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1:43: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及飞行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两种有人驾驶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和两种兼具有人驾驶和无线遥控功能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上班高峰交通堵塞已经成为普遍问题。飞行汽车因此诞生,可以成为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在面上堵塞时,可转换为飞行模式实现出行。目前的飞行汽车多为多旋翼式飞行汽车和固定翼飞行汽车。其中多旋翼式飞行汽车在升空后依旧需要多旋翼旋转工作来维持,因此不利于提高飞行汽车空中续航时间,而固定翼飞行汽车又需要跑道起飞升空,所以使用较为不便。
3.所以需要提出更好兼顾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高续航力、实现中高速平稳飞行、结构简单、控制容易、成本较低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
4.如果新的飞行汽车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升力单元,为了保障高续航力,需要停转叶式螺旋桨,这时静止的叶式螺旋桨又会面临高速平飞时的气流冲击,产生紊流,导致飞行不稳;此外,在飞行汽车高速平飞时迎风或横风层流也会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桨叶翼尖也会产生激波震颤,也容易飞行不稳;并且还存在风阻较大、悬停时风吹易偏航问题;所以飞行汽车在垂直升力单元上需要采用新的结构方案来适应平飞过程中的高速层流,且又能从控制层面较为简单地将飞行运动控制分解为垂直起降控制和平飞加减速控制,以实现垂直起降、固定翼水平飞行、陆地加减速着地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四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分别为两种有人驾驶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和两种兼具有人驾驶和无线遥控功能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其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6.方案1,一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包括:两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两个动力单元11、车身2、缓冲悬挂20、驾驶舱和乘员舱21、前轮22、后轮23、刹车装置24、陆地驱行装置25、主机翼3、尾翼4、飞行驱进装置5、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其中,所述主机翼3又包括:襟翼31和副翼32;所述尾翼4又包括:水平尾翼41、升降舵42、垂直尾翼43和方向舵44;所述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所述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所述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所述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
7.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所述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所述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所述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所述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所述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所述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
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所述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所述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和飞行驱进装置5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所述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所述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8.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9.方案2,一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包括:两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两个动力单元11、车身2、缓冲悬挂20、驾驶舱和乘员舱21、前轮22、后轮23、刹车装置24、陆地驱行装置25、主机翼3、尾翼4、飞行驱进装置5、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源及驱控装置7;其中,所述主机翼3又包括:襟翼31和副翼32;所述尾翼4又包括:水平尾翼41、升降舵42、垂直尾翼43和方向舵44;所述电源及驱控装置7又包括:电池单元71、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所述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所述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所述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所述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
10.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所述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所述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所述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所述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所述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所述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所述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所述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和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
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所述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所述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11.所述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电池单元71由其供电;所述驱动单元72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输出功率驱动其运转;所述控制单元73电连接驱动单元72和驾驶员操纵装置6,以输出对驱动单元72的控制信号,和接收来自驾驶员操纵装置6的控制指令;
