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2.燃气灶具是家庭日常生活必需的厨房烹饪器具,在设计和制造时应当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时的体验感。现有灶具在中心火盖的外周通常设置有用于保火的热电偶,目前,中心火盖存在对应的燃气流速过快或火孔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导致热电偶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热电势,从而产生无法保火的情况,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器容易产生无法保火的情况,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组件,所述炉头上设置有分配气道,所述火盖组件扣合在所述炉头上,所述火盖组件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保火槽,所述保火槽的槽壁上对应燃烧器的热电偶设置有保火孔;
5.所述炉头对应所述保火槽设置有止挡部,所述保火槽与所述止挡部配合形成保火腔,所述保火腔与所述分配气道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火盖组件包括中心火盖,所述炉头上设置有中心结构,所述中心火盖扣合在所述中心结构上;
7.所述分配气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结构上的中心分配气道,所述保火槽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的底面,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中心结构上,所述保火腔与所述中心分配气道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火盖包括盖体外环和盖体内环,所述盖体外环围设在所述盖体内环的外侧,所述盖体外环上设置有中心外出火孔,所述盖体内环上设置有中心内出火孔;
9.所述中心分配气道包括第一分配气道和第二分配气道,所述第一分配气道间隔围设在所述第二分配气道的外侧,所述第一分配气道与所述中心外出火孔连通,所述第二分配气道与所述中心内出火孔连通;
10.所述止挡部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分配气道的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所述保火腔与所述第二分配气道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保火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火孔和第二保火孔,所述第一保火孔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保火孔的轴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火孔数量为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
13.和/或;
14.所述第二保火孔的数量为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
15.和/或;
16.所述第二保火孔的出气口高于所述第二保火孔的进气口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外出火孔包括多个第一出火孔和多个第二出火孔,多个所述第一出火孔沿所述中心火盖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第二出火孔沿所述中心火盖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的顶面靠近边缘的位置上。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火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出火孔的孔径;
19.和/或;
20.所述保火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火孔的孔径。
21.进一步地,所述保火腔与所述分配气道连通的进气口沿从保火腔至所述分配气道的方向逐渐增大。
22.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火盖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中心结构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定位所述炉头与所述中心火盖的安装位置。
23.进一步地,所述保火槽内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阻挡所述定位柱穿过。
24.进一步地,所述阻挡件为所述保火槽靠近所述中心火盖的中心的一侧向所述保火槽内延伸形成的倾斜面或水平凸块。
25.进一步地,所述阻挡件为倾斜面,沿从下到上的方向,所述倾斜面逐渐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
26.进一步地,所述火盖组件还包括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间隔围设在所述中心火盖的外侧,所述外环火盖上设置有外环出火孔;
27.所述炉头上设置有外环结构,所述外环结构上设置有外环分配气道,所述外环火盖扣合在所述外环结构上,所述外环分配气道与所述外环出火孔连通。
28.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具,所述燃气灶具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
29.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组件,炉头上设置有分配气道,火盖组件扣合在炉头上,火盖组件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保火槽,保火槽的槽壁上对应燃烧器的热电偶设置有保火孔;炉头对应保火槽设置有止挡部,保火槽与止挡部配合形成保火腔,保火腔与分配气道连通。本发明燃烧器通过火盖组件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保火槽,保火槽配合炉头上的止挡部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保火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组装,且保火腔能够储存来自分配气道的燃气,减少燃气进入保火孔的阻力,在燃气流动过快时,依然可使得保火孔供气充足,提高了热电偶获得充足电动势的可能,进而提高了保火成功率。
30.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具,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本发明燃气灶具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与本发明燃烧器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示意图;
33.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34.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火盖的一种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36.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3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火盖的另一种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38.图7为图6的c部放大图;
3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火盖的再一种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40.图9为图8的d部放大图;
41.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的示意图。
42.图标:10

