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及应用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3: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以及应用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和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需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提升能量密度的电池。
4.另外,还有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5.本技术的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绝缘件、极性相反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壳体包括第一壁体、第二壁体和第三壁体,第一壁体导电且与第三壁体相对设置,第二壁体连接第一壁体和第三壁体以与第一壁体及第三壁体围设形成收容腔。绝缘件、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收容于收容腔。第二活性物质层设置于第一壁体朝向第三壁体的表面。第一活性物质层设置于第二活性物质层与第三壁体之间。绝缘件设置于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之间。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第三壁体为导电壁体,第一活性物质层设置于第三壁体朝向第一壁体的表面,第三壁体与第一壁体绝缘设置。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第三壁体与第二壁体之间设置绝缘元件。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电池还包括收容于收容腔内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一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极片设置于第一壁体和第三壁体之间,第二极片设置于第一极片与第三壁体之间。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第一集流体与第三壁体通过第一导电件电连接,且第一导电件与第二极片绝缘设置。第一壁体与第二集流体通过第二导电件电连接,第二导电件与第一极片绝缘设置;或,第一壁体与第二集流体通过导电的第二壁体电连接,第二壁体与第一极片绝缘设置。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导电件贯穿第二极片,第一导电件与第二极片之间设置绝缘材料。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第一导电件为端部封闭的中空柱体。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第一极片与第二壁体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第三壁体为导电壁体,第二活性物质层还设置于第三壁体朝向第一壁体的表面,电池还包括收容于收容腔内的第一极片,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一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电池还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集流体与第一导电件电连
接,第一导电件从第三壁体伸出,且第一导电件与第三壁体绝缘,第一壁体与第三壁体通过导电的第二壁体电连接,第二壁体与第一极片绝缘设置。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导电件贯穿第三壁体,第一导电件与第三壁体之间设置绝缘材料。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电池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极片和第三极片。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三极片包括第三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三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设置于第一极片与第一壁体之间,第三极片设置于第二极片与第一壁体之间。第一导电件与第三集流体电连接且与第二极片绝缘设置,第二壁体与第二极片电连接且与第三极片绝缘设置。
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电池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极片,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一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极片与第三壁体分离设置,第一集流体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第一导电件从第三壁体伸出,且第一导电件与第三壁体绝缘设置。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电池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极片,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设置于第一极片与第三壁体之间,第二极片与第三壁体分离设置,第一导电件与第二极片绝缘设置。第二集流体与第一壁体之间通过第二导电件电连接,第二导电件与第一极片绝缘设置;或,第二集流体与第一壁体通过导电的第二壁体电连接,第二壁体与第一极片绝缘设置。
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绝缘件包括隔离膜、凝胶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
20.本技术的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如上的电池。
21.本技术的电池,由于第一壁体上设有第二活性物质层,即将第一壁体充当集流体,充分利用了壳体及其内部空间,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还有利于电池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沿ii

ii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24.图3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25.图3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26.图3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28.图5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29.图5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32.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33.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34.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35.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36.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8][0039][00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4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4]
请参阅图1及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电池100包括壳体10、绝缘件20、第一活性物质层30和第二活性物质层40。电池100可为但不仅限于纽扣电池。
[0045]
壳体10包括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3和第三壁体15。其中,第一壁体11导电,第三壁体15与第一壁体11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壁体13连接第一壁体11和第三壁体15以与第一壁体11及第三壁体15围设形成一密封的收容腔101。
[0046]
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电的第一壁体11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体11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体11可以包括导电高分子。
[0047]
绝缘件20、第一活性物质层30和第二活性物质层40收容于收容腔101内。其中,第二活性物质层40设置于第一壁体11朝向所述第三壁体15的表面110。第一活性物质层30与第二活性物质层40的极性相反,且第一活性物质层30设置于第三壁体15和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绝缘件20设置于第一活性物质层30和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
[0048]
在一实施方式中,绝缘件20的材质包含具有离子传导能力的聚合物材料、锂离子化合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49]
聚合物材料可为但不仅限于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pvdf

