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9: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饰面板被用于房屋的墙体或者屋顶的表面装修是现在常用的一种屋内装修方式,通过不同的装饰面板,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内饰空间的艺术形象,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3.目前,带有表面装饰层的装饰面板在墙体或者屋顶的表面进行安装时,首先会在墙面上间隔固定龙骨或者定位结构,随后通过其它组合挂件等方式,将装饰板固定至预设位置处的龙骨或者定位结构上。
4.但是,在上述装饰板的安装过程中,由于相邻两个龙骨或者定位结构之间的距离需要与装饰板的宽度相对应,对龙骨或者定位结构的安装位置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如此,就需要现场精准测量龙骨或者安装结构之间的固定间距,费时费工装,装配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及其安装结构,旨在提高装饰板的装配效率。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包括:
8.固定构件,固定构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墙体和第一装饰板固定连接,且形成有弹性插接槽;
9.插入构件,用于与第二装饰板固定连接,插入构件还包括插接段,插接段用于与弹性插接槽插接固定。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可以通过固定构件将第一装饰板安装固定于墙体上,并将第二装饰板通过插入构件安装于固定构件的弹性插接槽内,即可实现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的固定安装。即,通过固定构件和插入构件,可以将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安装固定于墙体上。在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依次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对固定构件和插入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能够节省大量的测量定位时间,有利于提高装饰板的装配效率;此外,通过弹性插接槽对插接段的挤压固定,还有利于加强插入构件和固定构件之间固定安装的牢固程度。
11.可选的,固定构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平行段、垂直段和第二平行段,第一平行段用于与墙体固定,第二平行段用于与第一装饰板固定;
12.固定构件还包括弹性段,弹性段、第一平行段和垂直段共同围成弹性插接槽。
13.可选的,垂直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行段和第二平行段的一端垂直连接,弹性段的一端与第一平行段远离垂直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性段的另一端靠近垂直段,以使弹
性插接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平行段。
14.可选的,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的方向,弹性段远离第一平行段的部分朝向垂直段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且第一凸起结构与垂直段之间的间距小于插接段的厚度。
15.可选的,弹性段弯折形成第一凸起结构。
16.可选的,插接段为平板结构。
17.可选的,插接段的任意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和/或,
18.垂直段朝向弹性段的侧面上设有第三凸起结构。
19.可选的,插接段弯折形成第四凸起结构,第四凸起结构用于与第一凸起结构卡接配合,以阻止插接段脱离弹性插接槽。
20.可选的,第一平行段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固定连接固定构件和墙体。
21.可选的,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和垂直段的方向,弹性段的宽度小于第一平行段的宽度,且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平行段靠近两侧边缘的位置。
22.可选的,还包括压板,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和垂直段的方向,第一平行段的宽度小于压板的长度,且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用于将第一平行段固定于墙体上。
23.可选的,插入构件还包括固定段,固定段的一端与插接段的一端垂直连接,插接段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弹性插接槽内,而固定段用于与第二装饰板固定连接。
24.可选的,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的方向,弹性段的垂直投影长度与固定段的厚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垂直段的长度,且插接段的长度与第一平行段的厚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垂直段的长度。
25.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装饰板和至少一个上述装饰板的安装组件,装饰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第一装饰板与固定构件固定连接,第二装饰板与插入构件固定连接,且插入构件与固定构件通过插接段和弹性插接槽插接固定。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的安装结构,通过固定构件将第一装饰板安装固定于墙体上,并将第二装饰板通过插入构件安装于固定构件的弹性插接槽内,即可完成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的固定安装,如此重复,从而完成多个装饰板的安装固定,在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依次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对固定构件和插入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能够节省大量的测量定位时间,从而提高装饰板的装配效率;此外,通过弹性插接槽对插接段的挤压固定,还有利于加强插入构件和固定构件之间固定安装的牢固程度。
27.可选的,第一装饰板与第二装饰板相对的侧面相互贴合,且第一装饰板背向固定构件的表面与第二装饰板背向插入构件的表面平齐。
28.可选的,第一装饰板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构件固定连接,第二装饰板靠近第一装饰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插入构件固定连接,且插入构件与固定构件一一对应设置。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包括压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包括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第一装饰板通过固定构件和压板与墙体固定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第一装饰板仅通过固定构件与墙体固定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其弹性插接槽开口方向与第一平行段平行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的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与图8所示固定构件对应的插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的通过压板安装的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为与图10所示固定构件对应的插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为与图10对应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为图8所示固定构件的俯视图;
42.图14为图10所示固定构件的俯视图。
43.实用新型附图标记:
[0044]1‑
固定构件;11

