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两半式可视化腹膜透析管专用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0:40: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两半式可视化腹膜透析管专用扩张器。


背景技术:

2.腹膜透析管是最常用的腹透管,有直管和卷曲管两种,由导管、铅线和绦纶套组成,导管的插入端设有侧孔,其特征是插入端设有两臂,呈y型,两臂之间的夹角为40
°
。腹膜透析管方法大体分成外科切开法、腹腔镜法、经皮穿刺法,其中经皮穿刺法就是不切开腹腔,只用穿刺操作,实际上它更属于“操作”,而不是“手术”。所谓“操作”,就是没有必要进入手术室,可以操作间、治疗室,甚至床旁进行操作,这种方法与经典的切开法相比,技术生存率更好,而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管时,会用到扩张器,目前市面上出现是扩孔器为数不多。
3.在授权公告号:cn104841059b的中国发明“可撕脱鞘的穿刺导引器”中,其公布了“一种可撕脱鞘的穿刺导引器,包括套鞘、嵌套在套鞘内的针芯,整体均呈杆状,其特征在于,套鞘两端开口,后端膨大、由两瓣呈喇叭形的鞘体组成,在杆体的对称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撕裂口,在接近杆体、两瓣鞘体相互接近的鞘体对称位置设有相互匹配的一对卡扣;针芯的尖端为实心圆锥体或三菱体,后端为与套鞘的鞘体相匹配的膨大体。”但是其为一次性医疗用品,销售价为2000左右,给患者增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使用时导管虽然能够进入腹腔,但因内涤纶套内径大于撕脱鞘内径,所以内涤纶套只能插至撕脱鞘开口处,当把撕脱鞘撕开时,只能将内涤纶套用力向撕脱鞘里面推,而撕脱鞘只能在体外或体内浅表处撕开,所以内涤纶套难以推向腹直肌后鞘处,特别是针对肥胖或腹直肌比较深的患者,内涤纶套是难以放入腹直肌后鞘或者腹膜的上方;而如果是一些较瘦的腹直肌后鞘较浅的患者,撕开撕脱鞘时用力将内涤纶套向撕脱鞘里面推,很有可能将内涤纶套推入腹腔内,而不在腹腔的上方。
4.在授权公告号:cn207785567u的中国实用新型“腹膜透析管专用双层扩张器”中,其公布了“腹膜透析管专用双层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撕脱鞘和导芯,撕脱鞘包括第一固定管(2)、圆台管(4)和第二固定管(6),第一固定管(2)的一侧与圆台管(4)连接,圆台管(4)的一侧和第二固定管(6)连接,第二固定管(6)的内径大于第一固定管(2)的内径,圆台管(4)为上底和下底均开口的圆台形结构,导芯中部开设通孔,导芯包括尖端(1)和固定柱(3),尖端(1)的一侧连接固定柱(3),第二固定管(6)的外侧设置压板(8),固定柱(3)上套有内层滑动鞘(18),内层滑动鞘(18)为管状结构,内层滑动鞘(18)位于第二固定管(6)内部,内层滑动鞘(18)能在固定柱(3)上滑动,内层滑动鞘(18)位于固定柱(3)与第二固定管(6)之间,内层滑动鞘(18)的一侧安装垂直板(12)。”虽然有内层滑动鞘抵住内涤纶套,但外层撕脱鞘只能在人体皮肤浅表内撕开,而体内深处撕脱鞘难撕开,只能拉出体外一段一段撕开,这样无形中把内层滑动鞘和内涤纶套带出体外,特别是一些肥胖、腹直肌比较深的患者,内涤纶套是难以放至腹直肌后鞘或者腹膜的上方,而且整体插入体内时,很难把握插入深浅,更难把握圆台管抵达腹直肌后鞘或者腹膜的上方,甚至有可能穿过腹膜进入腹腔,这
样则完全需要借助彩超引导下操作,才能准确的将圆台管抵达腹直肌后鞘或者腹膜的上方。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半式可视化腹膜透析管专用扩张器,不仅为患者省钱、为国家医保减负,而且在不借助彩超仪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将腹膜透析管上的内涤纶套放入准确的位置且不会被带出。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7.(二)技术方案
8.一种两半式可视化腹膜透析管专用扩张器,包括由不锈钢制作的套鞘和嵌套在套鞘内的导芯,所述套鞘包括左套鞘和右套鞘,所述左套鞘和右套鞘相互匹配,且均包括一体成型的鞘体、杆体以及把杆一,所述鞘体前端设计为圆台、后端设计为柱体,所述圆台连接所述杆体,两根所述杆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弧形凸柱和弧形内凹槽,所述柱体外壁两侧对称连接有把杆一,所述圆台和柱体上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上安装有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所述导芯前端顶部设计为尖状、后端设计为与所述鞘体相匹配的阻挡体,导芯中部开设有通孔。
