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转向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3: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不粘锅的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不粘锅以其不粘的性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了保证不粘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锅胚需要喷涂內漆,內漆包括底漆、中漆、面漆三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不锈钢锅胚放到输送机构上输送至喷涂房位置处,喷涂后再继续向前输送之下一个喷涂房位置处进行喷涂作业。
3.申请人同日提交了一份名称为《自动喷涂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在一条直线输送系统中即可实现底漆、中漆、面漆三层涂层的喷涂,免去了中间上件、下件转移的环节,因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在一条直线输送系统实现三层涂层的喷涂,因此直线输送系统在长度方向上占地空间比较大,由于后续喷涂后的不粘锅还要输送到烘干固化炉中进行固化,因此在喷涂系统的下游还应再设置烘干固化炉,受到厂房在长度方向空间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布置烘干固化炉以及后续的一些装置,怎样才能在现有厂房空间的基础上合理的布置整个生产线,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厂房空间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的自转向输送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向输送系统,直线输送单元的下游衔接有转向输送单元,转向输送单元包括截面为圆形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转向带轮的轮槽中,转向带轮的轮芯位于与水平向呈夹角的斜向方向。
6.上述方案中,为了实现转向的目的,采用圆形输送带,无论怎样扭转,截面都是不变的,保证在转向的时候输送带的上表面时候总都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将圆形输送带卡置于斜向布置的转向带轮的轮槽中,缓缓地对传送带进行引导、转向,这样就可以将直线输送单元转向到厂房内有足够空间的其它的方向,在不改变现有厂房的基础上,布置整个生产线。
附图说明
7.图1为整个转向输送系统的仰视图;
8.图2为转向输送单元的仰视图;
9.图3为转向输送单元的剖面图;
10.图4为图1中多联带轮上下游衔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为转向带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转向输送系统,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衔接有转向输送单元
20,转向输送单元20包括截面为圆形的输送带21,输送带21位于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中,转向带轮22的轮芯位于与水平向呈夹角的斜向方向。为了实现转向的目的,采用圆形输送带21,无论怎样扭转,截面都是不变的,保证在转向的时候输送带21的上表面时候总都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将圆形输送带21卡置于斜向布置的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中,缓缓地对传送带21进行引导、转向,这样就可以将直线输送单元10转向到厂房内有足够空间的其它的方向,在不改变现有厂房的基础上,布置整个生产线。
13.为了与直线输送单元10相衔接,转向输送单元20包括转角输送单元20a和转角输送单元20a两端延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转向带轮22设置在转角输送单元20a所在区域内,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设置在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的端部。这样才能平稳的将直线输送单元10上输送的不粘锅引导至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再缓慢的进入转角输送单元20a后,再由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输送至下游衔接的直线输送单元10上。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端的多联带轮11位于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的上游端的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的下游侧,多联带轮11与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交错布置。也就是说直线输送单元10和转向输送单元20是分段的,都可以由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分段控制,让上面有不粘锅a的输送段运动,其他的输送段停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当传送皮带21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更换相应的、长度较短的传送皮带21,其他的传送皮带21不用更换,成本较低,还有另一方面,传送皮带12和输送带21可以选择不同截面的皮带。为了实现直线输送单元10和转向输送单元20的平滑衔接,如图4所示,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端的多联带轮11位于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的上游端的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的下游侧,多联带轮11与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交错布置,这样当不粘锅a在直线输送单元10上输送时,还没脱离直线输送单元10的末端就已经计入到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的前端了,从而防止不粘锅a发生倾覆现象,保证不粘锅a的平稳输送。
15.为了防止在转角区域内,输送带21出现明显的折线状,在转角输送单元20a区域范围内,同一根输送带21依次卧置于上下游顺序临近布置的转向带轮62的轮槽中,同时输送带21也不会涨紧,从而保证输送带21运动的顺畅性。
16.为了实现直线输送单元10和转向输送单元20的平滑衔接,衔接布置的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段与上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重合段,且衔接处的传送皮带12和输送带21带面水平等高过渡。不粘锅a输送到衔接处的时候没有高地位的落差,平稳过渡。
17.由于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是斜向布置的,所以为了防止输送带21从斜向的轮槽221中脱落,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的槽深大于输送带21的半径,轮槽221的截面呈u形且开口斜向布置,输送带21的截面顶端高于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槽口顶点的高度,保证与不粘锅a底部接触的是输送带21,而不是轮槽221槽口,一方面保证对不粘锅a的输送,另一方面也防止不粘锅a底部被刮伤。
18.如图5所示,转向带轮22通过支架24与机架30连接,所述的支架24整体呈折板状,包括与机架10直接连接的底板241和与转向带轮22连接并构成转动配合的斜板242,斜板242的板面与转向带轮22的轮芯垂直。
19.具体的,直线输送单元10的传送皮带12为三角皮带,多条平行布置的三角皮带卡
置于多联带轮11上的三角卡槽内,相邻两个三角皮带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间距小于不粘锅的直径,防止不粘锅a从两个三角皮带中间的间隙中掉落。
20.同样的,转向输送单元20上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和下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垂直或夹角或平行布置,下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与后续传送机构衔接。可以实现小角度转向、直角转向、钝角转向,甚至是平行转向,具体是厂房的空间布置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衔接有转向输送单元(20),转向输送单元(20)包括截面为圆形的输送带(21),输送带(21)位于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中,转向带轮(22)的轮芯位于与水平向呈夹角的斜向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输送单元(20)包括转角输送单元(20a)和转角输送单元(20a)两端延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转向带轮(22)设置在转角输送单元(20a)所在区域内,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设置在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端的多联带轮(11)位于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的上游端的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的下游侧,多联带轮(11)与动力/转向多联带轮(23)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转角输送单元(20a)区域范围内,同一根输送带(21)依次卧置于上下游顺序临近布置的转向带轮(62)的轮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衔接布置的直线输送单元(10)的下游段与上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重合段,且衔接处的传送皮带(12)和输送带(21)带面水平等高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的槽深大于输送带(21)的半径,轮槽(221)的截面呈u形且开口斜向布置,输送带(21)的截面顶端高于转向带轮(22)的轮槽(221)槽口顶点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带轮(22)通过支架(24)与机架(30)连接,所述的支架(24)整体呈折板状,包括与机架(10)直接连接的底板(241)和与转向带轮(22)连接并构成转动配合的斜板(242),斜板(242)的板面与转向带轮(22)的轮芯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直线输送单元(10)的传送皮带(12)为三角皮带,多条平行布置的三角皮带卡置于多联带轮(11)上的三角卡槽内,相邻两个三角皮带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间距小于不粘锅的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输送单元(20)上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和下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垂直或夹角或平行布置,下游的直线衔接输送单元(20b)与后续传送机构衔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厂房空间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的自转向输送系统,直线输送单元的下游衔接有转向输送单元,转向输送单元包括截面为圆形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转向带轮的轮槽中,转向带轮的轮芯位于与水平向呈夹角的斜向方向。上述方案中,为了实现转向的目的,采用圆形输送带,无论怎样扭转,截面都是不变的,保证在转向的时候输送带的上表面时候总都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将圆形输送带卡置于斜向布置的转向带轮的轮槽中,缓缓地对传送带进行引导、转向,这样就可以将直线输送单元转向到厂房内有足够空间的其它的方向,在不改变现有厂房的基础上,布置整个生产线。布置整个生产线。布置整个生产线。


技术研发人员:陈从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诺帆科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