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弯曲组件和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弯曲组件和按摩仪。


背景技术:

2.按摩仪是一种用于按摩的保健器材,可以对各种器官产生按摩刺激反射作用,促进身体经络通畅,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身体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按摩保健之功效。
3.相关技术中,按摩仪采用马达致动按摩,即在按摩仪本体上安装马达,利用马达的振动或按压,达到生理按摩的效果,然而采用马达驱动按摩的按摩器的马达驱动器,在工作时存在机械顿挫较大的问题,容易造成不适。
4.而且,相关技术中按摩仪的体积较大,不易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弯曲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按摩仪存在的机械顿挫较大、或者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弯曲组件,用于按摩仪,所述可弯曲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囊,所述第一致动囊具有流体进口,以用于向所述第一致动囊内填充流体;所述第一致动囊包括:
7.第一致动膜片,所述第一致动膜片具有第一流敏形变度;以及,
8.第二致动膜片,所述第二致动膜片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致动膜片具有第二流敏形变度;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以在向所述第一致动囊中填充流体时,使所述第一致动囊向所述第二致动膜片所在的一侧弯曲。
9.可选地,所述第二致动膜片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和/或,
10.所述第二致动膜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
11.可选地,所述流体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的一端部或者中部;和/或,
12.所述第一致动囊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膜片和第二连接膜片,所述第一连接膜片连接所述第一致动膜片和所述第二致动膜片的其中一侧边,所述第二连接膜片连接所述第一致动膜片和所述第二致动膜片的另一侧边。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膜片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一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和/或,
14.所述第二致动膜片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二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膜片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一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
16.所述第二致动膜片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二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
17.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与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一一对应设置。
18.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第一致动囊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致动腔,多个所述致动腔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分布;所述第一致动膜片包括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致动腔的多段第一致动段,所述第二致动膜片包括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致动腔的多段第二致动段。
19.可选地,所述隔膜上设置有流体阀,所述流体阀打开时,相邻的两个所述致动腔连通;或者,所述流体进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流体进口与多个所述致动腔一一对应连通;
20.和/或,
21.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和/或,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
22.可选地,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递减或递增;和/或,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递减或递增;
23.或者,
24.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所述第一致动囊的中部向两端递减或递增;和/或,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所述第一致动囊的中部向两端递减或递增。
25.可选地,所述可弯曲组件还包括第二致动囊,所述第二致动囊包括:
26.第三致动膜片,所述第三致动膜片具有第三流敏形变度;以及
27.第四致动膜片,所述第四致动膜片与所述第三致动膜片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致动膜片具有第四流敏形变度;所述第四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三流敏形变度,以在向所述第二致动囊中填充流体时,使所述第二致动囊向所述第四致动膜片所在的一侧弯曲;
28.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囊和第二致动囊层叠设置,且所述第四致动膜片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相邻设置。
29.可选地,所述第四致动膜片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为同一致动膜片。
30.为了至少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可弯曲组件,包括:
31.驱动囊,所述驱动囊的囊壁具有弹性,所述驱动囊具有流体进口,以用于向所述驱动囊内填充流体;以及
32.驱动套,所述驱动套设置在所述驱动囊的外,所述驱动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具有第五流敏形变度,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第六流敏形变度;所述第六流敏形变度大于第五流敏形变度,以在向所述驱动囊中填充流体时,使所述驱动囊在所述驱动套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驱动部所在的一侧弯曲。
3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按摩仪,包括:
34.装置本体;以及
35.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可弯曲组件,所述按摩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弯曲来按摩。
36.可选地,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流体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
或驱动囊的一端,所述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具有所述流体进口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另一端为按摩端;或者,
37.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流体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中部,所述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中部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其两端均为按摩端。
38.为了至少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按摩仪,所述按摩仪为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
39.穿戴主体,所述穿戴主体具有朝向按摩部位的近肤侧,所述穿戴主体包括沿所述穿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包括可弯曲组件;当向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中填充流体时,所述可折弯装置弯曲,以使所述穿戴主体被配置为环状;以及
40.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安装于所述穿戴主体。
41.可选地,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可弯曲部的两端的支撑壳;或者,
42.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支撑壳,所述可弯曲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可弯曲部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壳的两端;或者,
43.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至少三个支撑壳,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壳均通过所述可弯曲部连接。
44.可选地,所述可弯曲部还包括连接套,所述可弯曲组件套设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壳连接;或者,
45.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壳连接;
46.和/或,
47.当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可弯曲部的两端的支撑壳时,所述可弯曲部的周向长度与所述穿戴主体的周向长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3;或者,
48.当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支撑壳,所述可弯曲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可弯曲部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壳的两端时,所述支撑壳的周向长度与所述穿戴主体的周向长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3;
