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2: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年增加,其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防治土壤污染,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已成为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植物或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土壤的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而且可能通过直接接触、食物链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3.现有的药剂喷淋装置喷淋修复剂后,修复剂与空气接触容易挥发,影响修复效果。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药剂喷淋装置喷淋修复剂后,修复剂与空气接触容易挥发,影响修复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淋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两侧均设有移动轮,两个所述移动轮相向的一侧均与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部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端与框体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底部设有防尘框,所述防尘框顶端与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前侧设有储料框,所述储料框底端与防尘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框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部设有活塞,所述防尘框内部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顶端与防尘框内部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喷头与储料框相连通,所述防尘框前侧设有u形板,所述u形板后侧与防尘框前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内部设有横杆,所述储料框底部设有粉碎机构。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电机、转轴以及三个搅拌叶,所述电机一侧与防尘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三个搅拌叶均位于防尘框内部。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与防尘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搅拌叶均固定套设在转轴外周面。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与框体以及防尘框固定连接。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u形板两侧均设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相向的一端均延伸入横杆内部,且两个所述螺栓均与横杆螺纹连接。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位于u形板顶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工作带动防尘框伸长,从而带动防尘框在框体内向下移动,使得防尘框与地面接触,由于电机输出轴端部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故电机工作可以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轴在防尘框内发生转动,由于搅拌叶固定套设在转轴外周面,故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翻起土壤,打开活塞并向储料框内加入修复剂,修复剂通过喷头向下喷洒,与土壤充分混合,修复剂与土壤混合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防尘框向上移动,使得防尘框远离土壤,然后水平移动框体,从而带动防尘框水平移动,进而带动u形板水平移动,使得横杆上的塑料薄膜展开并落在土壤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塑料薄膜有效防止修复剂挥发,影响修复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u形板与防尘框装配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框立体剖视图;
20.图中:1框体、2储料框、3电动推杆、4活塞、5伸缩杆、6切割刀、7固定板、8u形板、9防尘框、10横杆、11螺栓、12移动轮、13电机、14转轴、15搅拌叶、1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2.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3.参照说明书附图1

4,该实施例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淋装置,包括框体
1,所述框体1两侧均设有移动轮12,方便带动框体1移动,两个所述移动轮12相向的一侧均与框体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内部设有电动推杆3,方便带动防尘框9垂直移动,所述电动推杆3顶端与框体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底部设有防尘框9,防止土壤飞溅,所述防尘框9顶端与电动推杆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前侧设有储料框2,所述储料框2底端与防尘框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框2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部设有活塞4,方便加入修复剂,所述防尘框9内部设有喷头16,方便喷洒修复剂,所述喷头16顶端与防尘框9内部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喷头16与储料框2相连通,所述防尘框9前侧设有u形板8,所述u形板8后侧与防尘框9前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8内部设有横杆10,所述储料框2底部设有粉碎机构。
24.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电机13、转轴14以及三个搅拌叶15,所述电机13一侧与防尘框9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4与三个搅拌叶15均位于防尘框9内部。
25.进一步的,所述转轴14一端与电机13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14与防尘框9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搅拌叶15均固定套设在转轴14外周面,搅拌叶15翻起土壤,使得修复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26.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框2远离电动推杆3的一侧设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与框体1以及防尘框9固定连接,伸缩杆5跟随电动推杆3伸长或回缩,提高防尘框9的稳定性。
27.进一步的,所述u形板8两侧均设有螺栓11,两个所述螺栓11相向的一端均延伸入横杆10内部,且两个所述螺栓11均与横杆10螺纹连接,解除横杆10与u形板8之间的固定,方便更换横杆10上的塑料薄膜。
28.进一步的,所述框体1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两个所述固定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切割刀6,所述切割刀6位于u形板8顶部,切割刀6切断塑料薄膜,无需人工切断塑料薄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9.实施场景具体为:工作人员先将塑料薄膜缠绕在横杆10上,并将横杆10固定在u形板8上,然后将塑料薄膜一端与地面固定,启动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工作带动防尘框9伸长,从而带动防尘框9在框体1内向下移动,使得防尘框9与地面接触,由于电机13输出轴端部与转轴14一端固定连接,故电机13工作可以带动转轴14转动,使得转轴14在防尘框9内发生转动,由于搅拌叶15固定套设在转轴14外周面,故转轴14带动搅拌叶15转动,搅拌叶15翻起土壤,打开活塞4并向储料框2内加入修复剂,修复剂通过喷头16向下喷洒,与土壤充分混合,修复剂与土壤混合后,通过电动推杆3带动防尘框9向上移动,使得防尘框9远离土壤,然后水平移动框体1,从而带动防尘框9水平移动,进而带动u形板8水平移动,使得横杆10上的塑料薄膜展开并落在土壤上,塑料薄膜有效防止修复剂挥发,影响修复好,当塑料薄膜铺设完成后,通过电动推杆3带动u形板8向上移动,使得塑料薄膜与切割刀6接触,切割刀6切断塑料薄膜,无需人工切断塑料薄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伸缩杆5,伸缩杆5跟随电动推杆3伸长或回缩,提高防尘框9的稳定性,转动螺栓11从而解除横杆10与u形板8之间的固定,方便更换横杆10上的塑料薄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淋修复剂后,修复剂与空气接触容易挥发,影响修复效果的问题。
3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2.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