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6:1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相较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诸多优势,如:在碱性体系中具备更快的氧还原反应速率,可以选取非昂贵的材料作为电极催化剂从而降低燃料电池成本,以及氢氧根离子和燃料的传递方向不同可降低因燃料的渗漏而导致电池性能降低等,因而aemfc被研究者广泛关注。
3.阴离子交换膜作为aemfc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在于膜耐碱性能较差。这是由于:(1)氢氧根离子对聚合物主链和导电功能基团的攻击作用而致使其发生降解,同时温度的升高也会加快其破坏速率;(2)膜的离子电导率不高,阴离子交换膜传递的是氢氧根离子,其对应的扩散系数要比氢离子低很多,导致膜的离子传导能力要弱。
4.目前,徐铜文等将溴化聚苯醚(bppo)分别与不同的类型铵盐和烷基链长度不同的季铵基团反应,制出含有不同铵基的aem。结果表明,仲、叔、季铵三种基团的iec(离子交换容量)逐渐增加;而用季铵试剂中的三甲胺、三乙胺、三丙胺和三丁胺制备的季铵型阴离子交换膜的iec逐步减小,其中,三甲胺阴离子交换膜的iec可达到2.22mmol/g,虽然这些阴离子膜的iec值已达到工业要求,但其耐碱性比较差,这是由于阴离子交换膜一般在碱性高温环境下工作(ph>14、80℃),此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容易作为亲核试剂和阴离子交换膜的骨架或阳离子基团发生反应,导致膜失去传导离子的作用甚至发生降解,甚至引起反应物渗透,降低使用效果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6.如何确保阴离子交换膜在具有高iec的基础上,提升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8.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9.具体内容如下:
10.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s1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合成
12.原料i与原料ii发生亲和取代反应得到长链分子,长链分子与对氯甲基苯乙烯在引发剂ii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中间体经季铵化处理得到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
13.原料i与原料ii的摩尔比为2~4:1;
14.原料i为x

r1‑
x,x代表卤素原子,r1代表碳原子个数为2~1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15.原料ii为(ch3)2n

r2‑
n(ch3)2,r2代表碳原子个数为2~1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16.s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17.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在引发剂i作用下,接枝得到ppo接枝聚合物;ppo接枝聚合物配置成注模液,浇铸成膜,干燥后制备得到。
18.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
19.<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机理及有益效果>
20.本技术制备得到的是一种主链疏水、侧链亲水的阴离子交换膜,疏水主链与亲水侧链可以使阴离子交换膜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达到最优水合度,此时膜对氢氧根离子的吸引和氢氧根离子在膜中扩散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膜内可以产生贯通膜的亲水通道并保持膜相对较高的机械强度。
21.(1)选取芳香结构的聚合物作为膜的骨架,用以避免主链的降解,因而选用聚苯醚作为基体;(2)侧链引入长链,目的在于减少降解反应的可能性,降解主要涉及聚合物主链和碱性功能基团的降解;(3)接枝长链选择苯乙烯,因其含苯环具有刚性,稳定性更高,且乙烯基类物质反应条件较少,方便操作。(4)同时由于苯乙烯的离子传导率不高,因而在苯乙烯链上引入柔性长链,通过柔性长支链形成连续通道,进而提升离子传导率,同时对接枝长链的长度进行控制也可控制主侧链的亲疏水程度。
附图说明
22.图1为ppo/100%的接枝物图(经灰度处理);
23.图2为ppo/100%接枝物表面sem图;
24.图3为ppo/100%接枝物断面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6.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s1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合成
28.原料i与原料ii发生亲和取代反应得到长链分子,长链分子与对氯甲基苯乙烯在引发剂ii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中间体经季铵化处理得到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
29.原料i与原料ii的摩尔比为2~4:1;
30.原料i为x

r1‑
x,x代表卤素原子,r1代表碳原子个数为2~1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31.原料ii为(ch3)2n

r2‑
n(ch3)2,r2代表碳原子个数为2~1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32.s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33.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在引发剂i作用下,接枝得到ppo接枝聚合物;ppo接枝聚合物配置成注模液,浇铸成膜,干燥后制备得到。
34.具体地,原料i可以是1,2

