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9: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栽培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2.漂浮育苗是一种无土育苗方式,通过在育苗盘中孔穴中装培养基质,再在培养基质上播种,然后将育苗盘转移到育苗池中,育苗盘漂浮在营养液表面,种子可通过育苗盘中孔穴底部的小孔吸收营养液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完成壮苗的培育。这种培育方式占地小,可节省培育用地,同时消耗的重量较少,成本较低,且幼苗的生长速度和形态可通过人工进行控,从而得到整齐一致的幼苗。
3.现有的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装置可参考申请号为200920089363.1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传输带、育苗盘、基质填充机构、压穴机构、播种机构、裂解机构以及覆盖机构等,实现了将基质和种子自动地装入育苗盘的培养穴,但由于采用漏斗将基质装入育苗盘的育苗穴,难以保证向每个育苗穴中装入同量的基质,即基质的添加量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装置,实现定量添加基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育苗盘,所述传输带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基质添加机构、播种机构和覆盖机构,
6.所述基质添加机构包括基质存储仓,所述基质存储仓的底面为平面,且基质存储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基质出口,所述基质存储仓底面设置有水平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连接有平移驱动机构,活动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基质下料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下料管,下料管、基质出口和基质下料孔的数量相同,所述下料管的上端与基质出口连通时,下料管的下端被固定挡板封闭,下料管的下端与基质下料孔连通时,基质出口被活动挡板封闭。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下料管的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基质下料孔位于滑槽的槽底。
8.进一步地,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为液压缸。
9.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出口上方的基质存储仓中设置有水平的拨料杆,所述拨料杆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拨料片,所述拨料杆的两端伸至基质存储仓之外且与基质存储仓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拨料杆的一端连接平移驱动机构或活动挡板。
10.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种子存储仓,所述种子存储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播种轴,播种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播种轴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均匀分布的布种槽,所述播种轴外套有与播种轴间隙配合的隔套,所述隔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布种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存储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连接有水箱,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播种轴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机构的与基质添加机构相同。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添加基质时,利用平移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挡板水平移动适当的距离,使得下料管的上端与基质出口连通,基质存储仓中的基质则通过基质出口进入下料管,下料管的下端被固定挡板封闭,基质将下料管充满。然后平移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挡板复位,基质出口被活动挡板封闭,同时下料管的下端与基质下料孔连通,下料管中的基质则通过基质下料孔向下落入育苗盘的培养穴中。在上述过程中,基质的添加量是由下料管的容积决定的,可通过控制下料管的容积(如控制其内径)调节基质的下料量,同时只需要保证各个下料管的容积相同,就能够实现每个培养穴中的基质添加量保持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机架;2—传输带;3—育苗盘;4—基质存储仓;5—基质出口;6—;7—平移驱动机构;8—下料管;9—固定挡板;10—基质下料孔;11—拨料杆;12—拨料片;13—种子存储仓;14—播种轴;15—布种槽;16—隔套;17—喷淋头;18—水箱;19—水泵;20—转动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输带2,所述传输带2上设置有育苗盘3,所述传输带2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基质添加机构、播种机构和覆盖机构。
20.机架1采用钢结构架体,传输带2用于带动育苗盘3匀速移动,采用电机提供传输动力。育苗盘3可采用塑料盘体或者铝合金盘体,上表面设置了多排均匀分布的培养穴,可采用现有各种结构的育苗盘3。
