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慧社区智能门禁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4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禁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慧社区智能门禁机。


背景技术:

2.门禁机是门禁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以大容量flash作为存储载体,具有数据存储可靠,掉电数据不丢失,集管理和自动控制为一体。实现门禁的自动化管理,数据还可用于考勤,实现门禁考勤双功能,同时与一卡通系统可以无缝连接。广泛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管理、电梯控制、楼宇自控等,还可与其它系统联动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门禁管理中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因此,门禁就包括了车辆门禁。在车场管理应用中,车辆门禁是车辆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3.现有的智能门禁机在使用时都是安装在室外的,为了保证门禁机的外壳具有一定的强度要求,其绝大多数都会使用金属材料制成,但是金属受到阳光照射之后,其温度会迅速升高,且金属的导热性强,吸收到的热量会直接传输到外壳的内部,使得外壳内部的温度会迅速升高,且传统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理想,会对外壳内的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社区智能门禁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社区智能门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社区智能门禁机,包括门禁机主体,所述门禁机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容器,所述金属容器的顶端安装有水泵,所述金属容器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器,所述金属容器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冷片,所述金属容器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冷片,所述制冷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的顶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通管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连通管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有多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识别机构,所述内仓的内部安装有信息处理机构,所述内仓的内部安装驱动机构,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阻拦机构,所述识别机构与所述信息处理机构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阻拦机构通过信号线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管,所述水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制冷箱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制冷片和所述第二制冷片的冷端均与所述金属容器的底面相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内转轴的接收端连接,所述减速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转轴的底端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内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温度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制冷片和所述第二制冷片通过信号线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隔热层可以避免外壳吸收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仓内,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内仓内的温度迅速的升高。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水泵将金属容器内的水输送到连通管内,通过电机带动减速机进行转动,减速机带动连接转轴进行转动,连接转轴带动扇叶进行转动,扇叶的转动产生的风可以对内仓内的设备进行散热处理,且风通过连通管的时候,会与连通管内的冷水发生热量置换,从而降低风的温度,进而提高散热降温的效果。
17.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温度器可以对金属容器内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水温较高的时候,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开始作业,通过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的作用可以来对金属容器内的水进行制冷作业,从而保证散热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通管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箱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门禁机主体;2、外壳;201、透气孔;202、防尘网;203、隔热层;204、内仓;3、识别机构;4、信息处理机构;5、驱动机构;6、阻拦机构;7、制冷箱;701、金属容器;702、水泵;703、第一水管;704、第二水管;705、第三水管;706、第一制冷片;707、第二制冷片;708、温度器;8、电机箱;801、固定座;802、电机;803、减速机;804、连接转轴;805、扇叶;9、连通管;901、第一安装板;902、第一卡槽;903、第二安装板;904、第二卡槽;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6.请参阅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慧社区智能门禁机,包括门禁机主体1,所述门禁机主体1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热层203,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内仓204,所述内仓204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制冷箱7,所述制冷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容器701,所述金属容器701的顶端安装有水泵702,所述金属容器70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器708,所述金属容器701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冷片706,所述金属容器701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冷片707,所述制冷箱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8,所述电机箱8的内部安装有电机802,所述电机8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803,所述减速机803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转轴804,所述连接转轴8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扇叶805,所述扇叶805的顶端设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板901,所述第一安装板90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902,所述连通管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板903,所述第二安装板903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904,所述连通管9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卡槽902卡合连接,所述连通管9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卡槽904卡合连接。
27.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外壳2的两侧均设有多组透气孔201,所述透气孔201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202;所述外壳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识别机构3,所述内仓204的内部安装有信息处理机构4,所述内仓204的内部安装驱动机构5,所述外壳2的一侧安装阻拦机构6,所述识别机构3与所述信息处理机构4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5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阻拦机构6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水泵7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管703,所述水泵7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管704,所述第二水管704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9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制冷箱7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三水管705,所述第三水管705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9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制冷片706和所述第二制冷片707的冷端均与所述金属容器701的底面相贴合;所述电机箱8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801,所述固定座8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802,所述电机802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803内转轴的接收端连接,所述减速机803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转轴804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90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903分别与所述内仓204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制冷箱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温度器708与所述控制器10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器10与所述第一制冷片706和所述第二制冷片707通过信号线连接。
28.在具体应用时,通过隔热层203可以避免外壳2吸收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仓204内,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内仓204内的温度迅速的升高,通过水泵702将金属容器701内的水输送到连通管9内,通过电机802带动减速机803进行转动,减速机803带动连接转轴804进行转动,连接转轴804带动扇叶805进行转动,扇叶805的转动产生的风可以对内仓204内的设备进行散热处理,且风通过连通管9的时候,会与连通管9内的冷水发生热量置换,从而降低风的温度,进而提高散热降温的效果,通过温度器708可以对金属容器701内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水温较高的时候,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0,由控制器10启动第一制冷片706和第二制冷片707开始作业,通过第一制冷片706和第二制冷片707的作用可以来对金属容器701内的水进行制冷作业,从而保证散热降温效果。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