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0:02: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在工作时能够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例如数据中心,通常需要为该设备配备制冷系统,以及时对设备进行降温,避免设备温度过高,影响正常工作。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存在运维不便且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运维不便且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冷源、泵柜、换热末端和多个循环泵,泵柜包括换热器、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内部流动有第一制冷介质,所述第二支路内部流动有第二制冷介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用以实现换热;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一循环管网与所述冷源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制冷介质通过所述循环管网在所述冷源和所述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所述换热末端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制冷介质在所述换热末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多个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网上,且与所述泵柜采用解耦方式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制冷介质在所述冷源和所述泵柜之间循环流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网包括第一环状管路和多个管道组;

各所述管道组包括成对设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各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冷源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冷源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环状管路设置在各所述第一管道上,以使所述第一制冷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一环状管路和多个所述第一管道之间流动;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环状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获得所述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变化信号,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温度变化信号,控制所述循环泵调节进入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一制冷介质的流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且所述第一旁路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二旁路包括电动阀,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动阀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末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动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末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变化信号,控制所述压缩机或所述电动阀的启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网还包括第二环状管路,所述第二环状管路设置在各所述第一管道上,以使所述第一制冷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二环状管路和多个所述第一管道之间流动;

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环状管路连接于所述冷源的输出端,使得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冷源采用解耦方式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网还包括第三环状管路,所述第三环状管路设置在各所述第二管道上,以使所述第一制冷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三环状管路和多个所述第二管道之间流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制冷介质和所述第二制冷介质不同,且所述第二制冷介质在循环换热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制冷介质包括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主管路、调节泵和监测器,所述调节泵和所述监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制冷介质设于所述主管路,所述监测器设于所述主管路,且邻设于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用以获得所述第二制冷介质的指标变化信号;

所述调节泵设于所述主管路,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指标变化信号,控制所述调节泵调节所述第二制冷介质的流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监测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冷源包括冷却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连接于所述冷源,用以回收第一制冷介质的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采用多个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网上,且与泵柜采用解耦方式设置的技术手段,使得多个循环泵与泵柜相对独立设置。这样,一方面当一台或多台循环泵需要维修更换时,并不需要将泵柜停机,确保了制冷效果的持续性,且设备运维方便。另一方面,当循环泵出现漏水时,由于循环泵与泵柜解耦设置,其并不会影响到泵柜的正常运行。再一方面,循环泵和泵柜采用解耦设置,更便于对现有制冷系统的改造,降低了改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的示意图。

图3示出的是本申请制冷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本申请制冷系统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冷源

20、泵柜

30、换热末端

40、循环泵

50、循环管网

100、换热器

200、第一支路

211、第一输入端

212、第一输出端

230、第一温度传感器

300、第二支路

301、输入段

3011、第一旁路

3012、第二旁路

302、输出段

3021、第三旁路

3022、第四旁路

310、主管路

311、第二输入端

312、第二输出端

320、调节泵

330、监测器

331、压力传感器

332、第二温度传感器

340、压缩机

350、电动阀

360、储液器

370、单向阀

510、第一环状管路

520、管道组

521、第一管道

522、第二管道

530、第二环状管路

540、第三环状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对于一些在工作时能够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例如数据中心,均需要配置制冷系统,以及时对设备进行降温,避免设备温度过高,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随着数据中心行业的大力发展,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总耗电是维持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所有耗电,包括IT设备、制冷设备、供配电系统和其他设施的耗电。

目前,衡量数据中心能效的重要指标是制冷负载系数(Cooling Load Factor,CLF),CLF定义为数据中心中制冷设备耗电与IT设备耗电的比值,CLF数值越小,则数据中心越节能。

在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冷水水冷系统,通过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做功,把数据中心所在房间的热量传递到室外。水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冷冻水、冷却水二次循环,将热量传递到室外,实现制冷效果。然而,利用冷水水冷系统进行制冷,CLF值还是很高,如达到0.5,导致能耗较高。

为了解决能耗较高的问题,相关技术中还提出一种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相变冷却技术,其利用液态制冷剂循环产生相变,从而实现制冷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容量有限,为了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制冷要求,需要配置数量较多的蒸发式冷凝器,这大大提高了装配难度和成本。

