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2: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纸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
3.

背景技术:

4.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箱、单层纸板箱等,有各种规格和型号,纸箱常用的有三层、五层,七层使用较少,各层分为里纸、瓦楞纸、芯纸、面纸,里、面纸有茶板纸、牛皮纸,芯纸用瓦楞纸,各种纸的颜色和手感都不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纸(颜色、手感)也不一样,在纸箱的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好的纸箱进行堆叠,然后再将堆叠的纸箱进行拍齐装箱,以方便运输;但是现有的纸箱拍齐设备为四框收缩拍齐,工作完成后需要整个框架上升才能使纸箱转移,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下料时间。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包括第一安装板、竖梁和横梁,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固定有竖梁,所述竖梁顶部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外侧啮合有第一链条,所述竖梁内壁滑动连接有配重块,且第一链条底部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竖梁外侧固定有保护罩,所述链条远离配重块的一端设置在竖梁外侧,两个所述链条远离配重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的两个动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夹紧机构和挡板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升降板、第二电机、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二链条、第二安装板、第二滑轨和轨道滑块,两个所述第一链条一端固定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竖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一侧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升降板依次固定有两个第二链轮,所述升降板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三链轮,且两个第三链轮错开设置,所述两个第二链轮分别通过两个第二链条与两个第三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一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升降板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二轨道滑块,且第二轨道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夹臂、同步带轮、同步皮带、滑架、微动开关、触动片、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电机,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一端固定有夹臂,所述夹臂
两端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同步带轮,两个所述同步带轮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夹臂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架,两个所述滑架一端分别与同步皮带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夹臂一侧对称固定有微动开关,所述滑架一端固定有触动片,两个所述滑架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夹臂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同步带轮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一端对称固定有拖链。
11.优选的,所述挡板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二转轴、翻转杆、第一气缸、连杆、夹持壳和无杆气缸,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三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中部固定有翻转杆,所述第三安装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有连杆,且连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与翻转杆铰接,所述翻转杆外侧套设滑动有夹持壳,所述翻转杆一侧固定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移动端与夹持壳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l形板,所述竖梁一侧固定有限位条,所述l形板靠近竖梁的一侧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定位轮,且定位轮与限位条的三个侧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之间固定有支撑机构。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滑杆、u形板、固定块、第一螺纹杆和六角旋钮,两个所述l形板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固定有滑杆,所述第二横杆中部呈中空设置,且滑杆与第一横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顶部固定有u形板,所述第二顶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板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有六角旋钮。
14.优选的,所述竖梁内壁对称固定有定位条,所述配重块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定位条相配合的滑槽,且滑槽与定位条滑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四安装板、驱动壳、第二螺纹杆、手轮、螺纹套筒、第一滑轨和第一轨道滑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下方设有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顶部固定有驱动壳,所述驱动壳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固定有手轮,所述驱动壳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套筒,且螺纹套筒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顶部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壳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对称固定有第一轨道滑块,且第一轨道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16.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一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梁,所述数量一侧固定有斜撑杆,且斜撑杆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
1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一种减速电机。
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1、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传动带一端,传动带为直角组合传动,且第二夹紧机构位于传动带转角处上方,纸箱在传动带上传送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链轮驱动第一链条滚动,使得第一链条上的配重块向上滑动,使得第一链条另一端驱动第一夹紧机构向下滑动,使得第一夹紧机构靠近传动带,此时,传动带上的
