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1:4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bm法施工的作业车,特别是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国家工程建设中地下隧洞建设越来越多,掘进机由于高效、环保、安全的特点在隧洞施工中被广泛采用。由于水工隧洞一般埋深大,洞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保证衬砌结构安全,在衬砌施工完成后需要在衬砌拱部结构内施做排水孔,将隧洞衬砌结构外岩体内的地下水引入隧洞,防止由于地下水水压太大造成衬砌结构破坏;然而,受有轨运输以及出渣皮带机影响,一般隧洞排水孔施工,是在待该段隧洞掘进和衬砌全部完成后再组织施工。由于隧洞衬砌施工完成后很长时间排水孔因不具备施工条件无法及时施工,因此,造成衬砌外侧水压很高,衬砌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对衬砌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排水孔等到干扰减少后再组织施工,使得项目工期严重滞后。还有排水孔设计垂直于衬砌内面,且孔径较大,需要使用地质钻机进行施工。由于排水孔垂直于衬砌洞壁,钻孔设备作业时钻杆方向必将通过隧洞中心,钻孔设备与有轨运输存在空间共用,相互干扰,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施工作业台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包括设置在隧洞底部的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具有穿行门洞的台架,在所述台架下部设置有可沿轨道行走的驱动装置,在所述台架上端面水平横向设置有呈平行布置的多个横梁,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两组钻杆系统,所述横梁上的两组钻杆系统背向布置;在所述横梁同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皮带支撑机构。
5.其中,所述钻杆系统包括钻杆机构和推动机构,在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推动机构一端与台架连接,另一端与钻杆机构连接。
6.进一步描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位油缸,移位油缸的固定端与台架铰接,移位油缸的移动端与钻杆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孔。
7.其中,所述钻杆机构包括带有钻杆的钻机,在所述钻机的一端设置有支座,在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与移位油缸的移动端连接且通过穿过插销孔的插销进行铰接。
8.为了便于支撑钻机,在所述钻机上设置有支撑油缸,在所述横梁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油缸的铰接座。
9.为了支撑皮带,所述皮带支撑机构包括设置有横梁下端面上的l形支撑板,在所述l形支撑板上设置有托辊,在所述托辊上设置有出渣皮带机。
10.为了便于移动作业台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支架,在所述行走支架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与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电机连接;所述行走轮位于轨道上,所述台架与行走支架连接。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实现有轨运输和连续皮带出渣与排水孔施工的同步作业,提高了隧洞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布置示意图;
15.图3为台车上层平台俯视图;
16.图4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包括设置在隧洞1底部的轨道2,在所述轨道2上设置有具有穿行门洞3的台架4,在所述台架4下部设置有可沿轨道2行走的驱动装置,在所述台架4上端面水平横向设置有呈平行布置的多个横梁5,在所述横梁5上设置有两组钻杆系统,所述横梁5上的两组钻杆系统背向布置;在所述横梁5同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皮带支撑机构。
19.其中,所述钻杆系统包括钻杆机构和推动机构,在所述横梁5中部设置有滑槽6,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滑槽6内,所述推动机构一端与台架4连接,另一端与钻杆机构连接。
2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位油缸7,移位油缸7的固定端与台架4铰接,移位油缸7的移动端与钻杆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6的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孔8。
21.其中,所述钻杆机构包括带有钻杆9的钻机10,在所述钻机10的一端设置有支座11,在所述支座11上设置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与移位油缸7的移动端连接且通过穿过插销孔8的插销进行铰接。