火盖组件;110

中心火盖;111

盖体外环;1111

第一出火孔;1112

第二出火孔;112

盖体内环;1121

中心内出火孔;113

保火腔;1131

进气口;1132

阻挡件;1133

保火槽;114

定位孔;115

保火孔;1151

第一保火孔;1152

第二保火孔;120

外环火盖;121

外环出火孔;20

炉头;210

外环结构;211

外环分配气道;220

中心结构;221

中心分配气道;2211

第一分配气道;2212

第二分配气道;2213

止挡部;222

定位柱;30

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
45.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20和火盖组件10,炉头20上设置有分配气道,火盖组件10扣合在炉头20上,火盖组件10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保火槽1133,保火槽1133的槽壁上对应燃烧器的热电偶30设置有保火孔115;炉头20对应保火槽设置有止挡部2213,保火槽1133与止挡部2213配合形成保火腔113,保火腔113与分配气道连通。
46.本实施例燃烧器的内外以及底面和顶面等均是以燃烧器的安装使用状态进行的说明。其中,火盖组件10的底面也即火盖组件10面向炉头20的面,火盖组件10的底面设置有向上的凹陷的保火槽1133,也即保火槽1133是底面开口的。止挡部2213可与炉头20为一体构造,止挡部2213相当于密封了保火槽1133的下方开口,形成了保火腔113。
47.通常,火盖组件10包括外环火盖120和中心火盖110,外环火盖120和中心火盖110均呈环形设置,外环火盖120间隔围设在中心火盖110的外侧,热电偶30设置在中心火盖110与外环火盖120之间。保火槽1133可设置在外环火盖120或中心火盖110的底面上。由于在烹饪过程中,调节至小火后,通常是中心火盖110的中心出火孔依然维持火焰,所以为了保证小火时的火焰的稳定性,优选的,本实施例保火腔113与为中心火盖110提供燃气(该燃气也即为燃气混合气)的中心分配气道221连通。
48.具体而言,炉头20上设置有外环结构210和中心结构220,分配气道包括设置在中心结构220上的中心分配气道221和设置在外环结构210上的外环分配气道211。外环火盖120上设置有外环出火孔121,中心火盖110上设置有内环出火孔。中心火盖110扣合在中心结构220上,内环分配气道与内环出火孔连通;外环火盖120扣合在外环结构210上,外环分
配气道211与外环出火孔121连通。保火槽1133设置在中心火盖110的底面,止挡部2213设置在中心结构220上,保火腔113与中心分配气道221连通。
4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火盖110形成独立供气的两环火,其包括一体连接的盖体外环111和盖体内环112,盖体外环111围设在盖体内环112的外侧,盖体外环111上设置有中心外出火孔,盖体内环112上设置有中心内出火孔1121。中心分配气道221包括第一分配气道2211和第二分配气道2212,第一分配气道2211间隔围设在第二分配气道2212的外侧,第一分配气道2211与中心外出火孔连通,第二分配气道2212与中心内出火孔1121连通。止挡部2213密封连接在第一分配气道2211的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保火腔113与第二分配气道2212连通。
50.如图1、图2、图4和图10所示,炉头20上的外环结构210上设置有外环分配气道211,外环分配气道211的顶面对应于外环火盖120,外环火盖120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环出火孔121。外环出火孔121形成外环火。在外环结构210的内侧是中心结构220,中心结构220上一体成型有两个环形的分配气道,其中外侧的为第一分配气道2211,内侧的为第二分配气道2212。中心火盖110上一体成型有盖体内环112和盖体外环111。中心火盖110对应与中心结构220的上方,其中,盖体内环112与第二分配气道2212上下对齐,盖体外环111与第一分配气道2211上下对齐。盖体外环111上的中心外出火孔包括多个第一出火孔1111和多个第二出火孔1112,多个第一出火孔1111沿中心火盖1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110的外侧壁(靠近外环火盖120的侧壁)上,多个第二出火孔1112沿中心火盖1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110的顶面靠近边缘的位置上。多个第一出火孔1111和多个第二出火孔1112均与第一分配气道2211连通,其共同形成中环火。盖体内环112的中心内出火孔1121也沿中心火盖110的周向呈环形设置,中心内出火孔1121与第二分配气道2212连通,中心内出火孔1121形成内环火。止挡部2213密封连接在第一分配气道2211的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也即止挡部2213连接在中心结构220的外侧壁(靠近外环结构210的侧壁)与第一分配气道2211和第二分配气道2212之间的侧壁之间,保火槽1133对应位于止挡部2213的上方。保火槽1133的设置保火孔115的槽壁也即是中心火盖110的外侧壁(靠近外环火盖120的侧壁)。
