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2: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救生圈存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船也成为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而在船的行驶过程中,为了保证乘员、船员等人员的生命安全,船上都会设有安全措施,如救生圈、救生衣等。在一些船只中,会采用投放设备来给人们提供救生圈,但是,当前很多投放设备都是通过人力把救生圈放置到投放设备中来投放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通过设置顶料结构和移动结构,可以便利地拿取救生圈,提高效率,并很好地收纳存放救生圈,避免救生圈与其他物品碰撞发生损坏,影响使用。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包括:顶料结构,所述顶料结构包括顶出驱动部和顶料部,所述顶出驱动部与所述顶料部相连接,所述顶出驱动部控制所述顶料部滑动,所述顶料部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活动板、顶柱和用于供救生圈套设的套筒,所述顶出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顶柱,所述顶柱支撑所述活动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套筒和用于供所述顶柱穿设的通孔,所述活动板具有供所述套筒穿设的通孔,救生圈套设在所述套筒上,且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面用于承载救生圈;所述顶出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移动结构,顶料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结构上,所述移动结构带动所述顶料结构移动,且所述移动结构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滑动方向基于本技术实施例,顶料结构包括顶料部和顶出驱动部,顶料部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活动板、顶柱和套筒。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第一固定板与顶出驱动部相连接,活动板位于第二固定板远离顶出驱动部的方向上,顶柱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靠近活动板的一面,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供顶柱穿设的通孔,进而顶柱可以穿过第二固定板并连接活动板,即可以通过移动顶柱来移动活动板;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套筒,活动板具有供套筒穿设的通孔,活动板可以承载救生圈;套筒设置在第二固定板靠近活动板的一面上,供救生圈套设其中;顶出驱动部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并控制第一固定板滑动,即控制活动板滑动,即套筒上承载救生圈的空间变化;移动结构控制顶料结构移动,且移动方向与滑动方向垂直,进而当机械手拿取顶料结构上的救生圈时,机械手仅需要沿一个方向移动并拿取即可,具体地,顶料结构可以顶出一定数量的救生圈,救生圈在沿滑动方向上具有多个,且在活动板上排列,首先,当机械手拿取完当前行的救生圈后,顶料结构并未持续的顶出救生圈,因此机械手仅拿取了当前行或列的最上面一个救生圈,然后,移动结构沿
移动方向移动顶料结构,机械手可以继续拿取另一行的救生圈,直至机械手拿取了顶料结构所承载的最上面一层的救生圈后,顶料结构继续顶出救生圈,机械手重复上述过程,并借助移动结构沿移动方向的移动,完成所有救生圈的拿取。本方案相较于可以沿x、y及z轴自由移动并拿取的机械手来讲,对机械手的操作自由度要求较低,可以缩减成本;同时,相比较人工的拿取救生圈并移动到投放设备,机械手的效率较高,可以缩减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所需要的时间。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机架;主动滑轨,所述主动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主动滑块,所述主动滑块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滑轨上,所述主动滑块与所述顶出驱动部连接;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滑块连接,且所述气缸控制所述主动滑块移动。
6.基于上述实施例,移动结构通过气缸来控制主动滑块的移动,主动滑块与顶料驱动部相连接,即主动滑块与顶料结构相连接,即移动结构可以通过气缸来控制顶料结构的移动,移动精度高,操作难度低。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传送支架;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架上,所述传送带与所述顶出驱动部连接;带轮,所述带轮与所述传送带连接,且所述带轮转动,所述传送带转动;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架上,与所述带轮连接,并控制所述带轮转动。
8.基于上述实施例,移动结构通过转动电机来实现传动带的转动,而传动带与顶料驱动部连接,即移动结构可以通过转动电机来控制顶料结构的移动,移动速度快,实现方式简单。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结构上,用于固定所述顶料结构,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驱动部和两个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分别抵接并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对侧,所述固定驱动部控制两个所述支撑臂沿相反方向移动。