弹性插接槽;12

第一平行段;13

垂直段;14

弹性段;15

第二平行段;2

插入构件;21

插接段;22

固定段;3

墙体;4

第一装饰板;5

第二装饰板;61

第一凸起结构;62

第二凸起结构;63

第四凸起结构;7

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7]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
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50]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其中,固定构件1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墙体3和第一装饰板4固定连接,且固定构件1形成有弹性插接槽11;而插入构件2用于与第二装饰板5固定连接,还包括插接段21,该插接段21用于与弹性插接槽11插接固定,以使插接段21被挤压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从而实现插入构件2与固定构件1之间的固定连接。
[005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可以通过固定构件1将第一装饰板4安装固定于墙体3上,并将第二装饰板5通过插入构件2安装于固定构件1的弹性插接槽11内,即可实现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的固定安装;由此,通过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可以将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安装固定于墙体3上。在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依次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对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能够节省大量的测量定位时间,有利于提高装饰板的装配效率;此外,通过弹性插接槽11对插接段21的挤压固定,还有利于加强插入构件2和固定构件1之间固定安装的牢固程度。
[0052]
具体的,固定构件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平行段12、垂直段13和第二平行段15,其中,第一平行段12用于与墙体3固定,第二平行段15用于与第一装饰板4固定,还包括弹性段14,且弹性段14、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共同围成弹性插接槽11。
[0053]
对于弹性插接槽11而言,其开口可以朝向任意方向,只需在实现装饰板的安装固定的同时,有利于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54]
例如,如图7所示,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平行段12平行,即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是由第一装饰板4指向第二装饰板5的方向;这时,在安装第二装饰板5时,可以先将第二装饰板5固定有插入构件2的一侧靠近墙体3,随后沿平行于墙体3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一装饰板4,从而使得插接段21沿平行于墙体3的方向朝向第一装饰板4移动并逐渐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从而实现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的安装固定。
[0055]
具体的,第一平行段12、垂直段13和第二平行段15呈z形直角结构,垂直段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而弹性段14与第一平行段12位于垂直段13的同一侧,弹性段14的一端与垂直段13固定连接,且弹性段14的另一端靠近第一平行段12。
[0056]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平行段12垂直,即,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向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延伸。如此,在通过安装第二装饰板5时,可以直接沿垂直于墙体3的方向将插入构件2的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从而完成第二装饰板5的安装固定,非常方便;同时,由于第二装饰板5是沿垂直于墙体3的方向进行安装固定的,这样,在平行于墙体3的方向上,无需额外的预留空间用于第二装饰板5的插接安装固定,便于墙体3表面的整体化的装饰装修。
[0057]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平行段12、垂直段13和第二平行段15呈z形直角结构,其中,垂直段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垂直连接,而弹性段14的一端与第一平行段12远离垂直段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弹性段14的另一端靠近垂直段13,以使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
[0058]
此时,第一平行段12作为弹性插接槽11的底壁,垂直段13和弹性段14作为弹性插接槽11的两个相对侧壁,由于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另一端没有固定,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插接段21在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部分的挤压作用下,插
接段21的两侧分别与弹性段14和垂直段13贴合接触,通过弹性段14的弹性挤压力,有利于增加插接段21与弹性插接槽11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加插入构件2与固定构件1之间的安装的牢固程度。
[0059]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相互平行,当第一平行段12与墙体3固定,且第二平行段15与第一装饰板4固定时,通常是将第一平行段12平行固定于墙体3的表面,同时将第一装饰板4与第二平行段15平行固定,即固定安装完成后的第一装饰板4是与墙体3平行的;此时,垂直段13分别与墙体3和第一装饰板4垂直,而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同样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或者第二平行段15。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段14可以是一平板结构,沿垂直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弹性段14与垂直段1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即弹性插接槽11的两相对侧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且弹性插接槽11的槽口宽度小于插接段21的厚度,如此,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弹性段14对插接段21的弹性挤压力主要作用于弹性插接槽11的槽口位置处,从而增加插接段21与垂直段13之间的相互压力,进而提高摩擦系数,增加插接段21固定的牢固程度。
