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0:30: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节能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2.节能电缆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3.而在节能电缆进行生产时,需要对电缆外壳进行热塑挤出,以保证节能电缆的安全性,在进行挤出工作时,需要立刻冷却,然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大多是用水直接冲洗,冲洗后的水直接流出,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针对不同的挤出机高度不同,因此需要配备不同高度的冷却设备,导致需要消耗过多的成本,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调节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体,所述冷却机体内顶部左侧开设有回水槽,所述冷却机体顶部设置有高效节能电缆,所述电机箱内开设有电机腔,所述调节箱内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冷却机体内顶部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回水槽内设置有回收过滤机构。
6.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转杆、第一隔板、第二锥齿轮、第三转杆、第三锥齿轮和转动杆,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电机腔底部,所述电机有输出轴,所述第一转杆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左端,所述第二转杆固定连接于第一锥齿轮左侧中部,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左端,所述第三转杆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左侧中部,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于调节箱内左右两侧靠近底部,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于第二锥齿轮左侧底部,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第三锥齿轮底部中间。
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滚珠螺母副、丝杆、滑轮和限位槽,所述滚珠螺母副固定连接于转动杆内底部,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滚珠螺母副中心,所述丝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脚,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调节脚左侧顶部,所述限位槽固定连接于调节箱内底部靠近左侧。
8.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二隔板、蓄电池、冷却箱、出水管、水泵、分水管、连
接管、喷水头和冷却台,所述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于冷却机体内左右两侧中部,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于第二隔板顶部右侧,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于第二隔板顶部在蓄电池左侧,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冷却箱顶部中间,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出水管顶端,所述分水管固定连接于水泵顶部,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分水管顶部右端,所述喷水头固定连接于连接管左侧顶部,所述冷却台固定连接于冷却机体内顶部右侧。
9.优选的,所述回收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插块、过滤筛和回水管,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回水槽内左侧中部,所述插块固定连接于固定板顶部右侧,所述过滤筛插接于插块正面底部,所述回水管固定连接于回水槽底部中间。
10.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电机和水泵,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电机箱左侧和调节箱右侧并延伸至调节箱内固定连接第一转杆,所述第二转杆正面靠近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调节箱顶部内壁,可以通过蓄电池为电机和水泵提供电力。
11.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底端转动连接第一隔板顶部,所述第一隔板顶部左右两侧在转动杆下方开设有容纳丝杆移动的移动槽,所述丝杆顶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杆、滚珠螺母副、丝杆、和限位槽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杆、滚珠螺母副、丝杆、和限位槽对称分布在第二转杆左右两侧,通过设置两个第三锥齿轮、转动杆、滚珠螺母副、丝杆、和限位槽,可以使调节脚移动更为稳定。
12.优选的,所述回水管远离回水槽一端固定连接冷却箱左侧底部,且所述回水管与冷却箱内相连通,所述回水管正面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隔板,所述连接管和喷水头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和喷水头对称分布在分水管前后两端,通过设置两个连接管和喷水头,可以使高效节能电缆在进行冷却时效果更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当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蓄电池电性连接电机,可以使电机带动丝杆在滚珠螺母副内进行升降工作,此时丝杆带动调节脚进行升降工作,通过调整电机转动方向,可以对需要的高度进行调整。
15.2、该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当高效节能电缆在挤出后需要冷却时,此时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泵,此时水泵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水抽出,通过出水管和水泵导入至分水管内,最后通过连接管上的喷水头喷洒在冷却台上,当高效节能电缆经过冷却台时对其进行冷却工作。
