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与流程

2021-12-13 00: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尤其针对锂离子电池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锂电芯在实际使用中都是需要先组装成电池组再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3.目前,锂离子电芯成组后需要通过保护板采集并监控各个单体的电压来保障电芯的安全使用。这需要在组装电芯时在每个电芯上引出两根线(正、负极)并连接到保护板上。但是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由于线束多且颜色、尺寸等属性完全一致,导致实际手动接线过程中容易接错线路,当线路接错就会很容易导致加载在保护板两端的电压过高或通过保护板的电流过大。保护板中含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简称mos管),mos管在经历过压或过流时很容易被烧坏,如果mos管烧坏,整个模组就会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模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对采集线进行颜色和接口形状区分,基本实现了“0”失效(由于采集线接错导致的失效)的电芯各采集线安全连接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对组成一套模组的电芯依次进行正负极引线;
7.步骤2、每个电芯的正负极通过接口形状进行区分;
8.步骤3、连接电芯的正负极和保护板上的电压采集线,保证对接在一起的采集线颜色和形状一致;
9.步骤4、检测组装后模组的电压,若正常则模组组装完成。
10.所述步骤1中,通过电芯颜色对电芯进行分组,若颜色种类超过3个,则将相近颜色分为一类进行分组。
11.所述步骤1中,将存在相近颜色的一组电芯再次分组,将每个独立的颜色分为一组。
12.所述步骤2中,依次对步骤1中分组后的每组电芯进行接口区分。
13.所述步骤3中,将分组后的电芯依次安装到保护板上。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避免了电压采集线接错,组装成功率从之前80~90%提高到现在的95%~100%,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5.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16.图1为对比例1实施例1效果比对图;
17.图2为对比例2实施例2效果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19.本发明创新地将采集线进行颜色和接口形状区分: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的电芯,再通过不同的接口形状区分正负极,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采集线接错的失效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20.步骤1:对组成一套模组的电芯依次进行正负极引线,如1号电芯是红色,2号电芯是橙色,3号电芯是黄色

如果电芯数量超过一定数量,当纯色之间色差区分度不高时可采取2~3组颜色相间组合,既增加了颜色组合数量又提高了颜色的区分度。
21.步骤2:每个电芯的正负极通过接口的形状进行区分,如正极是圆形,负极是方形,或其他易制作的形状,无硬性要求,只要正负极接口形状不同且两种形状从任何角度无法对接上即可;
22.步骤3:连接电芯的正负极和保护板上的电压采集线,保证对接在一起的采集线颜色和形状一致即可;
23.步骤4:利用万用表复检整个模组的电压,在设计的电压范围内即为正常。
24.对比例1[常规采集线]
[0025]
选用5个10ah软包电芯,组装成5个串联的小电池组,用于小型储能电站,具体组装操作如下:
[0026]
1.选择常规的白色电压采集线10根,保护板上;
[0027]
实施例1[处理后的采集线]
[0028]
选用40ah镍钴锰酸锂电芯硬壳电芯,通过常规分组方案将电芯进行分组,从同一组别电芯中挑选电芯配成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计算其容量转换率。
[0029]
3组2串模组的具体成组方案如下:
[0030]
1.选取性能参数符合以下标准的电芯:保有量120
±
3g、交流内阻0.5~0.7mω、自放电0~0.2mv/h;2.对容量进行分组:以3西格玛*容量均值作为分组下限,每0.8ah自动分组。3.从同一组别的电芯中任意选取6个电芯分别配成3个2串的最小单元模组,再对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计算其容量转换率。
[0031]
对比例2[磷酸铁锂

储能硬壳]
[0032]
选用100ah磷酸电芯储能硬壳电芯,通过本发明分组方案将电芯进行分组,从同一组别电芯中挑选电芯配成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计算其容量转换率。
[0033]
3组2串模组的具体成组方案如下:
[0034]
1.选取性能参数符合以下标准的电芯:保有量500
±
3g、交流内阻0.2~0.3mω、自放电

0.2~0.2mv/h;2.对容量进行分级:以3西格玛*容量均值作为分级下限,每2ah自动分级。3.对分级后的电芯进行eis扫描,使用软件处理eis图谱得到3个阻抗值,同样分别以3西格玛*阻抗均值作为分档下限,10%*阻抗均值为分档区间。4.从同一级别和同一档位的电芯中随机挑选6个电芯组成3个2串的最小单元模组,再对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计算其容量转换率,较对比例提高了5.5%。
[0035]
实例2[镍钴锰酸锂

动力软包]
[0036]
选用40ah磷酸电芯储能硬壳电芯,通过本发明分组方案将电芯进行分组,从同一组别电芯中挑选电芯配成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计算其容量转换率。
[0037]
3组2串模组的具体成组方案如下:
[0038]
1.选取性能参数符合以下标准的电芯:保有量120
±
3g、交流内阻0.5~0.7mω、自放电0~0.2mv/h;2.对容量进行分组:以3西格玛*容量均值作为分组下限,每0.8ah自动分组。3.对分级后的电芯进行eis扫描,使用软件处理eis图谱得到3个阻抗值,同样分别以3西格玛*阻抗均值作为分档下限,10%*阻抗均值为分档区间。4.从同一级别和同一档位的电芯中随机挑选6个电芯组成3个2串的最小单元模组,再对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计算其容量转换率,较对比例提高了6.8%。
[0039]
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图1和图2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例容量转化率数据如下表:
[0040][004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组成一套模组的电芯依次进行正负极引线;步骤2、每个电芯的正负极通过接口形状进行区分;步骤3、连接电芯的正负极和保护板上的电压采集线,保证对接在一起的采集线颜色和形状一致;步骤4、检测组装后模组的电压,若正常则模组组装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电芯颜色对电芯进行分组,若颜色种类超过3个,则将相近颜色分为一类进行分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存在相近颜色的一组电芯再次分组,将每个独立的颜色分为一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依次对步骤1中分组后的每组电芯进行接口区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分组后的电芯依次安装到保护板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止电池组采集线接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组成一套模组的电芯依次进行正负极引线;步骤2、每个电芯的正负极通过接口形状进行区分;步骤3、连接电芯的正负极和保护板上的电压采集线,保证对接在一起的采集线颜色和形状一致;步骤4、检测组装后模组的电压,若正常则模组组装完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避免了电压采集线接错,组装成功率从之前80~90%提高到现在的95%~100%,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灵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1/12/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