hfp)、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醚(ppo)、聚碳酸亚丙酯(ppc)、聚环氧乙烷(peo)等及前述物质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50]
锂离子化合物可选自但不仅限于磷酸锂(li3po4)、锂钛磷酸盐(li
x
ti
y
(po4)3,其中0<x<2且0<y<3)、锂铝钛磷酸盐(li
x
al
y
ti
z
(po4)3,其中0<x<2,0<y<1,且0<z<3)、li
1 x y
(al,ga)
x
(ti,ge)2‑
x
si
y
p3‑
y
o
12
(其中0≤x≤1且0≤y≤1)、锂镧钛酸盐(li
x
la
y
tio3,其中0<x<2且0<y<3)、锂锗硫代磷酸盐(li
x
ge
y
p
z
s
w
,其中0<x<4,0<y<1,0<z<1,且0<w<5)、锂氮化物(li
x
n
y
,其中0<x<4,0<y<2)、sis2玻璃(li
x
si
y
s
z
,其中0≤x<3,0<y<2,且0<z<4)、p2s5玻璃(li
x
p
y
s
z
,其中0≤x<3,0<y<3,且0<z<7)、li2o、lif、lioh、li2co3、lialo2、li2o

al2o3‑
sio2‑
p2o5‑
tio2‑
geo2陶瓷以及石榴石陶瓷(li
3 x
la3m2o12,其中0≤x≤5,且m为te、nb或zr)中的至少一种。
[0051]
氧化物可选自但不仅限于hfo2、srtio3、sno2、ceo2、mgo、nio、cao、bao、zno、zro2、y2o3、al2o3、tio2以及sio2等中的至少一种。
[0052]
氢氧化物可选自但不仅限于勃姆石、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等中的至少一种。
[0053]
在一实施方式中,绝缘件20可以为隔离膜、凝胶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凝胶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为电池领域常见的种类,在此并不做限制。
[0054]
第一活性物质层30可为正极活性物质层,也可为负极活性物质层。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活性物质层30为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第二活性物质层40则为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活性物质层30为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第二活性物质层40则为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
[0055]
正极活性材料可包含但不仅限于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磷酸铁锂、钛酸锂和富锂锰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6]
负极活性材料可包含但不仅限于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软碳、硬碳、石墨烯、中间相碳微球、硅基材料、锡基材料、钛酸锂或其他能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7]
请参阅图12,上述电池应用于电子装置200中,为电子装置200供电。电子装置200可为但不仅限于可穿戴设备(如手表)、手机、玩具、无人机等。
[0058]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电池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中,以第二活性物质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为例进行说明。
[0059]
第一实施例
[0060]
请参阅图2,第三壁体15为导电壁体。第一活性物质层30设置于第三壁体15朝向第一壁体11的表面150。其中,第一壁体11与第三壁体15之间绝缘。第三壁体15、第一活性物质层30、第二活性物质层40和第一壁体11沿第一方向x层叠设置。第一方向x为第三壁体15朝向第一壁体11的方向或第一壁体11朝向第三壁体15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可为电池的厚度方向。
[0061]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沿第三壁体15的周缘设置绝缘元件17,绝缘元件17连接第三壁体15与第二壁体13,进而实现第一壁体11与第三壁体15之间的绝缘。此时,第二壁体13可导电也可不导电,且第二壁体13和第一壁体11可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例如,第一壁体11与第二壁体13可一体成型。
[0062]
在一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17可以包括绝缘胶,绝缘胶填充在第三壁体15与第二壁体13之间。
[0063]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壁体15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壁体15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壁体15可以包括导电高分子。
[0064]
其中,第一活性物质层3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065]
当电池100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第一壁体11与第三壁体15分别于电子装置的两电连接端(图未示)之间电连接,从而为电子装置供电。
[0066]
第二实施例
[0067]
请参阅图3a,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电池100a还可包括极性相反并收容于收容腔101内的第一极片51和第二极片53。其中,第一极片51与第一活性物质层30的极性相同,且第一极片51设置于位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与位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第二极片53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的极性相反,且第二极片53设置于第一极片51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之间。
[0068]
绝缘件20设置于第一极片51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第一极片51与第二极片53之间以及第二极片53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片51可被绝缘件20包覆,即绝缘件20还设置于第一极片51与第二壁体13之间。
[0069]
电池100a还包括第一导电件61,第一极片51和第三壁体15通过第一导电件61电连接,且第一导电件61和第二极片53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61和第二极片53可通过
绝缘材料612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61和第二极片53也可通过间隔设置实现绝缘。
[0070]
第一导电件61的形态不受限制,可为实心柱体、空心柱体、片材等任意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61为空心柱体,且第一导电件61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可贯穿(如图3a)也可封闭设置(如图3c)。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导电件61可贯穿第二极片53,且第一导电件61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分别电连接第一极片51和第三壁体15。绝缘材料612可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一导电件61上以隔绝第一导电件61与第二极片53实现绝缘。其中,空心柱体的第一导电件61有利于降低电池的整体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两端封闭设置的第一导电件61则有利于增加其与和其两端部电连接的集流体或外接端子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电连接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612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涂层可以包括陶瓷材料。
[0071]
第二壁体13为导电壁体,第一极片51和第二壁体13之间绝缘,第二极片53和第二壁体1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片51和第二壁体13之间间隔以实现绝缘,第二极片53直接和第二壁体13接触实现电连接。第一壁体11和第二极片53之间通过第二壁体13电连接。
[0072]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壁体13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壁体13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壁体13可以包括导电高分子。
[0073]
具体的,第一极片51可包括第一集流体511和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朝向第一壁体11的表面以及朝向第三壁体15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513。第二极片53可包括第二集流体531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531朝向第一壁体11的表面以及朝向第三壁体15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533。
