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20: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保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但现有的电梯一般不具有安全气囊进行防护,导致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会发生很强烈的碰撞,若没有防护结构进行保护,会对乘坐电梯的人们造成伤害,增加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可以对电梯的底部和侧方位增加防护结构,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对人们进行安全防护,从而减轻电梯碰撞时造成的伤害,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防护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包括电梯主体、第一防护组件货物第二防护组件,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第一防护组件,所述电梯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第二防护组件;
6.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转动槽、电机、转动杆、第一卡合板、第二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一充气系统、第一安全气囊、支撑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对称镶嵌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固接于支撑板的外壁上,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于支撑板的外壁上,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充气系统,所述第一充气系统位于支撑板下方的顶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安全气囊,所述电梯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底端内壁上镶嵌安装有电机,所述转动槽的顶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转动杆的底端外壁上,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第一卡合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外壁上对应第一卡合板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二卡合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收纳槽、转动轴、第三弹簧、挡板、第二充气系统和第二安全气囊,所述电梯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充气系统,所述第二充气系统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安全气囊,所述收纳槽位于第二安全气囊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收纳槽的内部,所述收纳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固定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挡板的外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外壁上安装有撞击传感器,且撞击传感器的型号为sb

4240。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外壁上分布镶嵌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盘,所述电梯主体的底端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端焊接于支撑盘的外壁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内部套装于第二伸缩杆的一侧外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弹簧的一侧内部套装于转动轴的一侧外部,且第三弹簧为一种扭转弹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了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可以对电梯的底部和侧方位增加防护结构,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对人们进行安全防护,从而减轻电梯碰撞时造成的伤害,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17.图中:1、电梯主体;2、第一防护组件;3、第二防护组件;4、撞击传感器;5、第一伸缩杆;6、第一弹簧;7、支撑盘;21、转动槽;22、电机;23、转动杆;24、第一卡合板;25、第二伸缩杆;26、第二弹簧;27、第一充气系统;28、第一安全气囊;29、支撑板;210、第二卡合板;31、收纳槽;32、转动轴;33、第三弹簧;34、挡板;35、第二充气系统;36、第二安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

3所示,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包括电梯主体1、第一防护组件2和第二防护组件3,电梯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第一防护组件2,电梯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第二防护组件3;第一防护组件2包括转动槽21、电机22、转动杆23、第一卡合板24、第二伸缩杆25、第二弹簧26、第一充气系统27、第一安全气囊28、支撑板29和第二卡合板210,电梯主体1的底端内部安装有支撑板29,电梯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对称镶嵌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5,且第二伸缩杆25的顶端固接于支撑板29的外壁上,电梯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二弹簧26,且第二弹簧26的顶端焊接于支撑板29的外壁上,电梯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充气系统27,第一充气系统27位于支撑板29下方的顶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安全气囊28,电梯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21,转动槽21的底端内壁上镶嵌安装有电机22,转动槽21的顶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且电机22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转动杆23的底端外壁上,转动杆23的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第一卡合板24,支撑板29的底端外壁上对应第一卡合板24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二卡合板210;
20.第二防护组件3包括收纳槽31、转动轴32、第三弹簧33、挡板34、第二充气系统35和
第二安全气囊36,电梯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31,收纳槽3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充气系统35,第二充气系统35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安全气囊36,收纳槽31位于第二安全气囊36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34,挡板34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2,且转动轴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收纳槽31的内部,收纳槽31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固定有第三弹簧33,且第三弹簧33的另一端焊接于挡板34的外壁上,启动第二充气系统35使第二安全气囊36进行充气,在第二安全气囊36变大的过程中,对挡板34进行挤压,从而使挡板34沿着收纳槽31内的转动轴32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安全气囊36对人体周围进行保护,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对人们进行安全防护,从而减轻电梯碰撞时造成的伤害,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防护效果;
21.电梯主体1的底端外壁上安装有撞击传感器4,且撞击传感器4的型号为sb

4240,方便检测电梯主体1的转账共计过程,从而及时启动防护结构;
22.电梯主体1的底端外壁上分布镶嵌连接有第一伸缩杆5,第一伸缩杆5的底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盘7,电梯主体1的底端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第一弹簧6,且第一弹簧6的底端焊接于支撑盘7的外壁上,通过第一伸缩杆5上的支撑盘7进行支撑,然后通过第一弹簧6进行缓冲,方便增加缓冲时间;
23.第二弹簧26的一侧内部套装于第二伸缩杆25的一侧外部,方便在撞击结束后,使第二伸缩杆25进行复位;
24.第三弹簧33的一侧内部套装于转动轴32的一侧外部,且第三弹簧33为一种扭转弹簧,方便在第二安全气囊36复位时,使挡板34进行复位。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电梯主体1发生故障时,从而发生撞击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撞击传感器4检测的冲撞力,然后通过第一伸缩杆5上的支撑盘7进行支撑,然后通过第一弹簧6进行缓冲,在缓冲的过程中,快速启动电机22使转动杆23上的第一卡合板24转动到转动槽21内部,从而使第一卡合板24与第二卡合板210分离,通过第二伸缩杆25与第二弹簧26的作用下,进行二次缓冲,与此同时,启动第一充气系统27使第一安全气囊28进行充气,可以对支撑板29进行支撑,避免支撑板29直接作用到电梯主体1的底部,从而减轻的冲击力,同时,启动第二充气系统35使第二安全气囊36进行充气,在第二安全气囊36变大的过程中,对挡板34进行挤压,从而使挡板34沿着收纳槽31内的转动轴32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安全气囊36对人体周围进行保护,并且使第三弹簧33处于扭转状态下,可以在第二安全气囊36复位时,使挡板34进行复位。
26.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