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救护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


背景技术:

2.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救护车在行驶时,通常伴随着警示灯的闪烁和警报器的呼啸声,以提醒来往的车辆为其让行。
3.目前,为满足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必要时需要进行长途转运,长途转运的过程中,为保障患者的氧气需要,在救护车上常备氧气瓶,为了便于患者使用,通常将氧气瓶放置距离患者较近的车厢地面上,但是,车身晃动时,容易造成氧气瓶倾倒、磕碰,甚至造成氧气瓶的损坏,且占用较多空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氧气瓶固定不牢固,容易磕碰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将氧气瓶固定牢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本体、固设在救护车本体内的箱体、固设在箱体内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氧气瓶、设置在支撑架和氧气瓶之间用于将两者连接的固定机构、铰接在箱体靠近车门一侧的存取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需要更换氧气瓶时,首先将存取门打开,接着解除固定机构的固定状态,随后将氧气瓶向车门一侧拖动,接着将充满氧气的氧气瓶放入支撑架上,并通过固定机构将其固定牢固即可;患者进行长途转运时,氧气瓶可保障患者的氧气需要,且车身晃动时,固定机构将氧气瓶牢固的固定至箱体内的支撑架上,从而使氧气瓶不易倾倒或者磕碰,进而使氧气瓶不易损坏,提高了氧气瓶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设在支撑架上的第一固定杆、固设在支撑架上的第二固定杆、铰接在第一固定杆上的压紧片、设置在压紧片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用于将两者连接的卡接组件;
10.所述氧气瓶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所述氧气瓶的外侧壁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抵接,所述压紧片与氧气瓶的外侧壁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氧气瓶时,首先将氧气瓶放置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接着将压紧片与氧气瓶的外侧壁抵接,并通过卡接组件将压紧片压紧至氧气瓶的外侧壁上,即可实现氧气瓶的固定。
12.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二固定杆上的连接座、设置在连连接座和压紧片之间的卡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卡接组件将压紧片固定时,将卡扣关闭,即可使压紧片压紧在氧气瓶的外侧壁上,从而实现压紧片的固定;待工作人员需要更换氧气
瓶时,打开卡扣,将压紧片向远离连接座的一侧转动压紧片,即可解除卡接组件的连接状态;且卡扣连接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打开和关闭压紧片较为方便。
14.可选的,所述压紧片与氧气瓶抵接的一侧成弧形面设置,所述压紧片弧形面的凸面方向朝向远离氧气瓶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片的弧形面增大了压紧片与氧气瓶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固定机构固定氧气瓶时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压紧片的弧形面上铺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氧气瓶的外侧壁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较为柔软,且受力后易变形,橡胶层压紧在氧气瓶的外侧壁后可与氧气瓶的外侧壁更严密的贴合,使两者抵接更紧密,且橡胶层不易对氧气瓶的外侧壁产生刮痕,从而对氧气瓶的外侧壁进行保护。
18.可选的,所述压紧片与第一固定杆的铰接处位于第一固定杆的中间位置,所述箱体的中间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有控制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片位于第一固定杆的中间位,使压紧片在固定氧气瓶时,对氧气瓶的中间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氧气瓶受力均匀,不易产生晃动;且控制门方便工作人员关闭或打开卡扣,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性。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且所述氧气瓶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机构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分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机构上均可固定氧气瓶,且两个氧气瓶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分布,从而提高了救护车的空间利用率;且两个氧气瓶可交替使用,提高了续航,且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22.