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检测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而电力设备在运行使用过程中需要故障预警装置对其进行检测,避免电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而不能及时发现以至于产生更大的损失。
3.现有的用于电力设备检测报警装置,一般与电力设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安装,不便于拆卸,使得报警装置使用范围小,无法放置在其他设备上进行使用,且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由于一些在电力设备在工厂中以及户外使用,使得周围杂乱的噪音削弱报警器声音,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听到警报声。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智能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报警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报警装置与设备不便于拆卸和噪音影响警报声的传播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报警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报警器,且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收纳槽,所述安装板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防水罩,且安装板的一侧位于报警器的下方安装有电机,所述收纳槽的内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侧设置有卡合结构,且卡板的外侧位于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卡合槽,所述第一防水罩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罩,且第一防水罩的外壁安装有噪音检测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滚轮。
6.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报警器上设置有扩音器,所述第二防水罩与安装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机与安装板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罩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板。
8.优选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支撑板、卡块、活动座、弹簧和电磁铁,且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并且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位于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弹簧,且支撑板的下方位于卡板的内壁设置有电磁铁。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卡板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且弹簧焊接在支撑板的底端,所述电磁铁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
10.优选的,所述卡合槽与卡板卡合连接,且卡板与收纳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卡板的底端设置有磁吸贴,且卡板与收纳槽通过磁吸贴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支撑板、卡块、卡板、弹簧和活动座,将电磁铁断电消磁,则支撑板在无磁力吸附的情况下,且在弹簧的弹力支撑下,支撑板通过活动座产生倾斜,此时缓缓拉动安装板,使其内侧的卡板缓慢从设备主体内侧的卡合槽中抽出,则将卡板与设备主体分离,则使报警器通过安装板与设备主体分离,则报警器拆卸完成,可安装在其他电力设备上,有效解决了报警装置与设备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噪音检测器、扩音器、电机、支撑杆和滚轮,报警器检测到电力设备故障时,发出警报声,此时噪音检测器检测的噪音超过预定分贝,则噪音检测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使其带动支撑杆向一侧转动,支撑杆转动时,则带动其内侧的滚轮与第二防水罩分离,第二防水罩则在无支撑杆以及滚轮的支撑下,通过转轴随滚轮的下移而转动下移,则可使其不对扩音器进行遮挡,便于扩音器扩大警报声后并快速传播,有效解决了噪音影响警报声的传播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合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水罩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安装板;2、报警器;3、收纳槽;4、卡板;5、卡合结构;501、支撑板;502、卡块;503、活动座;504、弹簧;505、电磁铁;6、磁吸贴;7、设备主体;8、卡合槽;9、第一防水罩;10、防护板;11、第二防水罩;12、噪音检测器;13、扩音器;14、电机;15、支撑杆;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报警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报警器2,且安装板1的内侧设置有收纳槽3,安装板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防水罩9,且安装板1的一侧位于报警器2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4,收纳槽3的内侧设置有卡板4,卡板4的内侧设置有卡合结构5,且卡板4的外侧位于安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设备主体7,设备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卡合槽8,第一防水罩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罩11,且第一防水罩9的外壁安装有噪音检测器12,电机14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顶端设置有滚轮16。
21.报警器2与安装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报警器2上设置有扩音器13,第二防水罩11与安装板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报警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1上,便于通过安装板1进行与不同的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扩音器13用于扩大警报声的传播,第二防水罩11向外侧转动时,不对扩音器13进行遮挡,便于扩音器13快速传播声音。
22.收纳槽3的数量为两个,电机14与安装板1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一防水罩9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板10,两个收纳槽3用于收纳折叠后的卡板4,电机14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安装
板1的一侧,便于带动支撑杆15转动,电机14运行,带动支撑杆15向一侧转动,支撑杆15转动时,则带动其内侧的滚轮16与第二防水罩11分离,第二防水罩11则在无支撑杆15以及滚轮16的支撑下,通过转轴随滚轮16的下移而转动下移,则可使不对扩音器13进行遮挡,便于扩音器13快速传播声音。
23.卡合结构5包括支撑板501、卡块502、活动座503、弹簧504和电磁铁505,且支撑板501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503,并且支撑板501的顶端设置有卡块502,支撑板501的底端位于活动座50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504,且支撑板501的下方位于卡板4的内壁设置有电磁铁505,将卡板4通过转轴转动时安装板1的一侧,支撑板501的一侧在弹簧504的支撑下,通过活动座503产生倾斜,使得卡块502收入卡板4的内侧,此时将安装板1以及卡板4插入设备主体7内侧的卡合槽8中,在卡合槽8逐渐与卡板4卡合时,卡合槽8推动倾斜支撑板501,使支撑板501在活动座503的支撑下,逐渐水平,同时蓄电池为电磁铁505提供电能,使电磁铁505通电产生磁力,则在支撑板501完全水平时,其底端与电磁铁505吸附固定,同时支撑板501的顶端的卡块502则与设备主体7的内壁卡合,则将安装板1与设备主体7固定,从而将报警器2通过安装板1固定在设备主体7上。
24.支撑板501与卡板4通过活动座503活动连接,且弹簧504焊接在支撑板501的底端,电磁铁505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支撑板501的一侧在弹簧504的支撑下,通过活动座503产生倾斜,使卡块502收入卡板4的内部,弹簧504用于对支撑板501进行支撑以及限位,蓄电池为电磁铁505提供电能,使电磁铁505通电产生磁力。
25.卡合槽8与卡板4卡合连接,且卡板4与收纳槽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卡板4的底端设置有磁吸贴6,且卡板4与收纳槽3通过磁吸贴6固定连接,此时将安装板1以及卡板4插入设备主体7内侧的卡合槽8中,在卡合槽8逐渐卡板4卡合时,卡合槽8推动倾斜支撑板501,使支撑板501在活动座503的支撑下,逐渐水平,同时蓄电池为电磁铁505提供电能,使电磁铁505通电产生磁力,则在支撑板501完全水平时,其底端与电磁铁505吸附固定,同时支撑板501的顶端的卡块502则与设备主体7的内壁卡合,则使整个卡板4与设备主体7内侧的卡合槽8卡合。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图1

2和图4所示,将电磁铁505断电消磁,则支撑板501在无磁力吸附的情况下,且在弹簧504的弹力支撑下,支撑板501通过活动座503产生倾斜,此时缓缓拉动安装板1,使其内侧的卡板4缓慢从设备主体7内侧的卡合槽8中抽出,则将卡板4与设备主体7分离,则使报警器2通过安装板1与设备主体7分离,则报警器2拆卸完成,可安装在其他电力设备上。
27.根据图1和图3所示,报警器2检测到电力设备故障时,发出警报声,此时第一防水罩9外壁的噪音检测器12对环境的噪音检测,若噪音超过预定分贝,则噪音检测器12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4运行,使其带动支撑杆15向一侧转动,支撑杆15转动时,则带动其内侧的滚轮16与第二防水罩11分离,第二防水罩11则在无支撑杆15以及滚轮16的支撑下,通过转轴随滚轮16的下移而转动下移,则可使其不对扩音器13进行遮挡,便于扩音器13扩大警报声后并快速传播。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
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