[0061]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部分朝向垂直段13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61,且第一凸起结构61与垂直段13之间的间距小于插接段21的厚度。
[0062]
这样,由于第一凸起结构61可以于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区域灵活设置,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可以设置弹性段14上第一凸起结构61对于插接段21的挤压力的作用点位于插接段21的中部位置,从而使得插接段21与垂直段13之间各处的压力分布均匀,在增加插接段21与垂直段13之间摩擦力的同时,有利于平衡插接段21与垂直段13之间摩擦力的分布。
[0063]
此外,还可以在弹性段1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结构61,从而增加插接段21与弹性段14之间的受力点,在保证弹性段14对插接段21的挤压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插接段21与垂直段13之间的摩擦力分布的均匀性。
[0064]
对于第一凸起结构61,可以与弹性段14是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当第一凸起结构61与弹性段14是分体式结构时,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螺钉安装等固定方式,将第一凸起结构61固定于弹性段14朝向垂直段13的一侧表面。其中,第一凸起结构61可以是弹性段14朝向垂直段13的一侧表面上的锯齿状凸起或者圆形凸起结构。
[0065]
通常,对于固定构件1而言,其整体可以是直接浇铸成型的一体化结构,或者通过一整块板状材料冲压弯折成型的一体化结构,相较于分体式的焊接安装结构而言,一体成型结构无需复杂的焊接工序,并且整体的结构强度更加可靠。
[0066]
当固定构件1通过浇铸成型时,第一凸起结构61可以是与弹性段14一体成型的锯齿状凸起或者圆形凸起结构等,以便于在浇铸时一体成型。
[0067]
此外,固定构件1也可以通过预设形状的板材经冲压工艺弯折一体成型,由于板材通常为光滑的表面,此时,在冲压弯折的过程中,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部分朝向垂直段13弯折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61,从而满足第一凸起结构61与固定构件1一体成型制作,有利于简化固定构件1的加工工序。
[0068]
并且,采用冲压工艺制作成型的一体化的固定构件1,可以直接通过成品的板材进
行冲压制作,相较于浇铸成型工艺,便于保证固定构件1成品质量的稳定性。相应的,对于插入构件2而言,通过冲压工艺一体弯折成型,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0069]
其中,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弹性段14上的第一凸起结构6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弹性段14上的第一凸起结构61为一个时,有利于简化模具的结构设置;而当弹性段14上的第一凸起结构61为多个时,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凸起结构61能够大大增加弹性段14与插接段2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固定的更加牢靠。在本方案中,优选第一凸起结构61为两个,在保证弹性段14对插接段21具有足够接触面积的同时,仅仅两个第一凸起结构61不会大幅增加模具的复杂程度,有利于保持该结构装置的低成本优势。
[007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插接段21的具体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需能够保证插接段21能够稳定插接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均可。
[0071]
如图3所示,插接段21为平板结构,从而便于将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由于板状结构的插接段21其厚度大于第一凸起结构61与垂直段13之间的间距,因此,插接段21朝向垂直段13的一侧在弹性段14的挤压下与垂直段13接触贴合,同时,插接段21朝向弹性段14的一侧与弹性段14上的第一凸起结构61接触贴合,从而将插接段21挤压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
[0072]
具体的,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由于插接段21的两侧分别与弹性段14和垂直段13贴合接触,为了进一步增加插接段21与弹性插接槽11插接安装的牢固程度,如图3和图4所示,在插接段21的任意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62,和/或,在垂直段13朝向弹性段14的侧面上设有第三凸起结构(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二凸起结构62和/或第三凸起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弹性插接槽11对于插接段21两侧的挤压力,并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加插接段21与弹性插接槽1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插接固定的牢固程度。
[0073]
其中,第二凸起结构62和第三凸起结构通常被设置为锯齿状的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圆形凸起结构;当第一凸起结构61和第二凸起结构62均为锯齿状的凸起结构时,第二凸起结构62还可以与第一凸起结构61相互啮合;而当第三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62均为锯齿状的凸起结构时,第二凸起结构62还可以与第三凸起结构相互啮合;如此,通过啮合的凸起结构的配合,也能够进一步增加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插接固定的牢固程度。
[0074]
此外,如图4和图11所示,插接段21弯折形成第四凸起结构63,第四凸起结构63用于与第一凸起结构61卡接配合,以阻止插接段21脱离弹性插接槽11从而进一步增加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插接固定的牢固程度。
[0075]
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该第四凸起结构63与第一凸起结构61卡接配合,以阻止插接段21脱离弹性插接槽11,从而进一步增加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插接固定的牢固程度。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第四凸起结构63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61朝向第一平行段12的一侧贴合接触,在第一凸起结构61的阻挡下,避免插接段21脱离弹性插接槽11。由于插入构件2还包括固定段22,该固定段22的一端与插接段21的一端垂直连接,插接段21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而固定段22用于与第二装饰板5固定连接,从而形成插入构件2的完整结构。其中插入构件2的整体结构的与固定构件1类似,可以是分体式的焊接结构,也可以是整体浇铸结