二溴乙烷,1,3

二溴丙烷,1,4

二溴丁烷,1,5

二溴戊烷,1,6

二溴己烷,1,7

二溴庚烷,1,8

二溴辛烷,1,9

二溴壬烷,1,10

二溴癸烷。原料i还可以是将上述卤素原子

br,替换成f、cl、i。原料i还可以是将上述的烷基(c3~c10)的直链结构替换成烷基(c3~c10)的支链结构。
35.具体地,原料i可以是1


‑2‑


乙烷,1


‑2‑


乙烷,1


‑2‑


乙烷,1


‑3‑


丙烷,1


‑3‑


丙烷,1


‑3‑


丙烷,1


‑4‑


丁烷,1


‑4‑


丁烷,1


‑4‑


丁烷,1


‑5‑


戊烷,1


‑5‑


戊烷,1


‑5‑


戊烷,1


‑6‑


己烷,1


‑6‑


己烷,1


‑6‑


己烷,1


‑7‑


庚烷,1


‑7‑


庚烷,1


‑7‑


庚烷,1


‑8‑


辛烷,1


‑8‑


辛烷,1


‑8‑


辛烷,1


‑9‑


壬烷,1


‑9‑


壬烷,1


‑9‑


壬烷,1



10



癸烷,1



10



癸烷,1



10



癸烷,原料i还可以是将上述的烷基(c3~c10)的直链结构替换成烷基(c3~c10)支链结构。
36.本发明中,原料i过量使用,目的在于得到有利于产物端基为卤素原子的长链化合物,端基为卤素原子能够进一步的加成反应。
37.进一步的,原料i为x

r1‑
x,x代表卤素原子,r1代表碳原子个数为4~8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38.原料ii为(ch3)2n

r2‑
n(ch3)2,r2代表碳原子个数为4~8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39.进一步的,卤素原子可相同也可不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原料i中的二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为相同卤素原子以及不同卤素原子时,相同卤素原子的效果优于不同卤素原子的效果,这是由于:不同的卤素原子占的空间位阻不同,同时活泼性也不同,所以在同一个反应条件下反应程度和顺序不相同,会导致生成的产物效果有所降低。
40.进一步的,原料i中的卤素原子为f、cl、br或i。
41.进一步的,原料i中的卤素原子优选为cl或br。这是由于:f原子活泼性强,反应过程不易控制;i原子活泼性较弱,要使反应程度达到目标,需要加强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等。
42.具体地,原料ii可以是n,n,n’,n
’‑
四甲基

