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菌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双孢菇的培育中,需要制备培养基,然后将菌种播种于培养基上,然后置于特定环境中进行培养,因此培养基制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培养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搅拌均匀。然而市场上没有专门的培养基搅拌装置,现有的搅拌方式要么采用人工搅拌,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要么采用普通搅拌机进行搅拌,但由于培养基内含有大量水分,普通搅拌机用来搅拌培养基存在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而且搅拌效率低。
3.为此,提供一种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包括:
7.底承板;
8.两个支撑杆,其分开固定在底承板上;
9.所述培养基搅拌装置还包括:
10.运输机构,其包括输送管、运转箱、旋转杆、传动齿轮、动力齿轮、动力杆和一个偏心块;旋转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轴转动连接于运转箱的内壁上,旋转杆的另一端穿过运转箱后伸入输送管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轴转动连接于输送管的内壁上;旋转杆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位于运转箱内部的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旋转杆上,动力齿轮位于运转箱内且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动力杆与动力齿轮共轴固定且动力杆垂直于旋转杆;动力杆活动连接在运转箱的一个侧面上,且动力杆的一端延伸至运转箱的内部;旋转杆的外侧固定套装多个摆手,多个摆手位于输送管内部;偏心块套装在旋转杆上,且位于动力齿轮的一侧;
11.下料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中央设有搅拌机构,搅拌筒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筒内壁上方设有若干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通过管道依次与设置在搅拌筒上方的水泵和液剂筒相连通;
12.其中,所述支架固定在输送管的外壁,且出料口和输送管通过阀门控制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搅拌装置还包括:减震机构,其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分别相应固定在两个支撑杆上,每个伸缩杆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且两个伸缩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管和运转箱上,一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管和伸缩杆相对的两个面上,另一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运转箱和伸缩杆相对的两个面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摆手弯曲段的弯曲弧度范围是20
°
~90
°

15.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摆手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多个摆手固定在旋转杆上位置不完全相同。
16.进一步的,输送管上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底部设有下料口。
17.进一步的,摆手呈“∩”型,“∩”型的开口处面向旋转杆。
1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和搅拌筒连接处设有弹簧二。
1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筒内壁和搅拌桨表面喷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
2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至少有四片,搅拌桨均布在转轴上。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不但能够使培养基搅拌均匀,而且效率高,提高了培养基的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机构进行竖直搅拌,物料在搅拌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不断进行混合,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彻底;通过水泵、水雾喷头和内螺旋导料片进行固液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工作效率高,满足人工菌规模化生产要求;通过在搅拌筒内壁、搅拌桨和内螺旋导料片表面喷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培养基不容易粘附在其表面上,便于物料的清理。
22.2、本新型通过将原有的螺旋式下料方式改进为由若干个摆手喷射分散输送,改进了原有螺旋输送对于含液率高的培养基物料无法输送或输送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培养基输送的流畅性。
23.3、通过动力齿轮与传动齿轮进行传动变形旋转,继而带动旋转杆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偏心块进行偏心震动带动输送管和运转箱整体进行震动,避免了运输管内部培养基粘壁,从而影响运输效率的缺点,即可达到震动运输防止培养基粘壁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偏心块连接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摆手和旋转杆连接剖面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摆手和旋转杆连接示意图。
30.图中标注:1

底承板,2

支撑杆,3

伸缩杆,31

减震弹簧,4

输送管,41

第一定位轴,42

第二定位轴,43

下料口,5

运转箱,51

传动齿轮,52

偏心块,6

动力杆,61

动力齿轮,7

旋转杆,71

摆手,8

搅拌筒,80

出料口,81

进料口,82

支架,83

转轴,84

液剂筒,85

水泵,86

管道,87

水雾喷头,821

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包括底承板1、两个支撑杆
2、减震机构、运输机构和下料装置。
33.两个支撑杆2分开固定在底承板1上。
34.运输机构包括输送管4、运转箱5、旋转杆7、传动齿轮51、动力齿轮61、动力杆6和一个偏心块52;旋转杆7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轴41转动连接于运转箱5的内壁上,旋转杆7的另一端穿过运转箱5后伸入输送管4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轴42转动连接于输送管4的内壁上;旋转杆7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位于运转箱5内部的传动齿轮51,且传动齿轮51同轴固定在旋转杆7上,动力齿轮61位于运转箱5内且与传动齿轮51传动连接,动力杆6与动力齿轮61共轴固定且动力杆6垂直于旋转杆7;动力杆6活动连接在运转箱5的一个侧面上,且动力杆6的一端延伸至运转箱5的内部;旋转杆7的外侧固定套装多个呈“∩”型的摆手71,多个摆手71位于输送管4内部;偏心块52套装在旋转杆7上,且位于动力齿轮61的一侧,偏心块相对于旋转中心,质量分布是不均匀的,无法达到动平衡,故会振动。
35.通过动力杆6旋转带动动力齿轮61进行旋转,随后通过动力齿轮61与传动齿轮51进行传动变形旋转,继而带动旋转杆7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偏心块52进行偏心震动带动输送管4和运转箱5整体进行震动,避免了运输管4内部培养基粘壁,从而影响运输效率的缺点,即可达到震动运输防止培养基粘壁的效果。运输后的培养基经过下料口43进入下一培养工序。同时将以往的螺旋运输结构改进为呈“∩”型的摆手71,改进了原有螺旋输送对于含液率高的物料无法输送或输送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培养基输送的流畅防粘。
36.减震机构,包括两个伸缩杆3,两个伸缩杆3分别相应固定在两个支撑杆2上,两个伸缩杆3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31;且伸缩杆3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管4和运转箱5上,一个所述减震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输送管4和伸缩杆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减震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运转箱5和伸缩杆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37.减震弹簧31进行弹性减震减噪,减少因为震动导致运输装置噪音过大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输送装置因为刚性震动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即可达到弹性支撑减震减噪的效果。
38.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82上方的搅拌筒8,所述搅拌筒8中央设有搅拌机构,搅拌筒8上方设有进料口81,下方设有出料口80,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83,转轴83上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筒8内壁上方设有若干水雾喷头87,所述水雾喷头87通过管道86依次与设置在搅拌筒8上方的水泵85和液剂筒84相连通。
39.其中,所述支架82固定在输送管4的外壁,且出料口80和输送管4通过阀门控制连通。
40.工作下料时,向进料口81按比例投入培养基物料,如玉米粉、棉籽壳末,麸子粉等。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83和搅拌桨转动,在搅拌桨的作用下,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开启水泵85,将液剂筒84内的混合液体(水分、过磷酸钙溶液和液体复合维生素等)通过导管86泵入水雾喷头87内进行喷洒,液体分别沿搅拌与固体物料进行均匀混合。最后,混合好的培养基从出料口80下方进入上述运输机构的输送管4。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机构进行竖直搅拌,物料在搅拌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也在沿搅拌桨不断进行混合,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彻底,同时在搅拌桨边缘设置橡胶板,减少了摩擦损耗,延长了搅拌机构的使用年限;通过水泵85、水雾喷头87和搅拌桨进行固液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工作效率高,满足人工菌规模化生产要求;通过在搅拌筒8内壁、搅拌桨表面喷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培养基
不容易粘附在其表面上,便于物料的清理。搅拌筒8与支架82之间设置有弹簧二821,能够减少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41.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