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2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预制装配式建筑经历了长期的实验和应用,现代化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可以高度集成建筑的各种功能,而且建筑的形式和构件非常精致。我国建设需求量大、建设速度快,很有必要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那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构造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普遍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构件连接节点安全性不好保障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
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板下叠合主t梁、t型叠合次梁、预留后浇槽、预应力孔道、套筒、预应力钢筋、螺旋筋承压板以及锚具组成;
5.板下叠合主t梁和t型叠合次梁内部设有预应力孔道,预应力孔道内设有预应力钢筋;
6.板下叠合主t梁、t型叠合次梁垂直交叉设置;板下叠合主t梁、t型叠合次梁的t型截面仅局部设置;板下叠合主t梁跨中设有预留后浇槽;板下叠合主t梁和t型叠合次梁交汇处的预留后浇槽内设有套筒,套筒与板下叠合主t梁和t型叠合次梁内的预应力孔道、预应力钢筋相对应;
7.螺旋筋承压板设于板下叠合主t梁、t型叠合次梁的端部;
8.预应力钢筋穿孔后在板下叠合主t梁端部的螺旋筋承压板处通过锚具锚固。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板下叠合主t梁、t型叠合次梁内的预应力孔道上下交错设置;下叠合主t梁跨中的预留后浇槽内的纵横向套筒,在施工现场时通过预应力钢筋与预应力孔道端头有效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板下叠合主t梁和t型叠合次梁均为局部t型截面设计,板下叠合主t梁和t型叠合次梁的t型部设于主次梁相交节点处的1/3跨处。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套筒的孔径比预应力孔道的外包直径大6~10mm。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应力钢筋的中心与预应力孔道的中心对应,螺旋筋缠绕预应力孔道布置,螺旋筋承压板厚度为20mm~30mm。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板下叠合主t梁和t型叠合次梁后浇区域预留后浇槽、套筒、预应力孔道,在全部吊装完毕,浇筑、灌浆有混凝土。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
造,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结构提高了装配主次梁节点的强度。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7.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

板下叠合主t梁;2
‑ꢀ
t型叠合次梁;3

预留后浇槽;4

预应力孔道;5

套筒;6

预应力钢筋;7

螺旋筋承压板;8

锚具。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3.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24.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6.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如图1、2所示,包括板下叠合主t梁1、t型叠合次梁2、预留后浇槽3、预应力孔道4、套筒5、预应力钢筋6、螺旋筋承压板7以及锚具8组成;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内部设有预应力孔道4,预应力孔道4内设有预应力钢筋6;板下叠合主t梁1、t型叠合次梁2垂直交叉设置;板下叠合主t梁1、t型叠合次梁2的t型截面仅局部设置;板下叠合主t梁1跨中设有预留后浇槽3;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交汇处的预留后浇槽3内设有套筒5,套筒5与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内的预应力孔道4、预应力钢筋6相对应;螺旋筋承压板7设于板下叠合主t梁1、t型叠合次梁2的端部;预应力钢筋6穿孔后在板下叠合主t梁1端部的螺旋筋承压板7处通过锚具8锚固。
27.基于上述实施例,现场吊装时,预应力钢筋6穿孔后在主次梁t型端部的螺旋筋承压板7处采用锚具8进行锚固施工,待全部吊装完毕,进行预应力钢筋6穿孔锚固后的灌浆处理以及其他后浇区域混凝土施工。
2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预应力钢筋6的现场穿孔作业,板下叠合主t梁1、t型叠合次梁2内的预应力孔道4上下交错设置;下叠合主t梁1跨中的预留后浇槽3内的纵横向套筒5,在施工现场时通过预应力钢筋6与预应力孔道4端头有效连通。
2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均为局部t型截面设计,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的t型部设于主次梁相交节点处的1/3跨处。具体地,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均为局部t型截面设计,即靠近主次梁相交节点处的1/3跨处。预应力钢筋6的下料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需要。
30.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现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钢筋6穿孔作业,套筒5的孔径比预应力孔道4的外包直径大6~10mm。
3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预应力钢筋6的中心与预应力孔道4的中心对应,螺旋筋缠绕预应力孔道4布置,螺旋筋承压板7厚度为20mm~30mm。
3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预应力钢筋6的局部锚固受压,板下叠合主t梁1和t型叠合次梁2后浇区域预留后浇槽3、套筒5、预应力孔道4,在全部吊装完毕,浇筑、灌浆有混凝土。
33.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粘结预应力交叉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结构提高了装配主次梁节点的强度。
34.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