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6:39: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烟作为新型烟草中的一种过渡品,在全球无烟时间的宣传下,这种不通过燃烧的方式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吸烟的口感,添加低含量的尼古丁盐可带来击喉感,满足传统烟民对烟草的依赖性,一时间在全球各地兴起。
3.电子烟主要由发热组件、方案电子、电池、外观配件、包装设计以及防伪等部位组成。由于电子烟主要由发热组件中的烟油气化以产生烟气,因此在电子烟出货包装前,需要对电子烟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子烟组件的尾部支架,尾部支架呈弯折设置,该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5.底座,包括沿第一方向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固定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固定部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通孔,尾部支架的一端与通孔连通,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尾部支架;
6.压紧机构,设置在第二固定部上,用于将尾部支架的另一端与放置于第二固定部上的密封件紧压。
7.可选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尾部支架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滑槽,用于定位密封件,密封件靠近第一滑槽的一侧表面与第一滑槽匹配。
8.可选地,第一滑槽沿第二方向贯通第二固定部。
9.可选地,第一滑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固定部沿第一方向在第二固定部上的投影与第一缺口邻接,第一缺口用于容置尾部支架的凸起结构。
10.可选地,第一滑槽的侧壁内表面设有沿第二方向的第二滑槽,压紧机构包括压块,压块设有沿第二方向的滑轨,滑轨嵌设在第二滑槽内,用于将压块与底座滑动连接。
11.可选地,压块靠近第一固定部一端的端面设有凹槽,凹槽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从靠近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减小,凹槽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从背离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增加,凹槽用于定位尾部支架的弯折部及另一端。
12.可选地,压块的端面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沿第三方向贯穿压块,且第二缺口与凹槽连通,凹槽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其中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
13.第二缺口将凹槽划分为沿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第一子凹槽用于定位尾部支架的弯折部,第二子凹槽用于定位尾部支架的另一端。
14.可选地,压块背离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固
定部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将压块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15.可选地,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及与固定板靠近压紧机构一侧固定连接的环形接入部,尾部支架的一端套设在环形接入部外,通孔沿第二方向贯穿固定板及环形接入部。
16.可选地,通孔靠近压紧机构的一端的孔径小于通孔另一端的孔径。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压紧机构配合底座设置,以将尾部支架固定于底座上,实现尾部支架与压紧机构和底座的固定连接;通过在第一固定部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通孔,且通孔与尾部支架连通,能够将检测气体导入尾部支架,以实现对尾部支架的气密性检测。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22.图3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剖面图;
23.图4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24.图5是图1中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1中底座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26.图7是图1中底座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27.图8是图1中压紧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图1中安装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31.请参阅图1-图8,图1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
请气密性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爆炸图;图5是图1中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底座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7是图1中底座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是图1中压紧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安装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如图1与图2所示,气密性检测装置1包括底座10、压紧机构20以及安装柱30,气密性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电子烟组件的尾部支架2的气密性。其中,底座10用于设置尾部支架2,压紧机构20用于将尾部支架2紧压于底座10上,安装柱30用于将底座10与压紧机构20固定设置。
33.具体地,当需要对尾部支架2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首先将尾部支架2设置于底座10,再通过压紧机构20定位尾部支架2的位置,最后通过安装柱30将底座10与压紧机构20固定,进而实现尾部支架2与底座10和压紧机构20固定连接。
