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凸轮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12: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凸轮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动作模式切换机构的凸轮离合器,所述动作模式切换机构可切换容许外圈及内圈的相对的旋转动作的自由状态、禁止外圈及内圈的相对的旋转动作的锁定状态。

背景技术

作为对旋转力的传递和切断进行控制的离合器,已知有一种可在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双向上对驱动和空转进行切换的双向离合器。

有某种双向离合器被构成为,通过使凸轮或楔块倾倒,来进行禁止内圈及外圈的相对的旋转动作(传递旋转力)的锁定状态、容许内圈及外圈的相对的旋转动作(切断旋转力)的自由状态的切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述有一种具备切换机构的双向离合器,该切换机构可对保持器进行控制,来进行双向自由模式、单向锁定模式及双向锁定模式这3种动作模式的切换,所述保持器可将作为动力传递部件的滚子保持在形成在外圈的内周上的凸轮面的中立位置或一方的卡合位置上。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05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825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2190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双向离合器上,是在输入侧旋转体相对于输出侧旋转体而进行相对旋转时,通过使楔块向与输入侧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相同方向倾斜,来切换输入侧旋转体与输出侧旋转体的卡合及断开。因此,存在有在切换旋转方向时产生有时间损失而导致响应性差这样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双向离合器上也存在有同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3所述的双向离合器利用板簧状的部件可双向同时进行动力传递。然而,由于是通过摩擦来进行动力传递,因此相对于双向离合器的体格而言,存在有可传递的扭矩较小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响应性高且可确保希望的扭矩容量的凸轮离合器。

本发明为一种凸轮离合器,具备:内圈及外圈,被设置成在同轴上可相对旋转;多个凸轮,被设置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的周向上;及加力单元,在径向上对所述多个凸轮进行加力,其通过形成下述构成来解决所述课题,即,具备对容许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的相对的旋转动作的自由状态和禁止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的相对的旋转动作的锁定状态进行切换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所述动作模式切换机构具备凸轮姿态变更部,所述凸轮姿态变更部被设置成可独立于所述内圈及所述外圈的旋转动作而在周向、径向或轴向上移动,并使所述凸轮强制性倾倒。

根据本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仅通过使凸轮姿态变更部在周向、径向或轴向上移动,即可使凸轮向规定方向倾倒。因此,在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切换时,可得到较高的响应性。而且,由于是由凸轮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因此可传递的扭矩容量不受摩擦力限制,从而可确保希望的扭矩容量。

此外,由于凸轮是随着凸轮姿态变更部的移动并通过凸轮的周面的作用而倾倒,因此不会产生凸轮姿态变更部与凸轮的滑动音、从自由状态向锁定状态过渡时凸轮与轨道面接触时的噪音。并且,由于凸轮是滚动接触于内圈的轨道面及外圈的轨道面,在凸轮和轨道面之间不会产生滑动,因此可避免产生凸轮与内圈或外圈的打滑磨损。

根据本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由于通过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的沿着凸轮的周面的移动,可使凸轮倾倒,因此驱动部件只需能够进行单纯的旋转动作即可,因而能够以极其简单的构成来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

根据本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由于第1凸轮和第2凸轮的卡合的旋转方向彼此不同,因此通过对第1凸轮与第2凸轮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姿态进行变更,可进行容许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仅容许相对于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以及禁止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旋转的双向锁定模式这4种动作模式的切换。

根据本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由于作为第1凸轮及第2凸轮,可利用相同外形形状的凸轮,因此可实现零件件数的缩减并且便于组装,进而可有利于制作出希望的凸轮离合器。

根据本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可在第1凸轮及第2凸轮上,利用共通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来控制第1凸轮及第2凸轮的姿态,因此可避免凸轮离合器的结构的复杂化和大型化。

而且,根据本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发明,可同时对第1凸轮的姿态及第2凸轮的姿态进行控制,从而可实现凸轮离合器的结构的简化。

根据本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发明,通过卡合的旋转方向彼此不同的2个凸轮机构各个,对于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均可确保足够高的扭矩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凸轮离合器的沿着X轴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凸轮离合器的俯视图,是表示省略了动作模式切换机构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凸轮的一个构成例的俯视图。