49.和/或,
50.当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可弯曲部的两端的支撑壳时,所述可弯曲部还包括可弯曲片,所述可弯曲片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近肤侧,所述按摩机构为机械按摩机构,并设于所述可弯曲片的近肤侧。
5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当将可弯曲组件用作按摩结构来进行按摩时,通过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可使得第一致动膜片的变形程度(量/幅度)比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致动膜片的变形程度(量/幅度)大,从而使得第一致动囊向第二致动膜片所在的一侧弯曲,以用于实现对按摩部位按摩。而且,由于第一致动囊产生致动的过程为随着流体的增加而逐渐变化,变形过程柔和、连续,没有机械致动的顿挫感,同时噪声非常小,有利于提高柔性可弯曲组件和按摩仪的按摩舒适性。且,由于第一致动囊所产生的是弯曲,其在按摩时既可以实现按压按摩,又可以实现揉压按摩,从而具有良好的仿生按摩。
52.当将可弯曲组件应用于按摩仪的穿戴主体时,通过在穿戴主体中使用第一致动囊或者驱动囊,不仅在使用按摩仪时可以提高穿戴主体的柔性和用户的舒适性,还可以改变
穿戴主体的形状以利于用户的穿戴(由于穿戴主体包括可弯曲部,可弯曲部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当穿戴主体穿戴在用户的颈部时,可弯曲部可以根据用户颈部的尺寸发生适当的弹性变形,既能确保穿戴主体的穿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可以保证用户穿戴的舒适性),同时,在按摩仪闲置时,可以排出第一致动囊或者驱动囊中的流体,以大幅的减小穿戴主体在闲置状态下的体积,从而有利于按摩仪的收纳、运输和保存。
附图说明
5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54.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7.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9.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0.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再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1.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还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2.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第一致动囊内设置有隔膜还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囊和第二致动囊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囊和第二致动囊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囊和第二致动囊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囊和第二致动囊再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7.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囊和第二致动囊还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8.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9.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可弯曲组件的驱动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0.图17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1.图18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仪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2.图19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仪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3.图20至图22为图19中a处在不同实施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74.图23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仪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5.图24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仪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6.图25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仪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7.附图标号说明:
78.[0079][008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82]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83]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84]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多个”,若无特殊说明,其指的是“至少两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
[0085]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可弯曲组件以及具有该可弯曲组件的按摩仪。
[0086]
按摩仪是一种按摩器材,用于对各种器官进行生理按摩,帮助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根据按摩效果及按摩需求,可以分为颈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腕带按摩仪、按摩垫、眼部按摩仪、手握式按摩仪等,以满足不同按摩需求。
[0087]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可弯曲组件可用作按摩仪的按摩机构,以实现对人体进行柔性按摩,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按摩仪存在的机械顿挫较大的问题,提高按压的柔顺性,提高按压的舒适性。所述可弯曲组件也可用作按摩仪的装置本体的一部分,如当按摩仪为颈部按摩仪时,所述可弯曲组件可用于构成其穿戴主体的一段,以使穿戴主体可折叠。
[0088]
以下将主要描述可弯曲组件10的具体结构,并主要结合可弯曲组件用作按摩仪的按摩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0089]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可弯曲组件10包括第一致动囊100,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包括:
[0090]
第一致动膜片110,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具有第一流敏形变度;以及
[0091]
第二致动膜片120,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与第一致动膜片1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具有第二流敏形变度;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即,所述第一流敏形变度大于第二流敏形变度),以在向所述第一致动囊100中填充流体时,使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向第二致动膜片120所在的一侧弯曲。
[0092]
其中,流敏形变度用于反映向第一致动囊100中填充流体时,在单位气压变化下,致动膜片的变形程度(量/幅度),其表示的是,致动膜片变形的难易程度,其反应的是致动膜片对充入流体变化的灵敏度;流敏形变度越大,在单位气压变化下,致动膜片的变形程度(量/幅度)越大,即致动膜片越容易变形。具体来说,第一流敏形变度表示的是第一致动膜片110变形的难易程度,第二流敏形变度表示的是第二致动膜片120变形难易程度。
[0093]
可以理解,由于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所以在向所述第一致动囊100中填充流体时,在相同气压作用下,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变形程度(量/幅度)会比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大,即,使得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向第二致动膜片120所在的一侧弯曲。
[0094]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向第二致动膜片120所在的一侧弯曲是指,在弯曲后,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在第二致动膜片120所在的一侧凹设。
[0095]
其中,流体可以为气体、液体以及气液混合物等,以气体为例。
[0096]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致动囊100为封闭的具有空腔的囊,其囊腔125可以收容流体,第一致动囊100具有与囊腔125连通的流体进口,以通过流体进口向第一致动囊100内填充流体,如充气等。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囊100还具有与囊腔125连通的流体出口,以用于使第一致动囊100内的流体放出,如放气等。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以流体为气体,向第一致动囊100内填充流体为充气,使第一致动囊100内的流体放出为放气为例进行说明。
[0097]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集合在一起,其为同一流体通口,即,使第一致动囊100具有与囊腔125连通的流体进出口。
[0098]
具体地,第一致动囊100的整体外形可以有很多,如长条状、或球状、或正方体状等等,以下主要以第一致动囊100的整体外形呈长条状为例进行说明。流体进口的位置可以有很多,如位于第一致动囊100的端部、或者中部、或靠近端部的位置处等,下文将注意以设置在长条状第一致动囊100的端部或中部为例进行说明。
[0099]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动囊100的横截面的形式有很多,只要使其具有相对