1,2

乙二胺,n,n,n’,n
’‑
四甲基

1,3

丙二胺,n,n,n’,n
’‑
四甲基

1,4

丁二胺,n,n,n’,n
’‑
四甲基

1,5

己二胺,n,n,n’,n
’‑
四甲基

1,6

庚二胺,n,n,n’,n
’‑
四甲基

1,7

辛二胺,n,n,n’,n
’‑
四甲基

1,8

壬二胺,n,n,n’,n
’‑
四甲基

1,9

癸二胺。原料i还可以是将上述的烷基(c3~c10)的直链结构替换成烷基(c3~c10)的支链结构。
43.进一步的,r2代表碳原子个数为4~8的直链烷基,若采用支链结构,效果较差,因为支链越多,基团所占空间越大,会导致接枝密度降低。
44.进一步的,原料i与原料ii的摩尔比为2:1。若原料i的加入量过多,会导致原料i有剩余,从而使得生产的长链减少。
45.本发明中,原料i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2。若对氯甲基苯乙烯的加入量进一步提升,将会导致后续的接枝密度多高。进一步的,原料i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
46.本发明中,引发剂ii包括aibn和/或abvna。当aibn作为引发剂时得到的多是线型
产物。这种结构通常卷曲成不规则的团状,受拉伸时则可成直线状。
47.本发明中,引发剂i为过氧化苯甲酰。
48.本发明中,引发剂ii的添加量为对氯甲基苯乙烯单体用量的1~3%。
49.本发明中,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摩尔比为1:0.2~1。
50.本发明中,引发剂i的添加量为ppo单体用量的1~5%。
51.本发明中,季铵化处理采用的试剂为三甲胺,三甲胺与中间体的摩尔比为2~5:1。
52.进一步的,三甲胺与中间体的摩尔比为3:1。
53.本发明中,s2中,ppo接枝聚合物配置成注模液,注模液用涂抹于模具表面,烘干后再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洗涤,再经烘干处理得到。
54.具体地,制备方法为:
55.s1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合成
56.原料i与原料ii溶于无水乙醇中,边搅拌边滴加对氯甲基苯乙烯,并于80~100℃油浴搅拌20~40min,再加入溶有引发剂ii的有机溶剂,搅拌回流18~25h,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乙醇沉淀,并过滤得到中间体;
57.中间体与溶有季铵化试剂的无水乙醇溶液共混,置于室温下反应8~12h,反应后经抽滤、清洗得到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
58.s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59.将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溶解于nmp中,再加入引发剂i,在95~120℃下搅拌得到反应液,反应液倒入无水乙醚中析出聚合物,洗涤除去未反应单体,再经真空干燥,得到ppo接枝聚合物;
60.ppo接枝聚合物溶解得到注模液,用涂抹器涂抹于模具表面,制备得到阴离子交换膜,于70~95℃下烘干2~5h;
61.阴离子交换膜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20~28h,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再于70~95℃下烘干2~5h。
62.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
63.<反应机理示例>
64.现以原料i为1,6

二溴己烷,原料ii为n,n,n’,n
’‑
四甲基

1,6

己二胺进行具体的机理陈述。
65.(1)亲和取代
[0066][0067]
(2)加成反应
[0068]
[0069][0070]
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的加成产物,符合马氏规则,即试剂中带部分正电荷的原子或基团总是加到双键中带部分负电荷的碳原子上,而在对氯甲基苯乙烯中由于苯环的存在位置2处的碳原子电子密度增大,带部分负电荷。所以在加成反应中,长链阳离子基团加到位置2的碳原子上。
[0071]
(3)季铵化处理
[0072][0073]
由于应用于不同行业的电池电解液成分差别很大,如锂锰一次电池电解液含碳酸丙烯酯、乙二醇二甲醚等主要溶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则含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以及碳酸二乙酯等主要溶剂;且其中的导电盐也完全不同,导致电解液密度、酸碱度等的差别。
[0074]
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可适应不同电解液种类及浓度的交换膜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侧链接枝密度使膜亲疏水达到最佳的动态平衡,使膜具备最佳含水量。含水量会影响阴离子交换膜水通道中氢氧根离子的电导率,太高会削弱对氢氧根离子的吸引力,以此适应不同电解液。
[0075]
<实施例>
[0076]
实施例1
[0077]
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8]
s1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合成
[0079]
1,6

二溴己烷与n,n,n’,n
’‑
四甲基

1,6

己二胺以摩尔比为2:1的比例溶于无水乙醇中,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15ml,边搅拌边滴加对氯甲基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与1,6

二溴己烷等摩尔的量加入,并于95℃油浴搅拌30min,再加入溶有aibn的甲苯溶液,aibn的加入量为对氯甲基苯乙烯单体质量的1.5%,搅拌回流20h,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乙醇沉淀,并过滤得到中间体;
[0080]
用无水乙醇配置浓度为5mol/l的三甲胺溶液,中间体与三甲胺溶液共混,三甲胺与中间体的摩尔比为3:1,置于室温下反应10h,反应后经抽滤、清洗得到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
[0081]
s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0082]
将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按摩尔比为1:0.2的比例溶解于nmp中,再加入bpo,在110℃下搅拌得到反应液,反应液倒入无水乙醚中析出聚合物,洗涤除去未反应单体,再经真空干燥,得到ppo接枝聚合物;
[0083]
ppo接枝聚合物用dmso溶解,配置成20wt%的注模液,用涂抹器在平整玻璃板上制得均匀阴离子交换膜,于80℃下烘干4h;
[0084]
阴离子交换膜置于1mol/l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再于80℃下烘干4h。
[0085]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阴离子交换膜用ppo/20%接枝物表示。
[0086]
实施例2
[008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在于,s2中,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摩尔比为1:0.5。
[0088]
制备得到的阴离子交换膜用ppo/50%接枝物表示。
[0089]
实施例3
[009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在于,s2中,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摩尔比为1:0.8。
[0091]
制备得到的阴离子交换膜用ppo/80%接枝物表示。
[0092]
实施例4
[009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在于,s2中,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摩尔比为1:1。
[0094]
制备得到的阴离子交换膜用ppo/100%接枝物表示。
[0095]
实施例5
[009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i为1,2