34.进一步参阅图6,如图6所示,底座10包括沿第一方向x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及第二固定部12,第一固定部11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小于第二固定部12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设置。
35.第一固定部11包括固定板111及与固定板111靠近压紧机构20一侧固定连接的环形接入部112,尾部支架2的一端套设在环形接入部112外,通孔13沿第二方向y贯穿固定板111及环形接入部112。
36.进一步参阅3与图5,如图3与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11设有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通孔13,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尾部支架2,实现对尾部支架2气密性的检测。
37.其中,通孔13贯通第一固定部11设置,尾部支架2的一端与通孔13的一端连通,气密性检测装置1通过通孔13的另一端向尾部支架2导入检测气体。
38.如图3所示,通孔13靠近压紧机构20的一端的孔径小于通孔13另一端的孔径。具体地,通孔13包括三个部分,包括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与第三通孔133。
39.其中,第一通孔131与尾部支架2的一端连通,第二通孔132连通第一通孔131与第三通孔133,第三通孔133用于接入充气管,以使充气管通过通孔13向尾部支架2导入检测气体。
40.第一通孔131两端的孔径大小相同,第二通孔132连通第一通孔131一侧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132连通第三通孔133一侧的孔径,第三通孔133两端的孔径大小相同。即,第一通孔131的孔径小于第三通孔133的孔径。
4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通孔13背离压紧机构20的一端的孔径大于第三通孔133的孔径,以方便充气管接入通孔13;另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由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与第三通孔133组成的通孔13,实现充气孔径逐渐减小,防止充气气流过大导致尾部支架2与通孔13分离,影响尾部支架2的气密性检测。
42.进一步参阅图7,如图7所示,环形接入部112包括第一环形接入部1121以及第二环形接入部1122,其中,第一环形接入部1121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接入部1122的直径。
43.如图3所示,尾部支架2连通通孔13的一端的形状与环形接入部112形状相同,以使尾部支架2与环形接入部112配对设置。尾部支架2包括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其中第一支撑架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架的直径。
44.具体地,当尾部支架2与环形接入部112卡接时,第一支撑架设置于第一环形接入
部1121的外周,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二环形接入部1122的外周。
4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接入部1121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接入部1122的直径,实现尾部支架2与环形接入部112配对设置;同时通孔13贯通环形接入部112设置,以使通孔13连通尾部支架2的一端更深入尾部支架2的内部,防止检测气体从通孔13与尾部支架2的连通出溢出,进而影响尾部支架2的气密性检测结果。
46.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部12设置有尾部支架2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滑槽121,即第二固定部12靠近第一固定部11一侧上设有第一滑槽121。其中,第一滑槽121沿第二方向y贯通第二固定部12。
47.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滑槽121贯通第二固定部12设置,简化了气密性检测装置1的加工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48.如图7所示,第二固定部12上进一步设置有密封件122,第二固定部12用于定位密封件122,密封件122靠近第一滑槽121的一侧表面与第一滑槽121匹配,密封件122配合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设置。
49.如图6与图3所示,第一滑槽1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1211,第一固定部11沿第一方向x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投影与第一缺口1211邻接,第一缺口1211用于容置尾部支架2的凸起结构。
50.具体地,环形接入部112沿第一方向x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缺口1211内,尾部支架2的一端与环形接入部112配合设置,尾部支架2的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即凸起结构沿第一方向x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缺口1211内。
51.如图3与图5所示,第一滑槽121的侧壁内表面设有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滑槽1212,压紧机构20嵌设在第二滑槽1212内,用于将压紧机构20与底座10滑动连接。
52.具体地,压紧机构20从远离第一固定部11的一侧嵌设在第二滑槽1212内,并沿第二方向y向第一固定部11移动,直至压紧机构20与尾部支架2抵接,以实现尾部支架2与底座10的固定连接。
53.进一步参阅图8,如图8所示,压紧机构20包括压块21,压块21设有沿第二方向y的滑轨211,滑轨211嵌设在第二滑槽1212内,用于将压块21与底座10滑动连接,进而实现压紧机构20与底座10滑动连接。
54.具体地,滑轨211设置于压块21靠近第二固定部12的一侧,且滑轨211分别设置于与压块21靠近第二固定部12端面相邻的两侧上,滑轨211沿第一方向x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投影与压块21沿第一方向x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投影两侧相邻。