[0074]
其中,第一活性物质层513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活性物质层533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且位于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075]
当电池100a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或第二壁体13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三壁体15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a为电子装置供电。
[0076]
第三实施例
[0077]
请参阅图4,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壁体13可不导电。电池100b还包括第二导电件63,第一壁体11与第二极片53通过第二导电件63电连接,且第二导电件63分别与第一极片51以及第三壁体15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63与第一极片51之间以及第二导电件63与第三壁体15之间可通过绝缘材料632实现绝缘。第二导电件63的形态可与第一导电件61相同也可不同。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63为空心柱体,且第二导电件63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贯穿。第二导电件63贯穿第一极片51,且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分别电连接第二集流体531和第一壁体11。绝缘材料632可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二导电件63上以隔绝第二导电件63与第一极片51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632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078]
当电池100b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三壁体15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b为电子装置供电。
[0079]
第四实施例
[0080]
请参阅图5a和图5b,第三壁体15为导电壁体。第二活性物质层40还设置于第三壁体15朝向第一壁体11的表面150。第一方向x为第三壁体15朝向第一壁体11的方向或第一壁体11朝向第三壁体15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可为电池的厚度方向。
[0081]
电池100c包括收容于收容腔101内的第一极片51a,第一极片51a位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第一极片51a包括第一集流体511a以及上述第一活性物质层30,第一活性物质层30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a的表面。具体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a朝向第一壁体11的表面以及朝向第三壁体15的表面。
[0082]
绝缘件20设置于第一极片51a和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以及设置于第一极片51a和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片51a可被绝缘件20包覆。
[0083]
电池100c还包括第一导电件61a,第一极片51a和第一导电件61a电连接。第一导电件61a从第三壁体15露出或伸出(即第一导电件61a贯穿第三壁体15),且第一导电件61a和第三壁体15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61a和第三壁体15可通过绝缘材料612a实现绝缘。具体的,第一导电件61a为空心柱体,且其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中一端部电连接第一集流体511a,另一端部贯穿第三壁体15从第三壁体15露出。绝缘材料612a可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一导电件61a上以隔绝第一导电件61a与第三壁体15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612a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084]
第二壁体13为导电壁体,第二壁体13分别与第一壁体11和第三壁体15电连接,且第二壁体13与第一极片51a之间绝缘。本实施例中,第二壁体13分别与第一壁体11和第三壁体15接触实现电连接。
[0085]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3和第三壁体15分别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3和第三壁体15分别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3和第三壁体15分别可以包括导电高分子。
[0086]
其中,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a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且位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087]
当电池100c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3或第三壁体15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导电件61a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c为电子装置供电。
[0088]
第五实施例
[0089]
请参阅图6,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件61背离第一集流体511a的端部从第三壁体15伸出。电池100d还包括第二导电件63a,第一壁体11与第三壁体15通过第二导电件63a电连接,且第二导电件63a与第一极片51a之间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63a与第一极片51a之间可通过绝缘材料632a实现绝缘。
[0090]
具体的,第二导电件63a为空心柱体,并贯穿第一极片51a,且第二导电件63a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分别电连接第一壁体11和第三壁体15。绝缘材料632a可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二导电件63a上以隔绝第二导电件63a与第一极片51a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
中,绝缘材料632a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091]
第六实施例
[0092]
请参阅图7,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池100e还可包括收容于收容腔101内与第一极片51a的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53a以及收容于收容腔101内与第一极片51a的极性相同的第三极片55。
[0093]
第二极片53a位于第一极片51a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第三极片55位于第二极片53a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
[0094]
绝缘件20位于第一极片51a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第一极片51a与第二极片53a之间、第二极片53a与第三极片55之间以及第三极片55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极片55可被绝缘件20包覆。
[0095]
第二壁体13还分别与第二极片53a电连接,且第二壁体13还与第三极片55之间绝缘。第二极片53a包括第二集流体531a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531a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533a。第三极片55包括第三集流体551和设置于所述第三集流体551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553。本实施例中,第二壁体13与第二极片53a中的第二集流体531a接触实现电连接。
[0096]
第一导电件61a还与第三极片55电连接,且第一导电件61a和第二极片53a绝缘。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61a和第二极片53a可通过绝缘材料614实现绝缘。具体的,第一导电件61a为空心柱体,并贯穿第一极片51a和第二极片53a。第一导电件61a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电连接第三集流体551,另一端部贯穿第三壁体15从第三壁体15露出。两个绝缘材料614可间隔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一导电件61a上以隔绝第一导电件61a与第二极片53a以及隔绝第一导电件61a与第三壁体15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614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097]
