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踢脚线是一种安装在墙面和地面接壤部位的装修配件。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
3.在申请号为cn20182003222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踢脚线、墙体和与墙体垂直的地板,所述墙体上固定有挂件,踢脚线安装面上固定有挂钩,挂钩由上向下卡在挂件上,踢脚线的上方抵有挡板,挡板固定在墙体安装有踢脚线的表面。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踢脚线凸出于墙面,容易与墙检间产生缝隙,影响美观效果,且容易沾染污迹需经常擦洗。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不易沾染污渍,进而减少擦洗频次,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基层、石膏板、装饰板、固定件以及踢脚线,所述基层用于安装在墙面底部,所述石膏板设于所述基层顶部的墙面上,所述石膏板底部与基层顶部抵接,所述石膏板的厚度小于基层厚度,所述踢脚线设于所述基层远离墙面的一侧,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石膏板下端远离墙面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与基层顶部抵接,所述固定件远离石膏板的一侧伸出所述踢脚线远离基层的一侧,所述装饰板设于所述石膏板远离墙面的一侧,所述装饰板底部与所述固定件顶部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基层以及石膏板,将基层与石膏板安装固定在墙面上,再通过将踢脚线、固定件以及装饰板进行安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通过固定件伸出踢脚线平面,使得踢脚线形成内凹结构,增加墙面的立体感,且不易沾染污迹,在视觉上可达到污迹隐藏的效果,进而减少擦洗频次。
9.可选的,所述踢脚线包括贴合部与定位部,所述贴合部用于与所述基层贴合,所述定位部水平设于所述贴合部上端远离基层的一侧,所述定位部顶壁与所述基层顶壁位于同一平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贴合部与基层表面贴合固定,使得踢脚线较为平整,通过定位部对踢脚线上端进行定位固定,使得踢脚线安装更加稳定。
11.可选的,还包括弹性垫,所述固定件底部远离石膏板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垫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垫伸出所述固定件远离石膏板的一侧,所述弹性垫底部与
所述踢脚线顶部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垫,在安装踢脚线时,弹性垫挡在踢脚线顶部,通过踢脚线对弹性垫进行挤压,使得弹性垫对踢脚线向下的力,进而消除安装误差。
13.可选的,所述弹性垫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弹性垫的开口水平设置且朝向所述石膏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垫的横截面积为u形,可以节约材料,还可减轻弹性垫的重量,而且还可以使得弹性垫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进一步使踢脚线方便安装。
15.可选的,所述固定件顶部远离石膏板的一端设有倒角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件的顶部设置倒角面,不但可以提高美观度,并且通过倒角面可使固定件顶部不易承接灰尘以及一些碎屑垃圾等。
1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靠近石膏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石膏板对应所述固定槽处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伸入所述固定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固定槽,通过安装板伸入固定槽内对固定件进行安装,使得固定件安装更加稳定,无需在固定件表面再通过枪钉等进行固定,进一步使得固定件安装更加稳定美观。
19.可选的,所述基层包括龙骨、顶板以及竖板,所述龙骨用于与墙面连接,所述顶板水平设于所述龙骨顶部,所述竖板设于所述龙骨远离墙面的一侧,所述顶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与竖板侧壁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龙骨安装在墙面上后,再将顶板与竖板安装固定在龙骨上,使得组成的基层表面较为平整,方便对踢脚线进行安装,且通过使得基层内可留有空腔,进而节省材料,减少资源浪费。
21.可选的,所述顶板与竖板均为防火材料。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顶板与竖板为防火材料,进而提高结构整体的防火性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将踢脚线安装在基层上,通过固定件对踢脚线顶部进行固定限位,且固定件伸出踢脚线平面,使得踢脚线形成内凹结构,增加墙面的立体感,且不易沾染污迹,进而减少擦洗频次;
25.2.通过设置弹性垫,通过弹性垫对踢脚线向下的力,进而消除安装误差;
26.3.通过设置的安装板以及固定槽,通过安装板伸入固定槽内对固定件进行安装,使得固定件安装更加稳定,进一步使得固定件安装更加稳定美观。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基层;11、龙骨;12、顶板;13、竖板;2、石膏板;21、安装板;3、装饰板;4、固定件;41、安装槽;42、倒角面;43、固定槽;5、踢脚线;51、贴合部;52、定位部;6、弹性垫;101、墙面;102、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参照图1,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基层1、石膏板2、装饰板3、固定件4以及踢脚线5,基层1安装在墙面101底部,基层1的底部与地板102表面抵接,基层1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基层1包括龙骨11、顶板12以及竖板13,龙骨1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101上,顶板12水平通过枪钉固定在龙骨11顶部,竖板13通过枪钉竖直固定在龙骨11远离墙面101的一侧,顶板12远离墙面101的一端与竖板13侧壁抵接,顶板12顶壁与竖板13顶壁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基层1表面较为平整,方便对踢脚线5进行安装。顶板12与竖板13均为防火材料,提高结构整体的防火性能。
31.参照图1,石膏板2粘接于基层1顶部的墙面101上,石膏板2底部与基层1顶部抵接,石膏板2的厚度小于基层1厚度,踢脚线5粘接于基层1远离墙面101的一侧,踢脚线5包括贴合部51与定位部52,贴合部51用于与基层1粘接贴合,贴合部51下端与地板102表面抵接,定位部52水平一体连接于贴合部51上端远离基层1的一侧,定位部52顶壁与基层1顶壁位于同一平面,通过定位部52对踢脚线5上端进行定位固定,使得踢脚线5安装更加稳定。
32.参照图1,固定件4安装于石膏板2下端远离墙体的一侧,固定件4与基层1顶部抵接,固定件4远离石膏板2的一侧伸出踢脚线5远离基层1的一侧,固定件4顶部远离石膏板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面42,固定件4上倒角面42靠近石膏板2的一端设置有竖直面,通过设置的竖直面,使得固定件4上部的连接的缝隙位于竖直平面内,提高连接处的视觉平整度。固定件4靠近石膏板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43,石膏板2对应固定槽43处通过枪钉固定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伸入固定槽43内,安装板21粘接在固定槽43内。装饰板3粘接于石膏板2远离墙面101的一侧,装饰板3底部与固定件4顶部抵接。
33.参照图1,还包括弹性垫6,固定件4底部远离石膏板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41,弹性垫6粘接在固定件4的安装槽41内,弹性垫6伸出固定件4远离石膏板2的一侧,弹性垫6底部与踢脚线5顶部抵接,弹性垫6挡在踢脚线5顶部,通过踢脚线5对弹性垫6进行挤压,使得弹性垫6对踢脚线5向下的力,进而消除安装误差。弹性垫6的横截面为u形,可以节约材料,还可减轻弹性垫6的重量,而且还可以使得弹性垫6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垫6的开口水平设置且朝向石膏板2。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内凹踢脚线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基层1固定在墙面101上,在基层1顶部安装石膏板2以及固定件4,在基层1远离墙面101的一侧粘接踢脚线5,通过固定件4伸出踢脚线5远离墙面101的一侧,使得踢脚线5与地板102间形成内凹部,使得增加墙体的立体感,且不易沾染污迹,在视觉上可达到污迹隐藏的效果,进而减少擦洗频次。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