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能够连续自动上下料的用于瓦楞纸打印的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2.喷墨打印技术是指通过喷头将墨滴喷射于待打印对象上得到打印图像或文字的技术。该技术为非接触打印,具有打印速度快,污染小,能适应多种待打印对象、打印图文可变化可定制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应用领域。
3.瓦楞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品包装的材料。瓦楞纸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范围广泛。
4.就瓦楞纸上的图文印刷而言,过去的传统工艺使用凸印、凹印或胶印的方式。比如啤酒箱通常采用凸印(柔印)的方式,首先在瓦楞形状加工前,将衬纸送入柔印轮转机印刷,然后将其与波状楞芯和另一张衬纸粘合起来,成为瓦楞纸包装材料。瓦楞纸无论是轮转印刷还是单张印刷,均使用树脂材料制成的凸版。在以往使用的树脂凸版的制版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的清洗工序必不可少,后来从制版工序即开始采用一些考虑环境协调性的版材,如仅通过水洗即可使用的版材;通过热显影即可使用的版材;使用液体感光材料进行uv固化(未感光的液体回收再利用)的版材等,均采用考虑环境保护的印刷方式。凹印需要通过施加大的印刷压力来实现油墨的转移,因此,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又大又重,是一种针对大批量产品的印刷手段。由于凹印是一种不同于柔印的印刷方式,其印刷纸张必须具有很好的平滑度。油墨涂布量大的凹印表现力厚实,但不太环保,为了与限制voc排放的环境对策相对应,可能需要考虑新的替代方案。第三种瓦楞纸胶印即平版印刷,过去的工艺一般是,首先在卡纸等上进行胶印,然后再与单面瓦楞纸贴合。近些年,一些相对较薄的瓦楞纸可直接上胶印机印刷。但如果打印可变数据,比如不同瓦楞纸上打印不同的编码信息或客户定制的图案信息等,利用喷墨打印的方式便可快速实现,减少前期制版成本,且可使用环保墨水,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更加扩大应用范围,且喷绘效果良好。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打印瓦楞纸的喷墨打印装置便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作高效、结构紧凑、自动化集成度高的喷墨打印装置。
6.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上料单元、物料抓取单元、传送单元、打印单元、下料单元和底座支撑单元,在底座支撑单元的一侧设置一上料单元,上料单元位置处放置一摞待打印物体,在底座支撑单元的上方,靠近上料单元端设置一
物料抓取单元,物料抓取单元用于将上料单元上的待打印物体抓取至传送单元的皮带上,在底座支撑单元上方、沿第一方向上物料抓取单元的右侧设置一打印单元,打印单元上安装喷头,喷头向下方经过的待打印物体喷射墨滴形成图文,在底座支撑单元的另一侧设置一下料单元,打印完成的物体通过下料单元进行收集,其特征在于,打印单元还包括压纸辊,压纸辊对进入喷头下方前的待打印物体进行下压,用以防止待打印物体碰伤喷头。
7.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所述物料抓取单元包括物料抓取单元支架、升降机构、吸盘和平移机构,物料抓取单元支架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在物料抓取单元支架中间下方位置设置吸盘;物料抓取单元还设置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最终连接至吸盘,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吸盘沿第三方向进行整体上升或下降;物料抓取单元还设置一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也最终连接至吸盘,平移机构用于控制吸盘沿第一方向上的移动。
8.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所述吸盘数量至少设置两个。
9.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打印装置还包括压纸单元,压纸单元设置在底座支撑单元上方、沿第一方向上物料抓取单元的右侧、打印单元的左侧,压纸单元通过钢带下压经传送带传送来的待打印物体。
10.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打印装置还包括一固化单元,固化单元设置在底座支撑单元上方、沿第一方向上打印单元的右侧,固化单元设置紫外线固化灯及风扇,用于对打印完成物体上的墨滴进行固化处理。
11.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打印装置还包括打印后压纸单元,打印后压纸单元设置在底座支撑单元上方、沿第一方向上固化单元的右侧,打印后压纸单元通过钢带下压打印完成后的物体。
12.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所述待打印物体为瓦楞纸。
13.上述喷墨打印装置中,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上料举升机构,上料举升机构用于将待打印物体上升抬起。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装置采用一体化流水线式设计,集成度高,能高效连贯地完成瓦楞纸物体的上料、打印、固化及下料收集作业。
16.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物料抓取单元通过吸盘及运动机构设计,可每次自动抓取一张待打印物体,抓取准确,并将其依次放置于皮带上进行传送,便捷的完成自动连续精准的上料作业。