12.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控制其功率的输出;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13.方案3,一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包括:两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两个动力单元11、车身2、缓冲悬挂20、驾驶舱和乘员舱21、前轮22、后轮23、刹车装置24、陆地驱行装置25、主机翼3、尾翼4、飞行驱进装置5、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源及驱控装置7、多个舵机8、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遥控装置90;其中,所述主机翼3又包括:襟翼31和副翼32;所述尾翼4又包括:水平尾翼41、升降舵42、垂直尾翼43和方向舵44;所述电源及驱控装置7又包括:电池单元71、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所述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襟翼31连接一组舵机8;所述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副翼32连接一组舵机8;所述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升降舵42连接一组舵机8,所述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方向舵44连接一组舵机8;与此同时,所述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还连接驾驶员操纵装置6;
14.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所述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所述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所述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所述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所述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所述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所述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所述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和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
15.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所述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所述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16.所述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驾驶员操纵装置6、通信收发单元9、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电池单元71由其供电;所述驱动单元72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各组舵机8以驱动和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舵面偏转动作;所述驱动单元72又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输出功率驱动控制其运转;所述控制单元73电连接驱动单元72和驾驶员操纵装置6,以输出对驱动单元72的控制信号,和接收来自驾驶员操纵装置6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单元73还电连接通信收发单元9,以接收来自通信收发单元9的控制指令;
17.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控制其功率的输出;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和/或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的输出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18.遥控空中飞行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经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遥控陆地行驶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及控制单元73向驾驶员操纵装置6发送操纵指令,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调节陆地驱行装置25的驱动功率,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
19.方案4,一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包括:两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两个动力单元11、车身2、缓冲悬挂20、驾驶舱和乘员舱21、前轮22、后轮23、刹车装置24、陆地驱行装置25、主机翼3、尾翼4、飞行驱进装置5、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源及驱控装置7、多个舵机8、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遥控装置90;其中,所述主机翼3又包括:襟翼31和副翼32;所述尾翼4又包括:水平尾翼41、升降舵42、垂直尾翼43和方向舵44;所述电源及驱控装置7又包括:电池单元71、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所述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襟翼31连接一组舵机8;所述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副翼32连接一组舵机8;所述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升降舵42连接一组舵机8,所述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方向舵44连接一组舵机8;与此同时,所述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还连接驾驶员操纵装置6;
20.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所述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所述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所述前轮22
