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非重复充装压力瓶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非重复充装压力瓶。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20162138951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重复充装压力瓶,用于高压内容物的充装,由于其阀门需实现非重复充装的功能,阀门结构较为复杂,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使阀门与压力瓶固定。为保证压力瓶的使用安全性,需要在压力瓶的瓶体上端侧壁处焊接有爆破片。
3.由于焊接处较多,存在较多的泄漏可能点,密封性较差,使得压力瓶中的内容物的压力不能过高,如果需要向压力瓶内充入更多的内容物,则需要将压力瓶做的更大。
4.申请号为20062012617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较小压力内容物充装的压力瓶,通过封盖进行罐体的密封,在封盖内设置用于避免压力罐内充装物泄漏的阀门。这种压力瓶的瓶口处结构强度较差,只能用于少量内容物的充装,否者压力瓶与封盖间的连接处会发生变形并导致气体泄漏,且由于这种压力瓶尺寸较小,不适用于防爆片的设置,同时这种压力瓶也没有非重复充装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更好,能使体积做的更小,并具有非重复充装功能的一种非重复充装压力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重复充装压力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开口并构成有容纳腔,所述瓶体开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瓶体涨紧固定并密封,所述密封盖中部具有待刺穿部并与出气块连接,所述出气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出气块具有贯穿两端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一端为出气端并朝向所述待刺穿部,所述待刺穿部封闭所述出气通道出气端,且所述出气通道内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沿出气通道向出气通道进气端侧移动以隔断所述出气通道,所述活动件沿出气通道向出气通道出气端侧移动以使所述出气通道贯通。
7.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块不是直接与瓶体开口处固定的,扁平或片状的密封盖不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瓶体固定,密封盖采用涨紧的方式与瓶体密封固定,能减少焊接处,以减少泄漏点,以提高压力瓶的密封性,以使压力瓶内能充入更多的内容物,或在充入相同量内容物的情况下使压力瓶的体积能做的更小。其中,本实用新型压力瓶使用时,通过钻孔工具刺穿密封盖的待刺穿部,随即活动件会在压力瓶内的内容物的推动下向出气通道的出去端(临近密封盖的一端)移动,活动件会被推动,以解除活动件对出气通道的隔断,内容物会通过出气通道和密封盖上的孔导出。当本实用新型压力瓶进行二次充装时,高压气体会推动活动件向压力瓶内侧移动,从而实现对出气通道的隔断,以限制气体进入压力瓶内,以避免气体的二次重装,以保证压力瓶的非重复充装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块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固定,即使将出气块固定在密封盖上也不会影响出气块处的结构稳定。
8.作为优选,所述出气通道包括靠近出气通道出气端的气道一段及靠近出气通道进气端的气道二段,所述气道一段与气道二段连通,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件一段和活动件二段,所述活动件一段外径大于气道二段内径并始终位于气道一段内,所述活动件二段外径小于气道二段内径并伸入气道二段内。其中,可以通过活动件较粗的活动件一段堵住气道二段,以实现非重复充装的功能。
9.作为优选,所述活动件一段临近活动件二段处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活动件与气道二段间的密封,所述活动件一段设有供压力瓶内容物通过的第一通过槽,所述第一通过槽贯穿所述活动件一段相对两端,且所述第一通过槽临近第一密封圈的端部全部或部分相对位于第一密封圈周向外侧,所述待刺穿部与气道二段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动件一段的长度;所述气道二段临近气道一段开口处呈敞口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具有用于与气道二段的敞口形结构接触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由出气通道出气端至出气通道进气端逐渐向周向内侧延伸。
10.其中,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气道二段的相抵,以实现出气通道的隔断,从而避免本实用新型压力瓶被再次充装。其中,气道二段和第一密封圈结构的设置,能保证密封面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其中,通过设置第一通过槽,以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出气效果更高,并能在活动件与出气通道间隙配合的情况下减少接触面积,通过减小接触摩擦力的方式使活动件更易被推动。其中,待刺穿部与气道二段间的距离大于活动件一段的长度,以保证活动件的活动空间,同时这一空间能用于容纳空气,以通过气道一段内空气压力与压力瓶中内容物的压力平衡以保证第一密封圈与气道二段的接触,以进一步避免压力瓶的内容物泄漏至气道一段内;其中,也可以在气道一段内设置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以保证第一密封圈与气道二段的接触,或用于避免本实用新型压力瓶在未使用情况下活动件的晃动。