设置的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即可,如可使第一致动囊10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六边形等。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称的相对,并非仅限于正对,也包括斜对等。
[0100]
如在一部分实施例中,可使第一致动囊100仅包括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侧边对应连接,此时可选地,可使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至少其中之一的横截面为弧形;也可使所述第一致动囊100还包括其他囊壁,如可使第一致动囊10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膜片和第二连接膜片,所述第一连接膜片连接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其中一侧边,所述第二连接膜片连接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另一侧边,以使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可选为平板状,从而使第一致动囊100更易弯曲变形。
[0101]
其中,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面积分配方式有很多,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面积相当为例。
[0102]
其中,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具有弹性,第一致动膜片11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1,第二致动膜片12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2。
[0103]
值得说明的是,影响流敏形变度的因素有多个,如致动膜片的材料弹性模量、和致动膜片的厚度,等等。
[0104]
下面以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为举进行说明。可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2大于第一致动膜片11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1,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和/或,可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厚度大于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
[0105]
可以理解,致动膜片的流敏形变度与形成致动膜片的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其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其流敏形变度越小;反之,其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小,其流敏形变度越大。如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2大于第一致动膜片11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1,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即是说,可通过控制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材质不同,而使两者的流敏形变度不同。
[0106]
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材料可选为不同的硅胶或橡胶材料,等。
[0107]
可以理解,致动膜片的流敏形变度还与致动膜片的厚度有关,厚度越大,流敏形变度越小;厚度越小,流敏形变度越大。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厚度大于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即是说,可通过控制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厚度不同,而使两者的流敏形变度不同。
[0108]
当然,也可将以上两个因素结合,即,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2大于第一致动膜片11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1,且以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厚度大于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
[0109]
本实施例中,当将可弯曲组件用作按摩动力件(如按摩头或按摩手)安装到按摩仪的装置本体上时,当流体被充入到囊腔125中时,第一致动囊100逐渐膨胀,致动腔的侧壁发生弹性变形,此过程中,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也都发生弹性变形,在变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一流敏形变度,使得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变形程度(量/
幅度)比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大,从而使得第一致动囊100向第二致动膜片120所在的一侧弯曲,以用于实现对按摩部位按摩。
[0110]
而且,由于第一致动囊100产生致动的过程为随着流体的增加而逐渐变化,变形过程柔和、连续,没有机械致动的顿挫感,同时噪声非常小,有利于提高柔性可弯曲组件10和按摩仪的按摩舒适性。
[0111]
且,由于第一致动囊100所产生的形变是弯曲,所以其在按摩时既可以实现按压按摩,又可以实现揉压按摩,从而具有良好的仿生按摩。
[0112]
具体的,可使所述流体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100的一端部,当其应用到按摩仪上时,可使第一致动囊100的具有流体进出口的一端安装于按摩仪的装置本体上,以用作第一致动囊的安装端,第一致动囊10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按摩端,以用于作用按摩部位实现按摩。
[0113]
也可使所述流体进出口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那么当其应用到按摩仪上时,可使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安装于按摩仪的装置本体上,以用作第一致动囊的安装端,而使第一致动囊100的两端均为自由端/按摩端,以使第一致动囊100能够实现抓取式按摩。
[0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气体可以更加方便的进入到第一致动囊100,可以在流体进口处设置流体管300,以通过流体管与供气装置(如气泵等)连接。当然,也可将供气装置的充气管直接可拆卸安装于流体进口处。
[0115]
参照图2和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一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如此,在向第一致动囊100充气时,可使每一段第一致动段的形变量不同,从而使第一致动囊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不同段的弯曲幅度不同,从而可根据需求对多段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进行设计,以实现不同的需求。
[0116]
同理,也可使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二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如此,在向第一致动囊100充气时,可使每一段第二致动段的形变量不同,也可实现使第一致动囊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不同段的弯曲幅度不同,从而可根据需求对多段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进行设计,以实现不同的需求。
[0117]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只需要满足以上其中一种设置即可。
[0118]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使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一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且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在所述第一致动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二致动段,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且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与多段第二致动段一一对应设置。其中,对于任意一相对设置的第一致动段与第二致动段,可使该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大于该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这样,可使相对应的第一致动段与第二致动段的形变趋势相同,从而可使第一致动囊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不同段的弯曲较协同。
[0119]
可选地,可使任意一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均大于任意一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
[0120]
在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在
所述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上递减或递增。如此,在充气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形变量在所述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或减小,以有利于增大第一致动囊100的致动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等一定时)。
[0121]
如,当流体进口设于第一致动囊100的一端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在自流体进口所在的一端(即固定端)向另一端(即按摩端)的方向上递增设置,从而在充气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形变量在该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可第一致动囊100在该方向上的弯曲幅度逐渐增大,从而有利于增大第一致动囊100的致动量,提高致动效果。
[0122]