如图1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冷源10、泵柜20、换热末端30、多个循环泵40和循环管网50。泵柜20包括换热器100、第一支路200和第二支路300,第一支路200内部流动有第一制冷介质,第二支路300内部流动有第二制冷介质。第一支路200和第二支路300均与换热器100相连接,用以实现换热。第一支路2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循环管网50与冷源10相连接,以使第一制冷介质通过循环管网50在冷源10和换热器100之间循环流动。第二支路3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换热末端30相连接,以使第二制冷介质在换热末端30和换热器100之间循环流动。多个循环泵40设置在循环管网50上,且与泵柜20采用解耦方式设置,用于驱动第一制冷介质在冷源10和泵柜20之间循环流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安装过程中,换热末端30可以设置在容置有数据中心的室内,以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举例来说,制冷过程中换热末端30可先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再通过冷空气与服务器的CPU进行热交换来降温。

冷源10可以设置在室外,用以与第一制冷介质实现热交换,对第一制冷介质进行降温。泵柜20可以设置在冷源10和换热末端30之间,且位于室外。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能够在泵柜20内实现热交换,通过泵柜20的两次循环换热,以将冷源10和换热末端30结合起来,实现冷源10对换热末端30的制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换热末端30可以为房间级空调、行级空调、背板空调、顶置式空调中的任意一种或上述的多种组合。当然,换热末端30也可以为液冷服务器等。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用于驱动第一制冷介质在冷源10和泵柜20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40属于动力设备,循环泵40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振动,相比于其他设备,循环泵40漏水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经常维护。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系统的设计存在运维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采用多个循环泵40设置在循环管网50上,且与泵柜20采用解耦方式设置的技术手段,使得多个循环泵40与泵柜20相对独立设置。这样,一方面当一台或多台循环泵40需要维修更换时,并不需要将泵柜20停机,确保了制冷效果的持续性,且设备运维方便。另一方面,当循环泵40出现漏水时,由于循环泵40与泵柜20解耦设置,其并不会影响到泵柜20的正常运行。再一方面,循环泵40和泵柜20采用解耦设置,更便于对现有制冷系统的改造,降低了改造成本。

如图2所示,图2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包括换热器100、第一支路200和第二支路300。第一支路200内部流动有第一制冷介质,第一支路200与换热器100相连接,且第一支路200的第一输入端211和第一输出端212能够与冷源10连接,以使换热器100和冷源10通过第一制冷介质形成第一循环换热。第二支路300内部流动有第二制冷介质,第二支路300与换热器100相连接,且第二支路300的第二输入端311和第二输出端312能够与一换热末端30相连接,以使换热器100和换热末端30通过第二制冷介质形成第二循环换热。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能够在换热器100内实现换热,以使冷源10对换热末端30实现制冷。其中,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通过采用第一制冷介质在冷源10和换热器100间形成第一循环换热,第二制冷介质在换热末端30和换热器100间形成第二循环换热,以及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能够在换热器100内实现换热的技术手段,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作为热交换中介,能够将冷源10和换热末端30结合起来,实现制冷。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可以根据不同制冷需求以及需要适配的冷源10和换热末端30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能够兼顾能耗和制冷效果的要求,从而获得低能耗且制冷效果佳的制冷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可以是板式换热器,但不以此为限,例如还可以是管式换热器等。

第二制冷介质在第二循环换热中能够产生相变。具体来说,第二制冷介质能够沿着第二支路300在换热器100和换热末端30之间循环流动。第二制冷介质在换热末端30吸收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后变成气体,气态的第二制冷介质与换热器100实现换热后冷凝成液体,液态的第二制冷介质流动至换热末端30后,吸收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后再次变成气体。如此循环往复,便可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第二制冷介质在循环换热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相变的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制冷介质能够在两种不同的形态之间转化,提高了制冷效果。

第一制冷介质包括水。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制冷介质限定为水,水在冷源10和换热器100间进行循环换热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变过程。

进一步地,冷源10可以为冷却塔。水在冷却塔和换热器100间进行循环换热。水在换热器100内时,能够与第二制冷介质发生热交换。水流动至冷却塔后,冷却塔能够对水进行降温,进而使得水继续循环至换热器100。

由于冷却塔的容量较大,并结合水作为第一制冷介质的技术手段,可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泵柜20的制冷量,以匹配大型的数据中心。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支路200设置在泵柜20内,且穿设于换热器100,包括第一输入端211和第一输出端212,第一输入端211能够与冷源10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输出端212能够与冷源10的输入端相连接。部分的第一支路200设置在换热器100内。这样,换热器100和冷源10之间能够形成一换热循环。