21.基质添加机构用于向育苗盘3的培养穴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质,具体地,所述基质添加机构包括基质存储仓4,基质存储仓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基质存储仓4用于存储培养基质,具有长方体形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基质存储仓4的底面为平面,且基质存储仓4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基质出口5,基质出口5用于将基质排出。所述基质存储仓4底面设置有水平的活动挡板6,活动挡板6与基质存储仓4的底面间隙配合,配合间隙较小,使得活动挡板6能够水平移动,同时可对基质出口5进行封闭。所述活动挡板6连接有平移驱动机构7,平移驱动机构7用于带动活动挡板6来回往复的水平移动,可采用液压缸等。活动挡板6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挡板9,固定挡板9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固定挡板9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基质下料孔10;所述活动挡板6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下料管8,下料管8的下端与固定挡板9滑动配合,下料管8、基质出口5和基质下料孔10的数量相同,基质下料孔10的位置与基质出口5的位置错开,具体位置关系要满足:当所
述下料管8的上端与基质出口5连通时,下料管8的下端被固定挡板9封闭,下料管8的下端与基质下料孔10连通时,基质出口5被活动挡板6封闭。
22.上述基质添加机构的工作过程为:不添加基质时,活动挡板6上的下料管8上端口错开基质出口5,基质出口5被活动挡板6遮挡封闭。添加基质时,平移驱动机构7带动活动挡板6水平移动特定的距离,使得各个下料管8上端口与基质出口5对齐连通,基质存储仓4中的基质则通过基质出口5落入下料管8,下料管8中充满基质,此时下料管8的下端口与基质下料孔10错开,下料管8下端口被固定挡板9封闭。然后平移驱动机构7带动活动挡板6复位,下料管8的下端口运动至基质下料孔10,下料管8中的基质通过基质下料孔10落入下方育苗盘3的育苗穴,同时基质出口5被活动挡板6重新封闭。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连续地添加基质。
2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基质添加机构,其基质的添加量取决于下料管8内腔的容积,只需要使各个下料管8的容积一致,就能够保证每次添加的基质量一致,实现均匀定量地添加基质,也可以根据需求改变下料管8的内径,从而调整基质的添加量。
24.所述固定挡板9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下料管8的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基质下料孔10位于滑槽的槽底。滑槽可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提高下料管8在往复平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当有少量基质从下料管8下端口与固定挡板9之间的配合间隙中泄漏时,泄漏的基质位于滑槽中,防止外漏。
25.部分基质的流动性较差,难以自动地进入下料管8,因此在所述基质出口5上方的基质存储仓4中设置有水平的拨料杆11,所述拨料杆11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拨料片12,所述拨料杆11的两端伸至基质存储仓4之外且与基质存储仓4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拨料杆11的一端连接平移驱动机构7或活动挡板6。平移驱动机构7带动活动挡板6移动时,拨料杆11也随着活动挡板6移动,活动挡板6带动拨料片12移动,对基质进行扰动,促进基质的流动,确保基质能够通过基质出口5进入下料管8。拨料片12可以是弹性片。
26.播种机构用于将种子放入育苗盘3的育苗穴,为了实现定量播种,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种子存储仓13,种子存储仓13用于存储种子,顶部设置有种子添加口,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种子存储仓1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播种轴14,播种轴14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20,转动驱动机构20采用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播种轴14相连。所述播种轴14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均匀分布的布种槽15,布种槽15用于对种子进行中转,布种槽15的容积决定了播种量,各个布种槽15的尺寸相同,即可实现定量、均匀地播种。所述播种轴14外套有与播种轴14间隙配合的隔套16,隔套16与播种轴14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种子不能够进入配合间隙中,所述隔套1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布种孔。播种轴14在转动驱动机构20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当布种槽15运动至播种轴14顶部时,种子存储仓13中的种子则进入布种槽15,当布种槽15运动至隔套16内时,由于隔套16的阻挡,种子不能脱离布种槽15,直到布种槽15运动至播种轴14的底部时,种子在重量的作用下落下,经过布种孔后落入育苗盘3的育苗穴。
27.为了促使种子快速生长发芽,所述种子存储仓13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喷淋头17,所述喷淋头17通过输水管连接有水箱18,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19。水箱18中存储有纯净水或者培养液,水泵19将纯净水或者培养液抽送至喷淋头17,喷淋头17将纯净水或者培养液喷淋到种子上,促进种子裂解,缩短培育周期。
28.覆盖机构用于向培养穴中添加基质或者泥土等,将种子覆盖,本实用新型的覆盖机构的结构与基质添加机构相同。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