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所述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所述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所述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所述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所述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和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
21.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所述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所述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22.所述各组舵机8、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驾驶员操纵装置6、通信收发单元9、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电池单元71由其供电;所述驱动单元72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输出功率驱动控制其运转;所述控制单元73电连接驱动单元72和驾驶员操纵装置6,以输出对驱动单元72的控制信号,和接收来自驾驶员操纵装置6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单元73还电连接通信收发单元9,以接收来自通信收发单元9的控制指令;
23.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控制其功率的输出;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电连接各组舵机8,对各组舵机8实施直接电控制,从而直接控制各组舵机8以驱动和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舵面偏转动作;所述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和/或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的输出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24.遥控空中飞行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经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遥控陆地行驶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及控制单元73向驾驶员操纵装置6发送操纵指令,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调节陆地驱行装置25的驱动功率,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
25.进一步地,方案1-4中所述的四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还包括:离合器及
变速箱26和/或摄像装置64和/或云台65和/或惯性测量单元62和/或电子罗盘66和/或气压计67和/或卫星定位模块63;所述离合器及变速箱26,所述离合器及变速箱26和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陆地驱行装置25连接离合器及变速箱26,离合器及变速箱26再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陆地驱行装置25提供驱动力经过离合器及变速箱26的离合与变速环节后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所述离合器及变速箱26还连接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操纵离合器及变速箱26执行离合动作和调节陆地驱行装置25到前轮22和/或后轮23的动力传动比;摄像装置64和/或云台65和/或惯性测量单元62和/或电子罗盘66和/或气压计67和/或卫星定位模块63;所述摄像装置64固定于车身2,摄像装置64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装置7由其供电和控制摄像装置64通电及拍摄动作,摄像装置64用于记录、拍摄、本地存储图像或视频;或者,所述摄像装置64还设置于云台65上,云台65固定于车身2上,云台65为摄像装置64提供固定、支撑、安装位置,为摄像装置64提供增稳和防抖功能,以及调整摄像装置64水平和俯仰的拍摄角度,云台65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装置7由其供电和控制云台65的通电及转动拍摄动作;或者,摄像装置64还通过通信收发单元9与无线遥控装置90实现无线图传,用于飞行汽车在遥控飞行模式下,实现无线遥控远端监视操作下的辅助飞行;所述惯性测量单元62设置于车身2上,其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惯性测量单元62测得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三维加速度、三轴角度、三维角速度、飞行方向、飞行高度信号并传至控制单元73,控制单元73根据这些飞行运动数据对当前飞行汽车姿态进行解算、优化、误差补偿;控制单元73还电连接通信收发单元9,将飞行汽车的飞行运动数据通过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发送至无线遥控装置90进行参数显示;所述电子罗盘66固定于车身2,其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和电池单元71,其单独测得飞行方向数据并传至控制单元73,用作飞行方向数据参考;所述气压计67也固定于车身2,其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和电池单元71,其单独测得飞行高度数据并传至控制单元73,用作飞行高度数据参考;所述卫星定位模块63也固定于车身2,其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和电池单元71,其测得卫星定位数据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实现导航飞行;或者,控制单元73将卫星定位数据通过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发送至无线遥控装置90,用于飞行汽车在遥控飞行模式下,为用户提供数据参考辅助用户实现无线遥控飞行和便于丢失后定位找回。
26.进一步地,方案2-4中所述的三种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还包括:燃油发电装置70;所述燃油发电装置70固定安装于车身2;燃油发电装置70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单元7中的电池单元71;燃油发电装置70主要由燃油引擎和发电机组成,通过燃烧所携带燃料,产生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为电池单元71进行增程充电。
27.作为优选,方案1-4中,所述主机翼3为单层翼、或双层翼、或多层翼;所述主机翼3为不可折叠式机翼、或可折叠式机翼;所述缓冲悬挂20采用非独立悬挂系统、或独立悬挂系统、或折叠式悬挂系统;所述尾翼4还采用v型尾翼,所述v型尾翼由左右两个翼面成v型构成,v型尾翼兼有垂尾和平尾的功能,v型尾翼的两个翼面后缘安装有偏转舵面;偏转舵面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或连接于控制尾翼4偏转舵面动作的舵机8;所述前轮22的车轮个数为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所述后轮23的车轮个数也为一个、或两个、或多个。
