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3:3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膨胀机润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orc膨胀机以低沸点有机物为循环工质,常用有机物工质为r600a(异丁烷)、r245fa(五氟丙烷)等,因有机物自身物理特性,需要使用机械密封进行高效隔离密封。但机械密封存在工质侧溢出的润滑油需要进行排放的问题,因有机工质物理属性的特殊性,目前常用做法为将工质侧机械密封滑油通过串联双阀进行排放废弃。将滑油废弃不仅滑油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当环境温度低时,某些工质会液化与滑油混合在一起,存在工质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能够有效回收滑油,提高滑油利用率。
4.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包括分离罐和设置在分离罐外部的夹套,所述分离罐内部设有空腔,分离罐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与膨胀机连接,膨胀机内溢出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导入分离罐的空腔内,分离罐一侧连接有滑油回流阀门和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所述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设置于分离罐上部,与机械密封排油管连接,将分离后的气态工质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回流至膨胀机内,所述滑油回流阀门设置于分离罐下部,通过排油管与滑油系统连接,将分离后的液态润滑油回收,所述分离罐的另一侧设有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分离罐中滑油存量,通过控制滑油回流阀门开关,保证分离罐内的滑油液位高于滑油排油口,同时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防止混合物中的工质排入滑油系统,所述夹套内部设有夹套腔,夹套顶部设有夹套入口阀门,底部设有夹套出口阀门,所述夹套入口阀门与夹套腔连通,用于通入加热热源,提高夹套温度,进而将分离罐内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加热升温,防止工质在分离罐中冷却液化,实现工质与滑油的分离,所述夹套出口阀门用于将加热热源排出。
5.进一步的,所述夹套加热后的温度不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侧工质温度。
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热源为蒸汽、热水、烟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7.进一步的,所述滑油回流阀门通过手动控制或控制柜仪表自动控制。
8.进一步的,所述滑油系统连接油雾抽风系统,用于将滑油中逸散出来的微量工质气体排出,防止工质在滑油系统中累积。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通过在膨胀机外部连接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利用机械密封排油管将滑油导入滑油分离罐,滑油分离罐结构类似于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对外层夹套加热,将滑油升温以防止工质在分离罐中冷却液化,从而实现工质与滑油的分离、回收,提高了润滑油的经济性;
11.2.分离工质后,有效降低了工质的运行损耗,降低了运维成本;
12.3.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中:1