51.进一步地,第一出火孔1111的孔径小于第二出火孔1112的孔径。
52.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6和图8均为中心火盖110倒置状态的示意图,也即中心火盖110相对使用状态倒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3.本实施例燃烧器,炉头形成了三环火。其中,盖体外环111由第一分配气道2211供气,盖体内环112由第二分配气道2212供气,图2和图3的箭头表示的是燃气流动,通过图2和图3可知,中心火盖110形成内外环独立供气的双环出火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火力需要,适应性广泛。炉头20的第一分配气道2211上设置有止挡部2213,具体可理解为气路挡片,其位置与保火槽1133对应,外环分配气道211及第一分配气道2211的燃气无法到达保火腔113。保火腔113的进气口1131设置在盖体内环112的范围内,使得保火腔113完全由炉头20的第二分配气道2212供气。此结构设计使得燃烧器在中环火熄灭、仅剩中心的内环火燃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保火功能,提高了保火的可靠性。
54.本实施例燃烧器的保火孔11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第一保火孔1151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保火孔1152的轴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
二保火孔1152的出气口靠近热电偶30设置。
55.其中,第一保火孔1151数量可为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保火孔1152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
5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的出气口均面向热电偶30,所以第一保火孔1151的轴线水平设置,也即第一保火孔1151是沿水平方向从保火腔113延伸至热电偶30所在的一侧;第二保火孔1152的轴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也即第二保火孔1152是沿倾斜的方向从保火腔113延伸至热电偶30所在的一侧。通常,第一保火孔1151的高度与热电偶30的感应部的高度大致相当,或略低于热电偶30的感应部的高度。第二保火孔1152的出气口可高于第二保火孔1152的进气口设置,也即高于保火腔113的高度。换言之,第二保火孔1152是沿下到上的方向,逐渐靠近热电偶30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这样设置的第二保火孔1152,顺应了气流向上流动的趋势,并且燃气更容易被点燃而对热电偶30进行加热,从而更好的提高保火性能。
5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保火孔115的孔径小于第一出火孔1111的孔径。
58.如图1所示,第一保火孔1151的出气口的位置大致与第一出火孔1111所在的高度平齐,第二保火孔1152的出气口的位置大致与第二出火孔1112所在的高度平齐。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的孔径均小于第一出火孔1111的孔径,由于第一出火孔1111的孔径小于第二出火孔1112的孔径,所以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的孔径自然也小于第二出火孔1112的孔径。
5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两者出气角度不同,在燃烧器工作时热电偶30能够接触到不同角度的火焰,从而使热电偶30获得足够的热电势,提高保火的可靠性。由于热电偶30在接触到火焰时会干扰火焰的形状,进而对保火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于此,本实施例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的直径较小,在燃烧器工作时产生的是小而短的火焰,火焰形状的变化对整体火焰的影响不大,可避免在热电偶30处产生黄焰等恶劣燃烧工况。
60.本实施例保火腔113与分配气道连通的进气口1131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的,大致与保火腔113的宽度相当的形式。
