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鼻内药物送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3: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可应用于健康领域,其具体目的为通过呼吸道服用药物。
2.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


背景技术:

3.在健康领域中,现有技术以吸入方式服用医用、药用及治疗用物质。
4.吸入方式,即通过呼吸道服用药物,通常以药物服用装置来实行,药物形式包括液体、气体或固体粉末。
5.这些服药技术特别适用于治疗呼吸道问题。
6.为此目的,现有称为喷雾器的装置,其通常包括雾化器,即空气压缩机,将药物转化成流体载体,到达呼吸系统的不同器官。
7.然而,制造雾化所需的气流的压缩部件使这些装置体积笨重,不便于携带使用。
8.此外,这些装置的雾化过程,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治疗所需的时间和装置的尺寸使用户需在治疗过程中静止不动。
9.此外,这些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因药物会在空气中扩散而造成显著的浪费,减低了治疗的效用。
10.根据现有技术,为克服上述不足,现时有可携式吸入装置,通常为液体的药物储存于瓶子内,瓶子末端形状设计成可以伸入鼻腔。
11.这些装置使药物可即时施用,在吸气时药物被释出并进入用户的鼻腔。药物的施用通过机械式强制换气装置来实现,并通常利用压缩气体。
12.然而,虽然这种装置比使用压缩机雾化的装置小,但现有的可携式装置仍然笨重,不便携带。
13.此外,服药过程不能严谨控制,以致浪费药物,且难以控制正确剂量。
14.事实上,在使用强制换气系统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中,其产生的气流进入鼻腔的速度异于正常呼吸气流的速度;两种速度难以相容,导致药物扩散。
15.进一步的,使用强制换气装置难以引导产生的气流,使药物微粒与跟治疗无关的区域碰撞,导致药物进一步扩散。
16.此外,因有上述气流难以引导和混合的问题,这意味着使用强制换气装置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不适合到达嗅觉神经及三叉神经末梢以将药物施用于脑血管障壁后。
17.进一步的,这些装置污染环境。具体而言,装置因使用压缩气体,而且药物储存区也不可能被重复使用,因而造成污染。
18.进一步的,这种装置适用于施用液体药物,但不可能用于服用粉末状药物。
19.专利文件wo 99/13930a1、wo 2016/180753 a1及wo 2018/195086a1皆为现有技术,在其所描述的装置中,用户呼吸引动气流,通过扰动从储存区中吸入药物。
20.这些装置互相之间虽有不同,但其共通点是:至少在运作阶段中,药物储存区中发生气流混合,气流以扰动方式摄取药物。这样难以控制所服用药物的正确剂量,因为服用多
少完全取决于气流强度,如果气流过量,会立时摄入过多药物。
21.更甚的是,这些装置因为不可能更换药物储存区,无可避免属于即弃类型。


技术实现要素:

2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以克服上述最少部分弊端。
23.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容易携带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
2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其限制或消除药物浪费的情况,确保服用预设剂量。
25.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其气流适合到达嗅觉神经及三叉神经末梢,以将药物施用于脑血管障壁后。
26.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其亦适用于施用粉末状药物。
27.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其药物储存区可以被重复使用。
28.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其生产成本低于现有的对等装置。
29.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其不需使用压缩气体或其他强制吸入药物的装置。
30.上述目的及其他在下文会更清晰的目的,都由根据以下权利要求的一种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实现,为本专利不可或缺的部分。
31.具体而言,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包括成形主体及药物储存区,适用于病人吸服药物。
3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成形主体分为三部分。
33.第一部分位于成形主体的第一端,被设计成用以伸入鼻腔内的形状,并包括一条空气传送管,以将空气往鼻孔传送。
34.第二中间部分包括一条空气供应管,使空气从外界流入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内部。