滑油回流阀门,2

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3

夹套入口阀门,
[0015]4‑
分离罐,5

夹套,6

液位监测器,7

夹套出口阀门,8

滑油排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包括分离罐4和设置在分离罐外部的夹套5,分离罐4的结构类似于管壳式换热器,内部设有空腔,分离罐4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与膨胀机连接,膨胀机内溢出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导入分离罐的空腔内,分离罐4一侧连接有滑油回流阀门1和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2,所述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2设置于分离罐上部4,与机械密封排油管连接,将分离后的气态工质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回流至膨胀机内,所述滑油回流阀门1设置于分离罐4下部,通过排油管与滑油系统连接(油箱),将分离后的液态润滑油回收,分离罐4的另一侧设有液位监测器6,用于监测分离罐中滑油存量,通过控制滑油回流阀门1开关,保证分离罐内的滑油液位高于滑油排油口8,同时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机械密封排油口位于膨胀机上,是与阀门2相连的管道),防止混合物中的工质排入滑油系统(油箱),混合物从阀门2进入,滑油从阀门1排出,因有机工质的密度比油大,所以工质会汇聚在分离罐4最底部,因分离罐4有夹套5加热,所以分离罐4底部的工质在持续蒸发,通过计算可实现排入的混合物中工质含量与工质蒸发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并根据计算所得膨胀机气封泄漏量可设计阀门1接口与分离罐4底之间的容积,从而确保排油时不会将工质一同排出。
[0018]
所述夹套5内部设有夹套腔,夹套5顶部设有夹套入口阀门3,底部设有夹套出口阀门7,所述夹套入口阀门3与夹套腔连通,用于通入加热热源,提高夹套5温度,进而将分离罐4内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加热升温,防止工质在分离罐中冷却液化,实现工质与滑油的分离,所述夹套出口阀门7用于将加热热源排出,处于流动中的热源可有效提高换热系数,并将换热后的物质排出以保证夹套内有足够的面积进行有效的热交换。
[0019]
在本实施例中,因膨胀机内工质通常为过热气态,要保证分离罐中气态工质不液化,需要保证夹套加热的温度不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侧工质温度。
[0020]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热源可以是蒸汽、热水、处理后的烟气等温度不低于机封排油口侧工质温度的热源。
[0021]
通过分离回收系统分离后的工质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与膨胀机系统连通,分离后的滑油暂时存储在分离罐中,通过分离罐中的液位监测器如液位镜或液位传感器进行滑油存量的观测。
[0022]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罐中滑油液位控制可以是人工手动的方式,也可以是采用控制柜进行仪表自动控制,因膨胀机工质循环压力通常大于等于0.2mpa,故滑油不需要额外动力即可通过排油管排入滑油系统(油箱)实现滑油回收。
[0023]
因分离罐的空腔是直接与膨胀机内部连通,需要具有能承受相应压力的能力,设置外层夹套的目的是加热滑油,故夹套承压能力可根据加热热源来进行选择,可适当降低成本。
[0024]
为了将从滑油中逸散出来的微量工质气体排出,防止工质在滑油系统(油箱)内累积形成安全隐患,滑油系统(油箱)需要增加油雾抽风系统。
[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罐和设置在分离罐外部的夹套,所述分离罐内部设有空腔,分离罐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与膨胀机连接,膨胀机内溢出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导入分离罐的空腔内,分离罐一侧连接有滑油回流阀门和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所述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设置于分离罐上部,与机械密封排油管连接,将分离后的气态工质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回流至膨胀机内,所述滑油回流阀门设置于分离罐下部,通过排油管与滑油系统连接,将分离后的液态润滑油回收,所述分离罐的另一侧设有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分离罐中滑油存量,通过控制滑油回流阀门开关,保证分离罐内的滑油液位高于滑油排油口,同时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防止混合物中的工质排入滑油系统,所述夹套内部设有夹套腔,夹套顶部设有夹套入口阀门,底部设有夹套出口阀门,所述夹套入口阀门与夹套腔连通,用于通入加热热源,提高夹套温度,进而将分离罐内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加热升温,防止工质在分离罐中冷却液化,实现工质与滑油的分离,所述夹套出口阀门用于将加热热源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加热后的温度不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侧工质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热源为蒸汽、热水、烟气中的其中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回流阀门通过手动控制或控制柜仪表自动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系统连接油雾抽风系统,用于将滑油中逸散出来的微量工质气体排出,防止工质在滑油系统中累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ORC膨胀机的滑油分离回收系统,包括分离罐和夹套,分离罐与膨胀机连接,膨胀机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通过机械密封排油管导入分离罐,分离罐一侧连接滑油回流阀门和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机械密封排油管阀门将分离后的气态工质回流至膨胀机,滑油回流阀门与滑油系统连接,将分离后的液态润滑油回收,分离罐另一侧设有液位监测器,监测分离罐中滑油存量,通过控制滑油回流阀门开关,使分离罐内滑油液位高于滑油排油口,低于机械密封排油口,夹套设有夹套入口阀门和夹套出口阀门,夹套入口阀门用于通入加热热源,提高夹套温度,将分离罐内的滑油与工质混合物加热升温,防止工质在分离罐中冷却液化,实现工质与滑油的分离。滑油的分离。滑油的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刁钟洋 邓浩 陈华露 郭擎 李鹏春 冯杰 张建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