图5A是示意性表示图1所示的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处于双向锁定模式的状态的图。

图5B是示意性表示图1所示的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到,容许外圈相对于内圈的正转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后的状态的图。

图5C是示意性表示图1所示的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到,容许外圈相对于内圈的反转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后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7A是示意性表示驱动部件向反转方向旋转时的销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7B是示意性表示在图6所示的凸轮离合器上,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到,容许外圈相对于内圈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相对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后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沿着X轴的剖视图。

图9是从驱动部件侧对图8所示的凸轮离合器进行观察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凸轮离合器上的构成凸轮机构的第1凸轮的一个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凸轮离合器上的构成凸轮机构的第2凸轮的一个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驱动部件相对于轴向而移动到第1姿态变更位置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B是示意性表示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到,容许内圈相对于外圈的正转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A是表示驱动部件相对于轴向而移动至第2姿态变更位置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B是示意性表示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到,容许内圈相对于外圈的反转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沿着X轴的剖视图。

图15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沿着X轴的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7是示意性表示在图16所示的凸轮离合器上,凸轮离合器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到,容许外圈相对于内圈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相对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后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意性表示凸轮隔环的一个构成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凸轮离合器;110、310-内圈;111、311-外周卡合面;312-凸缘部;115-轴承;116-挡圈;120-外圈;121-内周卡合面;125、225-保持板;126、226-导向孔;130、330-凸轮机构;131-凸轮;131a、331a-第1凸轮;131b、331b-第2凸轮;132a-一方的圆弧状弯曲面;132b-另一方的圆弧状弯曲面;133、333-内周侧卡合面;134、334-外周侧卡合面;135-倾斜面;336-基体部;337-外周侧卡合部;338-内周侧卡合部;139-加力单元;140、240、340-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1、241、341-驱动部件;142-凸轮姿态变更部;143-销部件;143a-销部件;143b-销部件;244-凸轮部;146-位置限制部;147-销部件;500、600-凸轮离合器;630-凸轮机构;530a-第1凸轮机构;530b-第2凸轮机构;648-凸轮隔环;649-收容部;C-假想圆的中心;V-假想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8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具有:内圈110及外圈120,被设置成在相同的X轴上可相对旋转;轴承115,保持内圈110及外圈120的同心;凸轮机构130,被配设在彼此相对的内圈110的外周卡合面111和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之间;挡圈116,防止内圈110相对于外圈120的脱落;保持板125,将凸轮机构130保持于轴向上;及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对凸轮离合器100的动作模式进行切换。

凸轮机构130由在同一圆周上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轮131、向径向内方对多个凸轮131进行加力的加力单元139构成。优选在周向上几乎无间隙地配设凸轮131。通过形成这种构成,可实现较高的传递扭矩容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机构130包含卡合的旋转方向彼此不同的第1凸轮及第2凸轮。以下,除了特别区别地提及第1凸轮及第2凸轮的情况以外,也会表述为凸轮131。

虽然在凸轮机构130上,第1凸轮及第2凸轮的排列不受特别限制,但也如图3所示,优选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以交互排列的方式配置。通过形成这种构成,由于在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上,可通过共通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来控制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姿态,因此可避免凸轮离合器100的结构的复杂化、大型化。此外,还可同时对第1凸轮131a的姿态及第2凸轮131b的姿态进行控制。

此外,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无需交互排列在同一圆周上,因而,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数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例如可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形形状,作为第2凸轮131b,可使用将第1凸轮131a表里反转的凸轮。另外,虽然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外形形状,但通过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形形状,可实现零件件数的缩减并且可便于组装。

如图4所示,第1凸轮131a在俯视下具有下述外形形状,即,具备:圆弧状弯曲面132a、132b,形成在夹着假想圆V的中心C而相对的区域中,且沿着假想圆V的圆周;以及内周侧卡合面133及外周侧卡合面134,与这些圆弧状弯曲面132a、132b各个平滑地相连。此外,在一方的圆弧状弯曲面132a和外周侧卡合面134之间的区域及另一方的圆弧状弯曲面132b和外周侧卡合面134之间的区域中,具有对后述的凸轮姿态变更部进行抵接并作为凸轮作用面而发挥功能的倾斜面135、135。