35.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相对端,并包括一个混合室。混合室与鼻内药物送服装置第二中间部分的供应管液体互通,使外界的空气可以流入混合室。
36.更进一步的,混合室与上述药物储存区之间液体互通,因此药物可以流入混合室,通过扰动与外来空气混合在一起。
37.混合了药物的空气沿着与混合室液体互通的空气传送管继续流动(由用户正常呼吸带动),直至流入鼻腔。
38.有利地,成形主体的尺寸有限,确保鼻内药物送服装置体积小巧。
39.有利地,以扰动方式抽取药物,及其后续运送至鼻腔的过程,都是通过用户自然吸气所产生的气流而发生。换言之,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有利地是被动的,不需要强制换气装置如压缩机、风扇或压缩气体。因此,本发明不需依靠使其体积笨重的外在部件。
40.更进一步有利地,由于不需强制换气装置,因此可以用自然呼吸的气流来服药,改善了吸入质素和气流方向。这些特征可限制或消除药物被浪费的情况,确保剂量准确。
41.有利地,以上所述容许药物可以到达嗅觉神经及三叉神经末梢,以将药物施用于脑血管障壁后。
42.有利地,以空气扰动方式从混合室抽取药用物质,使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特别适用于施用粉末状药物。
43.更进一步的,储存区与混合室之间液体互通,但两者独立分开,有利地容许更好地控制服药剂量。
44.有利地,独立存在的储存区使其可以被替换,使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得以被重复使用,不会曝露管道被外界污染。
45.更进一步的,替换储存区使本装置可以重用,相比现有对等装置,可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46.以下通过不具限制性的实施例和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的一些优选但非唯一的具体实施方式,以显示本发明更多的特征和好处。
47.图1是本发明鼻内药物送服装置的前视图。
48.图2是图1所示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根据上述说明书附图,下文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下。
50.它包括成形主体2及储存区3,储存区3有适合病人吸入的药物。
5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成形主体2包括第一部分5,其位于成形主体2的第一端6。第一部分5被设计成用以伸入鼻腔内的形状,并包括一条将空气向鼻孔传送的空气传送管7。
52.显而易见,此方面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其它不同实施例,例如第一部分可以包括多条空气传送管。
53.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成形主体2也包括第二中间部分9,其包括供应管10,使空气可以从外界流入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内部。
54.如图所示,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第二中间部分9包括多条呈放射状排列的供应管10。显而易见,此方面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其它不同实施例,例如,供应管数量和排列方法可以不同,及/或根据其他实行的变数,供应管可以不完全包含在第二中间部分内。
55.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成形主体2包括第三部分12,其位于第一部分5的相对端13,并包括混合室14。
56.混合室14与供应管10之间液体互通,供应管10位于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第二中间部分9。有利地,这样可使外界空气得以流入混合室14。
57.更进一步地,混合室14与储存区3之间液体互通,而如图所示,储存区3与混合室14分开。药物可从储存区3流入混合室14,通过扰动与外来空气混合在一起。
58.空气传送管7与混合室14之间液体互通,供应管10、混合室14及空气传送管7的液体互通关系构成了一个通道,通过上述通道,空气可在外界和鼻腔间流动,使病人可以正常呼吸。不过,有利地,在本发明中,通过空气传送管7流到鼻腔的空气在混合室14里已与药物混合。
59.有利地,以扰动方式抽取药物,及其后续运送至鼻腔的过程,都是通过用户自然吸气所产生的气流而发生。因此不需要使用强制换气的特别装置如压缩气体、风扇或压缩机。
这样使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被动,相比现有技术的主动型装置体积更小。
60.进一步有利地,以自然呼吸服用药物,改善了吸入质素,更有效引导气流,这是因为避免了混合两种不同特性的气流(一种是强制造成,另一种自然呼吸造成)。具体而言,以自然呼吸产生气流,并以扰动方式抽取药物,能更有效混合气流和药物,消除或至少限制了浪费药物的情况,得以服用准确剂量药物。
61.有利地,靠自然呼吸产生气流服用药物,而不需要使用强制换气装置,使药物可以到达嗅觉神经及三叉神经末梢,以将药物施用于脑血管障壁后。