构,同样也可以由冲压工艺一体弯折成型均可;其优缺点不再赘述。
[0076]
当插入构件2与固定构件1通过插接段21和弹性插接槽11插接固定时,为了能够使得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通常需要保证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位于同一平面内,如此,就需要调整插接固定后的固定段22和第二平行段15其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两个外侧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0077]
基于此,通常设置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或者设置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如此,由于第一平行段12通常平行于第二平行段15,更加有利于设置调整第二平行段15和固定段22处于同一平面内。
[0078]
具体的,当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时,插入构件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插接段21和固定段22;其中,插入构件2可以是u形结构,该u形插入构件2的一侧为用于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的插接段21,另一侧为用于与第二装饰板5固定连接的固定段22;此外,插入构件2还可以是z形结构,该z形插入构件2的一侧为用于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的插接段21,另一侧为用于与第二装饰板5固定连接的固定段22。如图7所示,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固定段22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侧面与第一平行段12远离固定段22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垂直段13的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的厚度部分),如此,在将插入构件2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插入构件2在弹性段14的挤压下,其插接段21与第一平行段12贴合,而固定段22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外侧面与第二平行段15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外侧面共面,从而有利于使第二平行段15其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两个外侧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0079]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插接槽11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此时,如图9所示,插入构件2的插接段21与固定段22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当插接段21插接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时,插接段21与垂直段13平行,从而使得固定段22也与第二平行段15平行。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当弹性段14的垂直投影长度(弹性段14的垂直投影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的厚度部分)与固定段22的厚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垂直段13的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的厚度部分),且插接段21的长度(插接段21的长度包括固定段22的厚度部分)与第一平行段12的厚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此时,在插入构件2与固定构件1插接配合时,能够满足将固定段22与第一平行段12调整至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目的,从而使得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008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与装饰板的固定连接,或者固定构件1与墙体3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粘接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均能够达到安装固定的效果,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在与装饰板进行固定连接时,相较于在装饰板两相对侧壁进行开槽的安装方式,本方案无需对装饰板进行额外的加工处理(如开槽或者开缝处理),即可实现装饰板之间的无缝拼接,在保证装饰板安装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饰板的安装固定效率,且不会产生装修垃圾。
[0081]
其中,相较于粘接固定的方式,通过螺钉将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分别进行固定安装,在保证固定连接强度的同时,还避免了粘接用胶(含甲醛)的污染,使得施工和入住环境更加环保、健康;因此,如图8~13所示,在固定构件1、插入构件2和压板7上分别设置通孔,并通过该通孔使用螺钉将固定构件1分别与墙体3和第一装饰板4固定连接,且使用螺钉将插入构件2与第二装饰板5固定连接。
[0082]
具体的,如图8和图10所示,在第一平行段12、第二平行段15和固定段22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其中,第一平行段上的多个通孔用于固定连接固定构件1和墙体3,第二平行段15上的多个通孔用于固定连接固定构件1和第一装饰板4,而固定段22上的多个通孔用于固定连接插入构件2和第二装饰板5。此时,在安装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时,既可以选择粘接方式进行安装,也可以选择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0083]
对于固定构件1而言,第一平行段12作为弹性插接槽11的底壁,由于弹性插接槽11在弹性段14的设置下,其开口处处于缩口状态,不利于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的方式将第一平行段12与墙体3固定连接,基于此。如图8所示,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的方向,设置弹性段14的宽度小于第一平行段12的宽度,且设置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平行段12靠近两侧边缘的位置,如此,在通过第一平行段12上的通过将固定构件1固定于墙体3上的过程中,弹性段14的存在不会对螺钉或者螺栓的紧固过程造成影响,更加便于固定构件1的固定安装,进一步增加了固定构件1的安装效率。