22.为了便于支撑钻机,在所述钻机上设置有支撑油缸13,在所述横梁5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油缸13的铰接座14。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钻机10设置在台架4上层平台上,一个台架4上设置两个钻机10,分别负责左右两侧和顶部排水孔成孔,钻机10安装在台架4上层平台一组横梁5之间,单根横梁5使用两根工字钢焊接而成,用于承受钻机10钻孔时的反向力。在横梁5中部设置有滑槽6,在滑槽6侧壁上设置钻机10固定插销孔8,插销孔8中心位于排水孔孔位与隧洞中心连线上。滑槽6内设置移位油缸7,移位油缸7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台架4上,另一端通过铰接与钻机10底部支座上的套管12连接,套管12两端焊接在底部的支座11上,通过移位油缸7伸缩可以实现钻机10下端前后移动实现定位。钻机10下端套管12滑动到预定位置,套管12中心
与滑槽6侧壁上插销孔8中心重合时,用插销将钻机支座固定在滑槽6的预留孔处。台架4上层平台横梁5表面设置有铰接座14,通过支撑油缸13将钻机10架起来,支撑油缸13八字形布置,通过移位油缸7、支撑油缸13与不同的铰接座14将钻机10定位在不同的钻孔位置,进行排水孔24作业。
24.为了支撑皮带,所述皮带支撑机构包括设置有横梁5下端面上的l形支撑板15,在所述l形支撑板15上设置有托辊16,在所述托辊16上设置有出渣皮带机17。
25.在进行施工时,移动台架4,拆除前进方向连续出渣皮带机吊链23,使出渣皮带机纵梁坐落在皮带机穿行门洞底部的滚轮上,出渣皮带机17随着同步作业台架4移动滑行通过同步作业台架,在台架4后方将出渣皮带机17使用吊链恢复到洞壁上。同步作业台架上层平台两组钻杆系统纵向间距按照排水孔设计纵向间距布置,分别负责左右两侧和顶部钻孔作业。钻机10通过移位油缸7、支撑油缸13与不同的铰接座14将钻机10定位在不同的钻孔位置,实现tbm掘进、出渣、有轨运输与排水孔同步作业。
26.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移动作业台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支架18,在所述行走支架18上设置有行走轮19,所述行走轮19通过链条20与设置在行走支架18上的减速机21连接,所述减速机21与设置在行走支架18上的电机22连接;所述行走轮19位于轨道2上,所述台架4与行走支架18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包括设置在隧洞(1)底部的轨道(2),在所述轨道(2)上设置有具有穿行门洞(3)的台架(4),在所述台架(4)下部设置有可沿轨道(2)行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台架(4)上端面水平横向设置有呈平行布置的多个横梁(5),在所述横梁(5)上设置有两组钻杆系统,所述横梁(5)上的两组钻杆系统背向布置;在所述横梁(5)同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皮带支撑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钻杆系统包括钻杆机构和推动机构,在所述横梁(5)中部设置有滑槽(6),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滑槽(6)内,所述推动机构一端与台架(4)连接,另一端与钻杆机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位油缸(7),移位油缸(7)的固定端与台架(4)铰接,移位油缸(7)的移动端与钻杆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6)的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孔(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钻杆机构包括带有钻杆(9)的钻机(10),在所述钻机(10)的一端设置有支座(11),在所述支座(11)上设置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与移位油缸(7)的移动端连接且通过穿过插销孔(8)的插销进行铰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其特征是:在所述钻机上设置有支撑油缸(13),在所述横梁(5)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油缸(13)的铰接座(1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支撑机构包括设置有横梁(5)下端面上的l形支撑板(15),在所述l形支撑板(15)上设置有托辊(16),在所述托辊(16)上设置有出渣皮带机(17)。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支架(18),在所述行走支架(18)上设置有行走轮(19),所述行走轮(19)通过链条(20)与设置在行走支架(18)上的减速机(21)连接,所述减速机(21)与设置在行走支架(18)上的电机(22)连接;所述行走轮(19)位于轨道(2)上,所述台架(4)与行走支架(18)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TBM法施工的隧洞排水孔同步作业车,包括设置在隧洞(1)底部的轨道(2),在所述轨道(2)上设置有具有穿行门洞(3)的台架(4),在所述台架(4)下部设置有可沿轨道(2)行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台架(4)上端面水平横向设置有呈平行布置的多个横梁(5),在所述横梁(5)上设置有两组钻杆系统,所述横梁(5)上的两组钻杆系统背向布置;在所述横梁(5)同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皮带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实现有轨运输和连续皮带出渣与排水孔施工的同步作业,提高了隧洞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庆 徐海 吕二超 李恩福 辛国庆 史尚 王洪达 李卓 赵爱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