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配送运力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1-12-17 21: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配送运力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用户可在配送平台通过终端进行在线下单,购买需要的物品。配送运力可前往商户处取物品,并将物品送达用户手中,用户无需外出即可收到购买的物品。
3.目前,为了提高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设置了一些驻点配送对象,并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一批驻点配送运力。其中,驻点配送对象由多个商户构成,并由驻点配送运力专门配送这些商户的订单。设置驻点配送对象可以使得驻点配送运力的取物地点更加集中,从而实现集约化的配送模式。
4.在驻点配送模式下,如果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的驻点配送运力过多,则容易出现配送运力浪费的情况;如果分配的驻点配送运力过少,则可能会由于配送运力不足而引起配送过程中的供需失衡,导致订单难以完成配送或配送超时,影响下单用户的体验。因此,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多少驻点配送运力是至关重要的。相关技术中主要由人工根据经验来确定需要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多少驻点配送运力,然而通过人工分配的方式不够合理,可能会出现配送运力浪费或配送运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送运力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有效优化配送成本,提高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并且提高配送运力分配的合理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配送运力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确定在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根据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为所述成本预测模型的最优解对应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所述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
7.可选地,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所述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所述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所述数量的上限值;选取所述上限值以内的多个值,作为所述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
8.可选地,所述成本预测模型为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与节约配送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为使得所述节约配送成本最大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
9.可选地,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包括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提升比例、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其中,所述时效信息为每单位时间内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
10.可选地,所述确定在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包括:针对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确定在该规模下,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完成总单量;根据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完成单量;根据所述人均完成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所述时效信息提升比例;根据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
11.可选地,所述确定在该规模下,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完成总单量,包括:根据预设时效信息提升比例和所述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时效信息;根据所述预估时效信息和所述规模,确定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根据所述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确定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
12.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配送运力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成用于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成用于确定在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为所述成本预测模型的最优解对应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驻点配送运力分配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所述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
13.可选地,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上限值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所述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所述数量的上限值;选取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选取所述上限值以内的多个值,作为所述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
14.可选地,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包括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提升比例、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其中,所述时效信息为每单位时间内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预估完成总单量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针对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确定在该规模下,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完成总单量;人均完成单量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完成单量;时效信息提升比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人均完成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所述时效信息提升比例;承接运单比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
16.可选地,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预设时效信息提升比例和所述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时效信息;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预估时效信息和所述规模,确定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
述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确定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
17.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18.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不同的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对订单的配送以及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有较大影响,确定在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该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用于表征提升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的特征信息。根据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由于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能够使得成本预测模型取得最优解,因此,根据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可以实现使得驻点配送对象的配送成本达到最优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优化配送成本,提高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并且,还能有效避免人工分配驻点配送运力所带来的配送运力浪费或配送运力不足的问题,提高配送运力分配的合理性。
2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配送运力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23.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24.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25.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完成总单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26.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配送运力分配装置的框图。
27.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28.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0.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各种配送场景,如外卖配送、快递配送、超市配送等。本公开在以下介绍中涉及到的配送运力,可以配送员,也可是配送设备(如无人配送车、无人机、机器人等)。
3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配送运力分配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具有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中,如终端、服务器等。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包括s101~
s104。
32.在s101中,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
33.该配置信息可用于指示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示例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可以指的是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通过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来指示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
34.在s102中,确定在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
35.不同的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对订单的配送以及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有较大影响。例如,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越大,可能会出现配送运力浪费的情况,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相对越少;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越小,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相对越多,然而可能会由于配送运力不足而容易导致订单超时。因此,不同的配送运力规模,对其中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36.该步骤中,针对每一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确定在该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该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用于表征提升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的特征信息。示例地,该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包括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提升比例、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其中,时效信息为每单位时间内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为由驻点配送运力配送的订单占所有订单的比例。
