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理测绘用定位平衡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绘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理测绘用定位平衡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测绘字面理解为测量和绘图,选取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并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技术实现要素:

3.在测绘时,如果是平面地区,可以直接使用三角支撑腿进行支撑,而如果是山区,山区路面崎岖,三角支架的连接方式受到了水平面的限制,进而导致实际支撑的作用范围较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单单是在水平面进行测量,需要山区以及崎岖路段如果也需要进行测量,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理测绘用定位平衡采集装置,具有全地形固定平衡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三角板,所述支撑三角板底面三角安装有用于固定支撑的三个调节插腿,其中两个所述调节插腿与所述支撑三角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三角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采集的采集器,所述调节插腿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三角板底面固定支耳和铰接在所述固定支耳底面的套杆,所述套杆底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插接固定的插杆,所述套杆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插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支耳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转动块,所述支撑三角板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转动块相配合的限位转槽。
5.其中,所述支撑三角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分布在所述采集器四周的水平尺。
6.其中,所述固定支耳与所述套杆之间通过手拧螺杆转动连接。
7.其中,所述固定支耳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手拧螺杆与所述螺母螺接。
8.其中,所述支撑三角板上端面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采集器。
9.其中,转动的两个所述套杆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
10.其中,所述限位转动块的形状为凸字形,所述限位转槽的形状与所述限位转动块相配合。
11.其中,所述插杆的底端尖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支撑三角板起到主体的连接支撑作用,三个调节插腿位于支撑三角板的三角,其中一个调节插腿与支撑三角板固定连接,固定支耳与支撑三角板固定连接,套杆与固定支耳铰接,进而可以向后方展开,而插杆可以在套杆上滑动,目的为了使安装时,插杆可以直接从套杆内滑出,从而使插杆可以滑入土壤内部进行插接固定,另外两个调节插腿与支撑三角板转动连接,由于地形不同,而套杆与固定支耳直接单向铰接,此时通过转动套杆可以使套杆与固定支耳的转动变向,进而达到调节的目的,而三个套杆可以独立运作,从而根据
地形以及地面土壤分布合理选择,对于斜坡固定,可以更换两个转动的套杆与支撑三角板的倾斜角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对于沟槽的固定,此时可以将套杆向两侧倾斜转动,通过拉出调节杆,使调节杆在限位滑槽内滑动,从而使插杆插入两侧土壤内部进行固定,从而在狭窄的水平空间内,能够达到更加稳定性有效的固定,使整个支撑三角板在山林地区实现全地形固定,有效的增加了环境的适应能力。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杆滑出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斜坡安装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沟槽处固定安装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斜坡的水平安装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三角板的俯视示意图。
21.图中:1、支撑三角板;11、转动座;12、水平尺;13、限位转槽;2、采集器;3、调节插腿;31、套杆;32、限位滑槽;33、调节把手;34、插杆;341、调节杆;35、固定支耳;351、限位转动块;36、手拧螺杆;36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三角板1,支撑三角板1底面三角安装有用于固定支撑的三个调节插腿3,其中两个调节插腿3与支撑三角板1转动连接,支撑三角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采集的采集器2,调节插腿3包括安装在支撑三角板1底面固定支耳35和铰接在固定支耳35底面的套杆31,套杆31底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用于插接固定的插杆34,套杆31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32,插杆34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41,调节杆341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32的内部,固定支耳35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转动块351,支撑三角板1底面开设有与限位转动块351相配合的限位转槽13。
23.本实施方案中:支撑三角板1起到主体的连接支撑作用,三个调节插腿3位于支撑三角板1的三角,其中一个调节插腿3与支撑三角板1固定连接,固定支耳35与支撑三角板1固定连接,套杆31与固定支耳35铰接,进而可以向后方展开,而插杆34可以在套杆31上滑动,目的为了使安装时,插杆34可以直接从套杆31内滑出,从而使插杆34可以滑入土壤内部进行插接固定,另外两个调节插腿3与支撑三角板1转动连接,由于地形不同,而套杆31与固定支耳35直接单向铰接,此时通过转动套杆31可以使套杆31与固定支耳35的转动变向,进而达到调节的目的,而三个套杆31可以独立运作,从而根据地形以及地面土壤分布合理选择,对于斜坡固定,可以更换两个转动的套杆31与支撑三角板1的倾斜角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对于沟槽的固定,此时可以将套杆31向两侧倾斜转动,通过拉出调节杆341,使调节杆341在限位滑槽32内滑动,从而使插杆34插入两侧土壤内部进行固定,从而在狭窄的水平空间内,能够达到更加稳定性有效的固定,使整个支撑三角板1在山林地区实现全地形固定,有效的增加了环境的适应能力。
24.支撑三角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分布在采集器2四周的水平尺12;水平尺12安装
在支撑三角板1的中心处分布在采集器2的四周,此时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支撑三角板1的情况,支撑三角板1是否倾斜水平,从而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节。
25.固定支耳35与套杆31之间通过手拧螺杆36转动连接,固定支耳35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361,手拧螺杆36与螺母361螺接;固定支耳35采用双面支耳,套杆31转动连接在固定支耳35的中间,此时转动手拧螺杆36,由于受到螺母361的影响,使手拧螺杆36转动时会压紧两个支耳,进而增加固定支耳35与套杆31直接的转动摩擦力,从而使固定调节更加稳定方便。
26.支撑三角板1上端面通过转动座11转动连接有采集器2;转动座11使采集器2可以转动至任意方向,进而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固定,从而使安装的适用性进一步增加。
27.转动的两个套杆31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33;由于两个套杆31需要转动,此时通过调节把手33的转动,使套杆31转动施加作用力更加方便。
28.限位转动块351的形状为凸字形,限位转槽13的形状与限位转动块351相配合;凸字形的限位转动块351转动时,限位转槽13与限位转动块351配合转动,凸字形的限位转动块351无法从限位转槽13内滑脱,从而使限位转动块351转动更加稳定性。
29.插杆34的底端尖锐;插杆34底端尖锐时破土更加轻松方便,从而使插杆34插入土壤更加快捷方便。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撑三角板1起到主体的连接支撑作用,三个调节插腿3位于支撑三角板1的三角,其中一个调节插腿3与支撑三角板1固定连接,固定支耳35与支撑三角板1固定连接,套杆31与固定支耳35铰接,进而可以向后方展开,而插杆34可以在套杆31上滑动,目的为了使安装时,插杆34可以直接从套杆31内滑出,从而使插杆34可以滑入土壤内部进行插接固定,另外两个调节插腿3与支撑三角板1转动连接,由于地形不同,而套杆31与固定支耳35直接单向铰接,此时通过转动套杆31可以使套杆31与固定支耳35的转动变向,进而达到调节的目的,而三个套杆31可以独立运作,从而根据地形以及地面土壤分布合理选择,对于斜坡固定,可以更换两个转动的套杆31与支撑三角板1的倾斜角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对于沟槽的固定,此时可以将套杆31向两侧倾斜转动,通过拉出调节杆341,使调节杆341在限位滑槽32内滑动,从而使插杆34插入两侧土壤内部进行固定,从而在狭窄的水平空间内,能够达到更加稳定性有效的固定,使整个支撑三角板1在山林地区实现全地形固定,有效的增加了环境的适应能力。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