同理,如图2所示,也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在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上递减或递增。如此,在充气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形变量在所述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或减小,以有利于增大第一致动囊100的致动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等一定时)。
[0123]
如,当流体进口设于第一致动囊100的一端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在自流体进口所在的一端(即固定端)向另一端(即按摩端)的方向上递增设置,从而在充气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形变量在该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可第一致动囊100在该方向上的弯曲幅度逐渐增大,从而有利于增大第一致动囊100的致动量,提高致动效果。
[0124]
在另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也可使多段(此处,可以理解,该多段是指至少三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向两端递减,如此,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形变量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或减小,以使第一致动囊100的不同段具有不同的致动量。
[0125]
如,当流体进口设于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向两端递增(即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固定端向按摩端递增),从而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形变量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第一致动囊100的弯曲幅度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可使得固定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小,按摩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大,以增强按摩效果。
[0126]
同理,如图3所示,也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向两端递减,如此,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形变量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或减小,以使第一致动囊100的不同段具有不同的致动量。
[0127]
如,当流体进口设于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向两端递增(即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由固定端向按摩端递增),从而可使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形变量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第一致动囊100的弯曲幅度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可使得固定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小,按摩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大,以增强按摩效果。
[0128]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以下分别基于段数进行举例说明。
[0129]
例如,在一部分实施例中,可使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两段第一致动段,并分别为第一膜片段111和与所述第一膜片段111连接的第二膜片段112,所述第一膜片段111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一形变度,所述第二膜片段112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二形变度,所述第一变形度小于或大于第二变形度;和/或,可使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两段第二致动段,并分别为第三膜
片段121和与所述第三膜片段121连接的第四膜片段122,所述第三膜片段121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三形变度,所述第四膜片段122的流敏形变度为第四形变度,所述第三变形度小于或大于第四变形度。
[0130]
且,当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两段第一致动段、且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两段第二致动段时,可使所述第一膜片段111与第三膜片段121相对设置,第二膜片段112与第四膜片段122相对设置,且第三形变度小于第一形变度,第四形变度小于第二形变度。
[013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第一膜片段111和第二膜片段112,当第一形变度小于第二形变度,在第一致动囊100中填充气体时,第二膜片段112相较于第一膜片段111更容易发生形变,此时,第一膜片段111和第二膜片之间存在弯曲幅度差,如此,在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弹性变形过程中,可以增加第一致动膜片110的致动量。
[0132]
同理的,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第三膜片段121和第四膜片段122,当第三形变度小于第四形变度,在第一致动囊100中填充气体时,第四膜片段122相较于第三膜片段121更容易发生形变,此时,第三膜片段121和第四膜片之间存在弯曲幅度差,如此,在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弹性变形过程中,可以增加第二致动膜片120的致动量。
[0133]
而将任意一相对设置的第一致动段与第二致动段,使该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大于或小于该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可确保在第一致动囊100的形变过程中,所有膜片段的变形方向一致,也使得致动方向一致,如此,有利于大幅的提高第一致动囊100的致动量。
[0134]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使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三段第一致动段,并分别为第一膜片段111、与所述第一膜片段111连接的第二膜片段112、以及第五膜片段113,所述第五膜片段113与所述第二膜片段112远离所述第一膜片段1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片段111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一形变度,所述第二膜片段112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二形变度,所述第五膜片段113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五形变度,所述第一变形度、第二变形度和第五形变度顺次递减或递增;和/或,可使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三段第一致动段,并分别为第三膜片段121、与所述第三膜片段121连接的第四膜片段122、以及第六膜片段123,所述第六膜片段123与所述第四膜片段122远离所述第三膜片段1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膜片段121的流敏形变度为第三形变度,所述第四膜片段122的流敏形变度为第四形变度,所述第六膜片段123的流敏形变度第六形变度,所述第三变形度、第四变形度和所述第六形变度顺次递减或递增。
[0135]
且,当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三段第一致动段、且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三段第二致动段时,可使所述第一膜片段111与第三膜片段121相对设置,第二膜片段112与第四膜片段122相对设置,第五膜片段113与第六膜片段123相对设置,且第三形变度小于第一形变度,第四形变度小于第二形变度,第六形变度小于第五形变度。
[0136]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致动膜片110至少包括三个第一致动段,并且将第一形变度、第二形变度以及第五形变度设置依次增加,使得第一膜片段111、第二膜片段112和第五膜片段113的弹性变形程度依次增加,如此,使得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形变量叠加到同一端,有利于第一致动膜片110一端的形变量得到大幅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第一致动膜片110的弯曲致动量。
[0137]
同理,第二致动膜片120至少包括三个第二致动段,并且将第三形变度、第四形变
度以及第六形变度设置依次增加,使得第三膜片段121、第四膜片段122和第六膜片段123的弹性变形程度依次增加,如此,使得第二致动膜片120的形变量叠加到同一端,有利于第二致动膜片120一端的形变量得到大幅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第二致动膜片120的致动量。
[0138]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弹性变形之前,第一膜片段111和第三膜片段121对应设置,并且二者的长度相当;第二膜片段112和第四膜片段122对应设置,并且二者的长度相当;第五膜片段113和第六膜片段123对应设置,并且二者的长度相当。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膜片段111、第二膜片和第五膜片的长度可以部分相当,也可以全部相当。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膜片段111至第六膜片段123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工况需求进行设置。
[0139]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三段第一致动段,即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膜片段111、第二膜片段112和第五膜片段113,所述第一膜片段111的第一形变度和所述第五膜片段113的第五形变度均小于第二膜片段112的第二形变度;和/或,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三段第二致动段,即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膜片段121、第四膜片段122和第六膜片段123,所述第三膜片段121的第三形变度和所述第六膜片段123的第六形变度均小于第四膜片段122的第四形变度。
