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原位透析导管更换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56: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透析导管更换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3.在临床中,通常使用血液透析导管和导丝搭配完成血液透析导管置入,血液透析导管用于创建短期的静脉通路以实现血液透析、采血、测压和液体输注;导丝在血管介入中起到导入、支撑、开通、交换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常因临时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或更改为长期透析导管需原位置换体内的血液透析导管,在置换过程中,导丝导入人体血管常会因导丝和原导管腔存在缝隙引起血液外渗流失,或空气通过导丝进入人体,引起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操作过程中,需要接触原导管去置入导丝,造成无菌区域污染(外接导管是无菌的,直接接触外接导管减少污染)。如果需要在介入下置入导丝,需要先使用注射器从导管口注入造影剂,再拔出注射器更换导丝进入,操作过程复杂,增加操作时间和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透析导管原位置换过程中,导丝进入血管造成血管大量出血及空气进入血管,加重病情的问题。
5.一种原位透析导管更换辅助装置,包括导丝、透析导管和与透析导管活动连接的置换部,其中,导丝依次穿过置换部与透析导管的管口进入人体内;置换部包括第一置换管、第二置换管、穿刺管、导向导管、格挡片和格挡膜,第一置换管包括连接管和透析连接管,透析连接管的管口与透析导管的管口活动连接,连接管的管口与第二置换管一端管口活动连接,穿刺管从第二置换管另一端管口穿入第二置换管内,穿刺管整体呈圆锥状,穿刺管的尖锐端与格挡膜相接触,穿刺管的平缓端部分裸露在第二置换管外;连接管在与第二置换管相连的管口边缘处与格挡片活动连接,格挡片覆盖在连接管管口上,格挡膜设置在格挡片上,并覆盖格挡片中心处开设的开孔;导向导管置于连接管内,且导向导管一端的管口穿过透析连接管的开孔并置于透析连接管中,另一端管口接触格挡片,并围绕在格挡膜外围,导向导管沿管壁长度方向上开设多个导管孔;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置换过程中,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避免导丝进入人体因手法及导丝本身特性,不能一次性穿入或需较长时间,从而导致穿刺点大量出血或空气随导丝进入体内的问题。
7.优选的,透析连接管管壁上设置连接注射器的注射连接管,在注射连接管上设置阻挡注射器注射液体的止水阀。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设置注射连接管方便连接注射器,注射器与透析导管连接,避免二次穿刺,就可以往体内注射液体,设置的止水阀方便在使用时打开阀门,注射器注射液体,在不适用时,关上阀门避免注射器内的液体进入人体。
9.优选的,连接管设有堵住置于连接管内的导向导管管口的遮块,连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遮块进出的开孔,遮块与管壁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有对称的凸起,遮块直径大于导向导管管口直径。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遮块遮住导向导管的管口,避免注射器在注射时发生逆流的情况,遮块上设置的凸起可限制遮块的位置。
11.优选的,一种原位透析导管更换辅助装置还包括加固注射器与置换部连接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支撑杆,其中,第一管夹夹持在注射器的注射管上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第二管夹夹持在第一置换管上且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两管夹分别通过与支撑杆的其中一端铰接并通过螺母固定加固注射器与置换部之间的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支撑部可加固注射器与置换部的连接,两管夹分别夹持在注射器及第一置换管管身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方便拆卸组装,而且两管夹与支撑杆之间铰接,也可根据需要调整角度。
13.优选的,导向导管的管口直径大于覆盖的格挡膜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导向导管的管口直径大于覆盖的格挡膜的直径,便于导丝从格挡膜伸出就会顺着导向导管的导向延伸。
14.优选的,第一置换管与第二置换管连接处设外螺纹,第二置换管设对应的内螺纹,第一置换管与第二置换管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螺纹连接方便组合,操作简单。
15.优选的,穿刺管与第二置换管连接处设外螺纹,第二置换管设对应的内螺纹,穿刺管与第二置换管通过螺纹连接,穿刺管顺着螺纹向格挡膜方向旋转,穿刺管尖锐端旋转穿破格挡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穿刺管与第二置换管螺纹连接方便组合,而且穿刺管也可顺着螺纹的方向,旋转穿破格挡膜。
16.优选的,格挡片上设有与第一置换管管口边缘处卡槽对应卡合的卡块,格挡片与第一置换管通过卡块卡合进卡槽中卡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格挡片与第一置换管卡合连接,简单易操作。
17.优选的,第一置换管与第二置换管均采用透明pvc材质,穿刺管也采用透明pvc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采用透明pvc材质方便观察管内的情况。
18.优选的,透析连接管与透析导管螺纹连接,注射连接管与注射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螺纹连接不仅连接方便,操作简单。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血液透析导管置换过程中,导丝进入血管,明显减少导管内血液沿着导丝和导管管腔见缝隙外渗流失;避免空气随导丝进入体内所造成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减少操作过程中接触原导管,使得操作过程无菌区更加洁净,减少感染发生率,操作者也可
以从容完成,相对提高新置导管的安全性和新导管的效果。另外,注射连接管连接注射器可经侧孔造影,分辨原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评估局部血管情况,有助于提出更好的导管处理方案。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隐藏注射器及支撑部)。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置换部管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置换部管体结构示意图(隐藏第二置换管)。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置换部管体剖面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置换部管体正面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

