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导引屏蔽罩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19: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引屏蔽罩,特别涉及一种导引屏蔽罩及具有所述导引屏蔽罩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00481643c(对应美国专利公告号us7,473,130)公开了一种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括金属压铸部分及金属薄板部分。所述金属薄板部分构造形成多个表面组装技术(smt)引脚,这些引脚被焊接至电路板的焊垫上,并且所述引脚彼此靠近以维持较佳的电磁遮罩(emi)效果。然而,所述引脚必须通过表面焊接才能设置于电路板上,工艺上较为复杂且容易产生焊接缺陷。其次,所述引脚需要从金属薄板部分的底缘朝外地弯折一段长度,当多个屏蔽罩需要并排设置时,将因为这些引脚朝外弯折所占的空间使该等屏蔽罩彼此之间需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00521398c(对应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6/0128218a1)公开了一种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包括多个沿箱周边的截顶延伸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截顶延伸部之间的开口,当所述屏蔽箱定位在电路板上,所述截顶延伸部抵靠在电路板上或者位于安装时所设置的膏剂的表面上方。与一般连续的边缘相比,所述截顶延伸部之间的所述开口能容纳且固持该膏剂。然而,这种屏蔽箱周边的所述截顶延伸部是采用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至电路板上,工艺上较为复杂,且较容易产生焊接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改善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缺点的导引屏蔽罩。
5.于是,本发明导引屏蔽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金属板体构造形成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并具有一电路板安装侧,该导引屏蔽罩包括底缘朝向该电路板安装侧的竖向板体,所述竖向板体的底缘一体地且与所述竖向板体共面地构造形成弹片脚,所述弹片脚具有自所述竖向板体的底缘延伸出的一弹性部,以及连接于该弹性部且朝向该电路板安装侧的一接触部。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脚的弹性部具有自所述竖向板体朝该电路板安装侧延伸出的一第一段,以及自该第一段朝该电路板安装侧斜向地延伸出的一第二段,该接触部连接于该第二段。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板体的底缘还一体地且与所述竖向板体共面地构造形成凸片,所述凸片朝向该电路板安装侧延伸且对应于所述弹片脚,所述弹片脚沿所述凸片的轮廓延伸且所述弹片脚与所述凸片之间具有间隙。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导引屏蔽罩包括界定出该容置空间的一顶板、两侧板及一背板,该两侧板与该背板构成所述竖向板体,所述弹片脚构造在该两侧板与该背板。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侧板的底缘还一体地构造形成朝该电路板安装侧延伸的
压配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导引屏蔽罩还包括与该顶板、该两侧板及该背板共同界定出该容置空间且位于前段处的一底板,以及位于该底板后方且由该两侧板、该背板与该底板共同界定出的一底部开口,自该等侧板构造形成的所述弹片脚排布于该底部开口的两侧,自该等侧板构造形成的所述压配脚排布于该底部开口的前侧。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底板形成有覆盖于该两侧板的两个组装部,该两组装部至少局部地遮盖构造于该两侧板的所述弹片脚与所述凸片之间的间隙。
12.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改善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缺点的连接器组件。