[0140]
或者,
[0141]
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三段第一致动段,即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膜片段111、第二膜片段112和第五膜片段113,所述第一膜片段111的第一形变度和所述第五膜片段113的第五形变度均大于第二膜片段112的第二形变度;和/或,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三段第二致动段,即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膜片段121、第四膜片段122和第六膜片段123,所述第三膜片段121的第三形变度和所述第六膜片段123的第六形变度均大于第四膜片段122的第四形变度。
[0142]
可选地,可将流体进口设置在第一致动囊100上第二膜片段112和/或第四膜片段122所对应的部位,以使第一致动囊100的中部为固定端。
[0143]
如此,第一致动膜片110至少包括三个膜片段,并且将两端的第一形变度和第五形变度设置都小于或者大于中部的第二形变度,使得两端的第一膜片段111和第五膜片段113的弹性变形程度都大于或者小于中部的第二膜片段112变形程度,如此,使得第一致动囊100的弯曲幅度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可使得固定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小,按摩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大,以增强按摩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形变度(第五形变度)和第二形变度之间的差值来调节致动量的变化。
[0144]
同理,第二致动膜片120至少包括三个膜片段,并且将两端的第三形变度和第六形变度设置都小于或者大于第二形变度,使得两端的第二膜片段112和第六膜片段123的弹性变形程度都大于或者小于中部的第四膜片段122变形程度,如此,使得第一致动囊100的弯曲幅度在由第一致动囊100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可使得固定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小,按摩端附近的弯曲幅度较大,以增强按摩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三形变度(第六形变度)和第四形变度之间的差值来调节致动量的变化。
[0145]
值得说明是的,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保持第一致动膜片110的整体流敏形变度大于
第二致动膜片120的整体流敏形变度,使得第一致动囊100的整体变形保持向第二致动膜片120所在的一侧弯曲。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形变度和第三形变度之间的差值,第二形变度和第四形变度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五形变度和第六形变度之间的差值来实现不同的致动方向和致动量,从而大幅的提高第一致动囊100的适应性。
[0146]
参照图4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一致动囊100内设置隔膜,所述隔膜将第一致动囊100的内腔分隔形成多个致动腔,多个所述致动腔在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分布;相应的,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和致动膜片120均沿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以,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致动腔的多段第一致动段,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致动腔的多段第二致动段。
[0147]
如此,通过设置隔膜而将第一致动囊100的内腔分隔形成多个致动腔,然后可对多个致动腔单独或按需控制(即,可根据需要向多个致动腔中的至少一者充气),从而可实现使第一致动囊100的部分进行弯曲而实现致动,从而使得第一致动囊100可以实现多种致动方式,以满足不同的致动需求,以满足不同的按摩需求。下面的实施例举例进行说明。
[0148]
具体地,在一部分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可使所述隔膜设有一个,并设为第一隔膜160,该第一隔膜160将第一致动囊100的内腔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致动腔130和第二致动腔150。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分别对应第一致动腔130和第二致动腔150的第一膜片段和第二膜片段,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分别对应第一致动腔130和第二致动腔150的第三膜片段和第四膜片段。
[0149]
如此,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一致动腔130、或第二致动腔150充气,或同时向第一致动腔130和第二致动腔150充气,以实现多种致动和按摩方式。
[0150]
具体地,在另一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使所述隔膜设有多个,多个隔膜在第一致动囊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以将第一致动囊100的内腔分隔形成多个致动腔。
[0151]
如图6

9所示,所述隔膜设有两个,并分别为第一隔膜160和第二隔膜170,第一隔膜160和第二隔膜170将第一致动囊100的内腔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致动腔130、第二致动腔150和第三致动腔180。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分别对应第一致动腔130、第二致动腔150和第三致动腔180的第一膜片段、第二膜片段和第五膜片段,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分别对应第一致动腔130、第二致动腔150和第三致动腔180的第三膜片段、第四膜片段和第六膜片段。
[0152]
如此,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一致动腔130、第二致动腔150和第三致动腔180中的至少一者充气,以实现多种致动和按摩方式。
[0153]
在具体应用中,如在一部分实施例中,可在隔膜上设置有流体阀,所述流体阀打开时,相邻的两个所述致动腔连通;当流体阀关闭时,阻断相邻的两个所述致动腔的连通。如此,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对应的流体阀,从而控制向需要数量的致动腔内充气,以实现致动。
[0154]
其中,流体阀被配置为与按摩仪的主控电路连接。流体阀为与流体对应的控制阀,如气阀、液体控制阀等等。
[0155]
如图5所示,所示隔膜设有一个,并为第一隔膜160,相应地,所述流体阀即为设于第一隔膜160上的第一流体阀161。此时,可以向被第一隔膜分隔形成的任意一个腔体中充入流体,通过第一流体阀161的配合,可以实现仅使用一个流体泵就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致动腔的工作。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具体工况的需求,也可以同时向两个致动腔中充入
流体。
[0156]
如图7

9所示,所示隔膜设有两个,并分别为第一隔膜160和第二隔膜170,所述流体阀包括分布设于第一隔膜160和第二隔膜170上的第一流体阀161和第二流体阀171。
[0157]
在另外一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流体阀,而使所述流体进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流体进口与多个致动腔一一对应连通。如此,可实现对多个致动腔的单独进气控制。
[0158]
如图4所示,所述隔膜设有一个,所述流体进口设有两个。如图6所示,所述隔膜设有两个,所述流体进口设有三个。
[0159]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多个致动腔的进气控制的方式也可结合使用,在此不必详述。
[0160]
在进一步地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还可使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一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和/或,相邻的两段所述第二致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其具体的设置方式与效果,可参照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0161]
如此,可使得第一致动囊100具有更多的致动方式,有利于第一致动囊100满足更复杂的工况。
[0162]
参照图10至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可弯曲组件10的致动力度,可使所述可弯曲组件10还包括第二致动囊200。
[0163]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致动囊200包括第三致动膜片210和第四致动膜片220,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与第三致动膜片2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致动膜片210具有第三流敏形变度,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具有第四流敏形变度;所述第四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三流敏形变度,以在向所述第二致动囊200中填充流体时,使所述第二致动囊200向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所在的一侧弯曲。
[0164]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层叠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且,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相邻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致动膜片120与所述第三致动膜片210相邻设置。以下以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相邻设置设置进行说明。
[0165]