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29.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
ꢀ“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导丝、注射器、透析导管等所提到的均为现有技术,其操作及使用方法均为普通技术人员及大众所周知。
31.实施例1
32.如图1

3所示,一种原位透析导管更换辅助装置,包括导丝2、透析导管5和与透析导管5螺纹连接的置换部1,其中,导丝2依次穿过置换部1与透析导管5的管口进入人体内;置换部1包括第一置换管1a、第二置换管1b、穿刺管1c、导向导管1d、格挡片1e和格挡膜1f,第一置换管1a与第二置换管1b均采用透明pvc材质,穿刺管1c也采用透明pvc材质制成;第一置换管1a包括连接管1j和透析螺纹连接管1j,透析连接管1k的管口与透析导管5的管口螺纹连接,透析连接管1k管壁上设置连接注射器4的注射连接管1g,在注射连接管1g上设置阻挡注射器4注射液体的止水阀1h。
33.如图1

7所示,第一置换管1a与第二置换管1b连接处设外螺纹,第二置换管1b设对应的内螺纹,第一置换管1a与第二置换管1b通过螺纹连接;穿刺管1c从第二置换管1b另一端管口穿入第二置换管1b内,穿刺管1c上开设导丝2穿过的管口,穿刺管1c整体呈圆锥状,穿刺管1c的尖锐端与格挡膜1f相接触,穿刺管1c的平缓端部分裸露在第二置换管1b外,穿刺管1c与第二置换管1b连接处设外螺纹,第二置换管1b设对应的内螺纹,穿刺管1c与第二置换管1b通过螺纹连接,穿刺管1c顺着螺纹向格挡膜1f方向旋转,然后穿刺管1c的尖锐端旋转穿破格挡膜1f。连接管1j在与第二置换管1b相连的管口边缘处与格挡片1e活动连接,格挡片1e上设有与第一置换管1a管口边缘处卡槽对应卡合的卡块,格挡片1e与第一置换管1a通过卡块卡合进卡槽中卡合固定,格挡片1e覆盖在连接管1j管口上,格挡膜1f粘合或压合在格挡片1e上,并覆盖格挡片1e中心处开设的开孔,导向导管1d置于连接管1j内,且导向导管1d一端的管口穿过透析连接管1k的开孔并置于透析连接管1k中,另一端管口接触格挡片1e,导向导管1d的管口直径大于覆盖的格挡膜1f的直径,导向导管1d的管口围绕在格挡膜1f外围,导丝2从格挡膜1f穿出,就会顺着导向导管1d导向穿过透析连接管1k,再从透析导管5穿入人体内。
34.如图1

7所示,导向导管1d沿管壁的长度方向上开设多个导管孔,比如开设两个导管孔,连接管1j设有堵住置于连接管1j内的导向导管1d管口的遮块1i,连接管1j的管壁上开设有遮块1i进出的开孔,遮块1i与管壁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有对称的凸起,遮块1i直径大于导向导管1d管口直径。导丝2依次穿过穿刺管1c、随着穿刺管1c尖锐端戳破格挡膜1f穿过导向导管1d、沿着导向导管1d穿过与连接管1j连接的透析导管5,沿着透析导管5穿入人体内。
35.如图4

8所示,原位更换透析导管5装置还包括加固注射器4与置换部1连接的支撑部3,支撑部3包括第一管夹3a、第二管夹3b和支撑杆3c,其中,第一管夹3a夹持在注射器4的注射管上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第二管夹3b夹持在第一置换管1a上且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两管夹分别通过与支撑杆3c的其中一端铰接并通过螺母固定加固注射器4与置换部1之间的连接。
36.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及流程:病人血液透析需定时更换透析导管5,避免感染的发生,更换透析导管5时,首先将第一置换管1a内注入封堵液,然后将格挡片1e卡合进第一置换管1a的卡槽内,封住第一置换管1a,然后将第一置换管1a与第二置换管1b连接,然后将第一置换管1a的透析连接管1k塞子拔掉,并和透析导管5连接起来,然后将穿刺管1c从第二置换管1b底部的管口顺着螺纹旋转推进,穿刺管1c的尖锐端刺破格挡膜1f,导丝2依次穿过穿刺管1c,顺着置于第二置换管1b内的导向导管1d穿难过第一置换管1a,然后穿过透析导管5,顺着透析导管5穿入人体内,进行原位置换。导丝2依次穿过穿刺管1c、随着穿刺管1c尖锐端戳破格挡膜1f穿过导向导管1d、沿着导向导管1d穿过与连接管1j连接的透析导管5,沿着透析导管5穿入人体内,透析导管5置换过程中,导丝2进入血管,明显减少导管内血液沿着导丝2和导管管腔见缝隙外渗流失;避免空气随导丝进入体内所造成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减少操作过程中接触原导管,使得操作过程无菌区更加洁净,减少感染发生率,操作者也可以从容完成,相对提高新置导管的安全性和新导管的效果。
37.还可根据需要在第一置换管1a的注射连接管1g连接装有造影剂或其他液体的注射器4,往人体内注射相应的液体,分辨原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评估局部血管情况,有助于
提出更好的导管处理方案,在注射器4注射液体时,为避免液体倒流入第一置换管1a内,可将遮块1i挡住位于第一置换管1a内导向导管1d的管口。
38.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