10.基于上述实施例,固定结构设置移动结构上,且固定顶料结构,进而可以通过移动固定结构来移动顶料结构;通过与固定驱动部控制两个支撑臂沿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借助压力抵接并固定第一固定板,进而实现固定结构对顶料结构的固定;并且,当需要更换活动板或套筒时,将两个支撑臂拉开即可,便于操作。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驱动部包括:两个固定滑块,两个所述固定滑块分别连接所述支撑臂,两个所述固定滑块均具有螺纹孔;固定丝杆,所述固定丝杆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种外螺纹,且两个所述固定滑块分别连接两种外螺纹,当所述固定丝杆转动时,两个所述固定滑块沿相反方向移动。
12.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固定丝杆、与固定丝杆连接的两个固定滑块,借助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连接,实现对两个固定滑块沿相反方向的移动,进而控制与固定滑块相连接的支撑臂,以便于固定或更换顶料结构。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料结构还包括:四个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四个角,其中,所述支撑臂抵接并固定所述固定柱。
14.基于上述实施例,顶料结构还包括四个固定柱,支撑臂抵接并固定固定柱,且固定柱分别位于固定板的四个角,进而使得两个支撑臂可以对第一固定板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
力,进而实现固定结构对顶料结构的抵接与固定,且便于更换订顶料结构的活动板或套筒。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四个卡夹,每两个所述卡夹与一个所述支撑臂相连接,所述卡夹与所述固定柱一一抵接,并固定所述固定柱。
16.基于上述实施例,固定结构还包括四个卡夹,卡夹与固定柱一一抵接,且每两个卡夹与一个支撑臂相连接,进而使得支撑臂可以通过卡夹与固定柱相连接,便于固定与分离,且操作简单。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料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主动滑块或所述传送带上,两个所述顶料结构的所述顶料驱动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18.基于上述实施例,顶料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可以承载或一次性投放更多的救生圈,提高效率;支撑架设置在主动滑块或传送带上,将两个顶料结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可以实现两个顶料结构的同步移动。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从动滑轨,所述从动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从动滑轨与所述主动滑轨平行且相对设置;从动滑块,所述从动滑块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从动滑轨上,且所述从动滑块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20.基于上述实施例,移动结构还包括从动滑轨、以及可连接设置在从动滑轨上的从动滑块,从动滑轨与主动滑轨相平行且相对设置,且从动滑块与支撑架连接,进而当同样连接支撑架的主动滑块在主动滑轨上移动时,从动滑块可以同步在从动滑轨上移动,进而可以稳定顶料结构的移动,增强顶料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船只在不稳时,影响救生圈的投放与使用。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滑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从动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从动滑块均连接所述支撑架,两个所述从动滑轨均位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主动滑轨位于两个所述从动滑轨的中间位置。
22.基于上述实施例,将从动滑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从动滑块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两个从动滑轨均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主动滑轨位于两个从动滑轨的中间位置,相对于设置一个从动滑轨和一个主动滑轨来讲,可以进一步提升顶料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顶料结构因为船只不稳所造成的影响。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顶料结构可以顶出一定数量的救生圈,救生圈在沿滑动方向上具有多个,且在活动板上排列,当机械手拿取完当前行的救生圈后,顶料结构并未持续的顶出救生圈,因此机械手仅拿取了当前行或列的最上面一个救生圈,然后,移动结构沿移动方向移动顶料结构,机械手可以继续拿取另一行的救生圈,直至机械手拿取了顶料结构所承载的最上面一层的救生圈后,顶料结构继续顶出救生圈,机械手重复上述过程,并借助移动结构沿移动方向的移动,完成所有救生圈的拿取。