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节能型瓦楞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2: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为瓦楞纸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瓦楞机。


背景技术:

2.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
3.瓦楞纸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实用瓦楞机对面纸和楞纸进行粘合。但是现有的环保节能型瓦楞机依然存在着节能性差,不能均匀的进行涂胶工作,不能良好的对合成后的瓦楞纸两侧的溢胶进行刮除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环保节能型瓦楞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瓦楞机,以解决现有的环保节能型瓦楞机依然存在着节能性差,不能均匀的进行涂胶工作,不能良好的对合成后的瓦楞纸两侧的溢胶进行刮除的问题。一种环保节能型瓦楞机,包括底座,固定室,面纸轮,芯纸轮,第一瓦楞辊棍,第二瓦楞辊,第一涂胶器,第二涂胶器,烘干箱,挤压辊,第一刮胶器,第二刮胶器,面纸,芯纸和成型瓦楞纸,其中:固定室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面纸轮和芯纸轮呈对称的位置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室两端的中间;所述第一瓦楞辊棍和第二瓦楞辊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固定室的内部,且第一瓦楞辊棍和第二瓦楞辊在面纸轮和芯纸轮的内侧;所述第一涂胶器和第二涂胶器设置在固定室内部的中间;所述烘干箱设置在固定室底端的中间;所述挤压辊设置有多组,且挤压辊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中间;所述第一刮胶器和第二刮胶器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烘干箱的内部,且第一刮胶器在第二刮胶器一侧的上方;所述面纸缠绕在面纸轮上;所述芯纸缠绕在芯纸轮上;所述成型瓦楞纸从挤压辊中间穿出。
6.优选的,所述第一涂胶器包括储胶箱,连接管,第一胶室,第二胶室,涂抹轮,支架,漏胶口和胶口开关,且第一胶室顶端的中间通过连接管与储胶箱低端的中间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胶室设置在第一胶室的下方;所述涂抹轮表面的一半嵌套在第二胶室的内部,且涂抹轮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支架内部的环套进行嵌套连接;所述支架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第二胶室内部的两端;所述漏胶口设置有多个,且漏胶口呈对称的位置开设在第一胶室的第二胶室的连接处;所述胶口开关通过弹簧嵌套在漏胶口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胶口开关包括弹簧,挡板,出胶管和固定杆,且弹簧的顶端与第一胶室的顶端进行连接,该弹簧的底端与挡板表面的中间进行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固定杆的顶端;所述出胶管设置在漏胶口的底端;所述固定杆嵌套在出胶管的内部,且固定杆的底端
穿出出胶管的底端。
8.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架体,缺口,弹簧一,支撑板和环套,且缺口开设在架体底端的中间;所述弹簧一的顶端与缺口顶端的中间进行连接,且弹簧一的底端与支撑板顶端的中间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轨道嵌套在缺口内部;所述环套设置在支撑板底端的中间。
9.优选的,所述第一刮胶器包括暂存箱,外排管,进胶槽,缺口一和刮板,且外排管设置在暂存箱的底端;所述进胶槽设置在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缺口一设置在进胶槽顶端的一侧;所述刮板设置在进胶槽顶端的内部,且刮板在缺口一的内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第一涂胶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配合第二涂胶器的设置,能够通过涂抹轮的设置,使面纸和芯纸转动时,对涂抹轮产生挤压力,从而迫使涂抹轮挤压固定杆打开胶口开关,使胶流出滴落到涂抹轮的表面,从而均匀的涂抹在面纸和芯纸的表面。
12.2.本实用新型胶口开关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在没有面纸和芯纸从涂抹轮的下方穿过的话,胶口开关便会复位在漏胶口的内部,第一涂胶器和第二涂胶器便会停止出胶,从而有利于节能。
13.3.本实用新型第一刮胶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对复合后的瓦楞纸两侧所溢出的胶液进行刮除,防止胶液弄得到处都是,同时能够对溢出的胶液进行有效的回收储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涂胶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刮胶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底座,2固定室,3面纸轮,4芯纸轮,5第一瓦楞辊棍,6第二瓦楞辊,7第一涂胶器,71储胶箱,72连接管,73第一胶室,74第二胶室,75涂抹轮,76支架,761架体,762缺口,763弹簧一,764支撑板,765环套,77漏胶口,78胶口开关,781弹簧,782挡板,783出胶管,784固定杆,8第二涂胶器,9烘干箱,10挤压辊,11第一刮胶器,111暂存箱,112外排管,113进胶槽,114缺口一,115刮板,12第二刮胶器,13面纸,14芯纸,15成型瓦楞纸。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

