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凝露清除装置、方法及空调与流程

2022-02-20 05:35: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凝露清除装置、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2.传统风管机空调吹冷风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产生凝结,如果制冷温度过低,空调导风板上会产生凝露,受空调导风板角度影响,,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如果滴落到地面会造成地面潮湿变形,如果落到其他位置,会造成房间内的积水。
3.针对现有技术中制冷时导风板上会产生凝露,造成滴水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凝露清除装置、方法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时导风板上会产生凝露,造成滴水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凝露清除装置,应用于空调,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个风口,所述至少两个风口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该装置包括:
6.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风口处的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第二风口;
7.第一雾化部件,设置于所述空调的风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偏转后滑落的水雾化成水雾后,从第二风口排出。
8.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部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所述第一风口的内侧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0.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风口处的湿度。
11.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2.第二雾化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的内侧,用于对所述风道内即将排出的水雾再次雾化后,从第二风口排出。
13.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4.第一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的内侧,用于在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后开启,对导风板上滑落的水进行加热。
15.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6.第二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的内侧,用于在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后开启,对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凝露清除装置。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凝露清除方法,基于上述凝露清除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
19.检测第一风口处的湿度;
20.在所述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第二风口。
21.进一步地,控制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2.控制第一加热部件开启,对导风板上滑落的水进行加热。
23.进一步地,控制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4.控制第二电加热装置开启,对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
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凝露清除方法。
26.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出风口处的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使出风口的导风板上凝结的水滑落,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另一风口;通过风道内的雾化部件,将所述原出风口的导风板上滑落的水雾化成水雾后,从切换后的出风口排出,能够将制冷时导风板上产生的凝露,雾化后排出到室内,避免导风板上的凝露滴落到室内,使室内积水,同时增加室内湿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应用本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
29.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
30.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
31.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凝露清除方法的流程图;
32.图6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
33.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36.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7.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雾化部件,但这些雾化部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设置于不同位置的雾化部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雾化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雾化部件,类似地,第二雾化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雾化部件。
38.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
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39.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41.实施例1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凝露清除装置,图1为应用本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个风口,所述至少两个风口包括第一风口1和第二风口2,第一风口1处设置有导风板11,第二风口2处设置有导风板21,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通过改变风机的转向控制哪一风口出风,哪一风口进风。
43.图2为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控制器12,用于在所述第一风口1的导风板11上的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风口1的导风板11向上偏转,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第二风口。其中,控制第一风口1的导风板11向上偏转,是控制指导风板11向第一风口安装位置以上的墙面偏转,并且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大,如图2中箭头指示方向,通过控制导风板11向上偏转,可以使导风板11上凝结的水滑落;第一雾化部件13,设置于空调的风道内,优选地,第一雾化部件13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一风口1的内侧,靠近第一风口的位置。
44.用于将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上滑落的水雾化成水雾后,从第二风口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转动轴带动导风板的转动,转动轴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2连接,在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器12通过控制转动轴转动,带动导风板向上转动,控制导风板11向上偏转。其中,上述第一雾化部件13可以是雾化片。
45.本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利用控制器,在出风口处的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使出风口的导风板上凝结的水滑落,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另一风口;通过雾化部件,将所述原出风口的导风板上滑落的水雾化成水雾后,送入风道,从切换后的出风口排出,能够将制冷时导风板上产生的凝露,雾化后排出到室内,避免导风板上的凝露滴落到室内,同时增加室内湿度。
46.实施例2