在具体应用时,可使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此时可将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依次层叠在一个具有容腔的收纳件内。也可使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如可使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与第一致动膜片110连接,如通过粘接胶等连接,或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等等。
[0166]
可以理解,第二致动囊200的工作原理与第一致动囊100的工作原理相同,即,通过使第四流敏形变度小于第三流敏形变度,使得第二致动囊200在充入流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将向第四致动膜片220所在的一侧弯曲。
[0167]
由于第四致动膜片220与第一致动膜片110相邻设置,使得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的弯曲方向相同,于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实现致动力度的叠加增益。即,可以有利于增大可弯曲组件的致动力度,增强按摩力度。
[0168]
其中,第三流敏形变度与第一流敏形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理,第四流敏形变度与第二流敏形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0169]
其中,所述第二致动囊200的具体的设置方式可参照第一致动囊100的,如可使第
三致动膜片21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多段第三致动段(如当为三段时,可分别为第七膜片段211、第八膜片段212以及第九膜片段213);如可使第四致动膜片22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四致动段(如当为三段时,可分别为第十膜片段221、第十一膜片段222以及第十二膜片段223);如可使第二致动囊200的流体进口可设置在其一端部或中部;如可在第二致动囊200内设置隔膜,以将第二致动囊200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致动腔;等等,在此不必详述。
[0170]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当第一致动膜片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一致动段、第二致动膜片12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二致动段、第三致动膜片2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三致动段、且第四致动膜片22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四致动段时,可使多段所述第一致动段、多段所述第二致动段、多段第三致动段、及多段第四致动段均一一对应设置(即一所述第一致动段对应有一第二致动段、一第三致动段、一第四致动段)。
[017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当第一致动囊100内分隔有多个致动腔、且第二致动囊200内分隔有多个致动腔时,可使第一致动囊100内的多个致动腔与第二致动囊200内的多个致动腔一一对应设置。
[0172]
如图13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动囊100内的隔膜设有两个并分别为第一隔膜160和第二隔膜170,以将第一致动囊100的内腔分隔成三个致动腔,并分别为第一致动腔130、第二致动腔150和第三致动腔180。
[0173]
所述第二致动囊200内的隔膜设有两个并分别为第三隔膜231和第四隔膜232,以将第二致动囊200的内腔分隔成三个致动腔,并分别为依次排列的第四致动腔251、第五致动腔252和第六致动腔253。
[0174]
其中,第四致动腔251与第一致动腔111对应设置,第五致动腔252与第二致动腔150对应设置,第六致动腔253与第三致动腔180对应设置。
[0175]
具体地,在该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囊100分隔形成第一致动腔111至第三致动腔180,将第二致动囊200分隔形成第四致动腔251至第六致动腔253,并且将第四致动腔251与第一致动腔111对应设置,以使得第四致动腔251和第一致动腔111的致动可以叠加;将第五致动腔252与第二致动腔150对应设置,以使得第五致动腔252和第二致动腔150的致动可以叠加;将第六致动腔253与第三致动腔180对应设置,以使得第六致动腔253和第三致动腔180的致动可以叠加,从而可以增大致动力度。
[0176]
在具体应用时,既可以可以针对第一致动腔111至第六致动腔253分别设置进气口。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上分别均设置一个流体进口,并在隔膜上设置流体阀;如,在第一隔膜160设置第一流体阀161、在第二隔膜170上设置第二流体阀171,在第三隔膜231上设置第三流体阀233,在第四隔膜232上设置第四流体阀235。
[0177]
如图15所示,还可以在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其中之一上设置分别与其多个致动腔对应的多个流体进口,并在相邻的第四致动膜片220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设置多个连通口500,以分别连通第一致动囊100的多个致动腔与第二致动囊200的多个致动腔。
[0178]
又可以在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其中之一上设置一个流体进口,并在隔膜上设置流体阀(如,在第一隔膜160设置第一流体阀161、在第二隔膜170上设置第二流体阀171,在第三隔膜231上设置第三流体阀233,在第四隔膜232上设置第四流体阀235),并在相邻的第四致动膜片220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设置多个连通口500,以分别连通第一致
动囊100的多个致动腔与第二致动囊200的多个致动腔。
[017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可弯曲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和致动的稳定输出,可使所述第四致动膜片220与所述第一致动膜片110为同一致动膜片,即两者可一体成型设置。如此,可使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共用同一致动膜片。
[0180]
可选地,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四致动膜片220一体成型后的膜片厚度可以与第二致动膜片120和第三致动膜片210的厚度相当。
[0181]
可以理解,当第二致动囊200和第一致动囊100一体成型设置时,第三流敏形变度大于第四流敏形变度(第一流敏形变度),且第四流敏形变度(第一流敏形变度)大于第二流敏形变度。如此,可以确保第一致动囊100和第二致动囊200的致动方向相同。
[0182]
参照图15和图16,为了解决现有致动方式具有机械顿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可弯曲组件10,包括:
[0183]
驱动囊700,所述驱动囊700的囊壁具有弹性;
[0184]
驱动套600,所述驱动套600设置在所述驱动囊700的外,所述驱动套600包括第一驱动部610和第二驱动部620,所述第一驱动部610具有第五流敏形变度,所述第二驱动部620具有第六流敏形变度;所述第六流敏形变度大于第五流敏形变度(即所述第五流敏形变度大于第六流敏形变度),以在向所述驱动囊700中填充流体时,使所述驱动囊700在所述驱动套600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驱动部620所在的一侧弯曲。其中,第一驱动部610和第二驱动部620均可选地沿驱动囊700的长度方向延伸。
[018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囊700具有囊腔125,在流体填充至囊腔125中时,驱动囊700的侧壁发生弹性变形,即驱动囊700发生膨胀,从而会压迫驱动套600;驱动套600套设于驱动囊700的外侧,随着驱动囊700的膨胀而发生弹性变形。
[0186]
由于第五流敏形变度大于第六流敏形变度,在驱动套600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第一驱动部610相较于第二驱动部620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也即第一驱动部610阻碍驱动囊700膨胀的阻力,小于第二驱动部620阻碍驱动囊700膨胀的阻力,使得驱动囊700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向第二驱动部620所在的一侧弯曲。
[0187]
其中,关于第一驱动部610和第二驱动部620的工作原理以及可以有的具体结构,如第一驱动部6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一驱动段,相邻两段的第一驱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和/或,第二驱动部62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第二驱动段,相邻两段的第二驱动段的流敏形变度不同,等,可以参照上面实施例中的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在此不再赘述。
[0188]
其中,驱动囊700可选为所有侧壁的流敏形变度都相当的普通囊。
[0189]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是对驱动套600的不同部位的流敏形变度进行限定,其可不需要考虑密封性问题,其制作相对简单。
[0190]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囊700的其他结构,可以与上面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致动囊100的相应结构相同,如可使驱动囊700内也设置隔膜,以分割成多个驱动腔,又如流体进口的设置位置和方式,等。
[0191]
其中,所述驱动套600可选为编制网套或驱动(胶)筒等。
[0192]
参照图17和图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按摩仪,该按摩仪包括装置本体20和按摩机构,所述装置本体20用于限定按摩仪的整体形状,所述按摩机构安装于装置本体20,所
述按摩机构包括可弯曲组件10,所述按摩机构用于通过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或驱动囊的弯曲来按摩,即可弯曲组件10用于致动以向按摩对象输出按摩动作。
[0193]
其中,该可弯曲组件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可弯曲组件1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94]
其中,可弯曲组件10安装于装置本体20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例如,在装置本体20上开设有与可弯曲组件10的形状对应的安装槽21,可弯曲组件10可以全部的设置在安装槽21中,在非致动状态下,可弯曲组件10完全的收纳于安装槽21中,当需要按摩致动时,在充入流体后,可弯曲组件10弯曲,以使其部分凸出于安装槽21,以进行致动/按摩。