第一支路200还可以包括单向阀和过滤器。单向阀用以确保第一制冷介质按照设定方向流动,防止倒流。过滤器用以过滤第一制冷介质。过滤器可以为Y型过滤器,但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2,第二支路300包括主管路310、调节泵320和监测器330。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调节泵320和监测器330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制冷介质设于主管路310。主管路310穿设于换热器100,且包括第二输入端311和第二输出端312。第二输入端311连接于换热末端30的输出端,第二输出端312连接于换热末端30的输入端。

监测器330设于主管路310,且邻设于第二支路300的第二输入端311,用以获得第二制冷介质的指标变化信号。调节泵320设于主管路310,控制器能够根据指标变化信号,控制调节泵320调节第二制冷介质的流量。

指标变化信号可以包括温度变化信号和/或压力变化信号。例如,监测器33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331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332。例如,监测器330包括压力传感器331;或者,监测器330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332;亦或者,监测器330包括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32。

在本实施例中,监测器330包括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32。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32均设置在主管路310上。压力传感器331用以获得第二制冷介质的压力值,第二温度传感器332用以获得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度值。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32分别监测第二制冷介质的压力值变化和温度值变化,可判断出换热末端30所处环境的温度高低。根据换热末端30所处环境的温度高低,及时调节第二制冷介质的流量,以确保制冷效果。

具体来说,当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度大于一温度预设值;或,压力大于一压力预设值;亦或者,温度和压力均大于预设值时,说明第二制冷介质在流经换热末端30进行热交换后,温升较高,则可得出换热末端30所处环境的温度较高。此时,通过调节泵320,增大进入换热末端30内的第二制冷介质的流量,使得较多流量的第二制冷介质能够进入换热末端30,以确保制冷量。

相反地,当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度小于等于温度预设值;或,压力小于等于压力预设值;亦或者,温度和压力均小于预设值时,说明第二制冷介质在流经换热末端30进行热交换后,温升较低,则可得出换热末端30所处环境的温度较低。此时,通过调节泵320,减小进入换热末端30内的第二制冷介质的流量,使得较少流量的第二制冷介质能够进入换热末端30,在保证制冷量的基础上,节约了能耗。

第二支路300包括输入段301和输出段302,输入段30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换热末端30的输出端和换热器100的输入端,输出段30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换热末端30的输入端和换热器100的输出端。

输入段301包括第一旁路3011和第二旁路3012,第一旁路3011和第二旁路3012并联设置。第二制冷介质能够选择性地流经第一旁路3011或第二旁路3012进入换热器100。

第二支路300包括并联设置的压缩机340和电动阀350,压缩机340设置在第一旁路3011上,电动阀350设置在第二旁路3012上。压缩机340和电动阀350均电连接于控制器,压缩机340的输入端与换热末端30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动阀350的输入端与换热末端30的输出端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变化信号,控制压缩机340或电动阀350的启闭,进而控制第二制冷介质流经第一旁路3011或第二旁路3012。

具体来说,当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大于一温度预设值时,由于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较高,为了确保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在换热器100内的换热效果,需要提高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度。此时,第二制冷介质通过第一旁路3011进入换热器100。第二制冷介质流经第一旁路3011时,通过压缩机340的作用,可提高第二制冷介质的压力和温度。这样,在换热器100内的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差较大,确保换热效果。

当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小于等于温度预设值时,由于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较低,换热器100内的第一制冷介质和第二制冷介质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此时,可控制第二制冷介质通过第二旁路3012进入换热器100。在第二旁路3012的电动阀350的作用下进入换热器100。第二制冷介质无需经过压缩机340作用,也可在换热器100内与第一制冷介质进行效果较佳的热交换。

请继续参阅图2,输出段302包括第三旁路3021和第四旁路3022,第三旁路3021和第四旁路3022并联设置。第二制冷介质能够选择性地流经第三旁路3021或第四旁路3022进入换热末端30。第三旁路3021和第四旁路3022的其中一个可作为备用管路。当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可随时启用。

第三旁路3021和第四旁路3022可以均包括调节泵320和单向阀370。单向阀370用以单向导通第二制冷介质,防止第二制冷介质倒流。当然,第三旁路3021和第四旁路3022的设计也可以不同。

调节泵320可以为氟泵。

第二支路300还包括储液器360。储液器360设置在主管路310上,用于存储经换热器100换热后且呈液态的第二制冷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还包括热回收装置,热回收装置连接于冷源10,用以回收第一制冷介质的热量。通过热回收装置,可将第一制冷介质携带的热量收集,避免直接排放至大气而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制冷介质为水时,热回收装置可直接回收热水,用以采暖等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泵柜20和冷源10相邻设置,例如泵柜20和冷源10均设置在容置有数据中心的房间的屋顶。通过泵柜20和冷源10相邻设置,可缩短泵柜20和冷源10之间的管网长度,减小循环泵40的扬程,并且降低第一制冷介质的循环能耗,进而达到降低CLF的目的。

