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气道廓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1: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呼吸内科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疾病患者气道廓清装置。


背景技术:

2.很多呼吸系统疾病会引起纤毛功能的受损,影响气道分泌物的生成和黏液的流变学(黏弹性),及影响到咳嗽反射。分泌物聚集和滞留的气道为细菌定植和感染提供了机会,并激发炎症反应的发生,为气道、软组织的损伤提供了条件,因此,尽快将分泌物清除对减少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气道廓清技术即利用物理或机械方式作用于气流,帮助气管、支气管内的痰液排出或诱发咳嗽使痰液排出。
3.目前医院内主要依靠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气道廓清,医护人员需要先将手指并拢,掌心呈杯状,运用腕部力量在胸壁引流部位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然后用手按住胸壁并加压,嘱咐患者进行深呼吸,在患者深呼气时作颤摩振动,之后再作叩击,如此交替往复多次之后,嘱咐患者咳嗽以排痰,整个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疾病患者气道廓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施加起到廓清时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开口朝下的u型板,u型板内滑动连接有箱体,箱体内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两个转轴可同步转动,转轴后侧滑动连接有前端面齿轮,前端面齿轮前端同轴设有槽轮,箱体内设有位于转轴右方且可上下摆动的t型杆,t型杆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插入槽轮内的插柱,箱体内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转轴后方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同轴设有后端面齿轮,后端面齿轮可与其对应侧的前端面齿轮啮合;所述的箱体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压杆,压杆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可伸出箱体的碗型板,压杆上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斜槽,箱体内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压杆之间的顶杆,顶杆可随上侧的传动轴转动而左右滑动,顶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斜槽滑动连接的斜块,箱体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圆柱杆,圆柱杆可随下侧的传动轴转动而间歇性转动,圆柱杆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块。
6.本发明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启动电机之后,只需转动螺杆,即可对患者胸壁进行叩击或振动,可帮助患者排出气道内的痰液,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发明中箱体的阶梯剖左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发明去掉支撑板的阶梯剖右视轴测图。
11.图5是本发明中t型杆和t型块的右视轴测图。
12.图6是本发明的全剖后视轴测图。
13.图7是本发明中不完全齿轮和连接齿轮的右视轴测图。
14.图8是本发明的主视剖切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由图1至图8给出,包括开口朝下的u型板1,u型板1内滑动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3,两个转轴3可同步转动,转轴3后侧滑动连接有前端面齿轮4,前端面齿轮4前端同轴设有槽轮5,箱体2内设有位于转轴3右方且可上下摆动的t型杆6,t型杆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插入槽轮5内的插柱7,箱体2内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转轴3后方的传动轴8,传动轴8上同轴设有后端面齿轮9,后端面齿轮9可与其对应侧的前端面齿轮4啮合;所述的箱体2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压杆10,压杆10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可伸出箱体2的碗型板11,压杆10上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斜槽12,箱体2内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压杆10之间的顶杆13,顶杆13可随上侧的传动轴8转动而左右滑动,顶杆13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斜槽12滑动连接的斜块14,箱体2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圆柱杆15,圆柱杆15可随下侧的传动轴8转动而间歇性转动,圆柱杆15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块16。
17.为了使两个转轴3可同步转动,所述的箱体2内设有位于两个转轴3之间且前后轴向的电机17,电机17输出端同轴设有主动齿轮18,转轴3上同轴设有与主动齿轮18啮合的从动齿轮19。