二溴乙烷。
[0097]
实施例6
[009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i为1,9

二溴壬烷。
[0099]
实施例7
[010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i为1,6

二碘己烷。
[0101]
实施例8
[010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i为1


‑6‑


己烷。
[0103]
实施例9
[010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ii为n,n,n’,n
’‑
四甲基

1,3

丙二胺。
[0105]
实施例10
[010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ii为n,n,n’,n
’‑
四甲基

1,8

壬二胺。
[0107]
实施例11
[0108]
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9]
s1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合成
[0110]
1,6

二溴己烷与n,n,n’,n
’‑
四甲基

1,6

己二胺以摩尔比为2:1的比例溶于15ml无水乙醇中,边搅拌边滴加对氯甲基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与1,6

二溴己烷等摩尔的量加入,并于90℃油浴搅拌25min,再加入溶有abvna的甲苯溶液,abvna的加入量为对氯甲基苯乙烯单体质量的3%,搅拌回流18h,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乙醇沉淀,并过滤得到中间体;
[0111]
用无水乙醇配置浓度为5mol/l的三甲胺溶液,中间体与三甲胺溶液共混,三甲胺与中间体的摩尔比为2:1,置于室温下反应9h,反应后经抽滤、清洗得到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
[0112]
s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0113]
将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按摩尔比为1:1的比例溶解于nmp中,再加入bpo,在100℃下搅拌得到反应液,反应液倒入无水乙醚中析出聚合物,洗涤除去未反应单体,再经真空干燥,得到ppo接枝聚合物;
[0114]
ppo接枝聚合物用dmso溶解,配置成20wt%的注模液,用涂抹器在平整玻璃板上制得均匀阴离子交换膜,于85℃下烘干3h;
[0115]
阴离子交换膜置于1mol/l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再于85℃下烘干3h。
[0116]
实施例12
[0117]
一种长侧链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8]
s1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的合成
[0119]
1,6

二溴己烷与n,n,n’,n
’‑
四甲基

1,6

己二胺以摩尔比为2:1的比例溶于15ml无水乙醇中,边搅拌边滴加对氯甲基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与1,6

二溴己烷等摩尔的量加入,并于95℃油浴搅拌20min,再加入溶有aibn的甲苯溶液,aibn的加入量为对氯甲基苯乙烯单体质量的1%,搅拌回流25h,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乙醇沉淀,并过滤得到中间体;
[0120]
用无水乙醇配置浓度为5mol/l的三甲胺溶液,中间体与三甲胺溶液共混,三甲胺与中间体的摩尔比为5:1,置于室温下反应9h,反应后经抽滤、清洗得到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
[0121]
s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0122]
将ppo与季铵化苯乙烯接枝物按摩尔比为1:1的比例溶解于nmp中,再加入bpo,在100℃下搅拌得到反应液,反应液倒入无水乙醚中析出聚合物,洗涤除去未反应单体,再经真空干燥,得到ppo接枝聚合物;
[0123]
ppo接枝聚合物用dmso溶解,配置成20wt%的注模液,用涂抹器在平整玻璃板上制得均匀阴离子交换膜,于85℃下烘干3h;
[0124]
阴离子交换膜置于1mol/l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再于85℃下烘干3h。
[0125]
<对比例>
[0126]
对比例1
[0127]
一种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28]
s1取ppo与n