[019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弯曲组件10只有部分安装于安装槽21内,另一部分伸出安装槽21外,其中,伸出安装槽21的部分可以为可弯曲组件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如具有流体进口的一端),也可以为可弯曲组件10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
[0196]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没有设置安装槽21,可弯曲组件10直接的设置在装置本体20的表面。
[0197]
可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安装于装置本体,并与所述可弯曲组件的致动囊或驱动囊连通。其中,所述供气装置可为气泵。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气装置的数量可根据流体进口的数量等进行设置。
[0198]
其中,按摩仪可选为便携式按摩仪,如可穿戴式按摩仪(如颈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腕带按摩仪、或眼部按摩仪等),又如其他可便携式按摩仪(如按摩坐垫、按摩脚垫、按摩鞋等)。
[0199]
当,所述按摩仪为颈部按摩仪时,所述装置本体为环状穿戴主体,所述可弯曲组件设有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可弯曲组件在所述环状穿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0200]
当所述按摩仪为眼部按摩仪时,所述装置本体为眼部佩戴主体,所述眼部佩戴主体的近肤侧设有眼部按摩区,所述可弯曲组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气致动囊呈环形倾斜地分布于所述眼部按摩区;在所述气致动囊的凸出状态下,多个所述气致动囊的按摩端沿所在分布轨迹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弯曲致动。
[0201]
基于以上可弯曲组件的弯曲形变原理,还可将其应用到按摩仪的其他部位,如当将其应用到颈部按摩装置上时,可将其应用到穿戴主体800上,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0202]
具体地,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按摩仪,所述按摩仪为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
[0203]
穿戴主体800,所述穿戴主体800具有朝向按摩部位的近肤侧,所述穿戴主体800包括沿所述穿戴主体8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可弯曲部870,所述可弯曲部870包括可弯曲组件;当向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100或驱动囊700中填充流体时,所述可折弯装置弯曲,以使所述穿戴主体800被配置为环状;以及按摩机构820,所述按摩机构820安装于所述穿戴主体800。
[0204]
具体地,穿戴主体800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很多,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按摩仪使用的流体以气体为例,当向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中填充流体时,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体积膨胀,而处于“紧绷状态”,以使得穿戴主体800的形状变成环状。填充流体后,第一致动
囊100或者驱动囊700可以呈环形,也可以为环形的一部分,其能使得穿戴主体800整体呈环状即可,以使穿戴主体800可以穿戴于颈部。
[0205]
在闲置状态下,可以将第一致动囊100和驱动囊700中的流体排出后,可使可弯曲部870可以进行折叠,以可以将可弯曲部870两侧的穿戴主体800的部分相互靠近,以降低收纳所需容积,从而有利于穿戴主体800的收纳和保存。
[0206]
其中,按摩机构82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其也可以采用包括可弯曲组件10的按摩机构。
[0207]
可以理解,当采用包括可弯曲组件10的按摩机构时,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使该按摩机构设置又多个,多个该按摩机构至少部分在穿戴主体800的周向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以既可以分布较多的按摩结构,又可以增加按摩的多样性。在另外部分实施例中,也可将其设置为“整面按摩机构”,即使该按摩结构的可弯曲组件10的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沿穿戴主体800的周向延伸,并布满穿戴主体800的按摩区,且该按摩结构的可弯曲组件10的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设有隔膜,以形成在穿戴主体800的周向上顺次分布的多个致动腔,其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见以上实施例;如此,可使“整面按摩机构”实现多点按摩平板状。
[0208]
可以理解,当采用包括可弯曲组件10的按摩机构时,可使该按摩结构的可弯曲组件10的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或腰型等,即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致动膜片110、第三致动膜片210、第二致动膜片120和第四致动膜片220,以使第一致动膜片110和第二致动膜片120可选为。
[0209]
又如,其也可以为其他柔性致动装置,如可为电致动装置,该电致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电致动单元,所述电致动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电致形变层和电极,所述电致形变层设有多层,每层所述电致形变层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电极,且相邻的两层所述电致形变层之间共用同一所述电极;所述电致形变层用于在施加电场时产生形变,以使所述电致动装置具有致动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用于形成所述电场;其中,至少一电极上可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用于在电致形变层收缩时供部分电致形变层进入,即其可以为电致形变层提供形变空间,如当电致形变层受电场的影响下产生厚度方向的收缩时,电致形变层可部分被挤压进避让孔内。或者,柔性致动装置可为光致动装置,该光致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一个光致动单元,所述光致动单元包括光致壳、光源和光致膜,所述光致壳上设有光致孔,所述光致膜设于所述光致孔处,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光致壳内,所述光致膜用于在被所述光源照射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光致动装置具有致动方向。
[0210]
需要说明的是,当按摩机构为电致动装置时,也可使其为“整面按摩装置”,即使其包括沿穿戴主体800周向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电致形变层、及分别设于该第一电致形变层两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多个,以形成多个独立第一电场,从而通过对多个第一电场的独立控制来实现整面上的多点振动按摩。
[0211]
再如,所述致动器还可为直线型振动马达、扁平偏振马达、或者脉冲振动组件。
[0212]
具体的,按摩机构820设置在穿戴主体800的近肤侧,在穿戴主体800穿戴于用户身上时,按摩机构820用于对穿戴部位处的皮肤(即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0213]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可弯曲组件构成穿戴主体80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可可弯曲组件充气来使穿戴主体800的形状固定为具有开口的环状,以使其佩戴于用户颈部,而且
可以增大佩戴主体800的可变形,从而容易弹性增大穿戴主体800的穿戴开口,从而可提高穿戴主体800的穿戴便捷性。
[0214]
而且,在按摩仪闲置时,可以排出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中的流体,以使佩戴主体800可折叠,以减小穿戴主体800在闲置状态下所需占据的收纳空间,从而有利于按摩仪的收纳运输和保存。
[0215]
另外,在按摩仪工作时,按摩机构820所产生的振动,可以被柔性的第一致动囊100或驱动囊700吸收,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
[0216]
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计可弯曲部870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穿戴主体800,以适用不同的用户需求;如,可使所述穿戴主体800包括可弯曲部870、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可弯曲部870的两端的支撑壳810;或者,又如,可使所述穿戴主体800包括可弯曲部870和支撑壳810,所述可弯曲部87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可弯曲部870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壳810的两端;或者,再如,可使所述穿戴主体800包括可弯曲部870和至少三个支撑壳810,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壳810均通过所述可弯曲部870连接;等等。下面对该三种结构形式的穿戴主体800举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0217]
第一种,如图19和23所示,两支撑壳810位于可弯曲部870的两端,即可弯曲部870位于两支撑壳810的中间。当将可弯曲部870中的流体排出后,可弯曲部870在体积大幅缩小的同时,可弯曲部870可以进行折叠,以能够将可弯曲部870两侧的穿戴主体800的部分相互靠近,以降低收纳所需容积。
[0218]
其中,所述按摩仪通常还会包括气泵830、电池850和控制单元860等,由于支撑壳810具有收容空间,所以收容空间内可以用于安装气泵830、电池850和控制单元860(控制单元860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等。
[021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尽量的平衡可弯曲部870的两侧的重量,可以在一个支撑壳810中安装气泵830,另外一个支撑壳810中安装电池850和控制单元860,在质量较小的支撑壳810中设置配重块840来平衡两端的重量。
[0220]
其中,气泵830靠近可弯曲部870设置,气泵830的充气端831(也可通过充气软管)伸入到中部的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中。
[0221]