47.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凝露清除装置,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为了准确检测第一风口1的湿度,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4,该湿度传感器14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风口处的湿度。
48.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液态的水雾化,从第二风口排出,还可以通过使液态水蒸发为气态的方式,通过第二风口2排出到室内,为了促进从导风板11上滑落的水快速蒸发,如图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加热部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1的内侧,用于在第一风口1的导风板11向上偏转后开启,对导风板上滑落的水进行加热,第一加热部件15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12控制器开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部件15可以在第一风口1的导风板11向上偏转后立即开启,也可以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确保导风板11向上凝结的
水全部滑落后再开启。
49.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通过第一雾化部件,使导风板11上滑落的水雾化成水雾,但是在风道内流动的过程中,雾化后的水雾仍有可能凝结成水,因此,为了保证雾化效果,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雾化部件22,该第二雾化部件22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的内侧,用于对所述风道内即将排出的水雾再次雾化后,从第二风口排出,其中,第二雾化部件22可以是雾化片。
50.除了进行第二次雾化,为了保证风道内的水分全部或者大部分进入室内,避免水分凝结,积存在风道内,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部件23,该第二加热部件23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的内侧,用于在所述风道内的水雾排出之前开启,对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第二加热部件23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在控制导风板11向上偏转第二预设时间后,预计风道内的水雾将到达第二风口,控制第二电加热装置开启,在所述风道内的水雾排出之前,对风道内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
51.实施例3
5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凝露清除装置,用于清除空调制冷时,导风板上产生的凝结的液态水。
53.实施例4
5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凝露清除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凝露清除装置实现,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凝露清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5.s101,检测第一风口处的湿度。
5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风口处的湿度传感器,实现湿度检测。
57.s102,在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并控制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第二风口。
58.控制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是控制指导风板向第一风口安装位置以上的墙面偏转,并且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大,通过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可以使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上凝结的水滑落至雾化部件附近,再通过雾化部件,将从导风板上滑落的液态水雾化。
59.本实施例的凝露清除方法,在出风口处的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使出风口的导风板上凝结的水滑落,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位置切换为另一风口;通过雾化部件,将所述原出风口的导风板上滑落的水雾化成水雾后,送入风道,从切换后的出风口排出,能够将制冷时导风板上产生的凝露,雾化后排出到室内,避免导风板上的凝露滴落到室内,同时增加室内湿度。
60.实施例5
61.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凝露清除方法,为了促进从导风板上滑落的水快速蒸发成气态,控制所述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一加热部件开启,对导风板上滑落的水进行加热,可以在第一风口的导风板向上偏转后,立即控制第一加热部件开启,也可以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确保导风板向上凝结的水全部滑落后再开启。
62.为了保证风道内的水分全部或者大部分进入室内,避免水分凝结,积存在风道内,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导风板向上偏转后,控制第二电加热装置开启,对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具体地,可以在控制导风板向上偏转第二预设时间后,预计风道内的水雾将到达
第二风口,控制第二电加热装置开启,在所述风道内的水雾排出之前,对风道内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使其蒸发成气态。
63.实施例6
64.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空调凝露清除装置,该装置针对拥有两个风口的空调,该空调的结构如上述图1所示。图6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装置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61,设置在第一风口1的导风板11附近,用于检测第一风口1处的湿度,主控板62,用于在湿度传感器61检测到的湿度超过预设阈值,表明导风板上有凝结的水滴时,控制导风板11偏转角度向上偏转,使导风板11上凝结的水滴滑落至第一雾化部件63,第一雾化部件63设置空调的风道内,用于将导风板11上滑落的水滴雾化;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加热部件64,设置在导风板11的内侧,用于对导风板11上滑落的水滴加热,使其蒸发为气态。
65.还可以包括第二雾化部件65,设置在第一风口1内侧,用于对风道内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第二次雾化。为了使即将排出的水雾进一步蒸发,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加热部件66,用于对即将排出的水雾进行加热,促进其蒸发为气态。
6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凝露清除装置的凝露清除方法,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凝露清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67.s1,当房间内空调开启制冷模式时,控制冷风从第一风口出风。
68.s2,对第一风口附近进行湿度检测。
69.由于吹出的冷风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差,容易在第一风口处形成凝露现象,如果不进行处理,则会进一步积累凝露,导致滴水现象。因此在出风口(第一风口)附近进行湿度检测,其中,湿度检测通过湿度传感器实现,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风口内侧,靠近导风板的位置。
70.s3,当检测到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反馈给内机主控板。
71.当检测到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说明第一风口处的导风板表面已经存在凝露,此时,需将该情况反馈至主控板。
72.s4,主控板控制导风板向上偏转,使凝露滑落至第一雾化部件,同时关闭电子膨胀阀,使第一风口停止出风,并控制第一电加热部件开启。
73.s5,控制第二电加热部件开启,同时控制第二风口出风。
74.凝露通过第一电加热部件加热蒸发,同时通过空调的风道内的雾化部件雾化成水雾后,由风机吹向第二风口,此时第二风口的导风板由主控板控制上下扫风将雾化后的水汽输送到房间内,相当于空气加湿器的作用增加室内湿度,从而避免由于制冷带来的干燥感,以此来提高空间内的舒适性。
75.实施例7
7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凝露清除方法。
77.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
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7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