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逆水罐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0:45: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可吸入气体供给设备的水罐,特别是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水罐,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2.通气治疗设备通常包括一鼓风机,该鼓风机的出风口经由呼吸管路连接一面罩再与病人进行空气交互。通常情况下,经过加温加湿的空气,病人会感觉更舒适,也更易接受。因此目前现有的通气治疗设备都提供有加湿器装置。
3.通常情况下,鼓风机与加湿器装置,二者是由软管连接的分离部件。加湿器装置一般设置在鼓风机出风口与病人接口之间,通常包含一水罐、一加温装置,且水罐设置有进风口与鼓风机出风口连接,设置有出风口与用户接口连接,水罐内加有一定量的水,自鼓风机进入水罐的空气,通过与水接触以及加温装置的加温系统,获得湿度后再进入病人接口。
4.水罐和风机是连通的,因此在一定情况下,水罐的水会逆流至风机舱室,导致风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逆水罐,该防逆水罐通过在水罐的进气口设置防逆组件,在保证水罐中一定的保水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晃动水罐,使得水罐中的水通过进气口,流入风机舱室,造成风机损坏。
6.一种防逆水罐,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连接的罩体,所述底座和罩体共同形成液体的容纳腔,所述罩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进气口处还包括防逆组件,所述防逆组件可以防止容纳腔中的液体从进气口流出,所述防逆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的进气管。
7.优选的,所述防逆组件的进气管有多个,所述多个进气管同时与连接部的下方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多个进气管之间存在夹角,所属夹角为60
°‑
150
°

9.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出气端和连接端,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上部长度小于下部长度,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呈斜切状。
10.优选的,所述出气端的上部通过弧线与出气端的下部连接,所述弧面向下部凹陷。
11.优选的,所述防逆组件的连接部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圆形处处相同,所述防逆组件的进气管的截面为方形,所述进气管的截面方形面积在出气端处面积大于连接端处面积,所述进气管的截面面积变化为连续的,进气管呈方形喇叭口状。
12.优选的,所述防逆组件的进气管与连接部的连接呈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90

120
°

1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采用多段连接结构,所述多段连接结构包括与连接部连接的倾斜段,以及与倾斜段连接的平接段。
14.优选的,所述防逆组件的进气管下部呈折线状,进气管近连接部的一端与连接部夹角角度大于进气管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连接部的夹角。
15.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固定筋,所述进气管通过固定筋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
16.优选的,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防逆组件与出气口之间。
17.优选的,所述防逆组件的进气管朝向出气口的方向设置。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逆水罐,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连接的罩体,底座和罩体共同形成液体的容纳腔,罩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座上设置有导热组件,进气口处还包括防逆组件,防逆组件可以防止容纳腔中的液体从进气口流出,防逆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的进气管。通过在水罐的进气口设置防逆组件,在保证水罐中一定的保水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晃动水罐,使得水罐中的水通过进气口,流入风机舱室,造成风机损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水罐的立体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水罐的底部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水罐的俯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水罐的侧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90
°
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120
°
角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120
°
角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多段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三进气管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单进气管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单进气管结构进气口向下倾斜示意图。
27.附图标记列表:
[0028]1‑
底座,11

导热组件,2

罩体,3

进气口,4

出气口,5

防逆组件,51

连接部,52

进气管,521

出气端,522

连接端,6

固定筋,7

密封胶圈,8

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30]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31]
实施例一:
[0032]
图1

7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水罐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防逆水罐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导热组件11,罩体2与底座1相互组合形成容纳液体的水罐本体,罩体11上设置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4,进气口3处设置有防逆组件5,防逆组件5可以防止水罐内的液体通
过进气口3逆流到呼吸治疗装置中,以导致的机器故障问题。
[0033]
底座1和罩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7,密封胶圈7可以保证水罐的气密性,保证不漏气,同时也可以保证水罐中的液体不会渗出,从而破坏机器。
[0034]
防逆组件5进一步的包括连接部51和进气管52,连接部51上方与进气口3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当连接部51与进气口3采用可拆卸连接时,连接部5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保证密闭性,减少漏气产生的噪音,进气管52与连接部51下方连接,进气管52有两个,同时与连接部51的下方连接。
[0035]
连接部51的截面为圆形,连接部51截面圆形面积处处相等,方便与进气口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51与进气口连接处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保证进气口3气体完全进入连接部51,保证密封性,避免气体从进气口3和连接部51之间的缝隙进入水罐内部,产生的噪音问题。
[0036]
进气管52包括出气端521以及与连接部51连接的连接端522,出气端521的上方长度小于下方长度,使得出气端521呈斜切状。通过斜切状的出气端521可以使得气流在出气端521更快流出,降低气阻。出气端521的上端通过弧线与下端,连接弧面向下端凹陷,使得出气端521出气口部分遮挡更小,气阻更小。进气管52的截面为方形,进气管52的截面方形面积在出气端521处的面积大于连接端522处的面积,进气管52的截面面积变化是连续的,总体进气管52呈方形喇叭口状。通过喇叭口状的进气管52,可以使得气流进入进气管52时会形成扩散状,降低气阻,降低噪音。
[0037]
进气管52上还设置有固定筋6,进气管52可以通过固定筋6与罩体2的固定连接,采用固定筋6连接进气管52和罩体2,可以使得防逆组件2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可以降低气流经过进气管52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同时减小噪音产生。
[0038]
本实施例中,防逆组件2的进气管52的开口朝向出气口4,这样在水罐在进行晃动或者倾覆时,当水超过出气口4时,水会直接从出气口4流出,从而不会从进气口3出,从而保证机器的安全,但是该情况会导致一个问题,气流从进气管52流入后直接从出气口4流出,从而导致湿化效率降低,因此,为了提升湿化效率,本实施例在进气管52和出气口4之间设置有导流板8,导流板8可以防止气流直接从防逆组件2直接进入出气口4而导致的湿化率不足,让气流顺着导流板6在水罐中留驻时间更长,湿化效率更好。
[0039]
本实施例中,两个进气管52之间夹角为90
°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进气管52之间的夹角可以从60
°‑
150
°
之间任意设置,如图6所示,为120
°
的状态,两个进气管52角度的选择根据水罐中的最大储水量和要求的湿化率来进行自由选择。
[0040]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52和连接部51之间的夹角为90
°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管52和连接部51之间的夹角可以在90

120
°
之间任意设置,如图11所示,进气管52和连接部51之间的夹角为110
°
,采用这种斜向下的设置的方式,使得防逆效果更好,即使有一些水蒸气进入进气管52,也能顺着进气管52的斜向下的角度流向储水罐,不会残留在进气管52上,同时使得湿化效果更好,气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向液面进行湿化,加上气体的流速,该湿化效果也更加好。
[0041]
实施例二:
[0042]
图8展示了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5进气管52采用多段的设计,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气管52采用多段连接结构,多段连接结构包括与连接部51连接的倾斜段,以及与倾斜
段连接的平接段,通过这种方式设置之后,进气管52的一端进水后,能够很快从另一端流出,依旧流到水罐中,不会流入进气口。
[0043]
实施例三:
[0044]
图10展示了本实用新型防逆组件5进气管52采用单进气管的结构,采用单进气管52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0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