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4:3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治疗痤疮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痤疮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发病率很高,易反复发作,可持续多年,严重者可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损坏患者容颜、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座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雄性激素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炎症等因素有关。
3.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肺风酒刺”范畴,以颜面、胸背部发生黑头粉刺,压之脂栓排出,或有丘疹,小如粟粒,大若赤豆,孤立散在,或密集成群,或颜有脓疮,其色黄白,破之即出,脓血相兼或生结节,淡红或紫,突出皮面,或半在皮下,触之韧实,或有囊肿,其形卵圆,触之柔韧, 本病可有皮疹病史,可见于青年男女。《医宗金鉴
·
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刺。其病机为青年男女血气方刚,血热内蕴,气火偏旺,致灼血成瘀,郁搏于肌肤,复因过食甘肥厚味,热邪内蕴,郁久化毒,循经生热,结于体肤,热毒郁结,针对本病血热蕴毒,郁结体肤的病机,故治疗宜用养血祛风,清热凉血之法治之”。
4.现有的中药配方,或成分过于复杂,疗效缓慢,或制备方法繁杂,不易实现,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口服药物具有养血祛风,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血热风燥引起的丘疹性痤疮,症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伴红色丘疹,颜面潮红,皮肤烘热,痛痒或皮肤油腻,间有结节,或伴有口臭,便秘,尿赤等症状。该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按重量份计算,活性成分包括:地黄10

30份,全蝎3

6份,僵蚕5

10份,蜂房5

10份,甘草5

10份,当归10

30份,黄芪10

30份,知母10

30份,天冬10

30份,麦冬10

30份,熟地10

30份。
6.本发明的原料特点:配方中的地黄甘苦而寒,清热凉血,滋养阴液。全蝎辛平,解疮肿毒,用于疮疡肿毒,有以毒攻毒之效;僵蚕咸辛,化痰散结。蜂房甘平,善祛风攻毒,除瘾疹瘙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黄芪补气健脾。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润肠通便。天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麦冬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熟地滋阴养血。
7.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制备成颗粒。颗粒既具有液体制剂吸收迅速完全,易于服用,口感好等优点,又具有固体制剂质量稳定,携带、保存和服用方便等特点。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黄10

30份,全蝎3

6份,僵蚕5

10份,蜂房5

10份,甘草5

10份,当归10

30份,黄芪10

30份,知母10

30份,天冬10

30份,麦冬10

30份,熟地10

30份加入到提取罐
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煎煮8小时,合并滤液,滤过(80目);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滤液置于浓缩罐进行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30(8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稠膏加入10

30份糊精,混匀,经制粒机制成颗粒,干燥(60℃),备用。
8.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功效确切、作用机理明确的中药成分地黄、全蝎、僵蚕、蜂房、甘草、当归、黄芪、知母、天冬、麦冬、熟地为主要原料,以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为研制依据、根据中医对痤疮的发生机理及治则组方,充分挖掘其药用功能,多种成分、综合作用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具有养血祛风,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血热风燥引起的丘疹性痤疮,症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伴红色丘疹,颜面潮红,皮肤烘热,痛痒或皮肤油腻,间有结节,或伴有口臭,便秘,尿赤之症状。从而从根本上治疗痤疮。为众多痤疮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可靠、价廉的药物,和其他同类药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0.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11.本发明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按重量份计算,成分包括:地黄10

30份,全蝎3

6份,僵蚕5

10份,蜂房5

10份,甘草5

10份,当归10

30份,黄芪10

30份,知母10

30份,天冬10

30份,麦冬10

30份,熟地10

30份。
12.本发明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黄10

30份,全蝎3

6份,僵蚕5

10份,蜂房5

10份,甘草5

10份,当归10

30份,黄芪10

30份,知母10

30份,天冬10

30份,麦冬10

30份,熟地10

30份加入到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煎煮8小时,合并滤液,滤过(80目);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滤液置于浓缩罐进行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30(8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稠膏加入10

30份糊精,混匀,经制粒机制成颗粒, 干燥(60℃),备用。
1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成分包括:地黄10

30份,全蝎3

6份,僵蚕5

10份,蜂房5

10份,甘草5

10份,当归10

30份,黄芪10

30份,知母10

30份,天冬10

30份,麦冬10

30份,熟地10

3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黄10

30份,全蝎3

6份,僵蚕5

10份,蜂房5

10份,甘草5

10份,当归10

30份,黄芪10

30份,知母10

30份,天冬10

30份,麦冬10

30份,熟地10

30份加入到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煎煮8小时,合并滤液,滤过(80目);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滤液置于浓缩罐进行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30(8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稠膏加入10

30份糊精,混匀,经制粒机制成颗粒,干燥(60℃),备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按重量份计算,成分包括:地黄10


技术研发人员:祝希春 吴鹏 王中来 周澜华 王奕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城皮肤医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3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