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酰亚胺薄膜及其合成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03:4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薄膜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酰亚胺是指主链结构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聚酰亚胺因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酰亚胺合成简捷方便且有多个合成途径,可根据需求对其分子结构和合成方案进行设计。酰亚胺材料的加工方式多样,可根据材料要求以预聚体、固化膜、粉体等各种形态应用于树脂或复合材料等方面。酰亚胺材料的性能通常取决于合成单体的选择及其比例、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后期成型加工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通常,当仅仅改变一个条件后,其他条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得到性能更优的最终产品。因此,酰亚胺类的产品的研发直至今日依然是工业界的巨大挑战。
3.从单体的选择角度而言,市面上已知的酰亚胺类产品通常由链状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酐/芳香族二酐而得;或者是由芳香族二胺和脂肪族二酐/芳香族二酐而得。由于反应单体本身的限制,所获得的产品性能经常会出现某些方面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现象。因此,近些年来,很多企业、研究所和高校都在尝试采用不同的单体制备酰亚胺材料。
4.cn105968355a公布一种以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为反应原料制备聚酰亚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二酐溶解或悬浮于弱水溶性溶剂中,逐渐加入二胺;或者将二胺溶解于弱水溶性溶剂中,逐渐加入二酐;然后加热混合发生成盐聚合反应生成聚酰亚胺尼龙盐悬浮物;b)将得到的聚酰亚胺尼龙盐悬浮物过滤,然后通过干燥聚酰亚胺尼龙盐分子内脱水得到聚酰亚胺粉末。所述弱水溶性溶剂为沸点为120

220℃的酮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15g/100g水。用这种方法制备聚酰亚胺需要将二胺和二酐在大约100℃下进行反应,能耗比较大。并且,获得的产品的特性黏度比较高,不利于进一步的成型加工。
5.cn110862539a公布了一种以3,3
’‑
二甲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为反应原料制备聚酰亚胺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单体与溶剂的除水处理;步骤二、有机溶剂体系中聚酰胺酸的合成;步骤三、聚酰胺酸与有机溶剂的分离;步骤四、聚酰胺酸的热亚胺化;步骤五、溶剂的回收再利用。该发明声称具有操作简便,产物与溶剂分离率高,溶剂回收率高,亚胺化工序节约能量等优势。然而,该发明并没有提供任何的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所获得的聚酰亚胺是否可以有任何的合成优势和性能的改进。
6.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仍然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部分。因此,仍然有必要研究不同的反应单体对于最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开发配套的聚合条件和成型加工方法,以获得性能更优异的酰亚胺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应温度过高、且产品黏度大或者反应条件和产品性能关系不明确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亚胺薄膜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酰亚胺薄膜由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至少一种芳香族二酐在非质子化极性溶剂中反应获得浆料,然后将所获得的聚酰氨酸浆料通过涂布或者流延的方法制成均匀的薄膜,然后高温亚胺化,以获得最终的薄膜产品。由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获得的酰亚胺薄膜材料具有无色、透明度高、且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
8.本发明涉及的酰亚胺薄膜由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至少一种芳香族二酐在非质子化极性溶剂中反应获得聚酰氨酸浆料,然后将所获得的浆料通过涂布或者流延的方法制成均匀的薄膜,然后进行高温亚胺化获得;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如结构(1)所示:
[0009][0010]
其中r基团为c
n
h
2n
或者o,n为1

10的整数,r1和r2选自烷基、羧基、卤素且相互独立。
[0011]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如结构(1)所示:
[0012][0013]
其中r基团为c
n
h
2n
,r1和r2选自烷基且相互独立。
[0014]
在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如结构(1)所示:
[0015][0016]
其中r基团为ch2,r1和r2选自c1‑
c4烷基且相互独立。
[0017]
本发明所述的脂环族二胺可选自,但不限于,二环己基甲烷二胺、二环己基乙烷二胺、二环己基丙烷二胺、二环己基丁烷二胺、3,3
’‑
二甲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3
’‑
二乙基
ꢀ‑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乙烷、3,3
’‑
二乙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3,3
’‑
二乙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丁烷、3,3
’‑
二乙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3
’‑
二丙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 3,3
’‑
二丁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双(4

