收料箱、7-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5.实施例:
3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滤芯夹紧
机构和放线机构,所述滤芯夹紧机构包括滤芯放置台和分别用于夹持滤芯7两端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持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夹持部21,所述夹持部21可与所述滤芯7端部相互夹紧配合。在进行绕线时,将滤芯7放置于滤芯放置台上,由放线机构将绕线线头放入滤芯7一侧端面,所述滤芯7两侧的夹持部21对滤芯7进行夹持,同时也将线头进行临时固定。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所述夹持部21均远离所述滤芯7一侧均设置夹持气缸22,所述夹持气缸22的输出端与所述夹持部21可转动连接,夹持气缸22控制夹持部21在所述夹持部21的连线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对滤芯7进行夹持。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驱动至少一者所述夹持部21旋转的旋转输出机构23,其中所述旋转输出机构23可以使用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可以通过皮带或齿轮传动带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21转动;所述放线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放线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有能够沿所述夹持部 21连线方向移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放线组件并能够带动所述放线组件的放线端进行移动。由于线头已经由夹持端进行了临时固定,此时通过旋转输出机构23带动所述夹持部21旋转进而带动滤芯7旋转,将绕线缠绕在滤芯7圆周面上,同时,所述放线机构一边通过放线组件放线一边通过移动组件使所述防线组件所述夹持部21连线方向移动,通过滤芯7 自身的旋转速率和移动组件的移动速度的配合确保绕线质量,以此完成滤芯7上滤布捆绑工作,实现了滤布包裹的自动化,提高了绕线捆绑的品质,也提高了该工序的效率,减少了人力输出。
37.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走线丝杆311、走线电机312和定位滑竿313,所述定位滑竿313和走线丝杆311的轴向沿所述夹持部21连线方向布置,所述走线丝杆311的一端与所述走线电机3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走线丝杆311 上套设有作为所述移动部的丝杆座,所述放线组件与所述丝杆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定位滑竿 313滑动连接。
38.由于所述丝杆和丝杆座相互配合具有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功能,同时所述定位滑竿313与所述放线组件连接能够使所述放线组件和丝杆座只能做直线位移,避免所述放线组件和丝杆座沿所述丝杆轴向旋转。在整个绕线过程在,通过走线电机312带动所述走线丝杆311旋转,以此控制所述丝杆座和所述放线组件的的移动,使所述放线组件能够带动绕线均匀地缠绕在滤芯7上,完成绕线作业。同时,通过改变走线电机312的输出转向,能够改变所述放线组件的移动方向,以此实现往复多层包裹滤布,提高捆绑质量。
39.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不沿所述夹持部21连线方向运动的部分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放线组件移动,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不易掌握进行绕线时的分布密度。
40.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放线组件包括放线安装板322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放线轮321,所述放线安装板322固定在所述丝杆座上并与所述定位滑竿313滑动连接,所述放线安装板322上设置有送线电机325以及受送线电机325驱动至少一者旋转的送线轮组323,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送线轮组323采用两个相邻设置的送线轮,所述送线轮组323之间的夹缝可穿设由所述放线轮321引出的绕线并牵引所述绕线输出,除此之外,也可将所述绕线缠绕在受送线电机325驱动的送线轮上,同样能起到牵引绕线的功能。而为了能够引导绕线走向,避免所述绕线在送线轮组323输送过程掉出夹缝,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放线安装板322上设置走线块324,所述走线块324位于所述放线轮321与所述送线轮组323之间的绕线路径上,所述走线块324上设有用于穿设绕线的通孔。
41.在进行绕线时,所述绕线从放线轮321上引出穿过送线轮组323之间的夹缝,此时送线电机325开启带动送线轮组323旋转使绕线输出,通过走线电机312和送线电机325的配合,进而实现对滤芯7的绕线作业,同时通过调控走线电机312和送线电机325的转速,也能够控制绕线时的相关参数比如速度,绕线密度。
42.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为了在完成在绕线包裹完成后,将包裹完成后的滤芯7与所述放线轮321分割开,使包裹后滤芯7形成一个单独的产品。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用于切割绕线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切割驱动机构41,所述切割驱动机构41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刀片42,通过切割驱动机构41的输出端带动切割刀片42进行切割。其中,可以采用电机输出端带动切割刀片42旋转,或是采用气缸输出端带动切割刀片42伸缩进行切割。
43.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为了固定绕线线头还设有螺母输入机构,所述螺母输入机构包括振动盘51和螺母输送槽52,所述振动盘51的输出端与螺母输送槽52入口端相连,所述螺母输送槽52出口端下方设有螺母接料台,所述螺母接料台位于所述滤芯7与任一夹持部 21之间,所述螺母接料台上开有可供所述夹持部21穿过的凹槽。
44.所述螺母输入装置能够通过振动盘51通将螺母自动有序定向排列整齐、准确地输送到螺母输送槽52内,由螺母输送槽52将所需螺母输送至滤芯7的端部。在绕线完成时,所述夹持部21远离滤芯7的端部,所述螺母输入机构在所述螺母接料台上投放螺母,然后通过所述夹持部21将所述螺母压入滤芯7端面,使绕线线头被所述螺母压紧,避免所述绕线从线头处脱离滤芯7,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提高包裹后的滤芯7的品质。
45.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滤芯放置台包括放置于滤芯7下的放置板24,所述放置板 24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放置板24转动的下料驱动机构,所述放置板24在受所述下料驱动机构驱动后转动形成用于投放滤芯7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收料箱6。
46.在完成将绕线包裹滤芯7后的工序后,所述滤芯7需脱离所述滤芯放置台以腾出位置供下一个滤芯7进行绕线作业,因此设置放置板24,所述放置板24在滤芯7进行绕线的过程中用于放置滤芯7,在滤芯7完成绕线作业后,通过转动,使所述滤芯7受重力影响从所述放置板24表面滑落至开口投放到收料箱6里,进一步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47.其中所述放置板24可以设置一块,在仅使用一块的时候将所述放置板24的边缘与所述机架1铰接,在这种情况下,收料箱6的放置需注意滤芯7下落的抛物线,避免滤芯7落在收料箱6外;还可以设置一侧贴合的两块放置板24,此时将两块放置板24分别与机架1铰接,铰接位置位置平行,在需要投下滤芯7时,将两块放置板24以不同旋向旋转,使两块放置板24特和一侧向下方旋转,使滤芯7从两块放置板24之间形成的开口间隙放出,这种相较于一块放置板24落点更精确,滤芯7下落路线较为垂直。
48.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放置板24上设有用于引导滤芯7就位的凹陷。
49.在滤芯7进行绕线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滤芯7在放置板24上滚动移动导致夹持部21夹持位置不对,对后续绕线作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所述放置板24上设有用于引导滤芯7 就位的凹陷,在滤芯7放置于放置板24上时,所述滤芯7受重力影响下停留在凹陷最低点,以此明确滤芯7的位置,提高装置的运行稳定性,确保了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50.其中,所述凹陷可以是在采用一块放置板24时在放置板24板面中间位置开设匹配
滤芯 7的槽道,也可以是在采用两块放置板24时通过两块放置板24倾斜设置,使其呈一定夹角贴合,形成一个凹槽。
5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