13.于是,本发明连接器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适用于设置在具有接地垫的一电路板,该连接器组件包含前述的导引屏蔽罩,以及容置于该导引屏蔽罩的容置空间的后段的插座连接器,所述弹片脚用以弹性地表面接触于该电路板的所述接地垫。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脚构造形成于所述竖向板体的围绕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底缘部分。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还具有压配孔,所述竖向板体的其他底缘部分一体地构造形成朝该电路板安装侧延伸的压配脚,所述压配脚用以紧配合地卡入该电路板的所述压配孔。
16.本发明中构造于所述导引屏蔽罩的竖向板体的所述弹片脚,能够弹性地表面接触到所述电路板的接地垫,因此,所述电路板不需要针对所述弹片脚进行钻孔与焊接,使得组装较为简单,并且,所述弹片脚对所述电路板施予较低的接触压力且与所述电路板有着充分的接触关系。再者,所述弹片脚与所述导引屏蔽罩的竖向板体共面,因此所述弹片脚不会朝内或朝外凸出,借此避免所述弹片脚占用所述导引屏蔽罩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如此一来,所述弹片脚不但不会妨碍所述导引屏蔽罩的内部元件的组装,同时也能够在多个导引屏蔽罩需要并排设置时,避免为了所述弹片脚预留朝外凸出的空间而增大所述导引屏蔽罩之间的间隙。另外,通过所述弹片脚与压配脚的混合配置,能够使所述导引屏蔽罩同时具有这两种组装结构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技术效果,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18.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与一电路板及一可插拔模块的一立体图;
19.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前视图;
20.图3是沿图2中a-a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21.图4是沿图2中b-b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22.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导引屏蔽罩的一立体分解图;
23.图6是图5中的该实施例的导引屏蔽罩以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分解图;以及
24.图7是该实施例的导引屏蔽罩的一侧板的一侧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 连接器组件
[0027]1ꢀꢀꢀ
导引屏蔽罩
[0028]
11
ꢀꢀ
容置空间
[0029]
111 前端插口
[0030]
112 底部开口
[0031]
113 上容置腔
[0032]
114 下容置腔
[0033]
12
ꢀꢀ
电路板安装侧
[0034]
13
ꢀꢀ
顶板
[0035]
131 开窗
[0036]
132 上挡止部
[0037]
14
ꢀꢀ
侧板
[0038]
141 第一固定用折片
[0039]
142 第二固定用折片
[0040]
143 嵌合凹部
[0041]
144 加强凸肋
[0042]
145 侧散热孔
[0043]
146 开口
[0044]
147 内伸弹片
[0045]
148 结合孔
[0046]
149 扣块
[0047]
15
ꢀꢀ
背板
[0048]
151 第一组装部
[0049]
152 第一固定用穿孔
[0050]
153 接触弹片
[0051]
154 后散热孔
[0052]
155 卡合孔
[0053]
16
ꢀꢀ
底板
[0054]
161 第二组装部
[0055]
162 第二固定用穿孔
[0056]
163 嵌合凸部
[0057]
163a 结合孔
[0058]
164
ꢀꢀ
通孔
[0059]
17
ꢀꢀꢀ
弹片脚
[0060]
171
ꢀꢀ
弹性部
[0061]
171a 第一段
[0062]
171b 第二段
[0063]
172
ꢀꢀ
接触部
[0064]
18
ꢀꢀꢀ
凸片
[0065]
19
ꢀꢀꢀ
压配脚
[0066]2ꢀꢀꢀꢀ
插座连接器
[0067]
21
ꢀꢀꢀ
壳体
[0068]
211
ꢀꢀ
插接槽
[0069]
212
ꢀꢀ
定位柱
[0070]
22
ꢀꢀꢀ
端子
[0071]
221
ꢀꢀ
对接部
[0072]
222
ꢀꢀ
压配尾部
[0073]3ꢀꢀꢀꢀ
分隔构件
[0074]
31
ꢀꢀꢀ
内散热器
[0075]
311
ꢀꢀ
内散热件
[0076]
311a 内基板
[0077]
311b 内散热鳍片
[0078]
311c 内热耦合部
[0079]
312
ꢀꢀ
偏压弹性件
[0080]
32
ꢀꢀꢀ
内接地件
[0081]
321
ꢀꢀ
内弹性指部
[0082]4ꢀꢀꢀꢀ
散热件
[0083]
41
ꢀꢀꢀ
基板
[0084]
411
ꢀꢀ
热耦合部
[0085]
42
ꢀꢀꢀ
散热鳍片
[0086]5ꢀꢀꢀꢀ
导光件
[0087]
51
ꢀꢀꢀ
导光管
[0088]
511
ꢀꢀ
入光端
[0089]
512
ꢀꢀ
出光端
[0090]
52
ꢀꢀꢀ
第一连接柱
[0091]
53
ꢀꢀꢀ
第二连接柱
[0092]
54
ꢀꢀꢀ
靠抵柱
[0093]
55
ꢀꢀꢀ
卡合柱
[0094]6ꢀꢀꢀꢀ
接地件
[0095]
61
ꢀꢀꢀ
弹性指部
[0096]
200