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摩尔比为1:1,将ppo溶解在氯苯中,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添加量为nbs质量的5%)在135℃进行溴化反应,得到的溴化ppo(bppo);
[0129]
s2将上述得到的bppo浸泡于20ml、1mol/l koh溶液中在60℃浸泡24h,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的产物记为bppo

oh;
[0130]
s3 bppo

oh溶解在10ml氯苯和dmf(体积比1:1)的混合溶剂中,随后与20ml、30wt%三乙胺的乙醇溶液共混,室温搅拌8h,得到的铵化产物记为bppo

oh( ).
[0131]
s4将bppo

oh( )浸泡在20ml、1mol/lnaoh中8h,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得到阴离子交换膜。
[0132]
对比例2
[0133]
一种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34]
ppo用dmso溶解,配置成20wt%的注模液,用涂抹器在平整玻璃板上制得均匀阴离子交换膜,于80℃下烘干4h。
[0135]
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阴离子交换膜用ppo表示。
[0136]
<试验例>
[0137]
分别以实施例1

10,对比例1

2为试验样品,实施例用e表示,对比例用c表示,并分别测定:
[0138]
(1)电导性能
[0139]
电导性能指标包括离子交换容量(iec)、吸水率(wu)、电导率;
[0140]

离子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0141]
阴离子交换膜(aem)的离子交换容量(iec)通过反滴定法测定。首先,将大约100mg的aem样品浸泡于50ml hcl标准溶液(0.01mol/l)中48h。随后使用naoh标准溶液(0.01mol/l)进行反滴定,酚酞作为指示剂。最后将样品膜在80℃下干燥至恒重。
[0142][0143]
其中,m1(mol/l)和v1(ml)分别为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m2(mol/l)和v2(ml)分别为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wdry(g)为干膜的质量。
[0144]

吸水率测试方法
[0145]
将阴离子交换膜膜(50
×
10mm)浸没于去离子水中,在指定温度下浸泡24h。将膜取出后,迅速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随后称重并记为wwet。
[0146]
最后将样品在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测量其重量,记为wdry。
[0147][0148]

电导率测试方法
[0149]
阴离子交换膜的氢氧根电导率测试类似于阳离子交换膜的质子电导率测试方法,是使用四电极探针法。测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在恒电流模式下(0.1ma),扫描频率范围为1mhz

1000hz。测试过程如下:将1
×
4cm(氧氧根型)的阴离子交换膜放置于夹具中,并与2个测电压和2个测电流的电极相连接,电极之间距离为1cm,将夹具放置于去离子水中,立即完成测试。氢氧根电导率计算如下:
[0150][0151]
其中,r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得的膜电阻,l是电极之间的距离(1cm),w和d分别是膜的宽度(1cm)和膜的厚度。
[0152]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0153]
(2)力学性能
[0154]
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
[0155]
测定方法参照gb/t 1040.3

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塑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0156]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0157]
(3)化学稳定性
[0158]
化学稳定性指标选用耐碱性。
[0159]
测试方法为,在60℃下,将阴离子交换膜放置于naoh溶液中,溶液浓度分别为1、2、3、4、5mol/l,浸泡24小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再测量膜的电导率值,观察膜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电导率的变化。
[0160]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0161]
并对ppo/100%进行表观形貌的观察,结果如图1

图3所示。
[0162]
其中,图1为ppo/100%的接枝物图(经灰度处理);
[0163]
图2为ppo/100%接枝物表面sem图(放大倍数为5000);
[0164]
图3为ppo/100%接枝物断面sem图(放大倍数为1000)。
[0165]
表1阴离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
[0166][0167]
表2阴离子交换膜的力学性能
[0168][0169]
表3阴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稳定性
[0170][0171]
图1中可以看到该膜表面平整且均匀;从图2中看出膜表面平整,说明该膜材料结构致密,各组分之间融合得较为均匀;从图3中断面没有发现明显的孔结构与相分离现象,说明各组分间相容性良好。
[01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