如图3所示,图3示出的是本申请制冷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多个冷源10、多个循环泵40、多个泵柜20和多个换热末端30。多个冷源10通过循环管网50与多个泵柜20相连接,多个泵柜20和多个换热末端30相连接。多个循环泵40设置在循环管网50上。

在本实施例中,冷源10和循环泵40的数量相同,泵柜20和换热末端3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泵柜20的数量大于循环泵40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冷源10、循环泵40、泵柜20和换热末端30的数量并非是需要一一对应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对应方式,例如循环泵40的数量大于或小于冷源10的数量,泵柜20的数量等于或小于循环泵40的数量,一台泵柜20对应设置有多台换热末端30,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循环管网50包括第一环状管路510和多个管道组520。各管道组520包括成对设置第一管道521和第二管道522,各第一管道5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冷源10的输出端和第一支路200的输入端,第二管道5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冷源10的输入端和第一支路200的输出端。第一环状管路510设置在各第一管道521上,以使第一制冷介质能够在第一环状管路510和多个第一管道521之间流动。循环泵40设置在第一管道521上,且循环泵40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环状管路510连接于第一支路200的输入端。

通过循环泵40的作用,第一制冷介质能够从冷源10的输出端经由第一环状管路510和第一管道521输送至换热器100的输入端,由于第一环状管路510与各第一管道521相连接,故流经冷源10的第一制冷介质均能够通过第一环状管路510传递至各泵柜20的各个换热器100。这样,当其中一个循环泵40损坏需要更换或维修,而停机时,多个第一制冷介质在其他循环泵40和第一环状管路510的作用下,还能够输送至各个泵柜20进行热交换,既方便了维修更换,又避免部分冷源10和泵柜20停机导致制冷效果下降。

请继续参阅图3,成对设置的第一管道521和/或第二管道522上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0,第一温度传感器230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获得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变化信号,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变化信号,控制循环泵40调节进入换热器100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流量。

第一管道521和第二管道522的其中之一可以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30。当然,第一管道521和第二管道522上还可以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30。

具体来说,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30获得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大于一温度设定值时,由于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较高,其与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差较小。为了确保换热容量,控制器可调节循环泵40的流量大小,以增大进入换热器100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流量。由于进入换热器100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流量增大,故其温度相应地会变低,进而确保第一制冷介质与第二制冷介质之间的温度差。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30获得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小于等于温度设定值时,由于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较低,其与第二制冷介质的温差较大,在减小进入换热器100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流量的基础上,也可确保换热效果。这样,节约了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器控制压缩机340或电动阀350的启闭,进而控制第二制冷介质流经第一旁路3011或第二旁路3012时所根据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230进行采集。

请继续参阅图3,循环管网50还包括第二环状管路530,第二环状管路530设置在各第一管道521上,以使第一制冷介质能够在第二环状管路530和多个第一管道521之间流动。循环泵40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环状管路530连接于冷源10的输出端,使得循环泵40和冷源10采用解耦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循环泵40的作用下,第一制冷介质由冷源10的输出端流出后,依次经过第二环状管路530、循环泵40和第一环状管路510传递至各泵柜20的各个换热器100。由于冷源10、泵柜20与循环泵40均采用解耦方式设置,故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循环泵40需要维修或更换而停机时,冷源10、泵柜20以及其余的循环泵40均还能够正常工作,既方便了循环泵40的维修更换,又避免部分冷源10和泵柜20停机导致制冷效果下降。

循环管网50还包括第三环状管路540,第三环状管路540设置在各第二管道522上,以使第一制冷介质能够在第三环状管路540和多个第二管道522之间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各个泵柜20的换热器100流出的第一制冷介质通过第二管道522传递至第三环状管路540,经过第三环状管路540再返回至冷源10的输入端。由于在冷源10和泵柜20之间设置有第三环状管路540,故当一个或部分冷源10需要停机和/或一个或部分泵柜20需要停机时,通过第三环状管路540的循环作用,第一制冷介质不会受到部分设备停机影响,依然能够返回至其余冷源10。

如图4所示,图4示出的是本申请制冷系统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冷源10和循环泵40的数量是一一对应的,且多个冷源10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循环泵4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使得由各冷源10的输出端流出的第一制冷介质通过多个循环泵40的作用传递至第一环状管路510,最终实现在多个冷源10和多个泵柜20之间实现热交换。

在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