第1凸轮131a例如被构成为,在外圈120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与内圈110及外圈120摩擦卡合,而在外圈12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则向从内圈110及外圈120脱离的方向倾倒。

因而,使第1凸轮131a表里反转来进行使用的第2凸轮131b被构成为,在外圈12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与内圈110及外圈120摩擦卡合,而在外圈120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则向从内圈110及外圈120脱离的方向倾倒。

作为加力单元139,例如可使用环状的箍簧(garter spring),且将箍簧设置成,将各个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连通。

加力单元139只要为向径向内方或径向外方中的任一方向对多个凸轮131各个进行加力的弹性体即可,此外,也可以使用多个板簧或扭力弹簧等。

保持板125在外圈120的轴向一端侧上内嵌于外圈120的内周面,被固定成与外圈120一体旋转,且被定位成覆盖多个凸轮131各个的端面。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具备动作模式切换机构,所述动作模式切换机构可切换容许内圈110及外圈120的相对的旋转动作的自由状态、禁止内圈110及外圈120的相对的旋转动作的锁定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具备凸轮姿态变更部142,该凸轮姿态变更部142被设置成可独立于内圈110及外圈120的旋转动作而在周向上移动,并使凸轮131强制性倾倒。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具备:圆环板状的驱动部件141,被设置成与内圈110或外圈120可相对旋转;及多个销部件143,一端部被驱动部件141保持且被设置成在X轴向上延伸,而多个销部件143则作为凸轮姿态变更部142而发挥功能。因而,凸轮姿态变更部142被构成为,通过对驱动部件141进行旋转驱动,而在周向上移动。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姿态变更部142是由销部件143构成,但凸轮姿态变更部142不局限于销部件143,只要是可使凸轮131倾倒的构成即可。

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的多个销部件143被穿通在形成在保持板125上的相对应的导向孔126中,且位于邻接的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彼此相对的倾斜面135、135间。导向孔126例如为圆弧状孔,在同一圆周上,在周向上,在离开并排列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与多个销部件143相对应的导向孔12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具备限制凸轮131的位移的位置限制部146,所述凸轮131的位移为,随着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的移动,凸轮131向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的移动方向的位移。

位置限制部146例如由多个销部件147构成。多个销部件147各个的一端部被保持板125保持,且位于邻接的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2b的彼此相对的另一方的圆弧状弯曲面132b、132b间。

对于位置限制部146而言,与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相同,也不局限于销部件147,只要可限制凸轮131的周向的位移,则可为任意的构成。

下面,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的销部件143处于中立位置(处于对邻接的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中的任一均不发挥作用(功能)的位置)时,例如如图5A所示,是处于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双向的相对旋转被禁止的双向锁定模式。即,凸轮离合器100作为双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例如,当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使驱动部件141向正转方向(例如在图5A中为正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时,则如图5B所示,多个销部件143各个相对于凸轮机构130而在周向正转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通过第1凸轮131a的倾斜面135的作用,第1凸轮131a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此刻,第2凸轮131b受到由加力单元139的弹性而产生的旋转力矩,而维持与内圈110及外圈120接触的状态。

如此,当使驱动部件141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则凸轮离合器100的动作模式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可使凸轮离合器1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当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使驱动部件141向反转方向(例如在图5A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时,则如图5C所示,多个销部件143各个相对于凸轮机构130而在周向反转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通过第2凸轮131b的倾斜面135的作用,第2凸轮131b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此刻,第1凸轮131a受到由加力单元139的弹性而产生的旋转力矩,而维持与内圈110及外圈120接触的状态。

如此,当使驱动部件141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则凸轮离合器100的动作模式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反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可使凸轮离合器1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在上述中,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不局限于使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独立于内圈110及外圈120的旋转动作而在周向上移动的构成,也可以为,使凸轮姿态变更部142独立于内圈110及外圈120的旋转动作而在径向或轴向上移动的构成。