62.有利地,以扰动方式抽取药物,使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特别适用于施用粉末状药物。
63.此外,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生产成本比上述主动型装置明显减少。
64.有利地,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体积小巧,可轻易并舒适地携带,在任何地方也可使用。
65.更进一步的,储存区3及混合室14彼此之间液体互通但互相独立,可更好地控制服药的正确剂量。
6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中间部分9还包括沿侧面17开设的开口16。具体而言,每一个开口16都设于对应的供应管10,以连接外界和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内部。
67.有利地,开口16将供应管10、混合室14及空气传送管7之间的液体互通的通道与外界连接,使气流可以通过扰动抽取药物,到达鼻腔。
68.显而易见,这些方面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其它不同实施例,例如,通往外界的开口可以是只有唯一一个,其包括设于成形主体并与多条供应管互通的周向槽。更进一步的,根据其他实施例,开口可以设于第三部分和供应管的一部分。
69.根据实施例,储存区3位于第三部分12内。
70.有利地,将储存区3嵌入成形主体2,可进一步缩小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尺寸,使其更小巧并更容易携带。
71.显而易见,这方面也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其它不同实施例,例如,储存区可设于成形主体外或主体的其他部分内。
72.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储存区被放入可弃置的胶囊内,与成形主体分开。这些胶囊形状被设计成可移除地附在鼻内药物送服装置成形主体的第三部分外。这些胶囊与混合室之间液体互通,使药物可通过扰动被抽取。
73.根据这实施例,胶囊含有正确吸入剂量的药物,确保了剂量准确,也有利地使同一个成形主体可用于吸入不同药物。
74.在如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储存区3设有入口20。更详细而言,入口20优选但并非必须的包括输入管21,通过输入管21可将需要施用的药物输入储存区3内。
75.有利地,施用药物并清空储存区3后,病人可通过入口20投放新一剂药物,从而重复使用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且效果与第一次治疗相同。
76.有利地,这样可以准确控制药物剂量,避免服药剂量不当。
77.操作上,病人准备使用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步骤为:通过入口20将预设剂量的药物输入到储存区3内,然后将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第一部分5放入鼻腔,以呼吸来服用药物。
78.病人吸气而产生的气流通过成形主体2侧面17上的开口16进入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接着,气流通过供应管10并流入混合室14。在混合室14里,空气与从储存区3流入的药物通过扰动混合在一起。混合了药物的空气通过传送管7,最后洒到病人的鼻腔里。服用预设剂量的药物需要几次呼吸循环。服用完成后,病人从鼻腔移除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
79.之后,在新一次服用药物时,病人重复使用相同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与之前步骤相同,病人再一次将预设剂量的药物输入到储存区3内。
80.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鼻内药物送服装置达成上述所有目的。
81.具体而言,本发明体积小巧,可轻易并舒适地携带,在任何地方也可使用。
82.更仔细而言,气流靠用户自然呼吸产生,不需要使用强制换气的特别装置如压缩气体、风扇或压缩机,可更好地引导气流,改善吸入质素。
83.更进一步的,靠自然呼吸产生的气流服用药物,使药物可以到达嗅觉神经及三叉神经末梢,以将药物施用于脑血管障壁后。
84.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扰动抽取药物,能更有效混合气流和药物,消除或至少限制了浪费药物的情况,得以服用准确剂量药物。
85.另外,通过扰动抽取药物,使本装置适用于施用粉末状药物。
86.另外,储存区设有入口输入药物,因此使鼻内药物送服装置可以被重复使用,并确保药物剂量正确。
87.最后,上文已清晰指出了鼻内药物送服装置1的生产成本相比现有主动型装置减少了。
88.本发明或会有各种变动或变异,全部都包括在附录的权利要求书内。另外,所有细节都可以被其他技术上相等的元素进一步取代,材料视乎需要可以有所不同,而不会偏离附录权利要求书中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