氨基环己基)醚、双(3

甲基
‑4‑
氨基环己基)醚、双 (3

乙基
‑4‑
氨基环己基)醚、双(3

丙基
‑4‑
氨基环己基)醚以及双(3

丁基
‑4‑
氨基环己基)醚及其组合物。
[0018]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额外加入其他脂肪族二胺或者其他脂环族二胺。所述的脂肪族二胺或者其他脂环族二胺包括,但不限于,1,4

丁二胺、1,5

戊二胺、1,6

己二胺、2

甲基

1,5

戊二胺(mpd)、1,7

庚二胺、1,8

辛二胺、1,9

壬二胺、2

甲基

1,8

辛二胺、2,2,4

三甲基己二胺、 2,4,4

三甲基己二胺、5

甲基

1,9

壬二胺、1,10

癸二胺、1,11

十一烷二
胺、2

丁基
‑2‑
乙基

1,5
‑ꢀ
戊二胺、1,12

十二烷二胺、1,13

十三烷二胺、1,14

十四烷二胺、1,16

十六烷二胺、1,18

十八烷二胺、1,6

己二胺、2

甲基

1,5

戊二胺、1,9

壬二胺、2

甲基

1,8

辛二胺、1,10

癸二胺和1,12
‑ꢀ
十二烷二胺、2

甲基

1,5

戊二胺、1,2

二氨基环己烷、1,4

二氨基环己烷或1,3

二氨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低聚(1,2

环氧丙烷)二胺、以及上述胺与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丙烯腈、环氧乙烷等的加合物。
[0019]
如果本发明中加入其他的二胺,则其他二胺相对于全部的二胺的比例为不大于15%摩尔含量,优选的不大于10%摩尔含量,更有选的不大于5%摩尔含量。
[0020]
作为芳香族四羧酸二酐,本发明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芳香族四甲酸二酐。其可以选自,但不限于,均苯四甲酸二酐、2,2

双(3,4

二羧基苯基)丙烷二酸酐、2,2

双(2,3

二羧基苯基) 丙烷二酸酐、1,1

双(3,4

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酸酐、1,1

双(2,3

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酸酐、双 (3,4

二羧基苯基)甲烷二酸酐、双(2,3

二羧基苯基)甲烷二酸酐、2,2

双(4

(4

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1,3

二氢

1,3

二氧代
‑5‑
异苯并呋喃羧酸

1,4

亚苯基酯、4

(2,5

二氧代四氢呋喃
‑3‑ꢀ
基)

1,2,3,4

四氢萘

1,2

二羧酸酐、1,2,5,6

萘四羧酸二酐、2,3,6,7

萘四羧酸二酐、2,3,5,6

吡啶四羧酸二酐、3,4,9,10

二萘嵌苯四羧酸二酐、2,2

双(3,4

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酸酐、2,2

双 (4

(3,4

二羧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酸酐、2,2

双(4

(3,4

二羧基苯甲酰基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酸酐、2,2
’‑
双(三氟甲基)

4,4
’‑
双(3,4

二羧基苯氧基)联苯二酸酐等及其组合物。
[0021]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加入额外的脂环族四酸二酐。其可以选自,但不限于,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

环戊烷四羧酸二酐、2,3,5,6

环己烷四羧酸二酐、5

(2,5

二氧代四氢
‑3‑
呋喃基)
‑3‑ꢀ
甲基
‑3‑
环己烯

1,2

二羧酸二酐等。
[0022]
如果本发明中加入其他的二酐,则其他二酐相对于全部的二酐的比例为不大于15%摩尔含量,优选的不大于10%摩尔含量,更有选的不大于5%摩尔含量。
[0023]
本发明中,四羧酸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在0.8