37.在s103中,根据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其中,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为成本预测模型的最优解对应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
38.在确定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后,可将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对应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分别输入到成本预测模型中,成本预测模型可以是关于配送成本的预测模型,并将使得成本预测模型能够取得最优解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作为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
39.在s104中,根据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
40.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能够使得成本预测模型取得最优解,因此,根据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可以实现使得驻点配送对象的配送成本达到最优的目的。
41.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该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可以是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根据该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可以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该配置信息对应的数量个驻点配送运力。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不同的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对订单的配送以及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有较大影响,确定在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该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用于表征提升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的特征信息。根据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由于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能够使得成本预测模型取得最优解,因此,根据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可以实现使得驻点配送对象的配送成本达到最优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优化配送成本,提高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并且,还能有效避免人工分配驻点配送运力所带来的配送运力浪费或配送运力不足的问题,提高配送运力分配的合理性。
43.示例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可以为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相应地,上述s101中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如图2所示,包括s201和s202。
44.在s201中,根据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该数量的上限值。
45.其中,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可以为该驻点配送对象中各个商户的预估进单量之和。各个商户的预估进单量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中任一种预估单量的方式来确定。例如,可以综合该商户的历史进单量、天气情况、是否节假日、是否有促销活动等等因素,来对该商户的进单量进行预估。此外,由于配送领域有下单高峰期,例如午高峰、晚高峰,在对驻点配送对象的进单量进行预估时,可对每单位时间内的进单量分别进行预估。
46.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在以下介绍中,以单位时间为小时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限制。例如,每单位时间内的预估进单量可以为每小时预估进单量,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可表征驻点配送对象一天的预估进单量。
47.在一实施例中,假设w
i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第i小时的预估进单量,i的取值可根据商户的营业时间来确定。∑w
i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在每小时的预估进单量之和,例如可表示驻点配送对象一天的预估进单量。
48.示例地,根据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可通过如下公式(1)确定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的上限值:
[0049][0050]
其中,n
max
表示该上限值,∑w
i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e
old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
[0051]
在s202中,选取上限值以内的多个值,作为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
[0052]
上限值以内的多个值,可以是连续的多个值,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多个值,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制。
[005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驻点配送对象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前,驻点配送运力主要配送其所在配送区域的订单。本公开中,为了使得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有所提升,因此根据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以及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来确定该上限值。在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上限值的情况下,在开启驻点配送模式之后,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可以大于或等于其原来的人均单量,从而可以达到提高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的目的。
[0054]
下面对本公开中的成本预测模型进行介绍。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中成本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最优解求解过程,首先对成本预测模型中涉及到的各个参数进行说明。
[0055]
c
old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历史订单的平均代价值。其中,该代价值是指下单用户对历史订单需付出的代价值。本公开对代价值所表征的含义不做具体限制。示例地,该代价值可以指的是下单用户需要支付的配送参数,或者下单用户需要等待物品的时长,或者也可用于表征订单的压单时长。历史订单可以是在历史预设时段(如之前一周、一个月等)所产生的订单。
[0056]
c
new
表示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驻点配送对象中订单的平均代价值。
[0057]
e
old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
[0058]
e
new
表示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完成单量。
[0059]
w表示驻点配送对象的实际进单量。
[0060]
w
i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在第i小时的预估进单量。
[0061]
p
i
表示驻点配送运力在第i小时的预估完成单量。
[0062]
表示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在第i小时的时效信息。
[0063]
表示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驻点配送运力在第i小时的预估时效信息。
[0064]
表示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的最小值。
[0065]
表示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的最大值。
[0066]
s表示节约配送成本。
[0067]
r
efficiency
表示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提升比例。
[0068]
r'
efficiency
表示驻点配送运力的预设时效信息提升比例。
[0069]
r
finish
表示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
[0070]
r
income
表示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收益提升比例,该人均收益提升比例可预先设置。
[0071]
下面对该成本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说明。
[0072]
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希望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收益提升比例为r
income
,可通过如下公式(2)表示:
[0073]
c
old
×
e
old
×
(1 r
income
)=c
new
×
e
old
×
(1 r
efficiency
)
ꢀꢀ
(2)
[0074]
驻点配送对象中订单的平均代价值c
new
可通过如下公式(3)表示:
[0075][0076]
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节约的订单平均代价值可通过如下公式(4)表示:
[0077][0078]
进一步得到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后,节约配送成本s可通过如下公式(5)表示:
[0079][0080]
其中,驻点配送对象的实际进单量w和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历史订单的平均代价值c
old
为已知参数,故使得成本预测模型取得最优解可转化为如下公式(6)表示:
[0081][0082]
该成本预测模型可以为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与节约配送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该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包括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提升比例r
efficiency
、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r
finish
。其中,上述s103中确定出的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以为使得节约配送成本最大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
[0083]
上述s102中确定在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如图3所示,可包括s301~s304。
[0084]
在s301中,针对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确定在该规模下,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完成总单量。
[0085]
示例地,该预估完成总单量可以是预估的所有驻点配送运力在一天完成的总单量,例如可根据驻点配送运力在单位时间(如每小时)内的预估完成单量来确定。即s30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如图4所示,可包括s3011~s3013。
[0086]
在s3011中,根据预设时效信息提升比例和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确定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时效信息。