本方案相较于可以沿x、y及z轴自由移动并拿取的机械手来讲,对机械手的操作自由度要求较低,可以缩减成本;同时,相比较人工的拿取救生圈移动到投放设备,机械手的效率较高,可以缩减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部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部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顶料结构的顶出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顶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顶料结构的套筒的一种排布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移动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移动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0、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100、顶料结构;200、移动结构;z、z轴方向;x、x轴方向;y、y轴方向;110、顶出驱动部;120、顶料部;111、顶出支架;112、顶出电机;113、顶出丝杆;114、顶出滑块;121、第一固定板;122、第二固定板;123、活动板;124、顶柱;125、套筒;130、连接板;131、长边板;132、短边板;133、肋板;210、机架;220、主动滑轨;230、主动滑块;201、传送支架;202、传送带;203、带轮;240、从动滑轨;250、从动滑块;260、支撑架;270、限位传感器;300、固定结构;310、固定驱动部;320、支撑臂;311、固定支架;312、固定电机;313、固定丝杆;314、固定滑块;140、固定柱;321、固定臂板;322、连接臂板;330、卡夹;331、夹板;332、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部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8.下部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部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船也成为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而在船的行驶过程中,为了保证乘员、船员等人员的生命安全,船上都会设有安全措施,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一些船只在使用救生圈时,还会使用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然而,当前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时,一般需要人为地拿取救生圈并转移至投放设备中,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救生圈的损坏,人工拿取的效率也不高,导致在投放救生圈后,人们经常拿到无法使用的救生圈或者拿到救生圈的时间较晚,降低了救生圈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的时效性。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上存储救生圈的存储移动装置10,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顶料结构100和移动结构200,顶料结构100设置在移动结构200上,移动结构2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移动,顶料结构10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移动结构200的滑动方向,顶料结构100可以沿z轴方向滑动,顶料结构100承载救生圈,顶料结构100可以存储数量较多的救生圈,具体地,顶料结构100在z轴方向上承载了多个救生圈,顶料结构100可以控制顶出救生圈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顶料结构100设置在移动结构200上,移动结构2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沿y轴移动,进而当机械手拿取顶料结构100上的救生圈时,机械手仅需要沿x轴方向移动并拿取即可,具体地,顶料结构100可以顶出一定数量的救生圈,救生圈在沿z轴方向上具有多个,且沿x轴、y轴排列,首先,当机械手拿取完当前行(沿x轴方向)的救生圈后,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顶料结构100并未持续的顶出救生圈,因此机械手仅拿取了当前行或列的最上面一个救生圈,然后,移动结构200沿y轴方向移动顶料结构100,机械手可以继续拿取另一行(沿x轴方向)的救生圈,直至机械手拿取了顶料结构100所承载的最上面一层的救生圈后,顶料结构100继续顶出救生圈,机械手重复上述过程,并借助移动结构200沿y轴方向的移动,完成所有救生圈的拿取。本方案中相较于可以沿x、y及z轴自由移动并拿取的机械手来讲,对机械手的操作自由度要求较低,可以缩减成本;同时,相比较人工的拿取救生圈并移动到投放设备,机械手的效率较高,可以缩减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所需要的时间。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顶料结构100可以包括顶出驱动部110和顶料部120。顶出驱动部110与顶料部120相连接,并控制顶料部120沿z轴方向滑动。具体地,顶出驱动部110包括顶出支架111、顶出电机112、顶出丝杆113和顶出滑块114,其中,顶出电机112固定在顶出支架111的一侧,顶出电机112的输出轴与顶出丝杆113的一端连接,顶出丝杆113的另一端可转动设置在顶出支架111的另一侧,顶出滑块114设置在顶出丝杆113上。具体地,顶出滑块114设置有螺纹孔,顶出丝杆113具有与螺纹孔配合使用的外螺纹,进而当顶出电机112控制顶出丝杆113转动时,顶出滑块114实现滑动,且顶出丝杆113沿z轴设置,进而顶出滑块114沿z轴滑动。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料部120包括第一固定板121、第二固定板122、活动板123、顶柱124和套筒125。具体地,第二固定板122位于第一固定板121和活动板123之间,第一固定板121与顶出驱动部110相连接,具体地,第一固定板121与顶出滑块114相连