11.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外表面偏离待刺穿部处具有泄压刻痕;所述泄压刻痕的开口朝向与瓶体长度延伸方向及瓶体开口方向相同;所述泄压刻痕沿密封盖圆周方向延伸并构成首尾不相连的弧形。
12.将泄压刻痕设置在密封盖上,而不需要在瓶体上开口,不需要在瓶体上设置胀窝结构,不需要进行爆破片的对准和焊接固定,能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焊接处,以进一步提高瓶体的密封效果,并提高瓶体强度。其中,泄压刻痕位于瓶体用于出气的开口处,不是设置在远离瓶体出气处,爆破泄压效果更好。其中,泄压刻痕的开口朝向与瓶体长度延伸方向及瓶体开口方向相同,能使泄压效果更好,能使加工更为方便,能避免密封盖边缘出压紧导致泄压刻痕变形或裂开。其中,泄压刻痕呈弧形,能增加泄压区域,提高泄压效果。
13.作为优选,所述待刺穿部外表面对应于出气通道出口端处设有破坏刻痕,若干破坏刻痕呈以出气通道轴线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放射式结构,所述破坏刻痕深度至少为待刺穿部厚度的一半。上述设置以使密封盖被钻孔打开后不易被堵住,以进一步避免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瓶被二次使用。
14.作为优选,所述瓶体临近开口处具有瓶口部,所述瓶口部由外至内包括第一环形瓶口部和第二环形瓶口部,所述第一环形瓶口部和第二环形瓶口部均构成开口朝向瓶体内侧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环形瓶口部所构成的锥形锥角大于第一环形瓶口部所构成的锥形锥角;所述第一环形瓶口部和第二环形瓶口部间构成有呈锥形结构的平滑过渡段,所述瓶
体临近瓶口部处呈球面状结构,所述第一环形瓶口部远离第二环形瓶口部处与瓶体的临近瓶口部处平滑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瓶体开口处的瓶口部具有第一环形瓶口部和第二环形瓶口部,且第一环形瓶口部所构成的锥形角度与第二环形瓶口部所构成的锥形角度不同,构成加强结构,能使瓶口部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孔和轴向力,以避免瓶口部与阀体或其它部件的连接处受损。其中,第一环形瓶口部和第二环形瓶口部能提高表面平整度,能达到工序密封要求。其中,第一环形瓶口部和第二环形瓶口部可以冲压得到,可以通过冷作硬化的方式对瓶口部进行加工,以进一步增加瓶口部强度,以避免瓶口裂开,以使本实用新型压力瓶能充入更多的内容物,或在充入内容物量相同的情况下,以使压力瓶尺寸能做的更小。
16.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具有向容纳腔内延伸的第一套部,所述第一套部外端具有固定部,所述第一套部偏离外端处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外凸起,所述外凸起与瓶体内壁相抵;所述瓶体内壁与外凸起接触处相对瓶体开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外凸起具有与瓶体内壁相接触的斜面。对第一套部施力,以使第一套部构成向周向外侧凸的外凸起,使外凸起与瓶体内壁抵接,以保证密封盖与压力瓶瓶体间的固定效果。其中,瓶体内壁构成斜面而不是平面,便于密封盖与瓶体间的涨紧固定。
17.作为优选,所述外凸起绕第一套部一周以呈环形设置;所述瓶体开口处构成有翻边结构,所述密封盖周向边缘设有外翻以包裹所述翻边结构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所构成的槽型结构与翻边结构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通过翻边结构与固定部配合,再加上第二密封圈,能提高压力瓶整体密封性,以使压力瓶能充入内压力更高的内容物。外凸起环形设置以使外凸起具有与瓶体内壁接触的锥面。
18.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的待刺穿部周向边缘向容纳腔内侧延伸以构成有第二套部,所述出气块伸入所述第二套部内并固定,所述出气块周向外壁偏离待刺穿部处具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套部具有向周向内侧延伸的内凸起,所述内凸起伸入所述定位槽内。其中,出气块与第二套部间可采用压紧的方式紧固在一起。其中,通过设置定位槽和内凸起,以提高出气块与密封盖间的固定效果,并能避免出气块与密封盖间松脱后掉落至容纳腔底部。
19.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块靠近待刺穿部的一端与第二套部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出气块靠近待刺穿部的一端构成锥形结构,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出气块的锥形结构外,所述第二套部与待刺穿部连接处圆弧过度并形成有弧面结构,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弧面结构接触;所述定位槽绕出气块一周以呈环形,所述内凸起绕第二套部一周以呈环形。
20.其中,通过设置第三密封圈,以实现出气块与密封盖间的密封,以避免二次充装时有气体顺着出气块与密封盖间的缝隙进入压力瓶的容纳腔中。其中,将出气块端部设置呈锥形,以使第三密封圈能更贴合出气块;且将第二套部与待刺穿部连接处设置弧面结构,以使第三密封圈能更贴合密封盖,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其中,内凸起和定位槽均呈环形设置,即便于装配和加工,也进一步提高密封盖与出气块间的固定效果。