28.作为优选,方案1-4中,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翼面上靠近翼面边缘的设置有连续的导流凹槽、或连续的导流凸台、或连续的导流翼刀、或断续的导流凹槽、或断续的导流凸台、或断续的导流翼刀、或断续的导流通孔、或散射状的导流凹槽、或散射状的导流
凸台、或散射状的导流翼刀、或散射状的导流通孔,以防止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高速旋转过程中气流附面层离心向翼面边缘方向流动,抑制翼面边缘部位附面层分离;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连续翼面为单片螺旋连续翼面、或双片对置交叠式螺旋连续翼面、或多片轴对称交叠式螺旋连续翼面;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螺旋翼面层数为两层、或三层、或多层;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轴向垂直投影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正多边形、或带圆角的三角形、或带圆角的正方形;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侧向垂直投影形状为方形、或菱形、或梭形、或三角形、或“8”字形、或两侧带波浪齿的方形。
29.作为优选,方案1-4中,所述动力单元11或陆地驱行装置25采用活塞发动机、或转子发动机、或涡轮轴发动机、或电动机;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采用脉动式喷气发动机、或涡喷发动机、或涡扇发动机、或涡桨发动机、或电动涡喷发动机、或活塞发动机驱动叶式螺旋桨、或转子发动机驱动叶式螺旋桨、或涡轮轴发动机驱动叶式螺旋桨、或电动机带动叶式螺旋桨、或电池驱动电动机带动叶式螺旋桨、或燃油发电装置驱动电动机带动叶式螺旋桨;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或动力单元11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设置于车身2的两侧、或设置于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或同时设置于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和水平尾翼41上;所述动力单元11一对一驱动一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或者,所述动力单元11一对二同时驱动两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所述飞行驱进装置5设置于车身2的鼻首位置、或设置于车身2的中部、或设置于车身2的顶部、或设置于车身2的两侧、或设置于车身2的尾部、或设置于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
30.作为优选,方案3或4中,所述通信收发单元9和无线遥控装置90采用矿石收音机无源遥控电路、或wlan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或zigbee通信模块、或4g/5g通信模块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线通信及控制;所述无线遥控装置90包括手机、或遥控腕带、或脑电波控制眼镜、或遥控vr眼镜、或遥控vr头盔、或影像控制头盔、或地面遥控站、或飞行控制遥控器、或飞行控制网络平台。
31.具体的,方案1-4中的飞行汽车准备垂直起飞时,驾驶员或用户控制动力单元11带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全速运转并达到设定转速后,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快速拨动空气产生升力,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升空,飞行汽车实现爬升或悬停;飞行汽车升空后,驾驶员或用户控制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向前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向前飞行,加速过程中,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的表面气流沿翼面流过产生升力,与此同时,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迎风侧各层斜坡层面的气流流速加快,其去风侧的各层斜坡层面的气流流速减慢,但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仍提供升力,整个飞行汽车的升力由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共同提供;并且机翼两侧对称设置的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轴向运转还产生陀螺效应,提高飞行汽车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驾驶员或用户控制飞行汽车加速达到设定飞行速度后,调节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减速运转至停止后,整个飞行汽车的升力仅由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共同提供;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在停转后依旧能依靠迎风侧的螺旋翼面切割气流和适应整个飞行汽车加速后带来的快速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
32.飞行汽车准备垂直降落时,驾驶员或用户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使飞行汽车减速达
到设定飞行速度后,控制动力单元11带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加速运转,整个飞行汽车的升力由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共同提供;驾驶员或用户控制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转速使其达到设定转速后,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减速,直至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升力逐步降低为零,则整个飞行汽车的升力主要由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提供;驾驶员或用户控制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使其减速运转,飞行汽车逐步实现滑跑降落或垂直降落;
33.飞行汽车准备滑翔起飞时,驾驶员或用户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使飞行汽车加速并达到设定飞行速度后,调节水平尾翼41上的升降舵42的舵面动作使其向上偏转实现飞行汽车抬头进入滑飞姿态,并控制主机翼3上的襟翼31的舵面动作使其向下偏转,使主机翼3翼面升力增大实现滑翔起飞;飞行汽车准备滑翔降落时,驾驶员或用户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使飞行汽车减速,调节水平尾翼41上的升降舵42的舵面动作使其向下偏转实现飞行汽车低头进入滑降姿态,并控制主机翼3上的襟翼31的舵面动作使其向上偏转,使主机翼3翼面产生的升力减小实现滑翔降落;