17.3.本实用新型的打印装置设置压纸机构,压平待打印物体,以防止待打印物体损伤到喷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抓取单元的左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抓取单元的主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打印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打印单元的仰视图。
23.图中序号对应为:上料单元1、物料抓取单元2、传送单元3、压纸单元4、打印单元5、
固化单元6、下料单元7、底座支撑单元8、待打印物体9、打印后压纸单元0、上料举升机构11、物料抓取单元支架21、升降机构22、吸盘23、平移机构24、钢带41、喷头底板51、喷头52、第一压纸辊53、第二压纸辊54。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装置。
25.喷墨打印装置是一种自动化上料、下料以及传送的喷墨打印装置,用来对瓦楞纸板等包装材料进行快速的喷墨打印作业。下面根据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详细说明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喷墨打印装置包括上料单元1、物料抓取单元2、传送单元3、压纸单元4、打印单元5、固化单元6、打印后压纸单元0、下料单元7和底座支撑单元8。在底座支撑单元8的一侧(附图1中在操作者面对显示器时的左侧)设置一上料单元1,上料单元1位置处放置一摞待打印物体9,待打印物体9为单片的瓦楞纸材料,用于商品的外包装,上料单元1中的上料举升机构11可将待打印物体9上升抬起。在底座支撑单元8的上方,靠近上料单元1端设置一物料抓取单元2,物料抓取单元2设置有吸盘、x轴方向运动机构和z轴方向(竖直方向)运动机构,用于将上料单元1上的待打印物体9吸取至传送单元3的皮带上,且每次仅抓取一张待打印物体9。在底座支撑单元8上方、沿x轴方向上物料抓取单元2的右侧设置压纸单元4,压纸单元4通过钢带41下压经传送带传送来的待打印物体。在底座支撑单元8上方、沿x轴方向上压纸单元4的右侧设置一打印单元5,打印单元5上安装喷头,喷头向下方经过的待打印物体喷射墨滴用以形成所需图文。在底座支撑单元8上方、沿x轴方向上打印单元5的右侧设置一固化单元6,固化单元6设置紫外线固化灯及风扇,用于对打印完成物体上的墨滴进行固化处理,除使用紫外线固化灯外,也可使用其他方式对墨水进行固化,根据实际墨水种类及需要选择设计。在底座支撑单元8上方、沿x轴方向上固化单元6的右侧再设置一打印后压纸单元0,打印后压纸单元0与上述压纸单元4结构及原理相同,也是使用钢带41下压打印完成后的通过传送带传送来的物体。在底座支撑单元8的另一侧(附图1中在操作者面对显示器时的右侧)设置一下料单元7,经过喷墨打印、固化处理及下压后的物体通过下料单元7进行收集,然后集中送往下一所需区域进行处理。上述打印装置一体化流水线式设计,集成度高,可快速进行待打印物体打印,高效便捷。
26.下面根据图2

3详细介绍物料抓取单元2的具体结构。物料抓取单元2包括物料抓取单元支架21、升降机构22、吸盘23和平移机构24,物料抓取单元支架21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在物料抓取单元支架21中间下方位置设置若干吸盘23,本实施例的装置中设置八个吸盘,实际设计中,吸盘的数量根据待打印物体的尺寸及重量确定,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此外,物料抓取单元2还设置一升降机构22,升降机构22最终连接至各吸盘23,升降机构22用于控制各吸盘23沿竖直方向进行整体上升或下降;物料抓取单元2还设置一平移机构24,平移机构24也最终连接至各吸盘23,平移机构24用于控制各吸盘23沿x轴方向上的左移和右移。在需要上料时,将一摞待打印物体9放置于上料单元1中的上料举升机构11上,物料抓取单元2中的吸盘位于待打印物体9上方,升降机构22控制吸盘23下降、气缸控制吸盘23吸紧待打印物体,然后升降机构22再控制吸盘23和待打印物体一起升起、平移机构24将吸盘23和待打印物体一起移动至传送单元3的皮带最左端,最后将待打印物体下降至传送单元3的皮带上,吸盘23停止吸附,从而完成第一个待打印物体的自动上料,传送单
元3再将待打印物体进行传送;然后物料抓取单元2中的升降机构22再次将吸盘23升起、平移机构24将吸盘23沿x轴方向移动至上料单元1的上方,然后升降机构22控制吸盘23下降、气缸控制吸盘23吸紧下一待打印物体,而后升降机构22再控制吸盘23和待打印物体一起升起、平移机构24将吸盘23和待打印物体一起移动至传送单元3的皮带最左端,最后将待打印物体下降至传送单元3的皮带上,吸盘23停止吸附,从而完成下一个待打印物体的自动上料,传送单元3进行传送;如此连续反复,陆续将待打印物体一张一张的抓取至皮带上,随着上料单元1上的待打印物体减少、上表面高度降低,上料举升机构11需将待打印物体抬起,配合物料抓取单元2的抓取作业。
27.通过上述吸盘吸附设计,可每次自动抓取一张待打印物体,放置于皮带上进行传送,便捷的完成连续上料作业。
28.下面根据图4

5详细介绍打印单元5的具体结构。打印单元5包括喷头底板51、喷头52、第一压纸辊53和第二压纸辊54。此实施例中打印单元5设置六个喷头,喷头设置两排,每排设置三个,每排的三个喷头沿喷头长度方向首尾间隔设置,喷头设置的排列方式及喷射墨水的颜色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打印单元5沿x轴方向在进纸端设置第一压纸辊53,第一压纸辊53用于对进入喷头下方前的待打印物体进行下压,以防止待打印物体不平、上翘损伤/剐蹭到喷头52,在打印单元5沿x轴方向的出纸端设置第二压纸辊54,第二压纸辊54用于对打印完成的物体进行下压,以保证其平整,从而顺利的进入固化单元6进行固化干燥作业。此外,打印单元5还设计有对喷头在不同方向上的调节机构,用于在喷头安装时进行喷头偏摆和拼插的调节,从而确保打印喷绘质量。
29.对方向进行如下说明:x轴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y轴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z轴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
30.需要指出的,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变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