1.2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分子量,机械性能也优异。作为摩尔比,优选为0.9

1.1、更优选为0.92

1.07。
[0024]
此外,本发明中还可以加入由单胺衍生物或羧酸衍生物构成的封端剂进行了封端。作为由单胺衍生物构成的封端剂,可以举出例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2,3

二甲基苯胺、2,6

二甲基苯胺、3,4

二甲基苯胺、3,5

二甲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邻溴苯胺、间溴苯胺、对溴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邻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邻茴香胺、间茴香胺、对茴香胺、邻乙氧基苯胺、间乙氧基苯胺、对乙氧基苯胺、邻氨基苯甲醛、对氨基苯甲醛、间氨基苯甲醛、邻氨基苄腈、对氨基苄腈、间氨基苄腈、氨基联苯、3

氨基联苯、4

氨基联苯、2

氨基苯基苯基酿、3

氨基苯基苯基醚、 4

氨基苯基苯基醚、2

氨基二苯甲酮、3

氨基二苯甲酮、4

氨基二苯甲酮、2

氨基二苯硫醚、 3

氨基二苯硫醚、4

氨基二苯硫醚、2

氨基二苯砜、3

氨基二苯砜、4

氨基二苯砜、α

萘胺、β
‑ꢀ
萘胺、1

氨基
‑2‑
萘酸、5

氨基
‑1‑
萘酸、2

氨基
‑1‑
萘酸、4

氨基
‑1‑
萘酸、5

氨基
‑2‑
萘酸、7

氨基
‑2‑
萘酸、8

氨基
‑1‑
萘酸、8

氨基
‑2‑
萘酸、1

氨基蒽、2

氨基蒽、9

氨基蒽等芳香族单胺。其中优选使用苯胺的衍生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由羧酸衍生物构成的封端剂,主要可以举出羧酸酐衍生物。作为羧酸酐衍生物,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酐、2,3

二苯甲酮二甲酸酐、3,4

二苯甲酮二甲酸酐、2,3

二羧基苯基苯基醚酸酐、3,4

二羧基苯基苯基醚酸酐、2,3

联苯二甲酸酐、3,4

联苯二甲酸酐、2,3

二羧基二
苯砜酸酐、3,4

二羧基二苯砜酸酐、2,3

二羧基二苯硫醚酸酐、3,4

二羧基二苯硫醚酸酐、1,2

萘二甲酸酐、2,3
‑ꢀ
萘二甲酸酐、1,8

萘二甲酸酐、1,2

蒽二甲酸酐、2,3

蒽二甲酸酐、1,9

蒽二甲酸酐等芳香族二羧酸酐。这些芳香族二羧酸酐中,优选使用邻苯二甲酸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 种以上混合使用。
[0025]
本发明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可选的交联剂为氮丙啶系交联剂、叠氮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树脂系交联剂、二胺交联剂或三胺交联剂。当使用交联剂的时候,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二胺和二酐的总量)为0.1%

10%摩尔含量,优选的含量为0.5%

8%摩尔含量,更优选的含量为1%

5%摩尔含量。
[0026]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到一种酰亚胺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中,二胺和二酐反应单体可以在非质子化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非质子化的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n

甲基
‑2‑
吡咯烷酮、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γ

丁内酯、丙二醇单甲醚、环戊酮、环己酮、醋酸乙酯、甲苯、甲乙酮以及任意溶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本发明采用非质子化的极性有机溶剂,所述的非质子化的极性有机溶剂包括n,n

二甲基甲酰胺和n,n

二甲基乙酰胺。
[0027]
通常情况下,反应体系的浓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任意变化。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本发明中,如果二胺和二酐占整个反应体系(即所有反应物、溶剂、添加剂等物料的总和) 的质量分数在大于18%且小于30%的范围内时,所得到的反应产物最终制成酰亚胺薄膜具有无色、透明度高、且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优选的,二胺和二酐占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大于20%且小于25%.
[0028]
在本发明中,二胺和二酐先反应生成酰亚胺前体。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制备酰亚胺前体:氮气氛围下,将总质量分数比大于18%且小于30%(更优选为质量分数大于20%且小于25%) 二酐与二胺加入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在合适的温度下聚合得到粘度为2000