34.飞行汽车准备重载短距滑翔起飞时,驾驶员或用户控制动力单元11带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全速运转并达到设定转速后,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快速拨动空气产生升力,同时,驾驶员或用户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使飞行汽车加速并达到设定飞行速度后,整个飞行汽车的升力由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共同提供;驾驶员或用户调节水平尾翼41上的升降舵42的舵面动作使其向上偏转实现飞行汽车抬头进入滑飞姿态,并控制主机翼3上的襟翼31的舵面动作使其向下偏转,使主机翼3翼面升力增大实现重载短距滑翔起飞;驾驶员或用户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使飞行汽车加速达到设定飞行速度后,调节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减速运转至停止后,整个飞行汽车的升力仅由主机翼3和水平尾翼41共同提供来维持平飞。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6.1、本发明方案1和2提供了两种有人驾驶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新方案;方案3和4提供了两种兼具有人驾驶和无线遥控功能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方案,可远程遥控垂直起降兼顾固定翼飞行,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并且在遥控驾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又可切换为有人驾驶状态使车内人员接管驾驶;
37.2、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来替代传统的叶片式螺旋桨,其采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来提供垂直方向上的升力,并且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使高速气流经螺旋翼面切割引流后,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或悬停风吹偏航问题;尤其在高速平飞过程中,为提高续航力使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停转以后,静止的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多层翼面结构依旧能很好的适应快速层流,保持飞行稳定性;
38.3、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来提供飞行汽车垂直方向上的升力,采用飞行驱进装置来提供平飞时的牵引力或推力,又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快速层流,避免中高速飞行翼尖震颤的问题,能更好兼顾垂直起降、实现中高速平飞;
39.4、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在单位半径内相比单层叶式螺旋桨能够提供更大的升力;
40.5、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在扁平外缘环翼上增加导流凹槽、凸台、翼刀、通孔以进一步减弱在飞行汽车平飞和桨叶旋转时迎面高速冲击气流对桨叶升力气流的干扰冲击,增强螺旋翼面结构对迎风层流或横风层流的切割引流效果;
41.6、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来提供飞行汽车垂直起降时的升力,采用飞行驱进装置使飞行汽车平飞从而使主机翼产生升力,能从控制层面较为简单地将飞行运动控制分解为垂直起降控制和平飞加减速控制,特别是平飞时依靠机翼舵面动作调整飞行汽车的姿态,降低飞控难度,有利于方案3和4下使无人遥控软件方法简单化;与美制v-22鱼鹰倾转翼飞机相比,方案1和2的控制结构也相对更为简单;
42.7、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飞行驱进装置使飞行汽车获得平飞时的动力,停止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运转后依靠主机翼产生升力维持平飞,相比需要维持桨叶旋转滞空的多旋翼无人机,更能节省燃料或电力,从而提高续航时长;
43.8、本发明方案1-4能自由选择滑翔起飞与滑翔降落、滑翔起飞与垂直降落、垂直起飞与滑翔降落、垂直起飞与垂直降落这几种混合起降方式;特别是方案1的有人驾驶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可在有跑道时仅依靠主机翼升力满负载滑翔起飞;可在跑道较短时同时运转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增加辅助升力实现短距滑跑起飞;可在跑道较长时同时运转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增加辅助升力实现超重负载滑翔起飞;在无跑道的野外可实现轻载垂直起降,战场或野外场地适应性更强;
44.9、本发明方案1-4中采用云台和摄像装置的垂直起降兼顾固定翼飞行汽车,采用垂直起降能适应野外战场场地,采用固定翼飞行方式,能提高续航时长,所以采用云台和摄像装置能实现野外战场环境下的长航时远程巡逻监视,并且飞行方式切换为空中悬停时可实现空中定点监视功能。
附图说明
45.图1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1;
46.图2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2;
47.图3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3;
48.图4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4;
49.图5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1的系统原理图;
50.图6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2的系统原理图;
51.图7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3的系统原理图;
52.图8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4的系统原理图;
53.图9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5的系统原理图;
54.图10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6的系统原理图;
55.图11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5;
56.图12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6;
57.图13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结构样式图及其翼面导流结构样式1;
58.图14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结构样式图及其翼面导流结构样式2;
59.图15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双片对置交叠式螺旋连续翼面结构图;
60.图16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层流适应演示及侧向垂直投影形状图。
61.标号说明:
62.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动力单元11;车身2;缓冲悬挂20;驾驶舱和乘员舱21;前轮22;后轮23;刹车装置24;陆地驱行装置5;离合器及变速箱26;主机翼3;襟翼31;副翼32;尾翼4;水平尾翼41;升降舵42;垂直尾翼43;方向舵44;飞行驱进装置5;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惯性测量单元62;卫星定位模块63;电源及驱控装置7;电池单元71;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燃油发电装置70;舵机8;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遥控装置90;摄像装置100;云台101;导流凹槽111;导流凸台112;导流翼刀113;导流通孔114;v型尾翼400;斜面舵420。