[0087]
该预设时效信息提升比例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希望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相比于开启驻点配送模式前的提升比例。由于配送领域有下单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因此该预估时效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不同,本公开中,可对不同时间的预估时效信息分别求解,以保证该预估时效信息的准确性。示例地,可通过如下公式(7)确定该预估时效信息:
[0088][0089]
在s3012中,根据预估时效信息和规模,确定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
[0090]
示例地,可通过如下公式(8)确定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
[0091][0092]
其中,n表示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例如可以为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
[0093]
在s3013中,根据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确定预估完成总单量。
[0094]
将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相加,可得出该预估完成总单量,即∑p
i

[0095]
在s302中,根据预估完成总单量和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确定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完成单量。
[0096]
示例地,可通过如下公式(9)确定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完成单量:
[0097][0098]
在s303中,根据人均完成单量和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时效信息提升比例。
[0099]
示例地,可通过如下公式(10)确定该时效信息提升比例:
[0100][0101]
在s304中,根据预估完成总单量和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确定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
[0102]
示例地,可通过如下公式(11)确定该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
[0103][0104]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s302和s304的执行顺序,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制,s304也可在s302之前执行,或者二者也可并行执行,图3仅为示例性说明,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限制。
[010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确定在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之后,将不同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所对应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分别输入到成本预测模型中,得到对应的节约配送成本,能够使得节约配送成本最大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即为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根据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可以有效优化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0106]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配送运力分配装置,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配送运力分配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可包括:
[0107]
获取模块501,被配置成用于获取驻点配送对象的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第一确定模块502,被配置成用于确定在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第二确定模块503,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为所述成本预测模型的最优解对应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驻点配送运力分配模块504,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所述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
[01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不同的驻点配送运力的规模,对订单的配送以及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有较大影响,确定在每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下,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该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可用于表征提升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的特征信息。根据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和成本预测模型,确定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由于目标配送效率特征信息能够使得成本预测模型取得最优解,因此,根据对应的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驻点配送对象分配驻点配送运力,可以实现使得驻点配送对象的配送成本达到最优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优化配送成本,提高驻点配送运力的配送效率。并且,还能有效避免人工分配驻点配送运力所带来的配送运力浪费或配送运力不足的问题,提高配送运力分配的合理性。
[0109]
可选地,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为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数量;所述获取模块501可包括:上限值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所述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所述数量的上限值;选取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选取所述上限值以内的多个值,作为所述多种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
[0110]
可选地,所述配送效率特征信息包括驻点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提升比例、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其中,所述时效信息为每单位时间内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
[0111]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02可包括:预估完成总单量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针对每种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规模,确定在该规模下,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完成总单量;人均完成单量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运力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人均完成单量;时效信息提升比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人均完成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对象所在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人均单量,确定所述时效信息提升比例;承接运单比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和所述驻点配送对象的预估进单量,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承接运单比例。
[0112]
可选地,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
据预设时效信息提升比例和所述配送区域的配送运力的时效信息,确定所述驻点配送运力的预估时效信息;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预估时效信息和所述规模,确定所有驻点配送运力的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所述每单位时间内预估完成单量,确定所述预估完成总单量。
[0113]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0114]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该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603,输入/输出(i/o)接口604,以及通信组件605中的一者或多者。
[0115]
其中,处理器6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6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6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6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6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2或通过通信组件6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604为处理器6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605用于该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6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0116]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
[0117]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6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600的处理器6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
[0118]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7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700
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7,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7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7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7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7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
[0119]
另外,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726和通信组件750,该电源组件7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7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7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子设备7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758。电子设备7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
tm
,mac os x
tm
,unix
tm
,linux
tm
等等。
[0120]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7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
[0121]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配送运力分配方法的代码部分。
[012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12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124]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