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8:2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头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


背景技术:

2.双头锯适用于铝型材固定45度切割加工,该锯床传动及进给均下料尺寸精度高,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技术先进,双头锯是铝塑门窗批量生产中较理想的设备,目前,在门窗型材双头切割加工领域平出或者下出锯方式对锯片的使用寿命有局限性,目前,现有的双头锯切割锯结构,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较容易打料,算料高,且方轨滑块受力不均,影响锯片的使用寿命,综上,现有的双头锯切割锯结构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底部和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板,工作台板的顶部放置有型材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进气缸,工进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轨和第二方轨,两根方轨固定于电机的上下两侧,第一方轨内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方轨内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一侧均与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锯切电机,锯切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接有锯片,电机固定于锯口内侧,锯片在锯口外侧,锯片与工作台板和立板均呈内135外45度固定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隔板,防尘隔板的一侧开设有滑孔,锯切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在滑孔内滑动。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防护板,防护板为l型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一侧和工作台板的一侧均开设有锯切口。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轨和第二方轨的一侧设有调节旋钮。
10.进一步的,所述锯切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设有两个紧固法兰,法兰位于锯片的两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固定在两个方轨滑块之间的设置能够使得两个方轨滑块的受力均匀,提高切割精密度和方轨滑块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锯片与工作台板和立板垂直呈内135和外45度角的安装固定设置能够对型材进行斜角的切割,从而解决了内切锯打料和外切锯算料高的问题,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放料方式不同的设置能够提高锯切效率,同时提高了锯片使用寿命,并解决了频繁换锯片的问题。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锯切片的两侧设有防护板的设置能够防止切割时的碎屑飞溅,保证切割环境的整洁,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支架;3、第一方轨;4、第一滑块;5、第二方轨;6、第二滑块;7、滑动板;8、连接板;9、工进气缸;10、锯切电机;11、锯片;12、紧固螺母;13、防尘隔板;14、滑孔;15、立板;16、工作台板;17、型材本体;18、防护板;19、锯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

图3,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包括底板1和立板15,立板15底部和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工作台板16,工作台板16的顶部放置有型材本体17,工作台板16方便型材本体17的放置,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2,支架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工进气缸9,工进气缸9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8,在工进气缸9的带动下连接板8开始移动,连接板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板7,从而带动滑动板7进行移动,支架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方轨3和第二方轨5,第一方轨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二方轨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其中,将电机固定在两个方轨滑块之间的设置能够使得两个方轨滑块的受力均匀,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6的一侧均与滑动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一滑块4在第一方轨3内滑动和第二滑块6在第二方轨5内滑动,滑动板7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锯切电机10,从而带动锯切电机10向型材本体17靠近,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套接有锯片11,启动锯切电机10带动锯片11进行转动,能够对型材本体17进行135度角切割,锯片11与工作台板16和立板15均垂直呈内135外45度角固定设置。
22.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隔板13,防尘隔板13防止切割时的碎屑落到器械上,影响器械的工作,防尘隔板13的一侧开设有滑孔14,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在滑孔14内滑动,从而对锯切电机10的移动进行导向,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板18,防护板18为l型结构,防护板18防止碎屑飞溅出工作区,立板15的一侧和工作台板16的一侧均开设有锯切口19,锯片11从锯切口19内穿过,第一方轨3和第二方轨5的一侧设有调节旋钮,拧动调节旋钮,调节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6在第一方轨3和第二方轨5上滑动的顺滑度,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螺母12,紧固螺母12用于将锯片11固定在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紧固螺母12位于锯片11的两侧。
23.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型材本体17放置在工作台板16的顶部,然后,启动锯切电机10,在锯切电机10的带动下锯片11进行旋转,同时,启动工进气缸9,在工进气缸9的带动下连接板8开始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7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4在第一方轨3内滑
动和第二滑块6在第二方轨5内滑动,从而带动锯切电机10进出移动,同时带动锯片11穿过立板15的锯切口19到达型材本体17的一侧,然后,沿着工作台板16上的锯切口19对型材本体17进行135度角切割,其中,立板15和防护板18可以防止碎屑的飞溅,防尘隔板13防止切割时的产生的灰尘飞溅,影响切割效果。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包括底板(1)和立板(15),所述立板(15)底部和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板(16),工作台板(16)的顶部放置有型材本体(17),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进气缸(9),工进气缸(9)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7),所述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轨(3)和第二方轨(5),第一方轨(3)内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二方轨(5)内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6)的一侧均与滑动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7)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锯切电机(10),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套接有锯片(11),锯片(11)与工作台板(16)和立板(15)均呈钝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隔板(13),防尘隔板(13)的一侧开设有滑孔(14),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在滑孔(14)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防护板(18),防护板(18)为l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5)的一侧和工作台板(16)的一侧均开设有锯切口(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轨(3)和第二方轨(5)的一侧设有调节旋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切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设有两个紧固螺母(12),紧固螺母(12)位于锯片(11)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头锯对切切割锯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板,工作台板的顶部放置有型材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进气缸,工进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轨和第二方轨,电机固定在两根方轨的中间,由电机连接板与滑块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一侧均与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两个方轨滑块的受力均匀,提高切割精密度和方轨滑块的使用寿命,并通过锯片与工作台板和立板垂直呈内135外90度角的固定方式,能够解决了内切锯打料和外切锯算料高的问题。料和外切锯算料高的问题。料和外切锯算料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崔延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崔延丽
技术研发日:2021.01.06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