实施例2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该凸轮离合器200的基本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相同,具有:内圈110及外圈120,被设置成在相同轴上可相对旋转;轴承(省略图示),保持内圈110及外圈120的同心;凸轮机构130,被配设在彼此相对的内圈110的外周卡合面111和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之间;挡圈(省略图示),防止内圈110相对于外圈120的脱落;保持板225,将凸轮机构130保持于轴向;及动作模式切换机构240,对凸轮离合器200的动作模式进行切换。下面,对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不同点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200被构成为,动作模式切换机构240使凸轮姿态变更部在径向上移动。虽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相同,凸轮姿态变更部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可使凸轮131倾倒的构成即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姿态变更部是由多个销部件143构成。销部件143被设置成,能够以在轴向上延伸的姿态,在径向上移动。多个销部件143各个被穿通在形成在保持板225上的导向孔226中,且位于邻接的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彼此相对的倾斜面135、135间。导向孔226由通孔构成,所述通孔以在径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具有椭圆形的开口形状。

动作模式切换机构240具备圆环板状的驱动部件241,该驱动部件241被设置成与内圈110或外圈120可相对旋转。在驱动部件241的内周面上,例如形成有朝向径向内方而形成凸状的凸轮部244。多个销部件143各个与驱动部件241的内周面抵接,通过使驱动部件241旋转驱动,多个销部件143各个受到凸轮部244的凸轮作用而在径向上移动。

对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2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该凸轮离合器200上,如图6所示,在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处于中立位置时,例如是处于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相对旋转被禁止的双向锁定模式。即,凸轮离合器200作为双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当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使驱动部件241旋转驱动时,则如图7A所示,多个销部件143各个受到凸轮部244的凸轮作用而被导向孔226导向并且向径向内方移动。由此,如图7B所示,邻接的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均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从而凸轮离合器200的动作模式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

实施例3

图8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沿着X轴的剖视图。图9是从驱动部件侧对图8所示的凸轮离合器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另外,虽然为了便于理解,图9示出有将凸轮机构的一部分省略的状态,但实际上,凸轮机构为,在周向上邻接配置有多个凸轮的构成。

该凸轮离合器300具有:内圈310及外圈120,被设置成在相同X轴上可相对旋转;凸轮机构330,被配设在彼此相对的内圈310的外周卡合面311和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之间;及动作模式切换机构340,对凸轮离合器300的动作模式进行切换。

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300上,在相对于内圈310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340而远离侧的端部上,以向径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凸缘部312,凸轮机构330的轴向的移动被凸缘部312所限制。

凸轮机构330被构成为,在同一圆周上,在周向上排列有彼此具有不同的外形形状的第1凸轮331a及第2凸轮331b。

如图10所示,第1凸轮331a具有:柱状的基体部336,截面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外周侧卡合部337,在基体部336的相对于动作模式切换机构340而接近侧的端面侧,以朝向轴向外方而延伸出的方式形成;及内周侧卡合部338,在基体部336的相对于动作模式切换机构340而远离侧的端面侧,以朝向轴向外方而延伸出的方式形成。

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外面与基体部336的位于径向外方侧的周面相连并构成了与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卡合的外周侧卡合面334。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内面为,以朝向径向外方而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成弧状的弯曲面,且构成为,通过后述的驱动部件341的向轴向的移动,而朝向径向外方被按压,由此第1凸轮331a向从内圈310脱离的方向倾倒。

内周侧卡合部338的外面与基体部336的位于径向内方侧的周面相连并构成了与内圈310的外周卡合面311卡合的内周侧卡合面333。内周侧卡合部338的内面为倾斜面,例如被构成为,通过由环状的弹簧构成的加力单元139的加力,而使第1凸轮331a向与内圈310及外圈120卡合的方向倾倒。

如图11所示,除了外周侧卡合部337的轴向的尺寸及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内面的形状不同以外,第2凸轮331b具有与第1凸轮331a相同的基本构成。

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300上,动作模式切换机构340被构成为,使凸轮姿态变更部在径向上移动。

动作模式切换机构340具备驱动部件341,所述驱动部件341被设置成,可独立于内圈310及外圈120而在轴向上移动。驱动部件341例如由圆筒状的油压活塞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341作为凸轮姿态变更部而发挥功能。驱动部件341被控制成,在中立位置、第1姿态变更位置(参照图12A)、第2姿态变更位置(参照图13A)之间移动,所述中立位置如图8所示相对于凸轮机构330而位于轴向外方侧,所述第1姿态变更位置可使第1凸轮331a倾倒,第2姿态变更位置不仅可使第1凸轮331a而且可使第2凸轮331b倾倒。