纸箱向第二夹紧机构上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移动,将纸箱框在夹持壳、夹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此时通过第二夹紧机构对纸箱的两个方向进行拍齐,然后在通过第一夹紧机构对纸箱的另外两侧进行拍齐,拍齐完成后,通过第一气缸推动连杆,进而可推动翻转杆翻转,使得翻转杆带动夹持壳向上翻转度,使得夹持壳、夹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围成的空间打开,使得纸箱在传动带的传送下向翻转杆的一端输送出去,然后在通过第一夹紧机构驱动夹持壳和夹臂相互远离,使得后续的纸箱再次进入,依次往复,对纸箱进行拍齐,此装置将翻转杆单独设置,工作完成后翻转杆驱动夹持壳单独向上转动,即可让纸箱通过离开,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在安装本装置时,人们可通过旋转手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移动,进而可带动第一安装板移动,调节竖梁的位置,使得人们无需拆卸螺栓即可调节,方便人们使用;3、在人们对第一夹紧机构进行拆卸维修时,人们通过将l形板上的螺栓与升降板拆卸,然后人们通过扳手旋转六角旋钮,进而可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一螺纹杆带动固定块移动,进而可调节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使得l形板上的定位轮与限位条脱离,即可将第一夹紧机构进行拆卸,安装时,按照相反步骤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调节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距离,对两个l形板端部进行支撑,可提高稳定性。
19.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挡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翻转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螺纹套筒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第一安装板;2、竖梁;3、横梁;4、第一电机;5、第一转轴;6、第一夹紧机构;61、升降板;62、第二电机;63、第二链轮;64、第三链轮;65、第二链条;66、第二安装板;67、第二滑轨;68、轨道滑块;7、第二夹紧机构;71、夹臂;72、同步带轮;73、同步皮带;74、滑架;75、微动开关;76、触动片;77、第一夹持臂;78、第二夹持臂;79、第三电机;8、挡板机构;81、第三安装板;82、第二转轴;83、翻转杆;84、第一气缸;85、连杆;86、夹持壳;87、无杆气缸;9、调节机构;91、第四安装板;92、驱动壳;93、第二螺纹杆;94、手轮;95、螺纹套筒;97、第一滑轨;98、第一轨道滑块;10、第一链轮;11、第一链条;12、配重块;13、保护罩;14、拖链;15、l形板;16、限位条;17、定位轮;18、支撑机构;181、第一横杆;182、第二横杆;183、滑杆;184、u形板;185、固定块;186、第一螺纹杆;187、六角旋钮;19、定位条;20、连接梁;21、斜撑杆。
22.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

10,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挡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翻转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螺纹套筒结构示意图。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一种侧升式纸箱四方整形拍齐智能机械手,包括第一安装板1、竖梁2和横梁3,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部固定有竖梁2,所述竖梁2顶部固定有横梁3,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一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梁20,所述数量一侧固定有斜撑杆21,且斜撑杆21与第一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3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有第一转轴5,且第一转轴5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梁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一端固定有第一链轮10,所述第一链轮10外侧啮合有第一链条11,所述竖梁2内壁滑动连接有配重块12,且第一链条11底部与配重块12固定连接,所述竖梁2内壁对称固定有定位条19,所述配重块12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定位条19相配合的滑槽,且滑槽与定位条19滑动连接,提高配重块12滑动的稳定性,所述竖梁2外侧固定有保护罩13,所述链条远离配重块12的一端设置在竖梁2外侧,两个所述链条远离配重块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紧机构6,所述第一夹紧机构6的两个动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夹紧机构7和挡板机构8,所述第一安装板1底部固定有调节机构9;参考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夹紧机构6包括升降板61、第二电机62、第二链轮63、第三链轮64、第二链条65、第二安装板66、第二滑轨67和轨道滑块68,两个所述第一链条11一端固定有升降板61,且升降板61与竖梁2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61一侧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穿过升降板61依次固定有两个第二链轮63,所述升降板61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三链轮64,且两个第三链轮64错开设置,所述两个第二链轮63分别通过两个第二链条65与两个第三链轮6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65一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66,所述升降板61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二滑轨67,所述第二安装板66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二轨道滑块68,且第二轨道滑块68与第二滑轨67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61一端对称固定有拖链14,通过第二电机62转动带动第二链轮63转动,进而可带动第二链条65移动,使得两个第二安装板66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夹臂71和夹持壳86相互靠近,对纸箱的两个方向进行拍齐。
26.参考图7所示,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包括夹臂71、同步带轮72、同步皮带73、滑架74、微动开关75、触动片76、第一夹持臂77、第二夹持臂78和第三电机79,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66一端固定有夹臂71,所述夹臂71两端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同步带轮72,两个所述同步带轮72通过同步皮带73传动连接,所述夹臂71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架74,两个所述滑架74一端分别与同步皮带73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夹臂71一侧对称固定有微动开关75,所述滑架74一端固定有触动片76,两个所述滑架74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所述夹臂71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79,所述第三电机79的输出端与一个同步带轮72固定
连接,通过第三电机79转动带动同步带轮72转动,进而可带动同步皮带73两端的滑架74相互靠近,进而可带动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相互靠近,对纸箱的两侧进行拍齐。