具体实施方式
6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64.图1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1。其适合于采用发动机提供全部驱动动力。如图所示,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和飞行驱进装置5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65.图2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2。其适合于采用电动机提供部分或全部驱动动力。如图所示,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
缓冲悬挂20;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和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66.图3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3。其适合于采用电动机提供部分或全部驱动动力。如图所示,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襟翼31连接一组舵机8;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副翼32连接一组舵机8;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升降舵42连接一组舵机8,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方向舵44连接一组舵机8;与此同时,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还连接驾驶员操纵装置6;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和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
67.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68.图4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4。其适合于采用电动机提供部分或全部驱动动力,且兼具有人驾驶和无线遥控功能。如图所示,襟翼31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靠近车身2的位置,襟翼31连接一组舵机8;副翼32设置于主机翼3的后缘远离车身2的位置,副翼32连接一组舵机8;升降舵42设置于水平尾翼41的后缘,升降舵42连接一组舵机
8,方向舵44设置于垂直尾翼43的后缘,方向舵44连接一组舵机8;与此同时,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还连接驾驶员操纵装置6;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由动力单元11连接和驱动旋转;主机翼3的翼根固定于车身2的两侧;尾翼4固定于车身2的尾部;前轮22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前部;后轮23通过缓冲悬挂20连接于车身2的后部;驾驶舱和乘员舱21固定于车身2上,为驾驶员提供操纵位;驾驶员操纵装置6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的驾驶位供驾驶员操纵驾驶;刹车装置24就近设置于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位置,且固定于缓冲悬挂20;刹车装置24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设置于驾驶舱和乘员舱21内,固定于车身2;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检测及显示陆地行驶车速、行驶里程、续航里程、飞行高度、飞行空速、爬升及下降速率、飞行姿态、飞行航向数据以及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和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驾驶或飞行;
69.飞行驱进装置5固定于车身2,其产生牵引力或推力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平飞;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问题;陆地驱行装置25固定于车身2,其连接驱动前轮22和/或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车身2两侧的主机翼3上对称位置各自连接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动力单元11,由动力单元11驱动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并提供垂直升力。
70.图5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1的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连接于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用于检测及显示这三者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以及各种必要驾驶参考信息;驾驶员操纵装置6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刹车装置24,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71.图6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2的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用于检测及显示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以及各种必要驾驶参考信息;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驾驶员操纵装置6、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电池单元71由其供电;驱动单元72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输出功率驱动其运转;控制单元73电连接驱动单元72和驾驶员操纵装置6,以输出对驱动单元72的控制信号,和接收来自驾驶员操纵装置6的控制指令;
72.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刹车装置24,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
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控制其功率的输出;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73.图7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3的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用于检测及显示电源及驱控装置7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以及各种必要驾驶参考信息;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驾驶员操纵装置6、通信收发单元9、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电池单元71由其供电;驱动单元72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各组舵机8以驱动和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舵面偏转动作;驱动单元72又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输出功率驱动控制其运转;控制单元73电连接驱动单元72和驾驶员操纵装置6,以输出对驱动单元72的控制信号,和接收来自驾驶员操纵装置6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73还电连接通信收发单元9,以接收来自通信收发单元9的控制指令;