150000cp(更优选为3000

100000cp)的聚酰氨酸浆料。反应过程也可加入封端剂和交联剂。
[0029]
现有技术中二胺和二酐的反应生成聚酰氨酸浆料的反应温度通常采用室温,即20

25℃。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果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

2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控制在5

15 ℃的范围内,获得的聚酰氨酸浆料前体再进一步加工,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酰亚胺薄膜。
[0030]
通过上述的技术改进,所获得的酰亚胺薄膜时可以有更好的无色、透明度高、且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
[0031]
在本发明中,聚酰氨酸浆料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100000以下。此处,重均分子量是指将已知数均分子量的聚苯乙烯作为标准、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定的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更优选为10000以上60000以下、最优选为15000以上50000以下。
[0032]
然后将聚酰胺酸浆料经消泡0.5

24h后涂覆在硅片或玻璃表面,随后梯度升温进行高温亚胺化,得到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梯度升温的方式优选为以1

10℃/分钟的升温率在温度60℃至500℃的范围加热2

10h。
[0033]
与现有的交联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优越之处在于:1)生成聚酰胺酸浆料的过程中不要高温反应,从而节约能源。2)通过控制反应物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使得所获得聚酰胺酸浆料经过后续加工可以生成有更好的无色、透明度高、且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的酰亚胺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5]
测试方法:
[0036]
聚酰胺酸的黏度测试方法:
[0037]
将制造例中得到的聚酰氨酸浆料使用坎农

芬斯克粘度计测定25℃下的对数粘度。对数粘度(μ)通过下式求得。
[0038]
μ=ln(t
s
/t0)/c
[0039]
t0:溶剂的流通时间
[0040]
t
s
:高分子稀溶液的流通时间
[0041]
c:0.5g/dl
[0042]
透光率测试方法:
[0043]
使用分光光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coh

400)在400

700nm的整个波长范围内测量薄膜的总透光率,单位为百分比(%)。
[0044]
y值(yi)测试方法:
[0045]
使用日本分光(株)制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

670”,测定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膜的黄色度(yellow index(黄色指数):yi值)。在没有样品的状态下进行背景测定后,将光学膜设置于样品架,对相对于300~800nm的光的透过率进行测定,求出三刺激值(x、 y、z),基于下述式算出yi值。
[0046]
yi=100
×
(1.2769x

