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的混合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筋混凝土支撑具有刚度大,变形小,耐压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内支撑工程中;同时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也存在施工速度慢,造价高,施工拆除困难,拆除后无法重复利用等缺点。
3.钢支撑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方便快捷,拆除方便,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基坑支护内支撑中。但是对于平面不规则的基坑,需要采用非标准件施工,导致拆除后难以重复使用,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支撑上需要承载施工机械,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组合式内支撑以满足工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行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6.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基坑侧边设置有水泥土搅拌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坑内侧设置有三层内支撑,在竖向截面上,上部第一层内支撑中为钢筋混凝土支撑,中部第二层内支撑为双层型钢支撑,下部第三层内支撑为单层钢支撑;三层内支撑设置有立柱。
7.钢筋混凝土支撑端部通过压顶梁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顶部连接。
8.第二层内支撑的双层型钢支撑,端部设置有围檩,围檩包括最外侧的传力件,传力件内侧设置三道型钢,三道型钢翼缘面相互叠加,最内侧型钢连接双层型钢支撑的一层型钢端部;传力件、三道型钢为上下双层,双层传力件、三道型钢中间设置垫梁;上下双层的传力件、三道型钢底部设置托板,托板底部设置斜撑架,斜撑架为二个。
9.第三层内支撑的单层型钢支撑,端部设置有围檩,围檩包括最外侧的传力件,传力件内侧设置三道型钢,三道型钢翼缘面相互叠加,最内侧型钢连接双层型钢支撑的一层型钢端部;传力件、三道型钢底部设置托板,托板底部设置斜撑架,斜撑架为二个。
10.立柱为钢结构立柱,钢结构立柱与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即钢结构立柱与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内部钢筋连接并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11.立柱与第二层内支撑、第三层内支撑交汇处通过支撑梁和托座连接,支撑梁设置在第二层内支撑或第三层内支撑下方,托座固定设置在立柱上,支撑梁固定在托座上方。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集成了钢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优点,与单独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相比,下层的钢支撑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安装方便和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更好地控制基坑的变形。上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高,抗压性能好,具有大的承载力,可以
用于停放施工机械,两种内支撑结构结合使用,达到了保证施工安全,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目的。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坑挡土止水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参看图1和图2,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基坑侧边设置有水泥土搅拌桩1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2,水泥土搅拌桩1为单排套打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1设置在外侧,钢筋混凝土灌注桩2在内侧,钢筋混凝土灌注桩2相邻桩身之间具有间隙,以节省桩材。
18.继续参看图1,
19.基坑内侧设置有三层内支撑,在竖向截面上,上部第一层内支撑中为钢筋混凝土支撑31,中部第二层内支撑为双层型钢支撑32,下部第三层内支撑为单层钢支撑33;三层内支撑设置有立柱34。
20.钢筋混凝土支撑端部通过压顶梁311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顶部连接。压顶梁为现浇梁。
21.第二层内支撑的双层型钢支撑32,端部设置有围檩,围檩包括最外侧的传力件321,传力件内侧设置三道型钢322,三道型钢翼缘面相互叠加,最内侧型钢连接双层型钢支撑的一层型钢端部;传力件321、三道型钢322为上下双层,双层传力件、三道型钢中间设置垫梁323;上下双层的传力件321、三道型钢322底部设置托板324,托板底部设置斜撑架425,所述斜撑架为二个。双层型钢支撑中间设置垫梁326,垫梁为横置的h型钢。
22.第三层内支撑的单层型钢支撑33,端部设置有围檩,围檩包括最外侧的传力件331,传力件内侧设置三道型钢332,三道型钢翼缘面相互叠加,最内侧型钢连接双层型钢支撑的一层型钢端部;传力件331、三道型钢332底部设置托板334,托板底部设置斜撑架335,斜撑架为二个。
23.立柱34为钢结构立柱,钢结构立柱与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即钢结构立柱与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内部钢筋连接并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24.立柱34与第二层内支撑、第三层内支撑交汇处通过支撑梁341和托座342连接,支撑梁设置在第二层内支撑或第三层内支撑下方,托座固定设置在立柱上,支撑梁固定在托座上方。
25.立柱下方为立柱桩343,立柱桩343插入基坑底部建筑底板标线以下,立柱则插入立柱桩内,该结构保证立柱具有足够的竖向支撑力,不晃动。底板以上的立柱可以切割回收。
26.本实用新型集成了钢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优点,与单独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相比,钢支撑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安装方便和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更好地控制基坑的变形。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高,抗压性能好,具有大的承载力,形状灵活,可兼作栈桥,停放施工机械,两种内支撑结构结合使用,达到了保证施工安全,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目的。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基坑侧边设置有水泥土搅拌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坑内侧设置有三层内支撑,在竖向截面上,上部第一层内支撑中为钢筋混凝土支撑,中部第二层内支撑为双层型钢支撑,下部第三层内支撑为单层钢支撑;三层内支撑设置有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钢筋混凝土支撑端部通过压顶梁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第二层内支撑的双层型钢支撑,端部设置有围檩,围檩包括最外侧的传力件,传力件内侧设置三道型钢,三道型钢翼缘面相互叠加,最内侧型钢连接双层型钢支撑的一层型钢端部;传力件、三道型钢为上下双层,双层传力件、三道型钢中间设置垫梁;上下双层的传力件、三道型钢底部设置托板,托板底部设置斜撑架,斜撑架为二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第三层内支撑的单层型钢支撑,端部设置有围檩,围檩包括最外侧的传力件,传力件内侧设置三道型钢,三道型钢翼缘面相互叠加,最内侧型钢连接双层型钢支撑的一层型钢端部;传力件、三道型钢底部设置托板,托板底部设置斜撑架,斜撑架为二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立柱为钢结构立柱,钢结构立柱与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即钢结构立柱与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内部钢筋连接并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立柱与第二层内支撑、第三层内支撑交汇处通过支撑梁和托座连接,支撑梁设置在第二层内支撑或第三层内支撑下方,托座固定设置在立柱上,支撑梁固定在托座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混合的基坑支撑结构,基坑侧边设置有水泥土搅拌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坑内侧设置有三层内支撑,在竖向截面上,上部第一层内支撑中为钢筋混凝土支撑,中部第二层内支撑为双层型钢支撑,下部第三层内支撑为单层钢支撑;三层内支撑设置有立柱。本实用新型集成了钢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优点,与单独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相比,钢支撑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安装方便等优点,更好地控制基坑的变形。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高,抗压性能好,具有大的承载力,形状灵活,两种内支撑结构结合使用,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安全快捷。低工程造价施工安全快捷。低工程造价施工安全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郝强 杨艳兴 张创开 刘斌 张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