61.为了保证保火腔113的进气充足,本实施例保火腔113的进气口1131也可设计为如图6和图7所示的,沿从保火腔113至分配气道的方向逐渐增大的方式,该种方式类似于扩口的腰型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保火腔113的进气口1131可设置为腰形或其它增大进气口1131的面积的形状,当中心火盖110扣盖在炉头20上时,面积较大的进气口1131能够使更多的燃气从第二分配气道2212进入到保火腔113中,使得保火孔115供气充足,进一步提高保火的成功率。
62.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灶具时会将中心火盖110取下清洁,在重新安装时,中心火盖110需要保火孔115对应热电偶30设置,所以有一定的方向性,此时用户可能会遇到不知道如何安装的情况。针对于此,本实施例燃烧器的中心火盖110上设置有定位孔114,炉头20上设置有定位柱222,定位柱222与定位孔114配合定位炉头20与火盖组件10的安装位置。
63.具体的,如图4、图6、图8和图10所示,中心火盖110还包括定位孔114,炉头20的中心结构220上设置有定位柱222,在安装时,需要将定位柱222插入定位孔114内才能实现安装。也即定位孔114与定位柱222二者配合实现中心火盖110安装在炉头20上的定位,使中心
火盖110易于安装,提升用户体验。
64.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114应当远离中心火盖110的内外侧壁,在实现定位功能的同时防止漏火,提高了中心火盖110的可靠性。
65.为了避免用户将定位柱222插入保火槽1133内,而导致中心火盖110的误安装。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方案中,保火槽1133内设置有阻挡件1132,阻挡件1132用于阻挡定位柱222穿过。
66.具体的,阻挡件1132可为保火槽1133靠近火盖组件10的中心的一侧向保火槽1133内延伸形成的倾斜面或水平凸块。
67.针对于倾斜面形式的阻挡件1132,其结构可如图2所示,沿从下到上的方向,倾斜面逐渐向外倾斜设置,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也即如图4和图7所示,在倒置时,倾斜面沿从下到上(以图4和图6目前所示的状态为限定)的方向,倾斜面逐渐向内倾斜设置。
68.可以理解的是,保火腔113内设置有阻挡件1132,阻挡件1132为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0度~60度之间,具体可以是30度、45度或60度等。当中心火盖110反向安装时,倾斜的阻挡件1132与炉头20上的定位柱222相抵,使得定位柱222无法伸入保火槽1133内,此结构能够避免中心火盖110反向安装,能够实现安装时的防呆,方便用户在清洁中心火盖110后将其安装到位,提升用户体验。
69.针对于水平凸块形式的阻挡件1132,其结构可如图8和图9所示,水平凸块相当于竖直柱体。进气口1131设置为两个,在阻挡件1132两侧对称分布。当中心火盖110扣盖在炉头20上时,对称分布的进气口1131能够使更多的燃气从中心内环进入到保火腔113中,使得保火孔115供气充足,进一步提高保火的成功率。同样,该种方式的阻挡件1132,当中心火盖110反向安装时,竖直的阻挡件1132与炉头20上的定位柱222相抵,使得定位柱222无法伸入保火腔113内,此结构能够避免中心火盖110反向安装,能够实现安装时的防呆,方便用户在清洁中心火盖110后将其安装到位,提升用户体验。
7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燃烧器的保火腔113设置为具有一定体积的腔体,其外侧壁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一保火孔115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保火孔1152,腔体能够储存来自第二分配气道2212的燃气,减少燃气进入第一保火孔1151和第二保火孔1152的阻力,使得保火孔115供气充足,提高了保火的成功率;并且,在燃烧器工作时热电偶30能够接触到不同角度的火焰,提高了保火的可靠性;同时能够避免在热电偶30处产生黄焰等恶劣燃烧工况。中心火盖110形成内外环独立供气的双环出火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火力需要,适应性广泛;保火腔与第二分配气道2212连通,燃烧器的中环火(也即中心外环火)熄灭、仅剩中心的内环火燃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保火功能,提高了保火的可靠性。同时,定位柱222配合定位孔114,使得中心火盖110易于安装,可避免中心火盖110反向安装,能够实现安装时的防呆,提升用户体验,在实现定位功能的同时防止漏火,提高了中心火盖110的可靠性。
7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
72.本实施例燃气灶具,与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