可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面铺设有床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劳累时,可位于床板上休息,从而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患者进行长途转运时,氧气瓶可保障患者的氧气需要,且车身晃动时,固定机构将氧气瓶牢固的固定至箱体内的支撑架上,从而使氧气瓶不易倾倒或者磕碰,进而使氧气瓶不易损坏,提高了氧气瓶的使用寿命;
26.2.两个氧气瓶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分布,从而提高了救护车的空间利用率;且两个氧气瓶可交替使用,提高了续航,且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27.3.医护人员劳累时,可位于床板上休息,从而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救护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表示固定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表示卡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救护车本体;2、箱体;3、支撑架;4、氧气瓶;5、固定机构;51、第一固定杆;52、第二固定杆;53、压紧片;54、橡胶层; 55、卡接组件;551、连接座;552、卡扣;6、
存取门;7、床板;8、控制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参照图1和图2,救护车包括救护车本体1,救护车本体1内固设有箱体2,箱体2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箱体2内固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设置有两个氧气瓶4。支撑架3和氧气瓶4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用于将支撑架3和氧气瓶4连接,两个固定机构5沿支撑架3的高度方向分布,两个氧气瓶4用于交替使用,提高续航,且提高救护车的空间利用率。箱体2靠近车门一侧铰接有存取门6,存取门6用于氧气瓶4的取出和存放。箱体2的顶面铺设有床板7,床板7用于医护人员劳累时,位于床板7上休息,减轻医护人员的疲劳度。
34.患者进行长途转运时,氧气瓶4可保障患者的氧气需要,医护人员需要更换氧气瓶4时,首先将存取门6打开,接着解除固定机构5的固定状态,随后将氧气瓶4向车门一侧拖动,接着将充满氧气的氧气瓶4放入支撑架3上,并通过固定机构5将其固定牢固即可,且车身晃动时,固定机构5将氧气瓶4牢固的固定至箱体2内的支撑架3上,从而使氧气瓶4不易倾倒或者磕碰。
35.参照图1和图2,固定机构5包括固设在支撑架3上的第一固定杆51,第一固定杆51采用角钢制成,支撑架3上还固设有第二固定杆52,第二固定杆52也采用角钢制成,氧气瓶4位于第一固定杆51和第二固定杆52之间,氧气瓶4的外侧壁与第一固定杆51和第二固定杆52均抵接。第一固定杆51上铰接有压紧片53,压紧片53靠近氧气瓶4的一侧成弧形面设置,压紧片53弧形面的凸面方向朝向远离氧气瓶4的一侧,压紧片53的弧形面用于增大压紧片53与氧气瓶4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机构5固定氧气瓶4时的稳定性。压紧片53的弧形面上铺设有橡胶层54,橡胶层54与氧气瓶4的外侧壁抵接,橡胶层54较为柔软,用于压紧在氧气瓶4的外侧壁后与氧气瓶4的外侧壁更严密的贴合,且不易对氧气瓶4的外侧壁产生刮痕,从而对氧气瓶4的外侧壁形成一定保护作用。压紧片53与第一固定杆51的铰接处位于第一固定杆5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36.参照图1和图3,箱体2的中间一侧设有开口,箱体2的开口处铰接有控制门8。压紧片53和第二固定杆52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 55,卡接组件 55用于将压紧片53和第二固定杆52连接,卡接组件 55包括固设在第二固定杆52上的连接座551,连接座551和压紧片53之间设置有卡扣552。
37.工作人员通过固定机构5固定氧气瓶4时,首先将氧气瓶4放置在第一固定杆51和第二固定杆52之间,接着将压紧片53与氧气瓶4的外侧壁抵接,并通过卡扣552将压紧片53压紧至氧气瓶4的外侧壁上,即可实现氧气瓶4的固定;待工作人员需要更换氧气瓶4时,打开卡扣552,将压紧片53向远离连接座551的一侧转动压紧片53,解除卡接组件 55的连接状态,随后工作人员更换氧气充足的氧气瓶4即可。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长途转运的监护型救护车的实施原理为:医护人员需要更换氧气瓶4时,首先将存取门6打开,接着将卡扣552打开,使压紧片53与氧气瓶4分离,随后将氧气瓶4向车门一侧拖动,接着将充满氧气的氧气瓶4放入支撑架3上,并通过固定机构5将其固定牢固即可;患者进行长途转运时,氧气瓶4可保障患者的氧气需要,且车身晃动
时,固定机构5将氧气瓶4牢固的固定至箱体2内的支撑架3上,从而使氧气瓶4不易倾倒或者磕碰,进而使氧气瓶4不易损坏,提高了氧气瓶4的使用寿命。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