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设备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4:11: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级芯片so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以太网收发器;所述fpga具有第一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dio接口以及以太网接口,所述fpga通过第一sdio接口连接于所述soc,所述fpga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于所述以太网收发器;所述fpga,用于通过所述第一sdio接口接收所述soc发送的第一sdio总线数据,将所述第一sdio总线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封装为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以太网接口向所述以太网收发器发送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以使得所述以太网收发器向以太网发送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所述fpga,还用于通过以太网接口接收所述以太网收发器发送的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中的第二业务数据转换为第二sdio总线数据,并通过第一sdio接口向所述soc发送所述第二sdio总线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还用于:通过第一sdio接口接收读写状态控制指令,并响应于所述读写状态控制指令,将fpga自身配置为可读写状态;其中,fpga根据该读写状态控制指令配置用于写操作的第一寄存器,以及用于读操作的第二寄存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包括:第一转换单元、第一寄存器和第二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转换单元通过第一sdio接口连接于所述soc,用于通过第一sdio接口接收所述soc发送的写操作控制信号,响应于所述写操作信号,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寄存器,所述写操作控制信号包括写操作指令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转换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于所述以太网收发器,用于根据以太网协议,从所述第一寄存器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按照以太网数据包协议规则封装为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以太网接口向所述以太网收发器发送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dio接口包括指令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指令控制通道接收所述写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包括:第一转换单元、第二寄存器和第二转换单元;所述第二转换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于所述以太网收发器,用于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接收所述以太网收发器发送的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解析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获取第二业务数据,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写入所述第二寄存器;所述第一转换单元通过第一sdio接口连接于所述soc,用于通过第一sdio接口接收所述soc发送的读操作控制信号,响应所述读操作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寄存器中读取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并根据sdio协议规则,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按照sdio协议规则转换为第二sdio总线数据,并通过第一sdio接口向所述soc发送所述第二sdio总线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dio接口包括指令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
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指令控制通道接收所述读操作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向所述soc发送所述第二sdio总线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存在多个;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寄存器中至少写入一帧完整的第二业务数据时,将多个数据通道中的一个指定的数据通道置为高电平;所述soc,还用于在识别到所述指定的数据通道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发送读操作控制信号。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和车辆,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可以提高车载ECU通信的传输带宽。该车载设备包括:SOC、FPGA和以太网收发器。FPGA用于通过第一SDIO接口接收SOC发送的第一SDIO总线数据,将第一SDIO总线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封装为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以太网接口向以太网收发器发送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以使得以太网收发器向以太网发送第一以太网数据包。FPGA还用于通过以太网接口接收以太网收发器发送的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将第二以太网数据包中的第二业务数据转换为第二SDIO总线数据,并通过第一SDIO接口向SOC发送第二SDIO总线数据。SOC发送第二SDIO总线数据。SOC发送第二SDIO总线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姜鸿雷 宋潇辉 陈志谦 程果 李响 向青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