[0084]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平行段12是直接与墙体3固定连接的,此外,第一平行段12还可以与墙体3间接的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085]
如图4和图5所示,装饰板的安装组件还包括压板7,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的方向,第一平行段12的宽度小于压板7的宽度,如图12所示,该压板7的两端分别设有设置少一个通孔,用于将第一平行段12固定于墙体3上。
[0086]
具体的,在将固定构件1通过压板7与墙体3固定安装的过程中,将第一平行段12与墙体3贴合设置,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的方向,将压板7插入弹性插接槽11中,且使得压板7的两端通孔分别伸出弹性插接槽11的两侧,随后在压板7两端的通孔中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将压板7与墙体3固定安装,从而使得第一平行段12在压板7的挤压下与墙体3安装固定。通过此种安装方式,对于固定构件1而言,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的方向,弹性段14,第一平行段12、垂直段13和第二平行段15的宽度可以是相同的,并不会影响第一平行段12与墙体3固定安装的工作效率,如此,可以避免对弹性段14的宽度进行裁剪的制作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87]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饰板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0088]
装饰板,装饰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
[0089]
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中装饰板的安装组件,其中,第一装饰板4与固定构件1固定连接,第二装饰板5与插入构件2固定连接,且插入构件2与固定构件1通过插接段21和弹性插接槽11插接固定。
[009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安装结构,通过固定构件1将第一装饰板4安装固定于墙体3上,并将第二装饰板5通过插入构件2安装于固定构件1的弹性插接槽11内,即可完成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的固定安装,如此重复,从而完成多个装饰板的安装固定,在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依次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对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能够节省大量的测量定位时间,从而提高装饰板的装配效率;此外,通过弹性插接槽11对插接段21的挤压固定,还有利于加强插入构件2和固定构件1之间固定安装的牢固程度,有利于同时提高装饰板的安装效率及安装的牢固程度。
[009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安装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墙体3表面的装饰板是按照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下到上或者由上到下等顺序依次进行安装固定的;在相邻两个装饰板接缝位置处,第一装饰板4是指首先需要安装固定的装饰板,而第二装饰板5是指随后需要安装固定的装饰板,也就是说,在下一处相邻两个装饰板的接缝位置处,原第二装饰板5作为新的第一装饰板4,而第三处需要安装的装饰板为新的第二装饰板5,依次类推。
[0092]
对于装饰板安装结构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相对的侧面相互贴合,有利于降低装饰板安装过程中的装配缝隙,可实现装饰板之间的紧密安装,装配缝隙小且均匀,装饰效果好。此外,设置第一装饰板4背向固定构件1的表面与第二装饰板5背向插入构件2的表面平齐,如此,在将装饰板安装结构固定安装至墙体3上后,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远离墙体3的表面平齐,处于同一平面上,从而保持更好的装饰效果。
[0093]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螺钉或者螺栓方式固定连接墙体3和装饰板时,若需要对装饰板进行更换或者拆除,首先将插入构件2的插接段21由弹性插接槽11内抽出,即可取下第二装饰板5;随后拆除固定构件1或者压板7与墙体3之间的固定螺钉,从而将第一装饰板4与墙体3的固定结构拆除;重复上述步骤,以将多块装饰板自墙体3的表面依次拆卸下来;最后将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与装饰板的固定螺钉拆除,从而完成装饰板的拆卸施工,拆卸过程十分方便。
[0094]
通过上述拆卸过程,固定构件1、插入构件2、装饰板以及螺钉均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同时,结合上述实施例,在对装饰板进行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通过螺钉固定的干法施工方式,不会产生额外的装修垃圾,且无需处理垃圾回收流程,达到了绿色、环保的装修理念。
[0095]
下面提供两个装饰板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0096]
实施例一
[0097]
如图1和图6所示,该装饰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装饰板4、第二装饰板5、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
[0098]
其中,第一装饰板4的左侧边缘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构件1,且固定构件1的第二平行段15与第一装饰板4平行固定,而两个固定构件1的第一平行段12用于与墙体3固定安装。
[0099]
固定构件1依次包括第二平行段15、垂直段13、第一平行段12和弹性段14,其中,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相互平行,且垂直段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垂直连接,形成z形直角结构,且垂直段13、第一平行段12和弹性段14共同围成以第一平行段12为底壁的弹性插接槽11;其中,固定构件1是由原料板材冲压而成的一体结构。
[0100]
在第二装饰板5的右侧对应固定构件1固定安装有两个插入构件2,插入构件2呈l形结构,其固定段22与第二装饰板5平行固定,其插接段21插接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使得垂直段13与插接段21的接触面相互贴合。
[0101]
在安装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时,设置第一装饰板4的左侧面与垂直段13朝向弹性段14的侧面平齐,并设置第二装饰板5的右侧面与插接段21用于贴合垂直段13的侧面平齐,如图1所示,在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后,由于插接段21在弹性段14的弹性挤压力的作用下与垂直段13贴合,此时,第一装饰板4的左侧面与第二装饰板5的右侧面贴合。
[0102]