74.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控制其功率的输出;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刹车装置24,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和/或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的输出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75.遥控空中飞行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经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遥控陆地行驶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及控制单元73向驾驶员操纵装置6发送操纵指令,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调节陆地驱行装置25的驱动功率,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
76.图8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4的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各组舵机8、驱动单元72、控制单元73、驾驶员操纵装置6、通信收发单元9、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电连接电池单元71由其供电;驱动单元72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输出功率驱动控制其运转;控制单元73电连接驱动单元72和驾驶员操纵装置6,以输出对驱动单元72的控制信号,和接收来自驾驶员操纵装置6的指令;控制单元73还电连接通信收发单元9,以接收来自通信收发单元9的指令;
77.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各个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以控制其功率的输出;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刹车装置24,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执行对前轮22和后轮23的刹车制动动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电连接
各组舵机8,对各组舵机8实施直接电控制,从而直接控制各组舵机8以驱动和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舵面偏转动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和/或动力单元11和/或飞行驱进装置5和/或陆地驱行装置25的输出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78.遥控空中飞行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经通信收发单元9无线控制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外缘环翼叶式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遥控陆地行驶时,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90及控制单元73向驾驶员操纵装置6发送操纵指令,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调节陆地驱行装置25的驱动功率,使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
79.具体的,图7与图8的系统区别在于,图7中各组舵机8的动作控制统一由驱动单元72驱动执行,统一由控制单元73发出程序控制指令进行控制,而控制单元73又由驾驶员操纵装置6进行指令控制;或者由通信收发单元9接收、转发来自于无线遥控装置90指令进行控制。而图8中,各组舵机8的动作控制统一由驾驶员操纵装置6驱动执行,与此同时,驾驶员操纵装置6可采用电路开关、继电器等电路对各组舵机8的电力通断实施直接电控制;用户直接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各组舵机8的运作;或者由通信收发单元9接收、转发来自于无线遥控装置90指令,由控制单元73解析指令后再发出控制信号送至驾驶员操纵装置6,使其对各组舵机8实施直接电控制。
80.此外,图6、7、8中虚线所表示的连接关系,包括了多种系统方案:系统方案一,两个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7、陆地驱行装置25三者可均采用电动机提供动力;系统方案二,两个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7、陆地驱行装置25三者中的两者均采用电动机提供动力,剩余的一者采用发动机输出动力时,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7由其控制输出功率;系统方案三,两个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7、陆地驱行装置25三者中的一者采用电动机提供动力,剩余的两者采用发动机输出动力时,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7由其控制输出功率。
81.图9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5的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该图以图5为基础增加了离合器及变速箱26,使飞行汽车陆地行驶时具备离合及变速功能。图中电子仪表及传感器61连接于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用于检测及显示这三者的运行数据参数和控制参数以及各种必要驾驶参考信息;陆地驱行装置25连接离合器及变速箱26,离合器及变速箱26再连接驱动后轮23,陆地驱行装置25提供驱动力经过离合器及变速箱26的离合与变速环节后驱动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驾驶员操纵装置6连接前轮22或后轮23、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陆地驱行装置25、离合器及变速箱26、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驾驶员操纵装置6还连接刹车装置24,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带动刹车装置24对前轮22和后轮23进行刹车制动;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前轮22或后轮23的转动实现陆地行驶转向;驾驶员在驾驶时操作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驱动单元72、动力单元11、飞行驱进装置5的驱动功率,调节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转速,操纵襟翼31、副翼32、升降舵42、方向舵44的偏转动作,使飞