16.3、该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当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台向回水槽内流动时,此时通过设置在回水槽内的过滤筛,可以将冷却时掉落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水通过回水管重新导入冷却箱内,通过设置插块配合过滤筛,可以使过滤筛具有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功能,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冷却箱处剖面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调节脚;2、调节箱;3、电机箱;4、冷却机体;5、回水槽;6、高效节能电缆;7、电机腔;8、动力机构;801、电机;802、第一转杆;803、第一锥齿轮;804、第二转杆;805、第一隔板;806、第二锥齿轮;807、第三转杆;808、第三锥齿轮;809、转动杆;9、调节机构;901、滚珠螺母副;902、丝杆;904、滑轮;905、限位槽;10、工作腔;11、冷却机构;111、第二隔板;112、蓄电池;113、冷却箱;114、出水管;115、水泵;117、分水管;118、连接管;119、喷水头;120、冷却台;12、回收过滤机构;121、固定板;122、插块;123、过滤筛;124、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电缆和电缆循环冷却设备,包括调节箱2,调节箱2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3,调节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体4,冷却机体4内顶部左侧开设有回水槽5,冷却机体4顶部设置有高效节能电缆6,电机箱3内开设有电机腔7,调节箱2内设置有动力机构8,动力机构8内设置有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有滚珠螺母副901、丝杆902、滑轮904和限位槽905,滚珠螺母副901固定连接于转动杆809内底部,丝杆902螺纹连接于滚珠螺母副901中心,丝杆902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脚1,滑轮904转动连接于调节脚1左侧顶部,限位槽905固定连接于调节箱2内底部靠近左侧,冷却机体4内顶部开设有工作腔10,工作腔10内设置有冷却机构11,冷却机构11包括有第二隔板111、蓄电池112、冷却箱113、出水管114、水泵115、分水管117、连接管118、喷水头119和冷却台120,第二隔板111固定连接于冷却机体4内左右两侧中部,蓄电池112固定连接于第二隔板111顶部右侧,冷却箱113固定连接于第二隔板111顶部在蓄电池112左侧,出水管114固定连接于冷却箱113顶部中间,水泵115固定连接于出水管114顶端,蓄电池112电性连接电机801和水泵115,电机801输出轴贯穿电机箱3左侧和调节箱2右侧并延伸至调节箱2内固定连接第一转杆802,第二转杆804正面靠近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调节箱2顶部内壁,可以通过蓄电池112为电机801和水泵115提供电力,分水管117
固定连接于水泵115顶部,连接管118固定连接于分水管117顶部右端,喷水头119固定连接于连接管118左侧顶部,冷却台120固定连接于冷却机体4内顶部右侧,回水槽5内设置有回收过滤机构12,回收过滤机构12包括有固定板121、插块122、过滤筛123和回水管124,固定板121固定连接于回水槽5内左侧中部,插块12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21顶部右侧,过滤筛123插接于插块122正面底部,回水管124固定连接于回水槽5底部中间,回水管124远离回水槽5一端固定连接冷却箱113左侧底部,且回水管124与冷却箱113内相连通,回水管124正面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隔板111,连接管118和喷水头119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连接管118和喷水头119对称分布在分水管117前后两端,通过设置两个连接管118和喷水头119,可以使高效节能电缆6在进行冷却时效果更好,当高效节能电缆6在挤出后需要冷却时,此时蓄电池112电性连接水泵115,此时水泵115将冷却箱113内的冷却水抽出,通过出水管114和水泵115导入至分水管117内,最后通过连接管118上的喷水头119喷洒在冷却台120上,当高效节能电缆6经过冷却台120时对其进行冷却工作,当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台120向回水槽5内流动时,此时通过设置在回水槽5内的过滤筛123,可以将冷却时掉落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水通过回水管124重新导入冷却箱113内,通过设置插块122配合过滤筛123,可以使过滤筛123具有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功能,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清理。
27.动力机构8包括有电机801、第一转杆802、第一锥齿轮803、第二转杆804、第一隔板805、第二锥齿轮806、第三转杆807、第三锥齿轮808和转动杆809,电机801固定连接于电机腔7底部,电机801有输出轴,第一转杆802固定连接于电机801输出轴,第一锥齿轮80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802左端,第二转杆804固定连接于第一锥齿轮803左侧中部,第二锥齿轮806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804左端,第三转杆807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806左侧中部,第一隔板805固定连接于调节箱2内左右两侧靠近底部,第三锥齿轮808啮合于第二锥齿轮806左侧底部,转动杆809固定连接于第三锥齿轮808底部中间,转动杆809底端转动连接第一隔板805顶部,第一隔板805顶部左右两侧在转动杆809下方开设有容纳丝杆902移动的移动槽,丝杆902顶端设置有限位环,第三锥齿轮808、转动杆809、滚珠螺母副901、丝杆902、和限位槽905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三锥齿轮808、转动杆809、滚珠螺母副901、丝杆902、和限位槽905对称分布在第二转杆804左右两侧,通过设置两个第三锥齿轮808、转动杆809、滚珠螺母副901、丝杆902、和限位槽905,可以使调节脚1移动更为稳定,当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蓄电池112电性连接电机801,可以使电机801带动丝杆902在滚珠螺母副901内进行升降工作,此时丝杆902带动调节脚1进行升降工作,通过调整电机801转动方向,可以对需要的高度进行调整。
28.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当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蓄电池112电性连接电机801,可以使电机801带动第一转杆802转动,此时第一转杆802左端第一锥齿轮803转动,使第二转杆804带动第二锥齿轮806转动,此时与第二锥齿轮806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08进行转动,使第三锥齿轮808底部的转动杆809转动,此时滚珠螺母副901在转动杆809内转动,使滚珠螺母副901内的丝杆902进行升降工作,此时丝杆902带动调节脚1进行升降工作,通过调整电机801转动方向,可以对需要的高度进行调整,当高效节能电缆6在挤出后需要冷却时,此时蓄电池112电性连接水泵115,此时水泵115将冷却箱113内的冷却水抽出,通过出水管114和水泵115导入至分水管117内,最后通过连接管118上的喷水头119喷洒在
冷却台120上,当高效节能电缆6经过冷却台120时对其进行冷却工作,当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台120向回水槽5内流动时,此时通过设置在回水槽5内的过滤筛123,可以将冷却时掉落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水通过回水管124重新导入冷却箱113内,通过设置插块122配合过滤筛123,可以使过滤筛123具有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功能,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清理。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