对上述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该凸轮离合器300上,如图8所示,在驱动部件341处于中立位置时,例如是处于内圈310相对于外圈12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对双向的相对旋转被禁止的双向锁定模式。即,凸轮离合器300作为双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如图12A所示,当使驱动部件341从中立位置起在轴向上移动至第1姿态变更位置时,则驱动部件341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方按压第1凸轮331a上的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内面。由此,如图12B所示,在第1凸轮331a向径向外方位移的同时,通过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内面的作用,第1凸轮331a向从内圈310脱离的方向倾倒,从而第1凸轮331a从内圈310脱离(提离)。

如此,通过使驱动部件341从中立位置移动至第1姿态变更位置,凸轮离合器3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内圈310相对于外圈120的正转方向(在图9中为正时针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可使凸轮离合器3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此外,如图13A所示,当使驱动部件341从中立位置或第1姿态变更位置移动至第2姿态变更位置时,则驱动部件341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方按压第2凸轮331b上的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内面。由此,不仅可使第1凸轮331a而且可使第2凸轮331b从内圈340脱离。即,如图13B所示,在第2凸轮331b向径向外方位移的同时,通过外周侧卡合部337的内面的作用,第2凸轮331b向从内圈310脱离的方向倾倒,从而第2凸轮331b从内圈310脱离(提离)。

如此,通过使驱动部件341从例如中立位置移动至第2姿态变更位置,凸轮离合器3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内圈310相对于外圈12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

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300上,通过适当变更第1凸轮331a及第2凸轮331b的构成,还可构成为,切换到容许内圈310相对于外圈120的反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

实施例4

图1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该凸轮离合器400的基本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相同,具有:内圈110及外圈120,被设置成在相同X轴上可相对旋转;轴承(省略图示),保持内圈110及外圈120的同心;凸轮机构130,被配设在彼此相对的内圈110的外周卡合面111和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之间;挡圈(省略图示),防止内圈110相对于外圈120的脱落;保持板125,将凸轮机构130保持于轴向;及动作模式切换机构,对凸轮离合器400的动作模式进行切换。下面,对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400上,相对于凸轮机构130而在轴向两侧设置有动作模式切换机构,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被构成为对凸轮机构130上的第1凸轮131a的姿态进行变更,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被构成为对第2凸轮131b的姿态进行变更。

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既可以为使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a、143b在周向上移动的构成,也可以为使销部件143a、143b在径向上移动的构成,任一种构成均可。此外,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既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构成,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将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均构成为,使销部件143a、143b均在周向上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凸轮离合器400可进行双向锁定模式、正转方向锁定模式、反转方向锁定模式及双向自由模式这4种动作模式的切换。

首先,在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上的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a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上的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b处于中立位置(对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均不发挥作用(功能)的位置)时,是处于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相对旋转被禁止的双向锁定模式。即,凸轮闩锁(cam latch)400作为双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另外,以下旋转方向是指,X轴向上的从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侧(在图14中为左方)进行观察的方向。

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仅使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上的驱动部件141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可使多个销部件143a各个相对于凸轮机构130而在周向上相对移动。由此,第1凸轮131a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4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可使凸轮闩锁4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仅使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上的驱动部件141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可使多个销部件143b各个相对于凸轮机构130而在周向上相对移动。由此,第2凸轮131b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4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反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可使凸轮闩锁4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此外,通过使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上的驱动部件141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上的驱动部件141如上所述进行动作,则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均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4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

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400上,即使在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的任意一方上,使用了使销部件143a、143b在径向上移动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控制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姿态,也可进行双向锁定模式、正转方向锁定模式、反转方向锁定模式及双向自由模式这4种动作模式的切换。