进一步的,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设置弹性段14的垂直投影长度(弹性段14的垂直投影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的厚度部分)与固定段22的厚度之和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垂直段13的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的厚度部分),且设置插接段21的长度(插接段21的长度包括固定段22的厚度部分)与第一平行段12的厚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如图3所示,直接将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后,固定段22与第二平行段15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侧面共面,由于装饰板的厚度是一致的,从而使得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远离固定构件1的表面共面。
[0103]
即在实现装饰板之间的紧密安装,装配缝隙小且均匀的同时,在将装饰板安装结构固定安装至墙体3上后,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远离墙体3的表面平齐,处于同一平面上,装饰效果好。
[0104]
其中,对于弹性插接槽11,如图13所示,弹性段14靠近第一平行段12的部分与第一平行段12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25
°
≤a≤60
°
;而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整体与垂直段13近似平行,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该部分朝向垂直段13弯折形成有两个第一凸起结构61,且靠近第一平行段12的第一凸起结构61与垂直段13之间的间距为1mm≤b≤8mm,而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另一个第一凸起结构61与垂直段13贴合接触,设置插接段21的厚度在0.6mm~8mm之间,并保证b大于等于插接段21的厚度,如此,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的插接段21会被两个第一凸起结构61和垂直段13挤压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
[0105]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插接段21朝向弹性段14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凸起结构62,该第二凸起结构62具体为锯齿状或者圆形凸起,通过第二凸起结构62与第一凸起结构61之间的基础配合,用于增加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固定的牢固程度。
[0106]
此外,如图8所示,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的方向,设置弹性段14的宽度小于第一平行段12的宽度,且设置第一平行段12的两侧的延伸长度分别为15mm≤d≤30mm,并将通孔分别设置于第一平行段12两侧的延伸部分上,如此,通孔完全位于弹性插接槽11的外部,即避免了固定安装固定构件1时的弹性插接槽11的阻碍作用。
[0107]
实施例二
[0108]
如图2和图5所示,该装饰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装饰板4、第二装饰板5、固定构件1、插入构件2和压板7。
[0109]
其中,第一装饰板4的左侧边缘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构件1,且固定构件1的第二平行段15与第一装饰板4平行固定,而两个固定构件1的第一平行段12用于与墙体3固定安装。
[0110]
固定构件1依次包括第二平行段15、垂直段13、第一平行段12和弹性段14,其中,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相互平行,且垂直段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垂直连接,形成z形直角结构,且垂直段13、第一平行段12和弹性段14共同围成以第一平行段12为底壁的弹性插接槽11;其中,固定构件1是由原料板材冲压而成的一体结构。
[0111]
在第二装饰板5的右侧对应固定构件1固定安装有两个插入构件2,插入构件2近似为l形结构,其固定段22与第二装饰板5平行固定,其插接段21插接固定于弹性插接槽11内,使得垂直段13与插接段21的接触面相互贴合。
[0112]
在安装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时,设置第一装饰板4的左侧面与垂直段13朝向弹性段14的侧面平齐,并设置第二装饰板5的右侧面与插接段21用于贴合垂直段13的侧面平
齐,如图2所示,在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后,由于插接段21在弹性段14的弹性挤压力的作用下与垂直段13贴合,此时,第一装饰板4的左侧面与第二装饰板5的右侧面贴合。
[0113]
进一步的,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设置插接段21的长度(插接段21的长度包括固定段22的厚度部分)与第一平行段12的厚度之和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垂直段13的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和第二平行段15的厚度部分),且设置弹性段14的垂直投影长度(弹性段14的垂直投影长度包括第一平行段12的厚度部分)与固定段22的厚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垂直段13的长度,如图4所示,直接将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后,插入构件2的一端与第一平行段12抵接,而另一端的固定段22与第二平行段15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侧面共面,由于装饰板的厚度是一致的,从而使得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远离固定构件1的表面共面。
[0114]
即,在实现装饰板之间的紧密安装,装配缝隙小且均匀的同时,在将装饰板安装结构固定安装至墙体3上后,第一装饰板4和第二装饰板5远离墙体3的表面平齐,处于同一平面上,装饰效果好。
[0115]
其中,对于弹性插接槽11,如图4所示,弹性段14靠近第一平行段12的部分与第一平行段12垂直设置,而弹性段14的另一部分沿垂直于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朝向垂直段13延伸,且弯折形成一个第一凸起结构61,且该第一凸起结构61与垂直段1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插接段21的厚度。
[0116]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沿平行与垂直段13和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所示,垂直段13、第一平行段12和弹性段14在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方向围成一个具有部分开口的四边形结构,而弹性段14弯折形成该四边形的相邻侧边,该相邻侧边的夹角为90
°
≤e≤120
°
。此外,弹性段14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另一端部分由第一凸起结构61处向远离垂直段13的方向弯折,且弯折角度为5
°
≤f≤30
°