2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更好,能使体积做的更小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非重复充装效果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力瓶的瓶体开口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瓶的瓶口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块与活动件配合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中待刺穿部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7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被打开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7中的待刺穿部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1.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重复充装压力瓶,包括瓶体100,瓶体 100上端具有开口101,瓶体100的开口101处设有用于封闭开口101的密封盖1,密封盖1与瓶体100构成有封闭的容纳腔,密封盖1周向边缘与瓶体100涨紧固定并密封,密封盖1中部具有待刺穿部11,且待刺穿部11与出气块2上端连接固定并密封处理,出气块2位于容纳腔内,出气块2具有贯穿上下两端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上端为出气端并朝向待刺穿部11,待刺穿部11封闭出气通道出气端,出气通道内设有活动件3,活动件3 沿出气通道向下移动以隔断出气通道,活动件3沿出气通道向上移动以使出气通道贯通。其中,出气块2下端与气相管9焊接固定,气相管9下端通过弹性件(图中未画出)支撑于容纳腔腔底。
32.瓶体101开口处构成有向外侧翻的翻边结构102,瓶体101临近开口处具有瓶口部103,瓶口部103由外至内包括第一环形瓶口部104和第二环形瓶口部105,第一环形瓶口部104和第二环形瓶口部105均构成开口朝向容纳腔的锥形结构,第一环形瓶口部 104和第二环形瓶口部105由上至下逐渐向周向外侧延伸,第二环形瓶口部105所构成的锥形锥角大于第一环形瓶口部104所构成的锥形锥角。第一环形瓶口部104和第二环形瓶口部105间构成有呈锥形结构的平滑过渡段106,瓶体100临近瓶口部103处呈球面状结构,第一环形瓶口部104远离第二环形瓶口部105处与瓶体100的临近瓶口部处平滑连接。
33.由图1、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密封盖1的待刺穿部11周向边缘向容纳腔内侧延伸(向下延伸)以构成有第二套部12,出气块2上端固定在第二套部12内,第二套部12下端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呈环形的连接部13。密封盖1具有向容纳腔内侧延伸的第一套部14,第一套部14下端与连接部13周向外缘连接,第一套部14外端具有固定部141,固定部141构成环形的槽型结构并包裹翻边结构102,固定部141所构成的槽型结构与翻边结构102间通过第二密封圈109密封。其中,第二套部12周向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结构以便于与钻孔工具螺纹连接在一起。
34.密封盖1外表面偏离待刺穿部处具有泄压刻痕15,泄压刻痕15设置在连接部13 上表面,泄压刻痕15的开口朝向与瓶体100长度延伸方向及瓶体100开口方向相同,泄压刻痕15沿连接部13圆周方向延伸并构成首尾不相连的弧形。
35.密封盖1的待刺穿部11外表面对应于出气通道出口端处设有破坏刻痕16,若干破坏刻痕16呈以出气通道轴线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放射式结构,破坏刻痕16深度至少为待刺穿部11厚度的一半。
36.第一套部14偏离外端(上端)处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外凸起142,外凸起142 与
瓶体100的第二环形瓶口部105内壁相抵,外凸起142绕第一套部一周以呈环形设置并具有与第二环形瓶口部105内壁接触的锥面。出气块2周向外壁偏离待刺穿部11处具有定位槽20,第二套部12具有向周向内侧延伸的内凸起121,内凸起121伸入定位槽20 内,定位槽20绕出气块2一周以呈环形,内凸起121绕第二套部12一周以呈环形。
37.出气块2上端与第二套部12间套设有第三密封圈29,出气块2上端构成由上至下外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28,第三密封圈29套设在出气块的锥形结构28外,第二套部12与待刺穿部11连接处圆弧过度并形成有弧面结构19,第三密封圈29与弧面结构19 接触。
38.由图1、图3、图4、图5所示,出气通道包括靠近出气通道出气端的气道一段 21及靠近出气通道进气端的气道二段22,气道一段21位于气道二段22上方并与气道二段22连通。活动件3包括活动件一段31和位于活动件一段31下方的活动件二段32,活动件一段31外径大于气道二段22内径并始终位于气道一段21内,活动件二段32外径小于气道二段22内径并伸入气道二段22内。其中,活动件与出气通道间隙配合,活动件外壁上设有四条通过槽,四条通过槽以活动件轴线为中心环形均匀间隔设置,通过槽包括设置在活动件一段31上的第一通过槽311和设置在活动件二段32上的第二通过槽321。
39.活动件一段31临近活动件二段32处套设有第一密封圈33,第一密封圈33用于活动件3与气道二段22间的密封,活动件一段31外壁设有供压力瓶内容物通过的第一通过槽311,第一通过槽311贯穿活动件一段31上下两端,且第一通过槽311临近第一密封圈33的端部部分相对位于第一密封圈33周向外侧(第一密封圈33外径小于活动件一段31外径),待刺穿部11与气道二段22间的距离大于活动件一段31的长度。
40.其中,气道二段22上端开口处呈敞口形结构221,第一密封圈23具有用于与气道二段22的敞口形结构221接触的密封面,密封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周向内侧延伸。其中,活动件一段31外壁与气道一段21内壁间隙配合,活动件二段32外壁设有第二通过槽321。
4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更好,能使体积做的更小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非重复充装效果更好的优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