9.进一步,所述鞘体后端外壁设有螺纹圈,所述螺纹圈设置在所述把杆一后端且套设有螺母件。
10.进一步,所述杆体前端做倒角处理。
11.进一步,所述阻挡体后端连接有把杆二。
12.进一步,所述可视窗口上设有安装槽。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左套鞘、右套鞘和导芯三者的结合,便于高温消毒重复使用,为患者省钱、为国家医保减负,同时在套体上设有可视窗口,在手术时,通过可视窗口便于观察鞘体是否插入到位,进而保证腹膜透析管上的内涤纶套放入准确的位置,左套鞘和右套鞘采用滑动方式拔出,不会使内涤纶套被带出。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效果图;
17.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套鞘和右套鞘上的杆体连接剖面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20.1、套鞘
ꢀꢀꢀꢀꢀꢀꢀꢀꢀꢀ
11、左套鞘
ꢀꢀꢀꢀꢀꢀꢀꢀ
12、右套鞘
21.13、鞘体
ꢀꢀꢀꢀꢀꢀꢀꢀꢀ
131、圆台
ꢀꢀꢀꢀꢀꢀꢀꢀꢀ
132、柱体
22.14、杆体
ꢀꢀꢀꢀꢀꢀꢀꢀꢀ
141、弧形凸柱
ꢀꢀꢀꢀꢀ
142、弧形内凹槽
23.15、把杆一
ꢀꢀꢀꢀꢀꢀꢀ
16、可视窗口
ꢀꢀꢀꢀꢀꢀ
161、安装槽
24.17、螺纹圈
ꢀꢀꢀꢀꢀꢀꢀ
2、导芯
ꢀꢀꢀꢀꢀꢀꢀꢀꢀꢀꢀ
21、阻挡体
25.22、通孔
ꢀꢀꢀꢀꢀꢀꢀꢀꢀ
23、把杆二
ꢀꢀꢀꢀꢀꢀꢀꢀ
3、螺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8.请参阅图1至4所示,一种两半式可视化腹膜透析管专用扩张器,包括由不锈钢制作的套鞘1和嵌套在套鞘1内的导芯2,所述套鞘1包括两半式的左套鞘11和右套鞘12,所述左套鞘11和右套鞘12相互匹配,且均包括一体成型的鞘体13、杆体14以及把杆一15,所述鞘体13前端设计为圆台131、后端设计为柱体132,所述圆台131连接所述杆体14,两根所述杆体14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弧形凸柱141和弧形内凹槽142,通过弧形凸柱141和弧形内凹槽142的相互配合使左套鞘11和右套鞘12连接在一起,所述柱体132外壁两侧对称连接有把杆一15,所述圆台131和柱体132上设有可视窗口16,所述可视窗口16上安装有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其中杆体14内径略大于腹膜透析管,但小于覆膜透析管上涤纶套的外径,其中涤纶套的外径为0.6cm,杆体14只能让覆膜透析管通过却不能让涤纶套通过,而涤纶套的外径小于柱体132的内径,涤纶套只能送至到鞘体13上的圆台131内,常规柱体132内径设计为2cm左右,长度为6cm左右,圆台131的高度为1cm左右,根据患者肥瘦及腹直肌后鞘的深浅,可以通过可视窗口16观察对鞘体13前端深度进行调整,确保鞘体13前端插入至腹直肌后鞘或者腹膜的上方,在不借助彩超仪器的情况下,依旧能将鞘体13插入到位,所述导芯2前端顶部设计为尖状、后端设计为与所述鞘体13相匹配的阻挡体21,导芯2中部开设有通孔22,便于手术前期插入导丝。
29.为避免左套鞘11和右套鞘12相对滑动,所述鞘体13后端外壁设有螺纹圈17,所述螺纹圈17设置在所述把杆一15后端且套设有螺母件3。
30.为使套鞘1好插入人体内,所述杆体14前端做倒角处理。
31.为便于操作导芯2,所述阻挡体21后端连接有把杆二23。
32.为便于安装玻璃或塑料,所述可视窗口16上设有安装槽161。
33.本实用新型主要分为左套鞘11、右套鞘12、导芯2和螺母件3,使用时先将左套鞘11与右套鞘12通过弧形凸柱141和弧形内凹槽142连接在一起,然后套上螺母件3,接着将导芯2套入左套鞘11和右套鞘12内,然后将鞘体13前端插入至腹直肌后鞘或者覆膜的上方,拔取导芯2,根据患者肥瘦及腹直肌后鞘的深浅,可以通过可视窗口16观察对鞘体13前端深度进行调整,确保鞘体13前端插入至腹直肌后鞘或者腹膜的上方,后将腹膜透析管在导丝引导下插入到左套鞘11和右套鞘12内部,当腹膜透析管上内涤纶套到达鞘体13前端,拔出导丝,取下螺母件3,将腹膜透析管上的内涤纶套偏向左套鞘11一侧,将右套鞘12先拔出,然后再往另一侧偏接着拔出左套鞘11,或是将腹膜透析管上的内涤纶套偏向右套鞘12一侧,将左套鞘11先拔出,然后再往另一侧偏接着拔出右套鞘12。
34.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左套鞘、右套鞘和导芯三者的结合,便于高温消毒重复使用,为患者省钱、为国家医保减负,同时在套体上设有可视窗口,在手术时,通过
可视窗口便于观察鞘体是否插入到位,进而保证腹膜透析管上的内涤纶套放入准确的位置,左套鞘和右套鞘采用滑动方式拔出,不会使内涤纶套被带出。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