27.参考图8和图9所示,所述挡板机构8包括第三安装板81、第二转轴82、翻转杆83、第一气缸84、连杆85、夹持壳86和无杆气缸87,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66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三安装板81,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81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2,所述第二转轴82中部固定有翻转杆83,所述第三安装板81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84,所述第一气缸84的输出端铰接有连杆85,且连杆85远离第一气缸84的一端与翻转杆83铰接,所述翻转杆83外侧套设滑动有夹持壳86,所述翻转杆83一侧固定有无杆气缸87,所述无杆气缸87的移动端与夹持壳86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84推动连杆85,进而可推动翻转杆83翻转,使得翻转杆83带动夹持壳86向上翻转90度,使得夹持壳86、夹臂71、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围成的空间打开,使得纸箱在传动带的传送下向翻转杆83的一端输送出去。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传动带一端,传动带为直角组合传动,且第二夹紧机构7位于传动带转角处上方,纸箱在传动带上传送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4转动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链轮10驱动第一链条11滚动,使得第一链条11上的配重块12向上滑动,使得第一链条11另一端驱动第一夹紧机构6向下滑动,使得第一夹紧机构6靠近传动带,此时,传动带上的纸箱向第二夹紧机构7上的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移动,将纸箱框在夹持壳86、夹臂71、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此时通过第二电机62转动带动第二链轮63转动,进而可带动第二链条65移动,使得两个第二安装板66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夹臂71和夹持壳86相互靠近,对纸箱的两个方向进行拍齐,然后在通过第三电机79转动带动同步轮转动,进而可带动同步皮带73传动,使得同步皮带73两端的滑架74相互靠近,进而可带动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相互靠近,对纸箱的另外两侧进行拍齐,拍齐完成后,通过第一气缸84推动连杆85,进而可推动翻转杆83翻转,使得翻转杆83带动夹持壳86向上翻转90度,使得夹持壳86、夹臂71、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围成的空间打开,使得纸箱在传动带的传送下向翻转杆83的一端输送出去,然后在通过第一夹紧机构6驱动夹持壳86和夹臂71相互远离,使得后续的纸箱再次进入,依次往复,对纸箱进行拍齐。
29.参考图3和图10所示,所述升降板61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l形板15,所述竖梁2一侧固定有限位条16,所述l形板15靠近竖梁2的一侧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定位轮17,且定位轮17与限位条16的三个侧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15之间固定有支撑机构18。
30.参考图3所示,所述支撑机构18包括第一横杆181、第二横杆182、滑杆183、u形板184、固定块185、第一螺纹杆186和六角旋钮187,两个所述l形板15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横杆181和第二横杆182,所述第一横杆181一端固定有滑杆183,所述第二横杆182中部呈中空设置,且滑杆183与第一横杆18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81顶部固定有u形板184,所述第二顶部固定有固定块185,所述固定块185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板184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86,且第一螺纹杆186与固定块18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86一端固定有六角旋钮187,在人们对第一夹紧机构6进行拆卸维修时,人们通过将l形板15上的螺栓与升降板61拆卸,然后人们通过扳手旋转六角旋钮187,进而可带动第一螺纹杆186转动,使得第一螺纹杆186带动固定块185移动,进而可调节第一横杆181和第二横杆182之间的距离,使得l形板15上的定位轮17与限位条16脱离,即可将第一夹紧机构6进行拆卸,
安装时,按照相反步骤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调节第一横杆181和第二横杆182的距离,对两个l形板15端部进行支撑,可提高稳定性。
31.参考图4和图10所示,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第四安装板91、驱动壳92、第二螺纹杆93、手轮94、螺纹套筒95、第一滑轨97和第一轨道滑块98,所述第一安装板1下方设有第四安装板91,所述第四安装板91顶部固定有驱动壳92,所述驱动壳92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3,所述第二螺纹杆93一端固定有手轮94,所述驱动壳92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套筒95,且螺纹套筒95与第二螺纹杆9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95顶部与第一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壳92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滑轨97,所述第一安装板1底部对称固定有第一轨道滑块98,且第一轨道滑块98与第一滑轨97滑动连接,人们可通过旋转手轮94带动第二螺纹杆93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93带动螺纹套筒95移动,进而可带动第一安装板1移动,调节竖梁2的位置,使得人们无需拆卸螺栓即可调节,方便人们使用。
32.所述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62和第三电机79均为一种减速电机。
33.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传动带一端,传动带为直角组合传动,且第二夹紧机构7位于传动带转角处上方,纸箱在传动带上传送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4转动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链轮10驱动第一链条11滚动,使得第一链条11上的配重块12向上滑动,使得第一链条11另一端驱动第一夹紧机构6向下滑动,使得第一夹紧机构6靠近传动带,此时,传动带上的纸箱向第二夹紧机构7上的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移动,将纸箱框在夹持壳86、夹臂71、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此时通过第二电机62转动带动第二链轮63转动,进而可带动第二链条65移动,使得两个第二安装板66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夹臂71和夹持壳86相互靠近,对纸箱的两个方向进行拍齐,然后在通过第三电机79转动带动同步轮转动,进而可带动同步皮带73传动,使得同步皮带73两端的滑架74相互靠近,进而可带动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相互靠近,对纸箱的另外两侧进行拍齐,拍齐完成后,通过第一气缸84推动连杆85,进而可推动翻转杆83翻转,使得翻转杆83带动夹持壳86向上翻转90度,使得夹持壳86、夹臂71、第一夹持臂77和第二夹持臂78之间围成的空间打开,使得纸箱在传动带的传送下向翻转杆83的一端输送出去,然后在通过第一夹紧机构6驱动夹持壳86和夹臂71相互远离,使得后续的纸箱再次进入,依次往复,对纸箱进行拍齐,在安装本装置时,人们可通过旋转手轮94带动第二螺纹杆93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93带动螺纹套筒95移动,进而可带动第一安装板1移动,调节竖梁2的位置,使得人们无需拆卸螺栓即可调节,方便人们使用,在人们对第一夹紧机构6进行拆卸维修时,人们通过将l形板15上的螺栓与升降板61拆卸,然后人们通过扳手旋转六角旋钮187,进而可带动第一螺纹杆186转动,使得第一螺纹杆186带动固定块185移动,进而可调节第一横杆181和第二横杆182之间的距离,使得l形板15上的定位轮17与限位条16脱离,即可将第一夹紧机构6进行拆卸,安装时,按照相反步骤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调节第一横杆181和第二横杆182的距离,对两个l形板15端部进行支撑,可提高稳定性。
34.本发明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