[0117]
如图4所示,插入构件2的插接段21弯折形成第四凸起结构63,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时,第四凸起结构63与第一凸起结构61卡接配合,从而进一步增加插接段21在弹性插接槽11内插接固定的牢固程度。此时,插接段21的厚度在0.6mm~6mm之间。具体的,插接段21向远离垂直段13的方向凸起并形成第四凸起结构63,而由于弹性段14朝向垂直段13凸起并形成第一凸起结构61,当插接段21插入弹性插接槽11内,并使插接段21靠近第一平行段12的一端与第一平行段12抵接,且插接段21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另一端与第二平行段15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一侧平齐时,第四凸起结构63远离第一平行段12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61靠近第一平行段12的一侧贴合接触,从而通过卡接固定方式进一步加固插接段21和弹性插接槽11。
[0118]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沿平行于第一平行段12和垂直段13的方向,第二平行段15,垂直段13,第一平行段12和弹性段14的宽度相同,有利于简化固定构件1的生产流程。如此,为了实现第一平行段12与墙体3之间的固定安装,可以通过压板7将固定构件1的第一平行段12固定安装于墙体3上。具体的,设置压板7的宽度小于靠近第一平行段12部分的弹性段14与垂直段13的间距,具体小于8mm以上,从而便于将压板7深入弹性插接槽11中且与第一平行段12贴合,并设置压板7的长度大于第一平行段12宽度30mm以上,如此,压板7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平行段15mm以上,在此处分别设置多个通孔,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将压板7固定于墙体3上,从而实现固定构件1与墙体3的固定安装。
[0119]
对于固定构件1、插入构件2和压板7的制作材料,只需能够保证其结构强度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其制作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或者木塑材料等任意一种。其中,固定构件1和插入构件2分别通过一体成型注塑制作的塑料构件;此外,当时其制作材料为金属时,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冲压的方式进行制作。
[012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精度或者安装误差的的限制,绝对的平行或者垂直效果是难以达到的;在本技术中有关垂直、平行或者同向描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限定条件,而是表示可以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实现垂直或者平行的结构设置,并达到相应的预设效果,如此,可以最大化的实现限定特征的技术效果,并使得对应技术方案便于实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012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2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