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切片蜡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01:17: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切片蜡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2.切片石蜡是动植物组织切片技术上应用的重要包埋剂,是生物学、医学、病理学等的基础材料。病理制片是病理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制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影响病理制片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蜡块切片是关键的一环。现在国内生产的石蜡,有着包埋效果差,杂质含量过高,融化时有异味,切片时易损伤切刀,冷冻时易开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可控、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医用切片蜡材料的制备方法。
4.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切片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融化石蜡;(2)在融化的石蜡中,加入增韧剂以及耐寒剂,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所述的增韧剂为:聚乙二醇、蜂蜡、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晶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耐寒剂为鲸蜡醇、肉蔻酸、硬酯醇、硬酯酸、聚异丁烯、聚α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3)通过造粒得到医用切片蜡材料。
5.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石蜡的融化温度为65~100℃,优选85℃。
6.步骤(1)中,所述的石蜡为52号、54号、56号、58号、60号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优选56号、58号。
7.步骤(2)中,所述的增韧剂与石蜡的质量比为0.1-5:100,优选0.5-3:100。
8.步骤(2)中,所述的耐寒剂与石蜡的质量比为3-15:100,优选4-8:100。
9.步骤(3)中,所述的造粒,其造粒方式为钢带造粒、喷雾造粒或截片造粒。
10.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优点:本发明制备的医用切片蜡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控、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无异味、冷冻不开裂以及不含dmso等优点。解决了临床病理工作中制备病理半薄切片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相对于常规石蜡切片,在观察组织细微组织结构、细胞内容和细胞排列层次等方面分辨力优,操作方法更简单易行,不依赖于超薄切片机和特殊的钻石制刀片故成本低廉,因此更利用在广大基层医院病理科推广。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医用切片石蜡材料的制备方法,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11.图1为实列1样品的实物照片,颗粒完整,无碎无裂,表面光滑。
12.图2为实列1样品熔融后的实物照片,溶液透明。
13.图3为实列1样品在零下13度冷冻6小时后的实物照片,无开裂。
14.图4为实列1样品在二甲苯溶液中的实物照片,溶液透明。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6.实施例1(1)在80℃下融化58号石蜡94.5g。
17.(2)在融化的石蜡中,加入增韧剂聚乙二醇0.5g(质量分数为0.5%)以及耐寒剂鲸蜡醇5g(质量分数为5%),于反应釜(80℃)中混合均匀。
18.(3)通过钢带造粒制得新型石蜡。
19.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6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8.0℃,结晶温度为57.3℃,针入度12.3 mm,收缩率为16.4%,可连续切1μm薄片。
20.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聚乙二醇为0.5g(质量分数为1%),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5.0℃,结晶温度为58.1℃,针入度13.1 mm,收缩率为18.4%,可连续切1μm薄片。
2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石蜡为56号,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6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5.7℃,结晶温度为55.4℃,针入度11.4 mm,收缩率为15.6%,可连续切1μm薄片。
22.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肉蔻酸5g(质量分数为5%),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4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8.3℃,结晶温度为57.6℃,针入度12.6 mm,收缩率为16.1%,可连续切1μm薄片。
23.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蜂蜡0.5g(质量分数为0.5%),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7.7℃,结晶温度为57.5℃,针入度11.3 mm,收缩率为16.4%,可连续切1μm薄片。
24.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石蜡为60号,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6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7.8℃,结晶温度为58.1℃,针入度10.1 mm,收缩率为14.3%,可连续切1μm薄片。
25.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石蜡为54号,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6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3.1℃,结晶温度为54.3℃,针入度13.1 mm,收缩率为15.1%,可连续切1μm薄片。
26.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石蜡为52号与60号质量比为3比7,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6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8.1℃,结晶温度为57.1℃,针入度12.8 mm,收缩率为14.4%,可连续切1μm薄片。
27.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微晶蜡为1g(质量分数为2%),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5.6℃,结晶温度为57.1℃,针入度11.1 mm,收缩率为16.4%,可连续切1μm薄片。
28.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聚二甲基硅氧烷为1g(质量分数为2%),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4.9℃,结晶温度为56.4℃,针入度13.1 mm,收缩率为18.1%,可连续切1μm薄片。
29.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硬脂酸为20g(质量分数为20%),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3.9℃,结晶温度为57.1℃,针入度11.2 mm,收缩率为15.1%,可连续切1μm薄片。
30.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硬脂醇为10g(质量分数为10%),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3.5℃,结晶温度为56.7℃,针入度12.2 mm,收缩率为17.5%,可连续切1μm薄片。
31.对比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任何增韧剂,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4.7℃,结晶温度为58.6℃,针入度11.1 mm,收缩率为19.4%,不可连续切片,且无法切出1μm薄片。
32.对比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任何耐寒剂,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4.8℃,结晶温度为58.8℃,针入度12.1 mm,收缩率为17.4%,不可使用,且不可连续切片。
33.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耐寒剂质量分数为10%,其他处理手段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在零下13度可保持3小时不开裂,可溶于二甲苯中且溶液透明,熔融温度(tm)为64.4℃,结晶温度为57.2℃,针入度10.1 mm,收缩率为13.4%,不可连续切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