接,活动板123位于第二固定板122远离顶出驱动部110的一侧,其中,顶柱124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21的靠近活动板123的一面,第二固定板122上设置有供顶柱124穿设的通孔,进而顶柱124可以穿过第二固定板122并连接活动板123。第二固定板122上设置有套筒125,套筒125供救生圈套设其中,活动板123具有供套筒125穿设的通孔。
35.具体地,当套筒125穿过活动板123上的通孔时,此时,救生圈套设在套筒125上,活动板123成为承载救生圈的载体。进而当顶出电机112控制顶出滑块114在z轴方向滑动时,与顶出滑块114相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21同步滑动,此时,顶柱124连接的活动板123同步滑动,而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套筒125则固定不动,从而可以调节活动板123上方的套筒125的对救生圈的承载空间。
36.可以理解的是,活动板123的运动行程小于套筒125的高度,也限定了套筒125套设救生圈的数量范围,例如,当活动板123滑动至套筒125的底部时,此时套筒125所能套设的救生圈的数量最大;当活动板123滑动至套筒125的顶部时,此时套筒125所能套设的救生圈的数量最小。
3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25用于套设救生圈,为了增加每次向投放设备运输救生圈的数量,或者增加每次存储、移动救生圈的数量,套筒125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套筒125可以是十个、二十个、二十七个,三十个等,可以根据承载救生圈的大小,或者设置套筒125的第二固定板122的大小调整。为了保护套设在套筒125上的救生圈,同时避免套筒125之间间距过小,导致救生圈相互挤压,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套筒125可以在第二固定板122上呈规律排布。例如,当套筒125的数量为二十个时,套筒125可以呈4
×
5或5
×
4排列;又例如,当套筒125的数量为二十七个时,如图4所示,位于中间列的套筒125可以位于上下列的相邻套筒125之间,可以很方便地套设救生圈,并对救生圈起到比较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套筒125的数量。
38.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出电机112可以为步进电机,以便于驱动顶出丝杆113实现较精细的转动,实现顶出滑块114的精细移动,进而实现对活动板123在z轴的精细移动,可以较好地控制活动板123承载救生圈的空间大小,例如,可以以一个救生圈的高度保持z轴移动,以便于机械手拿取救生圈。
39.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柱12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顶柱124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1上呈规律排列,以更好地支撑活动板123。例如,顶柱124的数量可以为九个,九个顶柱124呈3
×
3的排列,且为了更好地实现顶柱124的支撑作用,其中任意八个顶柱124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121的边缘或角落,另一个顶柱124位于第一固定板121的中心位置,活动板123受到九个顶柱124的支撑,支撑力分布均匀,提高了活动板123的稳定性。顶柱124靠近第一固定板121的一侧上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对应的,第一固定板121上具有螺孔,螺孔具有对应外螺纹的内螺纹,进而使得顶柱124可以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21上。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料结构100还包括连接板130,连接板130用于连接顶出驱动部110与顶料部120,具体地,连接板130的形状为l形,包括长边板131和短边板132和肋板133,长边板131与短边板132呈90
°
连接,肋板133位于长边板131与短边板132之间,且与长边板131及短边板132均连接,用于增强连接板130的稳定性。长边板131固定在顶出滑块114上,短边板13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21远离活动板123的一面,进而当顶出滑块114滑动时,可以通过连接板130带动第一固定板121在z轴滑动。
41.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结构200可以包括机架210、气缸(图中未示出)、主动滑轨220和主动滑块230。主动滑轨220设置在机架210上,主动滑轨220沿y轴方向延伸。主动滑轨220上设置有主动滑块230,气缸的输出端与主动滑块230连接,即气缸控制主动滑块230在主动滑轨220上移动;主动滑块230与顶出支架111相连接,当主动滑块230移动时,顶出支架111移动,且移动方向与主动滑轨220的延伸方向相同,进而使顶料结构100沿y轴方向移动。
42.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移动结构200也可以采用传送带202的形式带动顶料结构100在y轴上的移动。具体地,移动结构200可以包括传送支架201、传送带202、带轮203和控制带轮203转动的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传送带202可转动设置在传送支架201上,带轮203设置在传送带202上,且转动电机带轮203转动时,传送带202同步转动,顶出支架111固定在传送带202上,进而可以通过控制转动电机控制传送带202的转动,进而控制顶料结构100的移动。