实施例5

图15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该凸轮离合器500的基本构成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400相同,具有:内圈110及外圈120,被设置成在相同X轴上可相对旋转;轴承(省略图示),保持内圈110及外圈120的同心;凸轮机构,被配设在彼此相对的内圈110的外周卡合面111和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之间;挡圈(省略图示),防止内圈110相对于外圈120的脱落;保持板125,将凸轮机构保持于轴向;及2个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440b,对凸轮离合器500的动作模式进行切换。下面,对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400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500上,在轴向上并列设置有2列凸轮机构530a、530b,所述2列凸轮机构530a、530b各个均在同一圆周上配置有多个凸轮。

第1凸轮机构530a及第2凸轮机构530b包含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在包含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双方的情况下,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的配置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机构130相同,而不受特别限制。

以下,例如是以仅由第1凸轮131a构成第1凸轮机构530a且仅由第2凸轮131b构成第2凸轮机构530b的情况为例来举例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凸轮离合器500可进行双向锁定模式、正转方向锁定模式、反转方向锁定模式及双向自由模式这4种动作模式的切换。

首先,在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上的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a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上的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b处于中立位置(对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均不发挥作用(功能)的位置)时,是处于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相对旋转被禁止的双向锁定模式。即,凸轮离合器500作为双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另外,以下旋转方向是指,X轴向上的从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侧(在图15中为左方)进行观察的方向。

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仅使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上的驱动部件141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可使多个销部件143a各个相对于第1凸轮机构530a而在周向上相对移动。由此,第1凸轮机构530a上的第1凸轮131a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5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第2凸轮机构530b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如此,可使凸轮离合器5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仅使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上的驱动部件141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可使多个销部件143b各个相对于第2凸轮机构530b而在周向上相对移动。由此,第2凸轮机构530b上的第2凸轮131b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5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第1凸轮机构530a的单向锁定模式,即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反转方向的旋转的单向锁定模式。如此,可使凸轮离合器500作为单向离合器而发挥功能。

此外,通过使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a上的驱动部件141及另一方的动作模式切换机构440b上的驱动部件141如上所述进行动作,则第1凸轮131a及第2凸轮131b均向脱离于内圈11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500的动作模式可从双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双向的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

实施例6

图1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该凸轮离合器600的基本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相同,具有:内圈110及外圈120,被设置成在相同轴上可相对旋转;轴承(省略图示),保持内圈110及外圈120的同心;凸轮机构,被配设在彼此相对的内圈110的外周卡合面111和外圈120的内周卡合面121之间;挡圈(省略图示),防止内圈110相对于外圈120的脱落;保持板125,将凸轮机构保持于轴向;及动作模式切换机构140,对凸轮离合器600的动作模式进行切换。下面,对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100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600具备凸轮机构630,该凸轮机构630在同一圆周上配置有彼此具有相同外形形状的多个凸轮13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多个凸轮131的各个相对应地配置有,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多个销部件143及构成位置限制部的多个销部件147。另外,作为位置限制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如图18所示的保持凸轮131的姿态的凸轮隔环648,来代替设置销部件147。凸轮隔环648是通过将金属线材折弯而成,以便形成与多个凸轮131各个相对应的收容部649,且被设置成与内圈110一体旋转。

在该凸轮离合器600上,如图16所示,在构成凸轮姿态变更部的销部件143处于中立位置时,例如是处于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反转方向的相对旋转被禁止的单向锁定模式。

当通过手动或通过适当的驱动源而使驱动部件141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则如图17所示,多个销部件143各个在周向反转方向上移动。由此,全部的凸轮131均向脱离于外圈120的方向倾倒,凸轮离合器600的动作模式可从单向锁定模式切换到容许外圈120相对于内圈110的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双向自由模式。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技术方案的范围所记述的本发明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构成进行了说明,即,通过动作模式切换机构,使凸轮以从外圈脱离的方式发生倾倒的构成,但在本发明的凸轮离合器上也可以构成为,使凸轮以从内圈脱离的方式发生倾倒。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凸轮姿态变更部处于中立位置时即中立状态下作为双向锁定模式而进行了举例说明,但中立状态既可以为单向锁定模式,也可以为双向自由模式。

构成凸轮机构的凸轮也可构成为,在向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时,都与内圈及外圈摩擦卡合。

也可以像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离合器那样构成为,驱动部件自身具有凸轮姿态变更部。对位置限制部而言也相同。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及第5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置限制部,均可构成为设置保持凸轮的姿态的凸轮隔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