行汽车实现升空、降落、悬停、加减速飞行、飞行滚转、飞行转向、飞行姿态调整。
82.图10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实施例6的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原理图在图6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飞行驱进装置5;且新采用了斜面舵420;斜面舵420连接于驾驶员操纵装置6,驾驶员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控制斜面舵420的舵面动作使其产生偏转力矩,以调节整个飞行汽车在快速飞行时的俯仰姿态和方向;
83.此外,该系统原理图还增加了摄像装置100、云台101、惯性测量单元62、卫星定位模块63、燃油发电装置70,这五者都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装置7中的电池单元71和控制单元73;摄像装置100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装置7由其供电和控制摄像装置100通电及拍摄动作,摄像装置100用于记录、拍摄、本地存储图像或视频;云台101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装置7由其供电和控制云台101上摄像装置100通电及拍摄动作;动惯性测量单元62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惯性测量单元62测得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三维加速度、三轴角度、三维角速度、飞行高度信号并传至控制单元73,控制单元73根据这些飞行运动数据对当前飞行汽车飞行时的姿态进行解算、优化、误差补偿;卫星定位模块63电连接于控制单元73,其测得卫星定位数据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导航驾驶或飞行。
84.图11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5。该实施例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离合器及变速箱26,形成了一种借助离合器及变速箱实现离合变速的有人驾驶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如图所示,离合器及变速箱26固定于车身2,陆地驱行装置25连接离合器及变速箱26,离合器及变速箱26再连接驱动后轮23,陆地驱行装置25提供驱动力经过离合器及变速箱26的离合与变速环节后驱动后轮23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行驶;驾驶员通过驾驶员操纵装置6操纵离合器及变速箱26执行离合动作和变速动作,来切断或接通陆地驱行装置25到后轮23的动力连接,以及调节陆地驱行装置25到后轮23的动力传动比,从而带动整个飞行汽车实现陆地前进、倒车和加减速行驶,并且在飞行汽车离地后切断对前后轮的动力连接以节省能源。
85.图12为本发明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的实施例6。其采用了v型尾翼的一种有人驾驶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行汽车。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相似,差异在于,仅采用一个飞行驱进装置5,该飞行驱进装置5设置于车身2的前部;其尾翼4采用的是v型尾翼420,v型尾翼由左右两个翼面成v型构成,v型尾翼兼有垂尾和平尾的功能,v型尾翼的两个翼面后缘安装有斜面舵420构成的偏转舵面;其前轮22仅采用一个车轮,使飞行汽车整体形成前三点式轮式陆地行驶和起落机构;
8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新增摄像装置100、云台101、惯性测量单元62、卫星定位模块63、燃油发电装置70。具体的,云台101固定于车身2上,摄像装置100固定于云台101上,用于飞行拍摄和飞行记录;动惯性测量单元62设置于车身2上,用于测得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三维加速度、三轴角度、三维角速度、飞行高度信号等飞行运动数据,飞行汽车的电源及驱控装置7根据这些飞行运动数据对当前飞行汽车飞行时的姿态进行解算、优化、误差补偿;卫星定位模块63固定于车身2,其测得卫星定位数据为驾驶员提供数据参考辅助驾驶员实现导航驾驶或飞行;燃油发电装置70电连接于电源及驱控单元7为其进行增程充电。
87.图13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结构样式图及其翼面导流结构样式1。如图所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结构样式为单片螺旋连续翼面。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翼面上靠近翼面边缘位置设置有连续的导流凹槽111、或连续的导流凸台112、或连续的导流翼刀113;
导流凹槽111、或导流凸台112、或导流翼刀113的作用是抑制翼面边缘部位附面层分离,防止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高速旋转时气流附面层离心向边缘流动。相应的,导流凹槽111、或导流凸台112、或导流翼刀113还可以是断续状的。
88.图14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结构样式图及其翼面导流结构样式2。如图所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结构样式为单片螺旋连续翼面。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翼面上靠近翼面边缘位置设置有散射状的导流凹槽111、或散射状的导流凸台112、或散射状的导流翼刀113、或散射状的导流通孔114;这种散射状的导流凹槽111、或导流凸台112、或导流翼刀113、或导流通孔114作用也是抑制翼面边缘部位附面层分离,防止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高速旋转时气流附面层离心向边缘流动。
89.图15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双片对置交叠式螺旋连续翼面结构图。如图所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连续翼面为双片对置交叠式螺旋连续翼面。相应的,其连续螺旋翼面还可以是单片螺旋连续翼面、或多片轴对称交叠式螺旋连续翼面;并且其连续螺旋翼面的层数可以是两层、三层、或多层。
90.图16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的层流适应演示及侧向垂直投影形状图。如图所示,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多层翼面结构能适应整个飞行汽车加速后带来的快速层流,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轴线两侧的气流以层流的方式沿各层斜坡层面边缘流过;由于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其螺旋翼面是连续螺旋翼面结构,基于这种结构特性,相比于叶式螺旋桨在翼尖冲击高速气流时集中于叶桨尖端产生的应力震颤,多层连续翼面则能够以整个缘侧来迎接高速气流的冲击,并且由于缘侧的连续弧形边缘具有较好的切割气流及引流效果,连续螺旋翼面比叶式螺旋桨能够更好的适应高速层流。
91.此外本图还展示了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侧向垂直投影形状为菱形。相应的,其侧向垂直投影形状还可以是方形、或菱形、或梭形、或三角形、或“8”字形、或两侧带波浪齿的方形。需要说明的是,两侧带波浪齿的方形,是一种大直径螺旋翼面和小直径螺旋翼面连续且交叠的方案,即轴左侧翼面垂直投影和轴右侧翼面垂直投影长短交替的方案,该种方案有利于提高大直径螺旋翼面缘侧的升力效率。
92.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