43.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滑轨与滑块,或者利用传送带202均可以实现顶料结构100在移动结构200上的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结构200还可以包括支撑架260,顶料结构100固定在支撑架260上,具体地,顶出支架111与支撑架260相连接,主动滑块230与支撑架260连接,当主动滑块230移动时,支撑架260移动,带动顶出支架111移动,使得移动结构2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采用传送带202结构时,支撑架260可以固定在传送带202上,传送带202与支撑架260连接,当传送带202转动时,支撑架260移动,带动顶出支架111移动,使得移动结构2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的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承载更多的救生圈,顶料结构1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等。当顶料结构10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顶料结构100均设置在支撑架260上。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结构200还包括从动滑轨240和从动滑块250。支撑架260可以与主动滑块230和从动滑块250相连接,从动滑轨240设置在机架210上,从动滑轨240与主动滑轨220呈互相平行设置,即从动滑轨240同样沿y轴方向延伸。从动滑块250与支撑架260相连接,当主动滑块230移动时,从动滑块250同步在从动滑轨240上移动,实现支撑架260以及顶料结构100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增加从动滑轨240和从动滑块250,可以使支撑架260和顶料结构100稳定移动,进而增强支撑架260和顶料结构100的稳定性。
46.进一步地,从动滑轨24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从动滑块25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从动滑轨240可以均位于机架210上,且主动滑轨220位于两个从动滑轨240的中间位置,相对于仅设置一个从动滑轨240和一个主动滑轨220来讲,可以进一步提升顶料结构100的稳定,降低顶料结构100因为船只不稳所造成的影响。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移动结构200还包括限位传感器270,限位传感器270设置在主动滑轨220上,用于感应支撑架260的位置,并与气缸电性连接。具体地,限位传感器270可以设置在机械手拿取救生圈的位置点,或者移动结构200移动前后的原点,在支撑架260的移动过程中,当支撑架260移动到限位传感器270的位置时,限位传感器270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气缸关闭,使气缸控制主动滑块230停止,避免主动滑块230脱离主动滑轨220,影响救生圈存储或者使用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传感器27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如两个、三个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48.如图1、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移动装置10还包括固定结构300,固定结构300用于将顶料结构100固定在移动结构200上,固定结构300可以设置在支撑架260上,进而当移动结构200控制主动滑块230移动支撑架260时,固定结构3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同步移动,当然,固定结构300也可以直接与主动滑块230或传送带202相连接,进而当主动滑块230移动或传送带202转动时,固定结构3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同步移动。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固定结构300可以包括固定驱动部310和两个支撑臂320,固定驱动部310与支撑臂320相连接,并控制支撑臂320在x轴上移动。具体地,固定驱动部310包括固定支架311、固定电机312、固定丝杆313和两个固定滑块314,其中,固定电机312固定在固定支架311的一侧,固定电机312的输出轴与固定丝杆313的一端连接,固定丝杆313的另一端可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架311的另一侧,两个固定滑块314均设置在固定丝杆313上。具体地,两个固定滑块314均设置有螺纹孔,固定丝杆313具有与两个固定滑块314的螺纹孔均可以配合使用的外螺纹,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丝杆313的外螺纹包括螺纹方向相反的两种外螺纹,进而当固定电机312控制固定丝杆213转动时,两个固定滑块314可以相向或者相背移动。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电机312可以为步进电机,以便于驱动固定丝杆313实现较精细的转动,进而实现固定滑块314的精细移动,有利于较好地控制对顶料结构100的固定。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撑臂320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滑块314上,顶料结构100还包括固定柱140(见图3),固定柱14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具体地,固定柱14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四个固定柱140均位于第一固定板121远离活动板123的一面上,且四个固定柱140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121的四个角。