值得说明的是,当按摩机构为包括可弯曲组件10的按摩机构或光致动装置等时,该按摩机构还包括电连接线,该电连接线可部分设于可弯曲部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内,以避免电连接线在可弯曲部870弯曲变形时受损,有利于提高按摩仪的工作稳定性。
[0222]
如图19和23所示,可使所述可弯曲部870的周向长度与所述穿戴主体800的周向长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3。
[0223]
具体的,可使可弯曲部870的长度至少占穿戴主体800周向长度的30%,如可以为35%、40%、50%、60%、65%、70%、80%或者90%等等。通过将可弯曲部870的长度设置为至少占穿戴主体800周向长度的30%,使得穿戴主体800的中部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可弯曲组件有足够的长度来调节穿戴主体800的整体外形,如此,有利于提高穿戴主体800的变形能力和穿戴后的舒适性(由于穿戴主体800的中部为可弯曲部870,可弯曲部870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当穿戴主体800穿戴在用户的颈部时,可弯曲部870可以根据用户颈部的尺寸发生适当的弹性变形,既能确保穿戴主体800的穿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可以保证用户穿戴的舒适性)。
[022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曲部870的周向长度至少占穿戴主体800周向长度的60%,所述按摩机构安装在该可弯曲部870的内侧。此时,当所述按摩机构820为脉冲振动组件,可使脉冲振动组件的电极片直接通过电镀等方式成形到第一致动囊100或驱动囊700的近肤侧。
[0225]
在该结构形式的穿戴主体800中,当所述按摩机构820为机械按摩机构820(如柔性致动装置、或直线型振动马达、或偏振型振动马达等),还可使所述可弯曲部870还包括可弯曲片,所述可弯曲片设于所述第一致动囊100或驱动囊700的近肤侧(即内侧),按摩机构820设于所述可弯曲片的近肤侧。
[0226]
其中,可弯曲片可以为弹性金属薄片,也可以为硬质的塑料薄片等。可弯曲片可以随着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弯曲变形而弯曲。
[0227]
如此,通过可弯曲片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近肤侧的强度,从而为机械按摩机构820提供可靠的支撑,以能够将按摩机构820的致动高效而准确的作用于用户。因此,通过可弯曲片的设置,使得机械按摩机构820在工作时,可以有效、准确的将致动传递至用户,提高按摩效果。
[0228]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近肤侧一体成型安装凸部,并使机械按摩机构820安装在该安装凸部上,亦可形成对按摩机构820的可靠支撑。
[0229]
第二种,如图24所示,可弯曲部870的数量为两个,支撑壳810位于两可弯曲部870之间。
[0230]
支撑壳810具有收容空间以用于安装气泵830、电池850和控制单元860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尽量的平衡支撑壳810两端的重量,可以在支撑壳810的一端安装气泵830,另一端安装电池850和控制单元860,并在质量较小的一端中设置配重块840来平衡两端的重量。
[0231]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使气泵设置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可弯曲部870;也可在中部的支撑壳810设置连通两端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过气通道811,此时,只需要一个气泵830就可以满足两个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充气或者放气了。
[0232]
当将两端的可弯曲部870中的流体排出后,可弯曲部870在体积大幅缩小的同时,可弯曲部870可以进行折叠。于此,既大幅的缩小了穿戴主体800的体积,又可以使可弯曲部870处于“松弛状态”,以对柔软的可弯曲部870进行保护,避免外部环境因素损坏可弯曲部870,有利于提高可弯曲部870的使用寿命。
[0233]
同时,当可弯曲部870填充流体膨胀时,两端的可弯曲部870可以非常的夹紧用户的颈部,从而确保按摩仪可以稳定的佩戴。同时在按摩仪的佩戴过程中,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充气程度(膨胀程度),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进行调节,以可调整佩戴松紧度。
[0234]
例如,当用户感觉两个可弯曲部870已经比较舒适的夹住颈部时,可以控制气泵830停止供气,以保持当前的舒适程度;当用户感觉两个可弯曲部870夹住颈部的力度过大时,可以排出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中的部分气体。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亲肤侧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气泵830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达到预设的压力时,气泵830停止充气;或者,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来控制气泵830进行充
气。
[0235]
如图24所示,所述支撑壳810的周向长度与所述穿戴主体800的周向长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3。
[0236]
具体的,可使支撑壳810的长度至少占穿戴主体800周长的30%,如可以为35%、40%、50%、60%、65%、或者70%等等。
[0237]
如此,通过将支撑壳810的长度设置为至少占穿戴主体800周长的30%,使得穿戴主体800的中部具有足够的长度来作用两端的可弯曲部870(在两个可弯曲部870长度相等的情况下,每个可弯曲部870的长度占穿戴主体800的周长小于40%),从而保证支撑壳810对可弯曲部870的作用力,确保两个可弯曲部870可以非常好的“抱住”颈部,避免由于可弯曲部870过于柔软而使得穿戴主体800无法可靠的穿戴在颈部。因此,足够长的支撑壳810有利于提高穿戴主体800穿戴于颈部的稳定性。而且,也需使支撑壳810具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安装气泵、电池、控制板等部件。
[0238]
第三种,如图25所示,支撑壳810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壳810之间设置有可弯曲部870。如此,可实现多段可弯曲部870折叠,以可以实现“盘卷穿戴主体800”的效果,以适用所需要的具体工况。
[0239]
值得说明的是,气泵830可设置在其中一支撑壳810中,并靠近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设置,气泵830的出气端伸入到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中。其中,气泵830的数量可以有多个,也即每个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对应一个气泵830。气泵8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气泵830为任意的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供气,所有的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通过过气通道811连通,其中,过气通道811可以开设在相邻两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之间的支撑壳8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可以通过气管连通,此时,过气通道811形成于过气管上。
[0240]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折叠后的可弯曲部870收纳入支撑壳810内,或部分收纳入支撑壳810内。
[0241]
提高可弯曲部870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方式有很多,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02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可使所述可弯曲部870还包括连接套890,所述可弯曲组件套设在所述连接套890内,所述连接套890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块880,所述连接块880与所述支撑壳810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套890呈筒状设置,套设于可弯曲部870的外部,连接套890可以具有弹性,其不影响可弯曲部870的变形。连接套890的一端通过连接块880与支撑壳810固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套890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连接块880,两连接块880分别于两个支撑壳810连接。连接块880和连接套89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套890和连接块880可拆卸连接,如卡扣连接、螺钉紧固连接等等连接方式。连接块880与支撑壳81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880与支撑壳810可拆卸连接,如卡接、插接(支撑壳810内设置有限位孔,连接块880可以与限位孔紧配合)等。
[0243]
其中,连接块880上可以开设有连通支撑壳810和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过孔,该过孔可以供气泵830的进气管自支撑壳810向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中伸入,也可以供流体通过。连接套890可以为硅胶套或者网套等。值得说明的是,连接套890可以套设部分可弯曲部870,也可以套设全部的可弯曲部870,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置。
[0244]
其中,该连接套890可设有用于避让按摩机构的按摩孔,以将按摩机构安装于可弯曲组件;或连接套890上设有安装部,以用于安装按摩机构。
[0245]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也可使所述可弯曲组件的第一致动囊100或驱动囊700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块880,所述连接块880与所述支撑壳810连接。本实施例中不设置连接套890,连接块880直接于第一致动囊100或驱动囊700的一端一体成型。
[0246]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也可使连接块880单独设置,即使其装设于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一端,支撑壳810设有限位过孔,所述第一致动囊100或者驱动囊700的一端经该限位过孔伸入限位过孔内,所述连接块880的外缘轮廓大于限位过孔的内缘轮廓,以使连接块880至少部分限位于支撑壳810内。
[02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