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6:13: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茶叶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江西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产茶历史悠久,最有名的包括宁红功夫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和浮梁茶等等。2016年,江西省的茶叶总产量达到了5.8万吨,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40万亩以上,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成为行业的关键问题所在。
3.传统茶树的种植大都采用农家肥,虽然也有部分新型肥料,但对于茶树的产量促进作用不明显,且效果单一,大都还需要搭配一些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止,这对于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容易提高害虫的耐药性。因此,提出一种具有一定病害防治作用且能够进一步促进茶叶产量的肥料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发现采用特定的菌组合发酵以地瓜藤蔓和花生秸秆为主的原料时,能够有效的提高茶叶的产量,茶树长势强壮,叶片肥厚且嫩绿鲜亮,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也得到了提高,提升了茶叶的质量和等级。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肥料,其原料包括:20

25重量份的地瓜藤蔓、15

18重量份的花生秸秆、5

8重量份的脐橙果渣、2

4重量份的腐殖酸、2

5重量份的米糠、3

4重量份的凹凸棒粉、1

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

2重量份的硫酸亚铁、5

7重量份的钙镁磷肥和14

20体积份的菌液;所述菌液包括假黄单胞菌菌液、细黄链霉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1重量份与1体积份的比例为1g:1ml。
6.此外,发明人还发现本发明的特定复合菌能够与茶园土壤本身的微生物形成新的菌落体系,对于炭疽病和轮斑病的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本发明中采用的地瓜藤蔓和花生秸秆均属于农业上的废弃物,但是地瓜藤蔓和花生秸秆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其是作为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绝佳材料;同时,经分解后的粗蛋白能够进一步满足茶叶的营养需求,能够提升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提升茶叶的质量和等级。
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假黄单胞菌菌液、细黄链霉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的体积比为1:1:2;假黄单胞菌菌液的浓度为2
×
108cfu/ml,细黄链霉菌菌液的浓度为1
×
108cfu/ml,酵母菌菌液的浓度为2
×
108cfu/ml。
9.上述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地瓜藤蔓、花生秸秆、脐橙果渣和米糠粉碎后混匀,加入0.2

0.25重量倍数的水,随后加入假黄单胞菌菌液和细黄链霉菌菌液,控制温度为28

33℃,培养4

5h,然后加入酵母菌菌液,继续培养6

8h;然后加入腐殖酸、凹凸棒粉、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亚铁和钙镁磷肥,混匀后,干燥至含水量至10%以下,制粒。优选粉碎
至100目。在使用上述肥料时,建议按照每亩80

100公斤施用。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肥料制备成本不高,制备过程简单,能够进一步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并对病害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
12.实施例1:
13.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肥料,其原料包括:20重量份的地瓜藤蔓、18重量份的花生秸秆、5重量份的脐橙果渣、4重量份的腐殖酸、2重量份的米糠、4重量份的凹凸棒粉、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份的硫酸亚铁、7重量份的钙镁磷肥、4体积份的假黄单胞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4体积份的细黄链霉菌菌液(浓度为1
×
108cfu/ml)、8体积份的酵母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1重量份与1体积份的比例为1g:1ml。
14.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地瓜藤蔓、花生秸秆、脐橙果渣和米糠粉碎至100目后混匀,加入0.25重量倍数的水,放入发酵罐中,随后加入假黄单胞菌菌液和细黄链霉菌菌液,控制发酵罐温度为28

33℃,培养5h,然后加入酵母菌菌液,继续培养7h;然后加入腐殖酸、凹凸棒粉、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亚铁和钙镁磷肥,混匀后,干燥至含水量至10%以下,造粒机制粒。
16.实施例2:
17.一种提高茶叶产量的肥料,其原料包括:25重量份的地瓜藤蔓、15重量份的花生秸秆、8重量份的脐橙果渣、2重量份的腐殖酸、5重量份的米糠、3重量份的凹凸棒粉、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重量份的硫酸亚铁、5重量份的钙镁磷肥、5体积份的假黄单胞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5体积份的细黄链霉菌菌液(浓度为1
×
108cfu/ml)、10体积份的酵母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1重量份与1体积份的比例为1g:1ml。
18.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将地瓜藤蔓、花生秸秆、脐橙果渣和米糠粉碎至100目后混匀,加入0.2重量倍数的水,放入发酵罐中,随后加入假黄单胞菌菌液和细黄链霉菌菌液,控制发酵罐温度为28

33℃,培养4.5h,然后加入酵母菌菌液,继续培养8h;然后加入腐殖酸、凹凸棒粉、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亚铁和钙镁磷肥,混匀后,干燥至含水量至10%以下,造粒机制粒。
20.实施例3:
21.设置对照组:(1)对照组1采用5体积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5体积份的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为1
×
108cfu/ml)、10体积份的酵母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其余同实施例2一致;(2)对照组2采用10体积份的假黄单胞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10体积份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浓度为2
×
108cfu/ml),加入时,先加入假黄单胞菌菌液培养与实施例2相同时间后,再加入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培养与实施例2相同时间,其余同实施例2一致。
22.选择兴国地区的茶树基地,茶树品种选择金萱,树龄为7年,设置5个种植区(均为1亩),保持土壤状况、管理方式、施肥方式和灌溉方式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施用实施例2、对照组1

2、农家肥等肥料,以及同等量的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肥料按照每亩90公斤施用,在
采摘期同一时间采摘茶叶,统计产量,并随机选择3个不同株上的3个鲜叶,按照gb/t8314

2002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总量,取平均值,具体如表1所示。
23.表1
24.组别鲜叶芽产量(g/亩)氨基酸总量(%)实施例2548.34.02对照组1486.23.86对照组2453.73.77农家肥418.53.56空白对照组403.23.48
25.分别调查各个种植区炭疽病和轮斑病的发病情况,每个种植区随机调查10株,每株调查株内上、中、下各5片叶,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
×
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
×
最高病级)]
×
100;病级标准为:叶片上没有病斑为0级,病斑占叶片面积1/4以下的为1级,病斑占叶片面积1/4

2/4之间的为2级,病斑占叶片面积2/4

3/4之间的为3级,病斑占叶片面积3/4以上的为4级。其结果如表2所示。
[0026]
表2
[0027][0028][0029]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