其中,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a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还位于设置于第二集流体531a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533a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098]
设置于所述第三集流体551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553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且位于设置于第三壁体15的表面15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还位于设置于第二集流体531a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533a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099]
第七实施例
[0100]
请参阅图8,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壁体13可不导电。电池100f还包括第二导电件63b,第一壁体11、第二极片53a以及第三壁体15通过第二导电件63b电连接,且第二导电件63b分别与第一极片51a和第三极片55之间绝缘。具体的,第二导电件63b为空心柱体,并贯穿第一极片51a、第二极片53a和第三极片55。第二导电件63b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分别电连接第一壁体11和第三壁体15。两个绝缘材料(图未标)可间隔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二导电件63b上以隔绝第二导电件63b与第一极片51a以及隔绝第二导电件63b与第
三极片55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101]
当电池100f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或第三壁体15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导电件61a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f为电子装置供电。
[0102]
第八实施例
[0103]
请参阅图9,电池100g包括收容于收容腔101内的第一极片51b,第一极片51b位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和第三壁体15之间,且第一极片51b与第三壁体15分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片51b与第二壁体13分离。此时,第二壁体13和第三壁体15分别可导电也可不导电,且第二壁体13可分别和第一壁体11及第三壁体15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第一方向x为第三壁体15朝向第一壁体11的方向或第一壁体11朝向第三壁体15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可为电池的厚度方向。
[0104]
第一极片51b包括第一集流体511b以及上述第一活性物质层30,第一活性物质层30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b朝向第一壁体11的表面。
[0105]
绝缘件20位于第一极片51b和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20还可设置于第一极片51b与第三壁体15之间。绝缘件20还可进一步设置于第一极片51b与第二壁体13之间。
[0106]
电池100g还包括第一导电件61b,第一极片51b和第一导电件61b电连接。第一导电件61b从第三壁体15露出或伸出,且第一导电件61b和第三壁体15之间绝缘。具体的,第一导电件61b为空心柱体,且其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中一端部电连接第一集流体511b,另一端部贯穿第三壁体15从第三壁体15露出。绝缘材料(图未标)可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一导电件61b上以隔绝第一导电件61b与第三壁体15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107]
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b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设置于第一壁体11的表面110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108]
当电池100g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导电件61b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g为电子装置供电。
[0109]
第九实施例
[0110]
请参阅图10,与第八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电池100h还包括收容于收容腔101内与第一极片51b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53b。第二极片53b设置于第一极片51b与第三壁体15之间,且第二极片53b与第三壁体15分离。
[0111]
第一活性物质层30还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b朝向第二极片53b的表面。第二极片53b包括第二集流体531b以及设置于第二集流体531b朝向第一极片51b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
[0112]
绝缘件20还设置于第一极片51b与第二极片53b之间。第一导电件61b还和第二极片53b之间绝缘。
[0113]
第二壁体13为导电壁体,分别与第一壁体11以及第二极片53b的第二集流体531b电连接,且第二壁体13与第一极片51b之间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壁体13分别与第一壁体11以及第二极片53b的第二集流体531b直接接触。第一导电件61b还与第二极片53b绝缘。具体的,第一导电件61b为空心柱体,并贯穿第二极片53b。绝缘材料(图未标)可套设于或涂
覆于第一导电件61b上以隔绝第一导电件61b与第二极片53b以及隔绝第一导电件61b与第三壁体15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114]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壁体13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壁体13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壁体13可以包括导电高分子。
[0115]
其中,设置于第一集流体511b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3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还位于设置于第二集流体531b的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40沿第一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内。
[0116]
当电池100h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或第二壁体13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导电件61b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h为电子装置供电。
[0117]
第十实施例
[0118]
请参阅图11,第九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壁体13可不导电。电池100i还包括第二导电件63c,第一壁体11和第二极片53b通过第二导电件63c电连接,且第二导电件63c与第一极片51b之间绝缘。具体的,第二导电件63c为空心柱体,并贯穿第一极片51b,且第二导电件63c沿第一方向x间隔的两端部分别电连接第一壁体11和第二集流体531b。绝缘材料(图未标)可套设于或涂覆于第二导电件63c上以隔绝第二导电件63c与第一极片51b从而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可为但不仅限于绝缘胶纸、绝缘涂层。
[0119]
当电池100i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时,电子装置的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壁体11电连接,另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导电件61b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100h为电子装置供电。
[0120]
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中,电池的收容腔101内的极片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技术不进行穷举。
[0121]
本技术的电池,由于第一壁体11上设有第二活性物质层40,即将第一壁体11充当集流体,充分利用了壳体10及其内部空间,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还有利于电池的薄型化。而第三壁体15上设置第二活性物质层40或者第一活性物质层30,则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0122]
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