1.0592z)/y
[0047]
杨氏模量测试方法和拉伸强度测试方法:
[0048]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膜的拉伸弹性模量,按照jisk7127,使用电气机械式万能试验机(instron公司制),试验速度5m/分钟及负荷传感器(load cell)5kn的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从而实施测定。
[0049]
【实施例1】
[0050]
聚酰胺酸浆料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6.3111g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加入在配有机械搅拌的 250ml的三口瓶中,然后加入48.36g无水二甲基乙酰胺(dmac)。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pm。待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温度调整到10℃。随后在30分钟内均匀的将6.5436g均苯二酐加入反应体系中。此时反应体系的浓度大约为21%(重量分数)。然后将混合物在10℃下反应24h。停止搅拌,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抽真空消泡,得到粘稠的均一的聚酰胺酸浆料,该浆料的黏度为82000cp。
[0051]
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将上述所得的酰氨酸浆料体刮涂到面积为25cm
×
25cm的玻璃板上,随后将涂覆好的酰胺酸浆料以10℃/分钟的升温率升温到27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加热2h。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得具有25μm的酰亚胺膜。
[0052]
【实施例2】
[0053]
聚酰胺酸浆料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7.1526g的3,3
’‑
二甲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加入在配有机械搅拌的250ml的三口瓶中,然后加入51.52g无水二甲基乙酰胺(dmac)。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pm。待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温度调整到10℃。随后在30分钟内均匀的将6.5436g均苯二酐加入反应体系中。此时反应体系的
浓度大约为21% (重量分数)。然后将混合物在10℃下反应24h。停止搅拌,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抽真空消泡,得到粘稠的均一的聚酰胺酸浆料,该浆料的黏度为39000cp。
[0054]
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将上述所得的酰氨酸浆料体刮涂到面积为25cm
×
25cm的玻璃板上,随后将涂覆好的酰胺酸浆料以10℃/分钟的升温率升温到27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加热2h。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得具有25μm的酰亚胺膜。
[0055]
【对比例1】
[0056]
聚酰胺酸浆料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6.3111g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加入在配有机械搅拌的 250ml的三口瓶中,然后加入94.27g无水二甲基乙酰胺(dmac)。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pm。待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温度调整到10℃。随后在30分钟内均匀的将6.5436g均苯二酐加入反应体系中。此时反应体系的浓度大约为12%(重量分数)。然后将混合物在10℃下反应24h。停止搅拌,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抽真空消泡,得到粘稠的均一的聚酰胺酸浆料,该浆料的黏度为6100cp。
[0057]
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将上述所得的酰氨酸浆料体刮涂到面积为25cm
×
25cm的玻璃板上,随后将涂覆好的酰胺酸浆料以10℃/分钟的升温率升温到27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加热 2h。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得具有25μm的酰亚胺膜。
[0058]
【对比例2】
[0059]
聚酰胺酸浆料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6.3111g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加入在配有机械搅拌的 250ml的三口瓶中,然后加入48.36g无水二甲基乙酰胺(dmac)。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pm。待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温度调整到10℃。随后在30分钟内均匀的将6.5436g均苯二酐加入反应体系中。此时反应体系的浓度大约为21%(重量分数)。然后将混合物在25℃下反应24h。停止搅拌,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抽真空消泡,得到粘稠的均一的聚酰胺酸浆料,该浆料的黏度为26000cp。
[0060]
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将上述所得的酰氨酸浆料体刮涂到面积为25cm
×
25cm的玻璃板上,随后将涂覆好的酰胺酸浆料以10℃/分钟的升温率升温到27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加热 2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得具有25μm的酰亚胺膜。
[0061]
【对比例3】
[0062]
聚酰胺酸浆料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7.1526g的3,3
’‑
二甲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加入在配有机械搅拌的250ml的三口瓶中,然后加入100.44g无水二甲基乙酰胺(dmac)。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pm。待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温度调整到 10℃。随后在30分钟内均匀的将6.5436g均苯二酐加入反应体系中。此时反应体系的浓度大约为12%(重量分数)。然后将混合物在25℃下反应24h。停止搅拌,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抽真空消泡,得到粘稠的均一的聚酰胺酸浆料,该浆料的黏度为2800cp。
[0063]
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将上述所得的酰氨酸浆料体刮涂到面积为25cm
×
25cm的玻璃板上,随后将涂覆好的酰胺酸浆料以10℃/分钟的升温率升温到27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加热2h。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得具有25μm的酰亚胺膜。
[0064]
【对比例4】
[0065]
聚酰胺酸浆料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7.1526g的3,3
’‑
二甲基

4,4
’‑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加入在配有机械搅拌的250ml的三口瓶中,然后加入51.52g无水二甲基乙酰胺(dmac)。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pm。待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温度
调整到10℃。随后在30分钟内均匀的将6.5436g均苯二酐加入反应体系中。此时反应体系的浓度大约为21% (重量分数)。然后将混合物在25℃下反应24h。停止搅拌,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抽真空消泡,得到粘稠的均一的聚酰胺酸浆料,该浆料的黏度为3900cp。
[0066]
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将上述所得的酰氨酸浆料体刮涂到面积为25cm
×
25cm的玻璃板上,随后将涂覆好的酰胺酸浆料以10℃/分钟的升温率升温到27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加热2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得具有25μm的酰亚胺膜。
[0067]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得到的酰亚胺膜根据上述的测试方法测试其透光率、y值、杨氏模量和拉伸模量。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0068]
表1:
[0069][0070]
由此可见,当采用本发明所使用的二胺并且在本发明所限定的反应和加工条件下获得的酰亚胺薄膜展现出优良的综合性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