ꢀꢀ
电路板
[0097]
201
ꢀꢀ
接地垫
[0098]
202
ꢀꢀ
压配孔
[0099]
203
ꢀꢀ
定位孔
[0100]
204
ꢀꢀ
端子压配孔
[0101]
300
ꢀꢀ
可插拔模块
[0102]
301
ꢀꢀ
壳件
[0103]
301a 插接部
[0104]
301b 锁扣凹槽
[0105]
301c 对位结构
[0106]
302
ꢀꢀ
插接电路板
[0107]
303
ꢀꢀ
线缆
[0108]
d1
ꢀꢀꢀ
前后方向
[0109]
d2
ꢀꢀꢀ
上下方向
[0110]
d3
ꢀꢀꢀ
左右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111]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连接器组件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设置在一电路板200且适用于与一可插拔模块300插接,该连接器组件100包含一导引屏蔽罩1、一插座连接器2、一分隔构件3、一散热件4,以及一导光件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引屏蔽罩1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的数量可以依照需求作调整,且该分隔构件3、该散热件4与该导光件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是可以被省略的,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0112]
参阅图1、图3至图6,该导引屏蔽罩1设于该电路板200且沿一前后方向d1(d1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前、反向为后)延伸,该导引屏蔽罩1由金属板体构造形成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1,并具有用以安装于该电路板200且沿一上下方向d2(d2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上、反向为下)朝向下方的一电路板安装侧12。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引屏蔽罩1包括位于上方的一顶板13、一体构造地自该顶板13位于一左右方向d3(d3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右、反向为左)上的两侧缘朝下延伸的两侧板14、组装于该顶板13的后缘与该两侧板14的后缘的一背板15,以及组装于该两侧板14的底缘且位于前段处地与该顶板13上下相对的一底板16,该顶板13、该两侧板14、该背板15与该底板16共同界定出该容置空间11。每一侧板14形成有自后缘朝后延伸的多个第一固定用折片141、自底缘朝下延伸的多个第二固定用折片142,以及自底缘的前端处朝上形成的一嵌合凹部143。该背板15形成有自该左右方向d3上的两侧缘朝前延伸的两个第一组装部151、对应于该两侧板14的第一固定用折片141的多个第一固定用穿孔152,以及自顶缘朝前延伸出的多个接触弹片153。该两第一组装部151覆盖于该两侧板14,而该两侧板14的第一固定用折片141穿过该等第一固定用穿孔152后朝内地弯折,该等接触弹片153靠抵于该顶板13的下表面,借此使该背板15固定安装于该顶板13与该两侧板14上。该底板16形成有自两侧缘朝上延伸的两个第二组装部161、对应于该两侧板14的第二固定用折片142的多个第二固定用穿孔162,以及自两侧缘的前端处朝上延伸的两个嵌合凸部163。该两第二组装部161覆盖于该两侧板14,且该两嵌合凸部163嵌合于该两侧板14的嵌合凹部143,而该两侧板14的第二固定用折片142穿过该等第二固定用穿孔162后朝内地弯折,借此使该底板16固定安装于该两侧板14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侧板14还形成有用以加强结构强度的多条加强凸肋144,以及用以加强散热性能的多个侧散热孔145,该背板15还形成有用以加强散热性能的多个后散热孔154。
[0113]
该电路板200具有接地垫201,以及多个压配孔202。该导引屏蔽罩1的两侧板14与背板15构成底缘朝向该电路板安装侧12的竖向板体,该两侧板14与该背板15(竖向板体)的底缘一体地且与该两侧板14与该背板15共面地构造形成多个弹片脚17以及多个凸片18。该等弹片脚17具有自该两侧板14与该背板15的底缘延伸出的一弹性部171,以及连接于该弹性部171且朝向该电路板安装侧12的一接触部172。所述弹片脚17的弹性部171具有自所述竖向板体朝该电路板安装侧12延伸出的一第一段171a,以及自该第一段171a朝该电路板安
装侧12斜向地延伸出的一第二段171b,该接触部172连接于该第二段171b。所述凸片18朝向该电路板安装侧12延伸且对应于所述弹片脚17,所述弹片脚17沿所述凸片18的轮廓延伸且所述弹片脚17与所述凸片18之间具有间隙。另外,每一侧板14的底缘还一体地构造形成朝该电路板安装侧12延伸的多个压配脚19,该底板16还形成有对应于该等压配脚19的多个通孔164。该等弹片脚17的接触部172用以弹性地表面接触于该电路板200的所述接地垫201;该等压配脚19穿过该等通孔164并用以紧配合地卡入该电路板200的该等压配孔202。配合参阅图7,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侧板14所构造形成的压配脚19在该左右方向d3上相互错位。