18.为了使t型杆6可上下摆动,所述的箱体2前端滑动连接有套环20,t型杆6前端位于套环20内,套环20上端经连接杆设有滑块21,u型板1上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22,螺杆22下端贯穿箱体2且与滑块21螺纹连接。
19.为了使后端面齿轮9可与其对应侧的前端面齿轮4啮合,所述的箱体2内设有位于t型杆6后方的固定板23,t型杆6右端铰接有t型块24,t型块24上下两端可与固定板23前端面接触,t型块24右端经拉簧25与t型杆6连接。
20.为了使顶杆13可随上侧的传动轴8转动而左右滑动,所述的顶杆13前端设有上下方向的腰型环26,上侧的传动轴8后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摇杆27,摇杆27自由端位于腰型环26内。
21.为了使圆柱杆15可随下侧的传动轴8转动而间歇性转动,所述的圆柱杆15上同轴设有连接齿轮28,下侧的传动轴8上同轴设有可与连接齿轮28啮合的不完全齿轮29。
22.为了增加u型板1的稳定性,所述的u型板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30,支撑板30上铰接有压板31。
23.为了便于患者配合,所述的箱体2前侧壁上开设有通孔32,套环20上设有平板33,平板33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可位于通孔32后方的字体标识。
24.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箱体2下表面上设有橡胶垫34,碗型板11可穿过橡胶垫34,碗型板11下端设有环形垫35。
25.本发明在使用时,设置上侧的前端面齿轮4和上侧的后端面齿轮9处于啮合的初始状态,此时下侧的前端面齿轮4与下侧的后端面齿轮9处于不啮合状态,医护人员将两个支撑板30放置在病床上,使患者身体位于两个支撑板30之间,使箱体2内的两个碗型板11位于患者胸壁引流部位的正上方,此时箱体2下表面上的橡胶垫34与患者身体不接触,然后使两个压板31朝相对方向摆动,直到两个压板31与支撑板30垂直,压板31自由端摆动至患者身体下方,保证了使用时u型板1的稳定性;患者可看到通孔32对应的字体标识,保持自由呼吸,医护人员启动电机17,电机17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18顺时针转动,主动齿轮18带动两个从动齿轮19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19带动其对应侧的转轴3逆时针转动,转轴3带动其对应侧的前端面齿轮4逆时针转动,下侧的后端面齿轮9不转动,上侧的前端面齿轮4带动上侧的后端面齿轮9逆时针转动,上侧的后端面齿轮9通过上侧的传动轴8带动摇杆27逆时针摇动,摇杆27带动腰型环26左右往复移动,腰型环26带动顶杆13左右往复滑动;顶杆13带动两个斜块14在其对应侧的斜槽12内左右滑动,斜块14在斜槽12内滑动时带动压杆10上下往复滑动,且两个压杆10的滑动方向相反,两个压杆10带动两个碗型板11上下交替移动,两个碗型板11上的环形垫35对患者胸壁交替进行叩击,使痰液与患者气道分离,叩击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需顺时针转动螺杆22,螺杆22带动滑块21向下移动,滑块21通过连接杆带动套环20向下移动,箱体2随套环20向下移动;当箱体2下表面上的橡胶垫34与患者胸壁紧密贴合时,箱体2不能继续向下移动,套环20开始沿着箱体2侧壁向上滑动,套环20拉动t型杆6前端向下摆动,t型杆6拉伸拉簧25,t型杆6上端通过插柱7带动上侧的槽轮5向前移动,上侧的槽轮5带动上侧的前端面齿轮4向前滑动,上侧的前端面齿轮4与上侧的后端面齿轮9脱离啮合,两个碗型板11停止对患者胸壁进行叩击,t型杆6下端通过插柱7带动下侧的槽轮5向后移动,下侧的槽轮5带动下侧的前端面齿轮4向后滑动,下侧的前端面齿轮4与下侧的后端面齿轮9逐渐啮合;同时套环20带动平板33向下移动,当平板33上侧的字体标识移动至通孔32后方时,医护人员可停止转动螺杆22,拉簧25恢复原长,拉簧25拉动t型块24上端与固定板23前端面接触,患者可根据字体标识开始进行深呼吸,下侧的前端面齿轮4带动下侧的后端面齿轮9逆时针转动,下侧的后端面齿轮9带动下侧的传动轴8逆时针转动,下侧的传动轴8带动不完全齿轮29逆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29带动连接齿轮28间歇性顺时针转动,连接齿轮28通过圆柱杆15带动两个半圆块16间歇性转动,两个半圆块16使箱体2间歇性振动;医护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在在箱体2停止振动时深吸气,在箱体2振动时深呼气,箱体2通过橡胶垫34带动患者胸壁振动,患者气道内的痰液逐渐随患者呼出的气体到达喉部,振动一端时间后,医护人员可逆时针转动螺杆22,使下侧的前端面齿轮4与下侧的后端面齿轮9脱离啮合,箱体2停止间歇性振动,上侧的前端面齿轮4与上侧的后端面齿轮9啮合,两个碗型板11开始对患者胸壁进行叩击,患者需要调整为自由呼吸;进行多次循环之后,医护人员可关闭电机17,然后嘱咐患者咳嗽,将喉部的痰液咳出即可。
26.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的斜块和压杆,可通过碗型板对患者胸壁进行叩击,使痰液与患者气道分离,设置的半圆形块,可间歇性带动箱体振动,配合患者的深吸气将痰液逐渐排至患者喉部,从而帮助患者将气道内的痰液排出,设置
的t型杆和槽轮,便于医护人员切换对患者施加的叩击和振动,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设置的平板和字体标识,便于患者调整呼吸模式,从而增强排痰的效果。
27.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呼吸疾病患者气道廓清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施加起到廓清时工作强度大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助于呼吸疾病患者气道内痰液的清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