55.第二滑槽1212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121相对两侧的侧壁内表面,以使得滑轨211分别嵌设于第二滑槽1212内。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侧的滑轨211与第二滑槽1212,并通过滑轨211与第二滑槽1212的对应嵌设,提高压紧机构20与底座10的连接稳固度。
56.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槽1212与滑轨211的形状可为其它可实施的形状,并且满足第二滑槽1212与滑轨211的配套设置。
57.压块21靠近第一固定部11一端的端面设有凹槽212,凹槽212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从靠近第一固定部11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减小,凹槽212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从背离第二固定部12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增加,凹槽212用于定位尾部支架2的弯折部及定位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
58.如图3所示,尾部支架2包括与通孔13连通的一端、与其连接的弯折部、与弯折部连接的通道以及与通道连接的另一端。其中,尾部支架2的一端沿第二方向y设置,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x设置,尾部支架2的一端与通道呈45
°
夹角设置。当尾部支架2固定设置于底座10上时,通道与第二方向y呈45
°
夹角设置。
59.具体地,尾部支架2的弯折部以及通道设置于凹槽212内,且凹槽212靠近第一固定部11的一侧与尾部支架2抵接,同时配合密封件122固定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以固定尾部支架2的位置。
60.如图8所示,压块21的端面设有第二缺口213,第二缺口213沿第三方向z贯穿压块21,且第二缺口213与凹槽212连通,凹槽212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小于第二缺口213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
61.其中,第三方向z分别与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垂直;压块21设有第二缺口213的端面与压块21设有凹槽212的端面相邻设置。
6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贯穿压块21的第二缺口213,以使操作者能够通过观察尾部支架2与压块21的位置关系,精准控制压块21与尾部支架2抵接,避免过度移动压块21进而造成尾部支架2变形。
63.第二缺口213将凹槽212划分为沿第三方向z排布的第一子凹槽2121和第二子凹槽2122,第一子凹槽2121用于定位尾部支架2的弯折部,第二子凹槽2122用于定位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
64.如图3与图8所示,凹槽212靠近第一固定部11的一侧与尾部支架2抵接时,第一子凹槽2121靠近第一固定部11的一侧与尾部支架2的弯折部抵接,第二子凹槽2122靠近第一固定部11的一侧与尾部支架2的通道抵接,且第二子凹槽2122位于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的正上方,以实现定位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
65.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子凹槽2121定位尾部支架2的弯折部,通过第二子凹槽2122定位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缺口213观察尾部支架2的定位情况,以实现尾部支架2的精准定位。
66.如图7与图8所示,压块21背离第一固定部11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2,第二固定部12设有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二安装孔123,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安装孔123配合,以将压块21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连接,进而使底座10与压紧机构20固定连接。
67.进一步参阅图9,如图9所示,安装柱30包括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第一安装部31沿第二方向y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部32沿第二方向y的直径。安装柱30配合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安装孔123设置,以将压块21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连接。
68.具体地,如图3所示,安装柱30配合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安装孔123设置时,第二安装部32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安装孔123内,第一安装部31靠近第二固定部12的一侧与压块21抵接,固定压紧机构2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以将底座10与压紧机构20固定连接。
69.当需要对尾部支架2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需要预先组装气密性检测装置1,如图3与图4所示,具体组装步骤如下:
70.第一,将尾部支架2的一端设置于环形接入部112上,同时将尾部支架2的另一端设
置于密封件122上;
71.第二,将压块21通过滑轨211嵌设于第二滑槽1212内,并沿第二方向y向第一固定部11移动,直至压块21与尾部支架2抵接;
72.第三,将第二安装部32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安装孔123内,实现尾部支架2与底座10和压紧机构20固定连接。
73.本技术通过安装柱30配合压紧机构20与底座10设置,以将尾部支架2固定于底座10上,实现尾部支架2与气密性检测装置1的固定连接;通过在第一固定部11设有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通孔13,且通孔13与尾部支架2连通,能够将检测气体导入尾部支架2,以实现对尾部支架2的气密性检测。
7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