[0114]
参阅图1、图4至图7,构造于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竖向板体的所述弹片脚17,能够弹性地表面接触到所述电路板200的接地垫201,因此,所述电路板200不需要针对所述弹片脚17进行钻孔与焊接,使得组装较为简单,并且,所述弹片脚17对所述电路板200施予较低的接触压力且与所述电路板200有着充分的接触关系。再者,所述弹片脚17与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竖向板体共面,因此所述弹片脚17不会朝内或朝外凸出,借此避免所述弹片脚17占用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如此一来,所述弹片脚17不但不会妨碍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内部元件的组装,同时也能够在多个导引屏蔽罩1需要并排设置时,避免为了所述弹片脚17预留朝外凸出的空间而增大所述导引屏蔽罩1之间的间隙。此外,对应于所述弹片脚17的所述凸片18能够至少局部地遮挡所述弹片脚17与所述竖向板体(该两侧板14及背板15)之间隙,以维持较佳的电磁遮罩(emi)效果。另外,紧配合地卡入所述压配孔202的该等压配脚19能提供将该导引屏蔽罩1固定于该电路板200的结合力,使该导引屏蔽罩1稳固地设置于该电路板200,而表面接触于所述接地垫201的所述弹片脚17则减少了组装该导引屏蔽罩1于该电路板200时所需的总合力道,通过所述弹片脚17与压配脚19的混合配置,能够使所述导引屏蔽罩1同时具有这两种组装结构的优点。
[0115]
在本实施例中,覆盖于该两侧板14的该底板16的该两第二组装部161朝后延伸并局部地遮盖构造于该两侧板14的所述弹片脚17与所述凸片18之间的间隙,借此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电磁遮罩(emi)效果。
[0116]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配脚19也可以替换成其他能提供将该导引屏蔽罩1固定于该电路板200的结合力的固定结构,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脚17是构造形成于该两侧板14与该背板15,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导引屏蔽罩1的结构可以依照需求作调整,且所述弹片脚17可以是形成于该导引屏蔽罩1经调整后的结构中的至少任一竖向板体,不应以本实施例所示例的实施方式为限制。
[0117]
参阅图1、图3至图6,该导引屏蔽罩1还包括由该顶板13、该两侧板14与该底板16共同界定出且连通该容置空间11的一前端插口111,以及位于该底板16后方且由该两侧板14、该背板15与该底板16共同界定出且连通该容置空间11的一底部开口112。自该等侧板14构造形成的所述弹片脚17排布于该底部开口112的两侧,自该等侧板14构造形成的所述压配脚19排布于该底部开口112的前侧。该电路板200还形成有定位孔203,以及多个端子压配孔204。该插座连接器2包括绝缘的一壳体21,以及多个端子22。该壳体21具有朝向前方且上下排列的两个插接槽211,以及朝下延伸且穿设于所述定位孔203的定位柱212。该等端子22设于该壳体21,每一端子22具有位于对应的插接槽211的一对接部221,以及朝下延伸并紧配合地卡入对应的端子压配孔204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200的一压配尾部222。在本实施例中,
该插座连接器2是通过该底部开口112地被该导引屏蔽罩1罩盖,以容置于该导引屏蔽罩1的容置空间11的后段。进一步来说,前述弹片脚17是构造形成于所述竖向板体的围绕所述插座连接器2的底缘部分,也就是该两侧板14的底缘后段处与该背板15的底缘,而所述压配脚19构造形成于所述竖向板体的其他底缘部分,也就是该两侧板14的底缘前段处。
[0118]
该分隔构件3设于该两侧板14之间,以将该导引屏蔽罩1的容置空间11分为供该可插拔模块300通过该前端插口111地插入的一上容置腔113及一下容置腔114。该上容置腔113与该下容置腔114分别对应于该插座连接器2的两插接槽211,以使该可插拔模块300通过该上容置腔113与该下容置腔114时与该插座连接器2的对应的插接槽211对接。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侧板14对应上容置腔113及下容置腔114各形成有一个开口146。所述开口146位于该导引屏蔽罩1的前段,每一开口146处构造有朝该导引屏蔽罩1内且朝后倾斜地延伸的一内伸弹片147,该等开口146处的该等内伸弹片147用以与插入该上容置腔113或该下容置腔114的该可插拔模块300产生锁扣效果。详细来说,该可插拔模块300具有一壳件301、一插接电路板302,以及一线缆303。