两个支撑臂320用于抵接并固定固定柱140,在两个固定滑块314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支撑臂320与固定柱140接触,进而固定第二固定板122。具体地,如图7所示,每一支撑臂320均包括固定臂板321和两个连接臂板322,两个连接臂板322设置在固定臂板321的两端,固定臂板321固定在固定滑块314上,进而当固定滑块314移动时,固定臂板321同步移动。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支撑臂320还包括卡夹330,卡夹330与连接臂板322固定连接,具体地,卡夹330包括两个夹板331和固定部332,固定部332固定设置在连接臂板322远离固定臂板321的一侧,固定部332与两个夹板331均相连接,两个夹板331之间的角度范围可以为60
°‑
120
°
,进一步地,两个夹板331之间的角度为90
°
,两个夹板331用于抵接同一固定柱140。在两个固定滑块314的移动过程中,两个固定滑块314分别连接一个支撑臂320,每个支撑臂320均具有两个卡夹330,一个卡夹330抵接一个固定柱140,两个支撑臂320可以抵接四个固定柱140,实现对第一固定板121的固定,进而实现对顶料结构100的固定。
53.可以理解的是,在固定电机312控制两个固定滑块314沿x轴移动的过程中,当两个固定滑块314沿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支撑臂320同步移动,进而与支撑臂320连接的卡夹330可以与顶料结构100的固定柱140卡合,进而实现对顶料结构100的固定;当两个固定滑块314沿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支撑臂320同步移动,进而与支撑臂320连接的卡夹330可以与顶料结构100的固定柱140脱离卡合状态,松开对固定柱140的固定,便于更换不同大小的第二固定板122;另外,也可以更换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套筒125,可以更换不同大小、或是不同数量的套筒125,对应地,套筒125穿设在活动板123上,因此套筒125与活动板123需一同更换。
54.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顶料结构100也可以是直接固定在移动结构200中,例如,利用螺接件将顶料结构100固定在移动结构200上,具体地,连接板130上具有通孔,支撑架260上具有通孔或者螺纹孔,螺栓穿设连接板130与支撑架260实现固定;或者螺钉穿设连接板130并固定在支撑架260上。
5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顶料结构100和移动结构200,顶料结构100可以沿z轴方向滑动,顶料结构100可以存储数量较多的救生圈,并可以控制顶出救生圈的数量;顶料结构100设置在移动结构200上,移动结构200可以带动顶料结构100沿y轴移动,进而当机械手拿取救生圈转移至用于投放救生圈的投放设备时,机械手仅需要沿x轴方向移动,具体地,顶料结构100可以顶出一定数量的救生圈,救生圈沿z轴方向上具有多个,且沿x轴、y轴排列,首先,当机械手拿取完当前行(沿x轴方向)的救生圈后,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顶料结构100并未持续的顶出救生圈,因此机械手仅拿取了当前行或列的最上面一个救生圈,然后,移动结构200沿y轴方向移动顶料结构100,机械手可以继续另一行(沿x轴方向)拿取救生圈,直至机械手拿取了顶料结构100所承载的最上面一层的救生圈后,顶料结构100继续顶出救生圈,机械手重复上述过程,并借助移动结构200沿y轴方向的移动,完成救生圈的拿取。本方案相较于可以沿x、y及z轴自由移动并拿取的机械手来讲,对机械手的操作自由度要求较低,可以缩减成本;同时,相比较人工的拿取救生圈并移动到投放设备,机械手的效率较高,可以缩减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所需要的时间。
5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顶出结构100中,救生圈可以沿z轴方向在套筒125上套设有多个,套筒125可规律排布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22上,避免救生圈之间相互挤压,第二固定板122在第一固定板121与活动板123之间,救生圈被活动板123所承载;套筒125可以穿设活动板123,顶出滑块121与第一固定板121连接,第一固定板121上固定有支撑活动板123的顶柱125,顶柱125可以穿设第二固定板122,当控制顶出电机113转动顶出丝杆114时,顶出滑块121在顶出丝杆114上滑动,即沿z轴方向滑动,带动活动板123相对于套筒125滑动,进而可以一个一个地顶出救生圈,便于机械手拿取救生圈,提高准确性;顶出结构100固定在主动滑块201或传送带203上,主动滑块201或者传送带203可以沿y轴方向移动或者转动,进而当控制主动滑块201在主动滑轨202上移动,或者传送带203的转动时,可以使得顶出结构100在y轴方向上移动,机械手位于套筒125上方,可以直接拿取活动板123承载的位于最上面的救生圈,并放置在救生圈投放设备中,来投放救生圈,以供使用。当机械手可以拿取最上面的一个救生圈时,活动板123保持不动,机械手可以沿x轴方向移动,并拿取当前行(沿x轴方向)的所有救生圈,当机械手拿取当前行(沿x轴方向)的救生圈后,主动滑块201移动或者传送带203转动,带动顶出结构100在y轴方向移动,使得机械手位于另一行的套筒125上方,机械手继续拿取当前行(沿x轴方向)的所有救生圈,直至最上面的救生圈全部拿取,顶出电机113控制活动板123上移,救生圈整体上移,机械手可以继续拿取救生圈,重复上述操作,机械手可以拿取所有救生圈,并转移至投放设备来投放救生圈,相比较人工拿取救生圈并移动到投放设备,机械手的效率较高,可以缩减投放设备投放救生圈所需要的时间;另外,相较于可以沿x、y及z轴自由移动并拿取的机械手来讲,本技术的机械手,仅需要沿x轴移动,拿取并转移至投放设备,来完成救生圈的转移,成本较低。
5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