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清洁设备、机器人及电池充电方法与流程

2021-12-15 00: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散热装置,用于散热;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散热装置电连接;第一电接口,用于接入外部电信号;其中,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接口接入有电信号时,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在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断开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接口为所述散热装置供电,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用以改变所述监测数据,以使所述电池适于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电池上方;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池的侧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池具有距离,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中的一风扇,其一部分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池因所述距离形成的散热空间对应,另一部分与所述电池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控制电路;所述散热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第一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散热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之间,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接口接入的电信号,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壳体上端敞口,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敞口处;所述电池、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或所述壳体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通风口。7.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设备机体,其上设有组成部件及第二电接口,所述第二电接口与所述组成部件上的第一电接口电连接;充电座,其一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接口为所述清洁设备机体提供电信号;其中,所述组成部件包括电池、散热装置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接口接入有电信号时,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在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断开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接口为所述散热装置供电,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用以改变所述监测数据,以使所述电池适于充电。8.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其上设有组成部件及第二电接口,所述第二电接口与所述组成部件上的第一电
接口电连接;充电座,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接口电连接的对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接口为所述机体提供电信号;其中,所述组成部件包括电池、散热装置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接口接入有电信号时,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在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断开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接口为所述散热装置供电,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用以改变所述监测数据,以使所述电池适于充电。9.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电接口接入电信号时,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在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散热装置间的电路,断开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接口为所述散热装置供电,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用以改变所述监测数据,以使所述电池适于充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电池所在安装空间内的温度;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电接口接入电信号时的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包括:根据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电池所在安装空间内的温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判定参数;所述判定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判定参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电池适于充电;当所述电池适于充电时,确定所述判定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是,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散热装置工作中,持续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出的判定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时,维持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电路的连通,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为所述电池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三阈值。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散热装置工作中,持续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出的判定参数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时,维持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电路的连通,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为所述电池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与第四阈值的差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与所述第三阈值的差值。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电池充电过程中,持续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出的判定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断开所述第一电接
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维持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电路的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电池充电过程中,持续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出的判定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维持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电路的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三阈值。16.一种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散热装置,用于散热;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散热装置电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在清洁设备连接到外部电源时,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在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时,通过外部电源为散热装置供电,用以改变所述监测数据,以使所述电池适于充电。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的组成部件、清洁设备、机器人及电池充电方法。其中,所述组成部件包括:电池;散热装置用于散热;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散热装置电连接;第一电接口,用于接入外部电信号;主控板用于在第一电接口接入有电信号时,获取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电池是否适于充电;在所述电池不适于充电时,连通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间的电路,断开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电池间的电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接口为所述散热装置供电,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用以改变所述监测数据,直至所述电池适于充电。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缩短电池为满足充电条件所需花费的时间,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国 陈春林 王远 周春锋 刘咏海 党亚洲 任怀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