该壳件301具有用以插入该上容置腔113或该下容置腔114的插接部301a,该插接电路板302凸伸出该插接部301a地设于该插接部301a的前端,且用以插设于该等插接槽211以与该等端子22的对接部221接触。该线缆303连接于该壳件301的后端且电连接于该插接电路板302。该壳件301的插接部301a的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内伸弹片147对应配合的锁扣凹槽301b。另外,该壳件301的插接部301a的前端顶部还形成有一对位结构301c,该导引屏蔽罩1的顶板13具有一开窗131,以及自该顶板13的开窗131后端处朝下延伸至该上容置腔113内的一上挡止部132,该分隔构件3具有朝下延伸至该下容置腔114内的一下挡止部(图未示),该上挡止部132与该下挡止部用以挡止该对位结构301c以限位该可插拔模块300的插入位置。
[0119]
续参阅图1、图3至图6,该分隔构件3具有一间隔壳体(图未示)、设于该间隔壳体内的一内散热器31,以及设于该间隔壳体前端的一内接地件32。该间隔壳体具有位于底部且朝向该下容置腔114的一底部开窗(图未示),以及形成于该底部开窗的后端处的所述下挡止部(图未示)。该内散热器31具有设于该间隔壳体内的一内散热件311,以及设于该间隔壳体内且夹置于该内散热件311的顶部与该间隔壳体之间的一偏压弹性件312。该内散热件311具有一内基板311a,以及自该内基板311a朝上延伸且沿该左右方向d3并排的多个内散热鳍片311b。该内基板311a具有朝下延伸并穿过该底部开窗地伸入该下容置腔114内且用以与该可插拔模块300(见图1)接触的一内热耦合部311c。该偏压弹性件312受压地夹置于该内散热件311的内散热鳍片311b与该间隔壳体之间,以使该内热耦合部311c穿过该底部开窗地伸入该下容置腔114且弹性地与该可插拔模块300接触。该内接地件32具有自该前端插口111处朝后延伸并分别伸入该上容置腔113与该下容置腔114的多个内弹性指部321,该等内弹性指部321用于与该可插拔模块300接触。详细来说,该两侧板14形成有多个结合孔148,该底板16的每一嵌合凸部163也各形成一结合孔163a,该间隔壳体形成有对应于该等结合孔148、163a的多个结合片(图未示),该等结合片穿过该等结合孔148、163a后被弯折,以使该间隔壳体组装固定于该等侧板14之间。
[0120]
此外,该导引屏蔽罩1的前端插口111处设有多个接地件6,所述接地件6具有自该前端插口111处朝后延伸且分布于该导引屏蔽罩1外侧与该导引屏蔽罩1内侧的多个弹性指部61,该等弹性指部61中位于该导引屏蔽罩1外侧者用于与容置该连接器组件100的一机壳
(图未示)接触,该等弹性指部61中位于该导引屏蔽罩1内侧者用于与该可插拔模块300接触。
[0121]
该散热件4通过一扣具(图未示)可浮动地组装于该导引屏蔽罩1的顶板13上,该散热件4具有一基板41,以及自该基板41朝上延伸且沿该左右方向d3并排的多个散热鳍片42。该基板41具有朝下延伸并穿过该开窗131地伸入该上容置腔113内且用以与该可插拔模块300(见图1)接触的一热耦合部411。该扣具施予该散热件4朝下的一下压弹性力,以使该热耦合部411穿过该开窗131地伸入该上容置腔113且弹性地与该可插拔模块300接触。详细来说,该扣具是组装于该两侧板14,每一侧板14形成有与该扣具的扣孔(图未示)对应扣接的多个扣块149。
[0122]
该导光件5组装于该导引屏蔽罩1,该导光件5具有略呈l型的两个导光管51、连接于该两导光管51之间且位于该顶板13上方的一第一连接柱52、连接于该两导光管51之间且位于该背板15后方的一第二连接柱53、自该第一连接柱52朝下延伸且靠抵于该顶板13的一靠抵柱54,以及自该第二连接柱53朝前延伸且沿该左右方向d3并排的两个卡合柱55,该背板15形成有与该两卡合柱55对应卡合的两个卡合孔155。每一导光管51具有朝向下方的一入光端511,以及朝向前方的一出光端512。该等导光管51用以把该电路板200上的发光元件(图未示)所发出的光线从该入光端511导引到该出光端512。需要说明的是,导光件5不仅可以组装在导引屏蔽罩1上,其也可以是组装到扣具上。
[0123]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构造于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竖向板体的所述弹片脚17,能够弹性地表面接触到所述电路板200的接地垫201,因此,所述电路板200不需要针对所述弹片脚17进行钻孔与焊接,使得组装较为简单,并且,所述弹片脚17对所述电路板200施予较低的接触压力且与所述电路板200有着充分的接触关系。再者,所述弹片脚17与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竖向板体共面,因此所述弹片脚17不会朝内或朝外凸出,借此避免所述弹片脚17占用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如此一来,所述弹片脚17不但不会妨碍所述导引屏蔽罩1的内部元件的组装,同时也能够在多个导引屏蔽罩1需要并排设置时,避免为了所述弹片脚17预留朝外凸出的空间而增大所述导引屏蔽罩1之间的间隙。另外,通过所述弹片脚17与压配脚19的混合配置,能够使所述导引屏蔽罩1同时具有这两种组装结构的优点。
[0124]
而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