4,一种环保节能型瓦楞机,包括底座1,固定室2,面纸轮3,芯纸轮4,第一瓦楞辊棍5,第二瓦楞辊6,第一涂胶器7,第二涂胶器8,烘干箱9,挤压辊10,第一刮胶器11,
第二刮胶器12,面纸13,芯纸14和成型瓦楞纸15,其中:固定室2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纸轮3和芯纸轮4呈对称的位置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室2两端的中间;第一瓦楞辊棍5和第二瓦楞辊6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固定室2的内部,且第一瓦楞辊棍5和第二瓦楞辊6在面纸轮3和芯纸轮4的内侧;第一涂胶器7和第二涂胶器8设置在固定室2内部的中间;烘干箱9设置在固定室2底端的中间;挤压辊10设置有多组,且挤压辊10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烘干箱9内部的中间;第一刮胶器11和第二刮胶器12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烘干箱9的内部,且第一刮胶器11在第二刮胶器12一侧的上方;面纸13缠绕在面纸轮3上;芯纸14缠绕在芯纸轮4上;成型瓦楞纸15从挤压辊10中间穿出,且成型瓦楞纸15的两侧边从缺口一114的内部穿过,并且与刮板115相接触。
2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涂胶器7包括储胶箱71,连接管72,第一胶室73,第二胶室74,涂抹轮75,支架76,漏胶口77和胶口开关78,且第一胶室73顶端的中间通过连接管72与储胶箱71低端的中间进行连接;第二胶室74设置在第一胶室73的下方;涂抹轮75表面的一半嵌套在第二胶室74的内部,且涂抹轮75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支架76内部的环套765进行嵌套连接;支架76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第二胶室74内部的两端;漏胶口77设置有多个,且漏胶口77呈对称的位置开设在第一胶室73的第二胶室74的连接处;胶口开关78通过弹簧781嵌套在漏胶口77的内部;第一胶室73,第二胶室74和涂抹轮75呈30度到45度的倾斜角设置在挤压辊10上端的一侧,且涂抹轮75与面纸13相接触;第一涂胶器7与第二涂胶器8组成结构相同。
25.胶口开关78包括弹簧781,挡板782,出胶管783和固定杆784,且弹簧781的顶端与第一胶室73的顶端进行连接,该弹簧781的底端与挡板782表面的中间进行连接;挡板782设置在固定杆784的顶端;出胶管783设置在漏胶口77的底端;固定杆784嵌套在出胶管783的内部,且固定杆784的底端穿出出胶管783的底端;在未使用时,挡板782前嵌套在漏胶口77的内部。
26.支架76包括架体761,缺口762,弹簧一763,支撑板764和环套765,且缺口762开设在架体761底端的中间;弹簧一763的顶端与缺口762顶端的中间进行连接,且弹簧一763的底端与支撑板764顶端的中间进行连接;支撑板764通过轨道嵌套在缺口762内部;环套765设置在支撑板764底端的中间;第一刮胶器11包括暂存箱111,外排管112,进胶槽113,缺口一114和刮板115,且外排管112设置在暂存箱111的底端;进胶槽113设置在暂存箱111的一侧,且进胶槽113与暂存箱111之间呈30度到45度的倾斜角设置;缺口一114设置在进胶槽113顶端的一侧;刮板115设置在进胶槽113顶端的内部,且刮板115在缺口一114的内侧;第一刮胶器11与第二刮胶器12共设置有两组,呈镜像的位置设置在成型瓦楞纸15的两侧,第一刮胶器11与第二刮胶器12组成结构相同。
27.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把所需的面纸13缠绕在面纸轮3上;芯纸14缠绕在芯纸轮4上;然后分别从第一瓦楞辊棍5和第二瓦楞辊6之间穿过,这时面纸13和芯纸14便会对涂抹轮75产生挤压力,从而迫使涂抹轮75挤压固定杆784打开胶口开关78,使胶流出滴落到涂抹轮75的表面,从而均匀的涂抹在面纸13和芯纸14的表面,最终使面纸13和芯纸14从挤压辊10中间穿出制作出成型瓦楞纸15,且成型瓦楞纸15的两侧边从缺口一114的内部穿过,并且与刮板115相接触,这时刮板115便会对型瓦楞纸15两侧挤压溢出的胶液进行刮除,最终通过进胶槽113流到暂存箱111的内部,烘干好的成型瓦楞纸15从烘干箱9地段的中间出来。
28.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
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